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SA不会拯救2020年(黄志澄​先生全文翻译)

黃志澄 空天大视野 2022-04-11

NASA不会拯救2020年

远望智库高级研究员   黄志澄    编译


导        读

美国东部时间5月30日下午3时22分,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成功用自家的猎鹰9号(Falcon 9)火箭发射“载人龙”(Crew Dragon)飞船(这次任务的代号为Demo-2)。在约19小时后,于5月31日10点30分,载人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此次发射在美国备受瞩目,它是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时隔9年,首次在本土利用美国国产的航天运载系统实施载人发射。也是美国一家民营商业航天创业公司,首次将人送入国际空间站。

有美国媒体认为这次发射成功意义非凡。这不仅意味着这个商业公司的巨大飞跃,也标志着人类载人航天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与此不同,美国国内也存在另一种声音。下面我们全文译出美国航天评论网站在2020年6月1日发表的文章《NASA不会拯救2020年》,作者A.J.麦好的肯齐(A.J. Mackenzie),供读者参考。

在航天爱好者中流行着一个关于NASA如何“拯救”1968年的神话。可以说,那一年是20世纪美国最糟糕的一年。越南战争持续不断,看不到结束的迹象,民权抗议演变成暴力活动,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和罗伯特·F·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等领导人被暗杀。但是,在那年圣诞节前后,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了“阿波罗8号”,这是人类第一次绕月飞行。在1968年的关键时刻,这项大胆的、史无前例的任务取得了成功——至少,许多航天爱好者是这么认为的。
1968年美国宇航局拯救1968的想法,似乎来自于那次任务的指挥官弗兰克·博尔曼(Frank Borman)。他在任务结束后说:“着陆后,我们收到了数百万封电报,但我印象最深的一封是,“祝贺“阿波罗8号”号的全体船员。你们拯救了1968年”” 。这句话后来被重复说了无数次,给人的印象是,这一使命治愈了美国。

好吧,2020年看起来要和1968年一较高下了。我们没有战争或暗杀(尽管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进行了5个月),但我们确实有一场疫情,在3个月内夺去的美国人的生命,几乎是整个越南战争的两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已使约4,000万美国人失业,造成的失业人数与大萧条时期相当。而现在,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名男子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死于警察之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死于警察之膝盖)之后,我们在美国几十个城市,看到了抗议和动乱,包括暴力和抢劫。

和1968年一样,一些航天爱好者也在向NASA寻求激励,如果不是寻求救赎的话。自疫情爆发以来,NASA一直强调,SpaceX的Demo-2商业乘员任务不仅是NASA的优先任务,也是国家的优先任务。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汀(Jim Bridenstine)在今年春天说,“我很感激,但我也可以告诉你们,整个国家都很感激,因为我们今年夏天要做的事情,绝对会让全世界震惊。”

然而,当上周末的Demo-2最终升空时,世界似乎对美国城市的抗议活动和美国政府应对疫情的无能,感到更加震惊。不过,媒体将此次发射的报道角度仍然渲染为“希望时刻”,美国宇航局对此也欣然赞同。
布里登斯廷在发射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60年代的动荡局势,他说:“在美国历史上,我们作为一个国家遇到过挑战。”“然而,在1969年7月20日,我们迎来了这一刻,所有的美国人都停下了脚步,但这只是文字意义上的停下了脚步,因为我们有美国宇航员在月球表面上行走。”
 “事实上,我认为它发生在今天,”他接着说:“整个美国都停下了脚步。我看过一些数据。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所吸引的观众人数是数不胜数的。我希望人们能看到光明和希望,人们知道明天是新的一天,是更好的一天。”
但是,如果“全美国”为发射而停步的话,它却并没有停步很长时间。民众看各大电视台对发射进行的现场直播,是件好事,但他们很快就在抗议和动乱中转身了。而且理由很充分:它们要比把这两名宇航员送入轨道重要得多。
从一开始,就不现实地期望商业乘员的发射,能让美国团结起来。首先,与NASA在60年代的成就相比,现在这一成就相形见绌。那时,它是把人送上月球。用当时一个电视节目的话来说,美国宇航局要去一个没有人去过的地方。今天,它将是重返地球轨道,这是人类已经做了近60年的事情,只是现在用的方法有所不同。这很难让人兴奋起来。
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 因为NASA没能拯救1968年,因此,他也不能拯救2020年。是的,曾有一个人对“阿波罗8号”有很强烈的触动,以至于给博尔曼发了那封电报,但从更大的角度来看,它并没有改变美国社会的进程,也没有解决使那一年变得如此糟糕的种种问题。把人类送上月球并没有结束越南战争,也没有改善公民权利,那么为什么把宇航员送到地球轨道,会让人们忘记今天的疫情或社会不公呢?
长期以来,航天爱好者对太空计划有着超乎寻常的重视,但民众的兴趣却从未像那些狂热者想象的那样强烈。回想一下,上世纪60年代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在“阿波罗11号”之后,大多数美国民众才支持阿波罗计划。这是短暂的兴趣,就像在发射航天运载器时或火星探测器着陆时那样,但这种兴趣既不深也不持久。
这并不意味着航天就不值得去做。但是我们不能要求航天飞行去做超出它能力的事情。它可以做很多事情,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到激励大众,但一次或一百次发射,都不能治愈疾病或解决经济不平等和种族不公正的问题,这不是航天计划的工作。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工作。

志澄观察系列文章回顾

志澄观察:“载人龙”飞船:创新与风险并存

志澄观察:从X-37B看航天飞机的新发展志澄观察:卫星互联网——太空经济新动力

志澄观察:从体系作战看高超声速武器的发展

志澄观察:高超声速的四大挑战

志澄观察:百舸争流的中展商业航天

志澄观察:太空经济迈入2.0时代

志澄观察:NASA“阿耳忒弥斯”计划面临重大挑战

志澄观察 | 特朗普是否会让美国退出《开放天空条约》

志澄观察 | 马克•刘易斯:高超声速飞行的发展态势

志澄观察 | 美国国防部高超音速能力研讨会简介

志澄观察 | Sandia是怎样研发高超声速武器的

志澄观察 | 高超声速飞行器:未来战争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志澄观察 | 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2019年战略入门报告:《高超声速武器》
志澄观察:世界经济的新出路在太空吗?
志澄观察 | 美国空军战略威慑研究中心:《高超声速武器对威慑影响的评估》
志澄观察:我国发展商业航天的机遇和挑战
志澄观察 | 弘扬钱学森在研制东风导弹中的科学精神(全文)

志澄观察 | 危险的游戏:评美军欲建“轨道前哨”航天器

志澄观察 | “火星夫妇”:爱情最美的样子是一起去火星
志澄观察 | 维珍银河开启商业航天新模式
理性看待“登月造假”

志澄观察 | DARPA携手商业航天公司共同为未来太空竞争布局

志澄观察:美军太空作战能力的建设及其经验教训(上)

志澄观察 |中美会进行月球竞赛吗?志澄观察 | 如何看待特朗普下令组建太空军
志澄观察:美国商业航天发展的经验教训
志澄观察 |特朗普“新版星球大战计划”或是影响世界的“灰犀牛”志澄观察 | 2019展望:美俄高超声速攻防大对抗
志澄观察:关于嫦娥四号的任务与关键技术志澄观察:发展商业航天要逐步建设国家航天研究中心
志澄观察 | CAE软件是航空航天的核心技术
志澄观察 | 风急天高鸟飞回
黄志澄:体制内无“甲烷火箭” 民企做出可算大功
志澄观察:关于美媒推演“中美太空大战”后果答记者问
志澄观察 | 美军眼中的高超声速大比拼(下)
志澄观察 | 让民营资本进一步放活航天产业
志澄观察 | 美军眼中的高超声速大比拼(上)
志澄观察 | 美军正编织太空监视网,加强监控别国卫星
志澄观察 | 中美俄高超声速武器大比武(上)
志澄观察 | 中美是否会进行空间站竞赛?
志澄观察 | 集思广益,共绘载人航天发展蓝图(三)
志澄观察 | 集思广益,共绘载人航天发展蓝图(二)
志澄观察:中国商业航天应该走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
志澄观察:民营公司火箭成功“首飞”, 要鼓励不要捧杀志澄观察 | DARPA 技术创新的成功与挑战
志澄观察 | 高超声速武器及其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志澄观察 | 跟随钱老建设中国气动中心
志澄观察 | 哥廷根学派与我国空气动力学的发展
《信中国》钱学森给黄志澄的信中提及的文章《发展载人航天的经验教训》
《信中国》由黄渤朗读的钱学森给黄志澄的信
【志澄观察】从美国国家航天委员会看美国航天政策走向
志澄观察 | 钱学森科技创新思想的萌芽和形成(下)
志澄观察 | 钱学森科技创新思想的萌芽和形成(上)
【志澄观察】黄志澄: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新时代 新航天 | 评黄志澄老师新书《新航天——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
太空就是诗和远方 ——黄志澄新书《新航天: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前言远望智库倾情力荐 | 黄志澄新书《新航天: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目录提前看!黄志澄:见证钱老的求真和谦虚
黄志澄:“联盟号”载人飞船返回事故的警示黄志澄“志澄观察”专栏(49篇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