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学科研讨会预告 - 韦伯、布迪厄与社会理论的扬弃

云里峰主 云里阅天下 2021-04-22



编者按:本期推送一个由北美一批人文和社科学者联袂举办的跨学科研讨会预告。云里阅天下公号致力于提供优质中外学术内容,欢迎继续关注和转发!








‍‍


跨学科研讨会

韦伯、布迪厄与社会理论的扬弃‍‍‍‍‍‍‍‍‍‍‍



韦伯、布迪厄与社会理论的扬弃




时间:美东时间12月19日晚7-10点 (北京时间12月20日上午8-11点)


Zoom 现场会议链接Zoom Meeting link:

https://utoronto.zoom.us/j/84014074167

会议号 Meeting ID: 840 1407 4167

会议密码 Passcode: 663355


学术志同步直播

直播链接:https://live.polyv.cn/watch/2025765


韦伯与布迪厄是古典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理论的代表,在人文、社会诸学科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适逢韦伯百年忌辰和布迪厄九十周年诞辰,任教于北美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对屏相谈,坐而论道,共话社会理论的继承、批判与发展。诚邀海内外学人相约云上,共聊我们时代的理论。








“韦伯、布迪厄与社会理论的扬弃”研讨会日程

 


第一场,美东时间12月19日7-8:30pm,主持人:宋念申


1. 苑京燕:布迪厄的三个侧影


2. 陈   利:从中国法律史研究来旁观韦伯和布迪厄


3. 龙   彦:布迪厄对研究全球化有没有用?


4. 刘思达:如何戒掉布迪厄?




第二场,美东时间12月19日8:30-10pm,主持人:杨帆


1. 徐晓宏:政治作为生活领域、场域及其他


2. 范   鑫:韦伯时代的德国学术体制


3. 张泰苏:韦伯到底懂不懂东方


4. 张   杨:韦伯作为方法




主持人和报告人简介




陈利,多伦多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系、历史系副教授,法学院兼任副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法律博士和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集中于明清以来中国和全球史中的法律、文化及政治领域间互动关系,包括正在进行的的清代法律文化研究。




范鑫,纽约州立大学佛里多尼亚分校历史系副教授,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领域包括思想史、史学理论和文化接受学。




刘思达,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法学院兼职副教授,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社会理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对中国法律职业的实证研究和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论研究。




龙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和妇女研究博士。研究领域包括全球公共卫生、国际发展和威权政治。目前主要研究全球科技知识生产与政治权力斗争的关系。




宋念申,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历史系副教授,伦敦政经学院硕士和芝加哥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区域及全球史视角下的中国近现代史、边疆与民族、东亚史、城市、历史地理等。




徐晓宏,密歇根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耶鲁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比较历史社会学、文化分析,社会理论和政治经济学。近几年着眼于从文革入手解析全球资本主义与中国意识形态的政治纠葛史。




苑京燕,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传播系副教授,西北大学传播系博士。研究领域包括新媒介技术及相关社会实践对社会关系及身份认同等文化过程的影响。




张泰苏,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历史系兼聘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全球教席成员,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法律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法律史与经济史、私法理论、中国当代法治及其政治基础。目前主要研究近现代文化体系、经济制度与中西分流之间的关联。




张杨,美利坚大学国际服务学院助理教授,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抗争政治、社会科学哲学与社会理论。




云里阅天下公号是2020年夏季开办的为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新媒体平台。如往期推荐所示,我们已经发表了一系列从留学申请和读博士到求职和学术界工作生活的原创内容以及精挑转发的人文和社科学术文章。欢迎关注和转发!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云里阅天下



云里往期推荐


讲座预告 | 12月17日陈利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读书会1

哥大法学院李本教授讲座- “中国法庭中的人工智能”-“东亚法律文化构建”系列(5)

帝国的历史魅影 —北大吴晓东教授评哥大刘禾教授《帝国的话语政治》

从边界解读现代国家之构建:马里兰大学宋念申教授访谈录(上篇)

从边界解读现代国家之构建:马里兰大学宋念申教授访谈录(下篇)

在经济学和历史学中寻找答案:耶鲁张泰苏教授访谈录(上)

在经济学和历史学中寻找答案:耶鲁张泰苏教授访谈录(下)

中国人写的理论要像中国一样 -- 刘思达教授访谈录(下)

社会学是个陶冶情操的地方:刘思达教授访谈录(上)

历史和性别研究的学术与修身:张颖教授访谈录(完整版)

如何过学术独木桥:历史博士找工作的感想 (下) - 杜乐

如何跨过学术独木桥:历史博士找工作的感想(上)

刘文楠:为爱国而戒烟

对话书玉:一个世界主义者的旅程

丽娃河畔的思想者-华东师大马华灵

严飞:我们在学术旅途上都是没有驿站的行者

摸着石头过河在美国读犯罪学博士 - 石路子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