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十四番花信风•桐花】桐花落去春将尽

2017-04-20 邱爽 中华文化溯源


二十四番花信风·桐花

 清明 一候桐花

(我来得有些迟,不知春天能否因此长一些)

又到了暮春时节,走在北京的街头,拐过某个街角,一股冲鼻的花香会突然袭来。你左右四顾,想要寻找这香气的来源,却只看见低矮的冬青和粗壮的泡桐树干,哪来的花……你摇摇头,以为自己幻嗅了。此时一阵风吹过,“噗”的一声,一朵硕大的花落在你脚边,淡紫色的,喇叭状,像是笑得太过开心,以至于花冠前端裂成了五瓣,有点傻气。你这才抬起头,发现上方四五米高处,一串串淡紫色的花挂在泡桐树伸展开来的树枝上,正低着头咧着嘴冲你傻乐。原来是桐花啊!



桐花,乃清明节令之花,《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清明,三月节。初候,桐始华。”


桐花选的这个上(开)映(花)日期,实在是不太好,因为它跟一大批以美貌著称的花撞档期了。“年年怨春意,不竞桃杏林。唯占清明后,牡丹还复侵。”前面少女系的蔷薇科诸花余热还在,后面贵妇系的芍药科又紧紧相逼,而这个高大壮硕、透着点傻气、不抬头看不见脸的桐花少年,自然只能落个票(文)房(坛)失意了。


你可能要跳出来反驳,不对,明明在很多诗文中桐花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跟凤凰强强联合。(注:由于梧桐树高大挺拔,传说中,凤凰只愿栖息在梧桐树之上。)


《诗经·大雅·卷阿》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庄子·秋水》篇云:“夫鹓雏(凤凰)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又比如跟秋雨互相比惨。


温庭筠言“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苏轼言“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李清照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面对这些例子,我不得不提醒一下:不好意思,梧桐同学你走错片场了,这里再说泡桐。再者,我们这边还是清明,你那边都秋雨落叶了是怎么回事?


那么泡桐花在古诗词中究竟是怎样一种画风呢?大约是这样的: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白居易)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


“桐花寒食近,青门紫陌,不禁绿杨烟。”(陈允平)


发现了没?诗人大多都只拿它当个道具,用来点明时间,毕竟写清明不能总是“雨纷纷”啊。桐花就好比戏台上的一桌二椅,用来提醒观众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但观众最终记住的却是演绎悲欢离合的生旦净丑。


当道具没关系,只要碰上好剧本,道具也有出头日。



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和桐花就有着不得不说的故事。话说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二人同朝为官,又恰巧都酷爱写诗,平时聊天都用唱和诗的形式,于是成了历史上一对著名的诗(基)友。


元和五年(810年),元稹被贬江陵,他从长安赴江陵的途中,三月二十四日这天,夜宿曾峰馆,晚上对着院中的桐花,他想起了在长安的好友白居易,于是写了一首诗寄给他:


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

怨淡不胜情,低徊拂帘幕。

叶新阴影细,露重枝条弱。

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

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

但感事暌违,非言官好恶。

奏书金銮殿,步屣青龙阁。

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


白居易收到此诗后,和了一首诗给元稹寄回去。钟爱乐府诗的诗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写长篇巨著,所以溯源君不列原文了。诗的大意是说,长安一别后,每天都很想你,计算着你走到哪儿了。昨晚做梦梦见你了,想来应该是你也正在想我。在梦里我还握着你的手问你过得怎么样,结果今天早上醒来就收到你的信了。信中你对我所倾诉的思念,我对你也是一样的。这封信我也就读了十遍八遍吧,倒着都会背了。


各位看官,感受到诗中深厚的友(基)谊(情)了么?元稹收到和诗,感动不已,于是在江陵又以次韵的形式和了一首《酬乐天书怀见寄》


故事到这里还没完。元和十年(815年),元稹被召回长安,在回程途中路过故地,又作了一首《桐孙诗》。他在序中写道:“元和五年,予贬掾江陵……有八韵寄白翰林诗……及今六年,诏许西归。去时桐树上孙枝已拱矣,予亦白须两茎而苍然斑鬓,感念前事,因题旧诗……”


至此,这段由桐花而起,由桐孙而终的唱和雅事才算告一段落。而在诗篇往来中,只有元稹一前一后的两篇真正描写到桐花。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记住,那一年暮春月下,曾峰馆的桐花,幽幽地落了满地。



虽然泡桐花在文坛不那么有名,但是泡桐树在琴坛却名气很大,几乎是霸主地位。


《新论•琴道》:“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泡桐制琴的传统,泡桐木导音性能好,是做乐器的良好木材。


《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四大名琴中的“焦尾”,就是用泡桐木制成的。


元稹在他的另一首《桐花》诗中写道:“自开还自落,暗芳终暗沈。尔生不得所,我愿裁为琴。”既然桐花无人赏识,不如由我将桐木做成古琴好了。


这下白居易可着急了,赶忙写了一首《答桐花》,劝元稹三思,千万别一时冲动去砍树。他细数了桐树桐花的种种好处:


为君布绿阴,当暑荫轩楹。

沉沉绿满地,桃李不敢争。

为君发清韵,风来如叩琼。

泠泠声满耳,郑卫不足听。

受君封植力,不独吐芬馨。

助君行春令,开花应晴明。

受君雨露恩,不独含芳荣。

戒君无戏言,剪叶封兄弟。

受君岁月功,不独资生成。

为君长高枝,凤凰上头鸣。


这大概是文人对桐花作过的最高评价了,而且桐花在这里终于做了一回主角,不用再当道具了。桐花若是有灵,大概也会很开心吧。


夜里,一阵风吹过,“噗”“噗”几声,和着月光散步的人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原来是泡桐花。


绘图/白胖燕

撰文 | 邱爽  编辑 | 陈雪 于欣宜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二十四番花信风


 小寒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  二候兰花  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  二候樱桃  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  二候棣棠  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  二候麦花  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  二候酴醿  三候楝花

(↑ 点击 一候梅花,了解二十四番花信风)



中华文化溯源

追问与寻觅  开启一段自我确证的旅程  

光明日报 · 中华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