查看原文
其他

【汉子联评之十一】联发心语自醒世——有得于于成龙题紫薇堂联

张兴贵 联都网站 2018-10-31

联发心语自醒世——有得于于成龙题紫薇堂联

文\张兴贵

联例:

    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欺,谁替你披枷戴锁;

    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女娼?

    ——清·于成龙


    在清代众多的官吏中,于成龙可谓是格外引人注目了。但是在众多的清代联家中,于成龙实在不引人注目,因此在阅读清代官署联时,看到于成龙的一副,顿觉弥足珍贵。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0年),于成龙以政绩卓著升任福建布政使,主管全省的财赋和人事。 为了律己并警人,他在布政司的紫薇堂上书写了一副对联:


    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欺,谁替你披枷戴锁;

    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女娼?


    这副联,核心就是戒贪、尚俭。说实话,上下联的前三个分句,并非惊人之语,但两结却重若千钧,可谓醒世恒言了。


    读这副联,要认真领会一个词与一句话的真实用意。


    一个词,是“无非”。在日常生活中,“无非”一词,多含蔑视之意,比如“无非是一顿饭”、“无非是一个小混混”等,但是,于成龙联中的“无非”,却是“无一不是”的意思。对此我们可以参阅《管子·禁藏》:“伍无非其人,人无非其里,里无非其家。”


    一句话,是“怎晓得男盗女娼”。男盗女娼,是一个贬义词,意指男的做强盗,女的做娼妓,品德不好。这一句话似乎在说,老百姓是男盗女娼,而官吏们不知道,其实质是指官吏们不知道男盗女娼的原因。因为民间经常说,逼良为盗、逼良为娼。在官吏们肆无忌惮地贪污,挥金如土地浪费时,老百姓的日子必将穷苦潦倒,不盗不娼,何以为生?这样理解这一句,下联的整体含义就不寻常了。


    孟子有一个文学鉴赏的观点,叫做“知人论世”,意思是阅读文章,要了解作者本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做为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廉吏第一”,被乾隆皇帝其祠御书“清风是式”的清官于成龙(1617年—1684年)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一生的清廉可谓实至名归。清·王培荀《听雨楼随笔》卷一记载:“(于)公子来省,有咸鸭,割其半予之为路菜。人谓‘’半鸭知县’”。 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仆”;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在江南,他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因此,江南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于青菜”。 他天南地北,宦海20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26年后才得一见。


    话不需多,从以上关于于成龙的清廉操守的简介中,我们就能了解,于成龙的这副联,是用肺腑之语写成的,而不是装腔作势。仅这一点,就会使这一副联的警示与教化作用永恒。试想,假如类似的语言出自和珅等人笔下,读者读了是否会觉得,写联无非是说几句心口不一的漂亮话呢?


    众所周知,言有真言,也有假言,真言者,虽朴实也能醒世;假言者,虽高大上,只能被人嗤之以鼻。而是否真言,只要听者了解其为人就能会心一笑了,所以说,写心语,说真言,可谓题联之要义之一,此即我读于成龙这副联的心得。


关注“高原国学、对联、诗词微信群”,加微信号15135466727,即可进入。

欢迎关注联都网站系列微信公众号:

1、联都

2、联都网

3、联都网站

4、联都论坛

5、联都楹联文化研究中心

本系列公众号近期将隆重推出——2017年度楹联作品盘点【******联集】,优秀联集将推荐给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参与2017年度对联创作奖的评审,欢迎投稿,欢迎实力角逐对联创作奖!

投稿要求:联作≥20副+个人简介+照片≥1张(原图)

投稿邮箱:99474877@qq.com

微信号:clr18687299660

     同时接受和对联相关的其他题材如联理文章等,欢迎投稿。

往期精彩文章导读:

【汉子联评之十】戏台对联释人生——读陈仰瞻戏台联有得

【汉子联评之九】在历史的大背景下题写名人联

【汉子联评之八】简语突显枣之韵——品读何沁学稷山板枣联

【汉子联评之七】情寄心语必动容——读苏轼挽王朝云联有得

【汉子评联之六】为达联意巧用辞——读赵藩成都武侯祠联之心得

但欲贺时勿忘切——浅谈杨晓雁贺岳老民立八十寿诞联【汉子评联之五】

茶联耐品余韵远——胡小敏大碗茶简析【汉子评联之四】

无痕用典是功夫——试析卜用可《春日读佛联并自嘲》【汉子评联之三】

章有法则文有韵——读白国成分袂亭联有感【汉子评联之二】

读懂人,方能写好联——读闫长安题离骚阁联【汉子评联之一】

联说儒家、儒学、儒教

一家三代的对联情结

百联承韵老临州

联界陋习之四——以其昏昏,而曰玄玄

联界陋习剖析之五——满足于不求甚解

【三八妇女节特辑】古代贤母的故事

“拉面”元宵节联

对联:该远离趋同思维【作者:张兴贵】

《笔意集》(张兴贵楹联作品集 2017年度)

小品几副《兰亭集序》集字联

张兴贵题二十四节气联

联题山西吕梁临县23乡镇 别具一格

对联妆扮下的碛口古镇等你来

关于对联走向大众的思考与实践【附成功案例】

古代清官、名士的廉洁对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