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前万国博览会折桂,它才是最有名的“文房第五宝”

2017-02-25 马跃华 中华文化溯源


湖笔数浙江吴兴、徽墨数安徽歙县、宣纸是安徽泾县的好、端砚则要广东肇庆的,那么印泥,千古文人墨客们挥毫的最后点睛,究竟青眼谁家呢?


据考古和史书的记载,早在春秋秦汉时代就已使用印泥,当时的公文和书信写在竹简木牍上,为了防止泄密私拆,在简牍外面加上一丸湿泥封上,再用印章钤上印记。隋唐以后,有了丝帛和纸张,随简牍一起的封泥也就废止了。于是,人们采用水调蜂蜜、朱砂的方法,将印章直接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的雏形。


▲秦皇帝信玺封泥


印泥必为红色,但红色中因所用原料不同,又有朱砂、银朱、胭脂之分。所选用油也不一样,分为芝麻、蓖麻、菜油等。质材有艾草、灯心草、木棉、竹茹……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八宝”的印泥,加盖之处凸起、薄润若玉,鲜红可爱,非同类所比。



“八宝药膏”峰回路转



清朝康熙年间,漳州东门街有一家魏氏“源丰药店”,专门经营参茸燕桂、南北药材、生意兴隆。老板的儿子名长安,从小勤奋好学,酷爱金石书画。长大后随父在店中经营药材生意,并深入钻研,参考各种药物书籍,用店中经营的珍珠、梅片、玛瑙等多种贵重药品,合制成一种红色药膏,治疗刀伤、灼伤、疯狗咬伤、皮肤溃疡等症,有退黄、拔毒、生肌的功效,得众口称赞,称为“八宝药膏”。可是它成本高,售价贵,一般平民买不起,销路不佳。


魏长安平素爱好书画,一次偶然用那红色的“八宝药膏”代朱粉调蜜的印色,钤在所作的画上,鲜艳非凡,效果甚佳。康熙十二年,魏长安正式用朱砂、珠粉、冰片等多种名贵中草药合制成了“八宝印色”。 文人墨士惊为异宝。


 ▲民国初期的“沈洛阳楼八宝印色”印盒,胎体为“漳窑”米黄釉


漳州八宝印泥由珍珠、金箔等多种珍贵材料为原料,以特殊加工方法精制而成的。制作时将诸多原料放置瓷坛中研细,加上陈年晒油、艾绒多次调研,经过繁复的手工操作,制出的印泥明、爽、润、洁、易干、不落、不泞、不粘、不冻,具有鲜艳饱和、气味芬芳、浸水不化、色泽长新、燥天不干、雨天不霉、夏不渗油,冬不凝冻等八大优点从此漳州八宝印泥便享有“印纸则桃花欲笑,钤朱而墨韵增辉”的美誉。



成为贡品“遥扶直上”



善于篆刻的人选择印泥,就像善书者选择笔墨一样。好的印泥,红而不燥,细腻厚重。钤在书画上色彩鲜亮,有立体感。时间愈久,色泽愈艳。差的印泥,钤印出来则显得色泽灰暗或浅薄,有的油迹浸出。古今书画大家对好印泥非常重视,所作书画选用的印泥必须精良,以免有损作品的美观,降低作品的身价。篆刻大师邓散木在《篆刻学》一书中写道:印泥“佳者以丽华斋为最。”


乾隆十年(1745年),侯嗣达任汀漳龙道尹。当时侯嗣达用过后,认为品质极优,便劝魏长安专营八宝印色,并为其店取号“丽华斋”。嗣后,侯道尹将八宝印色作为贡品送上京城,乾隆皇帝用后十分满意,将其颁赐近臣,又派员到漳州征调,专供朝廷使用。


早期的魏丽华斋八宝印色仿古工笔贡品印泥


从此,八宝印色成为漳州地方官每年必须进贡朝廷的礼品。翌年(乾隆十一年),侯嗣达道尹特地给魏家题写了“丽华斋”匾额。魏长安去逝后,子孙继续经营,并郑重地将商标加上“魏”字,全称“魏丽华斋八宝印色”


漳州八宝印泥依传统进贡清廷的方式,分为:特级贡品、一级贡品,贡品、极品、珍品、上品等六种等级,有半两、一两、二两、四两、十两、二十两等多种装量,有樟木盒、脱胎盒、皮纹盒等类包装装璜,另朱砂泥一十二个品种,八十四个品种规格。


▲特级贡品印泥



走出国门飘洋过海



漳州八宝印泥与普通印泥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金属光泽,这是印泥里渗入适量金箔的效果。漳州八宝印泥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进行搅拌、研磨。为了力道均匀、适中,操作者始终要站立搅拌。这个纯手工研磨的过程占了整个制作过程9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漳州八宝印泥的独特工艺征服了海内外。《寒秀草堂笔记》一书评论道:“漳州印泥,海内外无不称誉。”


1910年,漳州“八宝印泥”首次选送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1915年,漳州“八宝印泥”首次步出国门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一举收获特别奖、优等奖、甲等奖。清未,随着对外贸易的开展,八宝印色畅销海外。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西泠印社所制西泠印泥、常州璟玉堂的龙泉印泥也颇为著名,此外,苏州姜思序堂、微州益寿堂、北京荣宝斋等所制印泥,亦有可用者。本文版权归中华文化溯源(gmrbjzb)所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须经授权。

撰文 | 马跃华  编辑 | 李晋荣 李瑞阳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每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文化之旅


二十四节气 | 剪纸 | 查干湖冬捕 | 冰灯 | 酸菜 | 二十四番花信风 灶王爷 | 蒙古族祭火 | 爆竹 | 鸡鸣枕头 | 《小河淌水》| 食印 | 《百鸟朝凤》 |  孙悟空 泥人 | 灯笼 | 刺客 | 梁祝



中华文化溯源

追问与寻觅  开启一段自我确证的旅程  

中华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光明日报记者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