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随笔||陈坤山:培元塔和它背后的历史演义
培元塔和它背后的历史演义
陈坤山
一、培元塔是常宁人记忆中最美的风景
1、“培元塔”三个文字的表面内涵
“培元塔”三个字的表面含义是什么?先来看“培”字,培由“土、立、口”三个部分组成,“土”为五行中“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所有“土”都是自然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条件。植物直接依赖土壤,动物间接依赖土壤。所以,“土”可引申为财富、资源,它是生命的保障。“立”就是“立足”。“培”字中有一“口”,这是人的口,也就是说培养人才需要老师口耳相传,言语教化。这个字可以理解为以一定的财富资源为基础,通过老师的言语教育启发,一个人学了本事,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元”字是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元”字上面“一横”代表“人头”,下面的“兀”代表人身。“人头”是人身上高高在上的器官,统管全身。后来这个字就引申为“头领、元首、开始”和“元气”的意思。
“塔”字由“土、艹、人、一、口”五个部分组成,粗看是一口人即一个人的旁边是土,上面是草,这其实就是坟墓,但在佛教中被称为塔,塔是佛教中储存佛教教徒骨头的地方,后来塔的作用发生变化,可收藏经卷、文书、法器。“塔”是佛教语的音译,即佛教的建筑物。
培元塔就是培植常宁人元气的塔。1979年,培元塔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2.培元塔是常宁人记忆中最美的风景
多年前,常宁未通高速,万寿桐黄的公路是去衡阳长沙的必经之路,每当我们常宁人外出求学、当兵、工作经过万寿时,车窗外的梧桐树一闪而过,扑入眼帘的是巍峨挺拔的培元塔,那时候心里就想又要离开家乡了,何日是归期呢?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由然而生,有时泪水和塔一起模糊。上个世纪80年代,一对在海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归来,走进桐黄,看到高高的培元塔,情不自禁地说:“母亲啊!游子回来了……随即失声痛哭,全车人为之动容,有的潸然泪下。培元塔成为身在异乡的常宁人记忆中最美的乡愁。
站在培元塔顶,遥望远方:群山连绵、白云悠悠、青黛如画,塔山余脉,万马奔腾;俯瞰塔下,宜水潭水交汇于此,双龙抢珠、宛如玉带、金波银浪、相亲相吻,哗哗河水、蜿蜒北去。广袤的宜河平原,一马平川。油菜花开时,好像又铺上阿拉伯人编制的金色地毯。春天桃红柳绿、农夫播种;夏日蜂飞蝶舞、稻熟果香;秋夜月色如银、蛙声如潮;冬日白雪皑皑、渔夫垂钓,培元塔成了常宁人记忆中最美的风景。
二、培元塔的风云浓缩了一位常宁人的辉煌历史
1、培元塔的传说是常宁大地上流传最广的故事
据记载,一百多年前,常宁城边有三座塔。即北面的培元塔,南面的崇文塔,东面的安邦塔(也称上西塔),不难看出,常宁先民在给塔取名时的良苦用心。培元塔即培植常宁人的元气,元气就是精气神,通俗地讲就是希望常宁人身体好。崇文塔就是希望常宁人崇尚文化、追求知识,也就是希望常宁人学业好。安邦塔就是期望常宁人才辈出、安邦定国、建功立业。这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也就是毛主席老人家讲的“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常宁先贤在那个时代,用建塔的方式来教育启迪常宁后人,可谓高瞻远瞩,用意颇深。我们常宁人应当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为家乡争光,不负先贤遗志。
培元塔始建于1864年,1866年建成,历时三年,由曾国藩手下的湘军将领唐训方捐建。唐训方是常宁兰江人,在清朝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他是常宁人中级别最高的官员,位至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但比省委书记权力更大,可以调动军队,而省委书记则没有。唐训方在戎马倥偬、四处征战的岁月里,深感山水气脉对人生对事业对身体的重要性,所以为常宁提出“固山川之元气,培邑中之人文”的理念,并用建塔的方式来体现。他听取了高僧的建议:一是将塔建在宜水、潭水交汇处,此处为龙头,惩恶扬善。二是将塔建七层,取意于“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佛教用语,意为佛塔。后来有人推测,唐训方建塔有三个目的:一是固本培元,激励后人;二是立言扬善,减轻杀戮之过;三是建塔镇龙,以绝洪水之患。另有故事在民间流传:据说宜水中常有恶龙兴风作浪,给常宁人民带来水灾,为杜绝水患,高僧建议,以西桥为弓,以石塔为箭,影射宜水中的南门潭,方可镇住恶龙。后来培元塔建成七日后,恶龙被射杀,宜河中水流如血,宜水渐趋平静,这是民间传说,无人考证。
培元塔建塔之前,金桥村周围有三座山,西北边是人形岭、东边是罗汉岭、东北边是棋子岭。相传选址建塔时,三座山的百姓都希望提供塔址,唐训方左右为难,为免争议,就命人在三座山上各取土一份,晒干、碾碎、过筛、斗量、称重,结果罗汉岭的土样比其它的山重出三斤,遂决定将塔建于罗汉岭上。但真正开工时,个别百姓又认为塔建在其祖坟上,伤其风水,不许建塔,还派家人日夜值守,同治三年除夕之夜,监造人乘值守人回家之际,令工匠奠基动工,等天亮值守人返回时,第一层接近完工,木已成舟,值守人无可奈何,只好作罢。同治六年,石塔建成不久,临河边土地塌陷,露出坟墓,每到雨季流出汨汨红水,将近三年……
石塔竣工时,传说建塔的三个石匠比本事,一个叫金先梭的石匠说他本事最大,另两个不服,就相约次日比跳塔。第二天,三人爬上塔顶,面对众人,金先梭撑开加固的油纸伞往塔下一跳,飘然落地,毫发无损。另外两个石匠戴着大斗笠,纵身一跃,双双摔死,后金先梭将两石匠掩埋于培元塔旁的雷神庙边,上世纪修建农药厂时挖出其坟墓,后被毁。
2、培元塔上的“基因”是常宁人很想了解的密码
培元塔上隐藏了数条密码。一是数字密码。培元塔坐北朝南,塔基为等边八角形,边长5.85米,周长46.8米,面积为131平方米,塔高36米,塔基和第一层用青石雕琢后错缝砌成,塔石每块重达数百余斤,石缝细小严实。二是造型密码。塔身为砖木结构,坚实牢固,共七层,每层都设有四条拱门:南门、东门、西门、北门。塔内一、二、三层为正方形,四、五、六层为八角形,七层为圆形。这些构思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具,暗含天圆地方,外圆内方,上圆下方,做人要圆,做事要方等寓意。五、六、七层南面各设照壁,照壁上安有神龛,神龛两旁绘有装饰画,神龛中的塑像已被毁。三是附件密码。一至七层有石阶夹巷盘旋而上,石阶宽1米左右,塔外用石雕做飞檐,飞檐上挂风铃,风铃声声,鸟雀远飞。塔顶为空心铁葫芦宝顶,全塔设计精妙,独具匠心,宏伟壮观,是常宁保存最完好的古塔之一。
南门既是正门也是实门。门上方用汉白玉石材刻有一门匾,上面用楷体书写了“培元塔”三字,传为唐训方亲笔所题,字迹雄浑稳健,刚劲有力,这是文字密码。“培元塔”三个字上下用青石阳刻了图案装饰,左右各刻有一个戴官帽的文官,他们双手拿笏牌站立,似向皇帝奏明事项。“培元塔”三个字的上方已模糊不清,下方为两条丝带,丝带中间结了一朵锦绣团花,好像是状元高中后戴在胸前的大红花,意味深长的是两个文官的服装不是清朝文官的打扮,而是唐宋汉族文官的装束,从这个细节可以反映出唐训方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这算是图案密码,后面还有多处。
塔的东门为实门。门匾为青石材质,上面写着“迎紫气”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见有紫气从东面而来,他预测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把紫气比喻为吉祥的预兆,借指圣人、贵人。紫气:紫色的云,古代认为是吉祥的气,暗含有帝王、圣贤出现的意思,意为迎接圣人、贵人。实际上是唐训方希望常宁人学业事业得到贵人相助。“迎紫气”三个字上部用阳刻的手法雕有缠枝花纹。左边已无法看清,有可能是道教八仙的宝物;右边是道教八仙之一的曹国舅手拿笏牌。下部为一座莲花台,莲花台左边是一头麒麟站在波涛上,回头远望。麒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太平、吉祥,并带来福禄、长寿、富贵和丰收。右边是麋鹿站在波涛上,嘴衔一只含苞欲放的莲花想献给麒麟。麋鹿也是吉祥之物,更是神奇之兽,它曾是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坐骑,也是举行各种敬神仪式的重要祭品,麋鹿的“鹿”音同“福禄”的“禄”,是升官发财的标志。鹿角年年脱而复生,在民间是生命力顽强和旺盛的象征。
西门也是实门。门匾为青石材质,上面写着“挹青云”。“青色”是指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青天是指大雨冲涮后清新亮丽的天空。青天里的云称为青云,它往往很高很美很白,引申为远大的抱负或目标,“挹青云”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揽取或摘取青云,也指实现远大抱负或目标后享受高官厚禄。“挹青云”三字周围是用青石材料雕刻而成的图案,其上部是阳刻的凤凰。到了近代,中国人已把凤凰当成接纳幸福、迎接吉祥、驱邪避灾的象征。门匾左边为“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宝剑,右边是八仙之一汉钟离的芭蕉扇。吕洞宾的宝剑名叫“纯阳剑”。吕洞宾用此剑斩杀了许多妖魔鬼怪和恶人,维护了正义,保护了善良。吕洞宾一生以普度众生、救助穷人为已任。钟离权是八仙过海中的另一个仙人,据说钟离权一生下来就有三岁小孩那么大,天庭饱满,耳厚眉长,目光如电。长大后,哥哥钟离简将他引荐给皇上,皇上见钟离权气宇轩昂,相貌堂堂,魁梧神勇,就让他挂帅西征,在战场上,钟离权的军队战斗力并不强,又被羌人乘夜色偷袭,败得一塌涂地,落荒而逃。迷途茫然之际,遇见仙人铁拐李,仙人见他态度虔诚,一脸福相,就把金丹火候、青龙剑法传授给他,不久得道成仙,铁拐李见汉钟离成仙之后,手里没有一件法器,就把自己找到的一棵万年芭蕉树进行打磨,最终制成一把芭蕉扇,天庭玉帝曾问芭蕉扇的用处,钟离权说:此扇煽风风停,煽火火熄,煽邪邪死;还可化船过海,遮天蔽日,腾云驾雾,变化万千,威力无穷。在八仙过海的传说中就是钟离权用扇变成一艘船,度众仙飘洋过海。“挹青云”三个字下方是莲花台,莲花也叫荷花,佛教认为,它从淤泥中长出,不仅不被淤泥污染,而且香气四溢,高洁清纯。它仿佛是佛菩萨(释加牟尼)一样在痛苦烦恼中诞生,又在痛苦烦恼中超脱。默默无语中又好像是在解劝众生,远离忧愁烦恼,超脱自然随缘,所以莲花是佛教的教花。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生长开放,炎热表示烦恼,泥水表示清凉,暗含要给烦恼的人间带去清凉,这就是莲花的品行。她展示出来的纯洁干净芳容和带给人间清凉的理念,是佛教僧人所要追求和实践的,因此佛教的圣贤都是坐或站在莲花上。佛教产生于印度,莲花也就成了印度的国花。莲花是圣洁、清凉、端庄、超脱的象征。莲花花死根不死,来年又发生,象征人的灵魂不灭,不断轮回。此匾用莲花台来诠释唐训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和灵魂不灭终将轮回的理想。莲花台左边为神龟驮洛书,右边是龙马负河图,河图与洛书简称河洛图,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非常神秘的图案,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博大精深的象征。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等于15,非常奇妙。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宇宙银河中无穷的奥妙,运用它可推测自然界神秘的规律。所以河图洛书在中华民族的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天文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河图洛书是对银河星系现象的描绘;是对自然界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揭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化演绎的探索,博大精深,据说目前尚无人能全部理解和破译。)(如五行相生相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就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循环圈。五行相生相克,生生不息)。古时还相传洛阳黄河浮出的“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上古时代的伏羲,伏羲是三皇之一(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依次推演出八卦。又一年洛阳境内的洛河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因此成功治理水患,并制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培元塔的捐建者想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来祈求常宁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县泰民安。
培元塔的北门为虚门。即假门,假门是用青石砌成拱门形状,实际上人们无法通行。门匾上方用草书写着“洪恩至”,洪恩一般是指皇恩或大恩。汉代王褒的《四子讲德论》中写有“洪恩听润,不可究陈”,寓意为得到大富大贵(有钱为富,有权为贵)。“洪恩至”三个字的周围用青石条做框,“洪恩至”三个字上面、左边、右边好像没有雕刻什么,或者已看不清。下边是在青石上刻了一太极图案(又称八卦图),俗称阴阳鱼,它象征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物,表达了建造者祈求培元塔能除凶消灾。与其它三条门相比,这条门相对简陋。
综合起来,培元塔第一层的四条门究竟表现了唐训方怎样的诉求和理想呢?可这样理解:
东门迎紫气:就是说常宁年少的读书人在拜师启蒙寒窗苦读期间,迎来圣人或贵人指点帮助,学问日增。
南门培元气:就是说不仅要好好读书,博古通今,还要强健身体,锤练筋骨,蓄积元气(元气就是人的精气神)。
西门挹青云:春季的天空被大雨洗涮过后,空中的云为青云,青云比普通云要高,比喻为远大的理想、抱负或很高的官位。这里是鼓励常宁读书人既要有凌云壮志,又要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摘取青云,从而封候拜相获得高官厚禄,参与治国平天下。
北门“洪恩至”:中国历史上的皇城都建在常宁县城的北面,北方为尊位,也是洪恩传来的方向。它的涵义是内聚元气,外接洪恩,荣华富贵。从之些文字来看,它也是教导、鼓励、督促常宁人奋发有为,立志成材,建功立业,为常宁争光。
三、唐训方是集崇文尚武和家国情怀于一身的常宁人
唐训方,字义渠。今常宁市兰江乡人(过去叫湖塘乡)。生于1809年,据说他出生前,其母亲梦见一伟男骑白马登堂入室。唐训方童年在兰江乡洞山村的四应山书院读书,晚上夜读时听到旁边的古柏树像人一样说话,说唐训方日后前途无量,乃国家栋梁。从此他发奋苦读,17岁时中了秀才,22岁考取廪生(廪生是科举考试中成绩最好的秀才。清朝时每个县的廪生名额有20个左右,官府每月发银子4两)。31岁时,唐训方到长沙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排第25位,考官在他的试卷上写了四个字“致君泽民”,意思是他将来上可为皇上效力,下可为百姓造福。从31岁至44岁,这13年间,唐训方4次去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幸运的是从清朝乾隆皇帝起推行灵活的选人政策,即从3次考不上进士的举人中选取一批成绩优秀的人予以录用,这种制度称为“大挑”。“大挑”没有笔试,只有面试,主要看外貌和言谈,实际上考官不可能和成千上万的举人谈话,言谈形同虚设,因此颜值外貌几乎成为唯一的标准。一般五官端正、身材匀称、气色有神的人都可选上。这批人又分为两类,一等授于知县之职(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二等授于教谕(现在的教育局长)。唐训方即被授于二等教谕铨补,即现在的候补县教育局长,回乡后唐训方到常宁双蹲书院任教。此时的唐训方郁郁不得志,常借酒消愁,大有报国无门、英雄落魄之感。
1853年,湘军统帅曾国藩在衡阳操办团练,命部下李元度物色人才,李元度想到当年在岳麓书院同窗苦读的好友唐训方,便来常宁探访,两人推心置腹、秉烛夜谈。李元度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义渠,王侯将相能有种乎?投笔从戎吧!”唐训方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决定弃文从武。于是唐训方满怀豪情走进湘军大营,曾国藩在热情款待的同时,也从侧面考察唐训方,发现他知识广博、思想深邃、谈吐儒雅,日后可成大器,随后命他以“教谕随征”,担任湘军将领彭玉麟的水师右营训导,从此大器晚成的唐训方走向了战火纷飞的军旅生涯。1854年曾国藩命彭玉麟攻打湘潭,唐训方鞍前马后,出谋划策,结果彭玉麟使用“火攻”,烧毁了太平军不少舟船,太平军损失巨大。与此同时,曾国藩带领另一支部队与太平军在长沙望城的靖港展开激战,结果大败,曾国藩深感内疚,投江自杀,结果未遂,还被左宗棠臭骂一顿,细数曾国藩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就在曾国藩想用死来承担战败的责任时,唐训方不离不弃,追随左右。这使曾国藩看到了唐训方忠诚担当的优秀品质,于是曾国藩将唐训方调入湘军中的陆军,在陆军将领罗泽南的帐下,唐训方运筹帷幄,克蒲圻、收武昌、升知县。并由此实现了从文人到将军的转变。由于战功较大,曾国藩命唐训方回常宁招募队伍,成立“训字营”。
该“营”随曾国藩几战几捷,尤其是在解襄阳之围时发挥了重大作用。唐训方在战术上善于出奇不意、攻其不备。《湘军志》有一个关于唐训方的故事:一年除夕之夜,唐训方故意按排一些士兵在军营里耍“鱼龙灯火”喜迎新年,太平军因此放松警惕,结果唐训方率部队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攻克太平军大营,唐训方因这次战功被授于“襄阳知府”。在任上,唐训方励精图治,为民造福,后来当地百姓为其立“戎政碑”一块,彰显其功德。1862年,唐训方迎来了他人生的最高峰,满清朝庭正式任命他为安徽巡抚,官至二品封疆大吏,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巡抚在清朝时被称为中丞,所以唐中丞由此而来。
太平天国被镇压之后,湘军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曾国藩手下的著名将领大多被委以重任,出任封疆大吏,鼎盛时期甚至控制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这让清朝庭惶恐不安,为避免“三藩之乱”的悲剧重演,清朝庭开始瓦解湘军势力。1863年,亲王僧格林沁向清朝庭弹劾唐训方,理由是“不授蒙城,为缓急失宜”。意思是“安徽叛军苗沛霖围困蒙城,你不顾军情紧急,调动军队增援迟缓,差点让蒙城沦陷,罪不可赦。”唐训方因此被降职,此后代理湖北按察使,不久代理湖北巡抚,最后被任命为直隶布政使兼统练军出省防剿。
唐训方为官十多年,南征北战,杀伐果断,镇压太平军、攻打捻军、治理河防、处理积案、呕心沥血,但因为是汉族人,再怎么勤政也难得到满清王朝的欢心,更不用说放心重用了!太平军和捻军被剿灭后,历史古训又在唐训方身上得到应验: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箭藏,国家安,功臣亡……,清朝庭对湘军将领进行了有步骤地剪除,唐训方的降职,既是历史悲剧的重演,又是满族和汉族政治权力斗争的结果。 1886年,时年59岁的唐训方去职还乡,叶落归根。他曾说:人知干戈之苦而不知薄书之苦;知锋镐可畏,而不知簪笏可畏”。意思是说:人们只知道战争的残酷,却不知道官场的险恶;只知道刀枪让人畏惧,却不知道做官的艰难和人言的可畏!这也是唐训方戎马倥偬、宦海沉浮、沧桑岁月的心声吧!
唐训方晚年回到家乡常宁,远离金戈铁马和权力倾扎,纵情山水、把酒桑麻、逍遥自在。期间他编修了《常宁诗文》、《同治常宁县志》、捐建培元塔,扩建双蹲书院,倡立西学,救济穷人,造福桑梓,功德无量,让人敬仰。但在其捐建培元塔后,却被人向朝庭举报,指责其贪污军饷。民间曾有传言:说朝庭派彭玉麟微服私访,一日到唐训方府上问一小孩:“唐老九在吗?”小孩机敏不答,并报告唐训方,唐训方一惊,心想能直呼我唐老九的人绝非等闲之辈,就换上农夫短装,拿起粪筐粪耙,从后门出去,在外面转了一圈,捡了些牛屎狗粪,从前门进来,惊讶地说:“啊呀!雪琴兄您来了,失礼失礼!”。彭玉麟看到唐训方的落魄模样,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会告别庙堂、离开朝庭、处江湖之远,顿生怜悯同情之心,稍微问询了一些情况,就回朝庭复命,由于证据不足,此事不了了之。现在有些人批评唐训方是贪官,是缺乏事实依据的,从目前了解的史料来看,清朝庭的“纪委”在经济问题上并没有对唐训方作出贪污处分的决定。因此,我们要无罪推定,不能无中生有、误导社会、丑化先贤。1876年唐训方去世,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高度赞扬唐训方,称之为“荆南良吏”。就是说唐训方是荆州南部的好官员。后来湖北省还将唐训方的牌位纳入湖北省名宦祠以示怀念。另外,湘军一直实行高薪原则:军队中级军官年薪为1800两银子,统领1万人以上的高级将领年薪达5400两银子,尤其是唐训方担任巡抚时,其工资是年俸155两,养廉银13000两,䘵米19375斤,(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约为236万元),所以凭唐训方的工资捐建2万两白银也并非做不到。唐训方捐建培元塔,本意是造福家乡、恩泽后人,期盼常宁文运昌盛、人才辈出,但不料滋生了中伤自己贪腐的流言,这可能是他本人未曾预料到的。
唐训方捐建的培元塔既是常宁的建筑地标,也是文化地标,更是精神地标,唐训方借培元塔寄托了造福桑梓、传承文脉、感恩怀乡的美好愿望;寄托了除暴安良、驱恶消灾、降龙镇妖的良苦用心;体现了他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顽强意志。培元塔是常宁人心中永远的塔,是常宁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乡愁。唐训方虽然是清朝江山的维护者,但更是常宁人文精神的培育者和倡导者,是激励常宁人不断拼搏、为国效力的榜样和典范。在常宁历史上,他永远是一位丰碑式的人物,像培元塔一样巍峨挺拔,永远活在常宁人民心中,千古流芳!
珠江会讲||第01期:疫情之下的学术张望
珠江会讲||第02期:疫情之下的经济展望
珠江会讲||第03期:疫情之下的乡村图景珠江会讲||第04期:疫情之下的围城记忆
珠江会讲||第05期:疫情之下的青年言说
珠江会讲||第06期:疫情之下的青年担当
珠江会讲||第07期:疫情之下的智慧防控
珠江会讲||第08期:疫情之下的大国九问
珠江会讲||第09期:疫情之下的海外乡愁
《南方治理评论》稿约
《南方治理评论》始创于2013年,CNKI来源集刊,原名《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由广州大学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和广州市智慧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连续性学术辑刊。
《南方治理评论》秉持“培育公共精神,直面转型中国,诠释社会热点,扩展学术深度,贴近重大需求,服务国家治理”,追求“本土化、专业化、个性化、国际化”,崇尚原创研究、微观研究和深度研究的学术精神,试图在中国繁杂的地方语境下运用本土话语体系着力解读地方性知识和日常性逻辑。
《南方治理评论》认为,作为以学术为毕生事业的研究者来说,我们应该告别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玄虚的致思方式,以关注现实、关怀民生的学术伦理和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学术精神立足公共生活、直面中国现实问题,从而确立中国地方治理本土化研究的问题意识、研究旨趣和学术路向。
《南方治理评论》主要设置有“学术一线”、“数字治理”、“健康治理”、“灾害治理”、“南国讲堂”、“伶仃书评”、“回归访谈”等栏目。
通讯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12室
邮政编码:510006
办公电话:020-39366779
投稿邮箱:gdgzpar@163.com
投稿网站:http://iedol.ssap.cm.cn/(选择“社会政法”)
投稿体例:https://pan.wps.cn/l/srr2hdj
《南方治理评论》第7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6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5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4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3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2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1辑
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始创于2019年,在广州市智慧治理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吸纳海内外学术团队和学术资源整合而成。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珠三角政府治理、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治理、珠江流域生态治理、泛珠三角健康治理、南中国海安全治理等五大方面,致力于建设成为“经世致用、咨政育人”的地方高校特色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