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雨素的意义(总第158期)

2017-04-27 杜骏飞等 杜课


编前语

4月25日,一篇名为《我是范雨素》文章突然刷爆朋友圈,并在微信端迅速收获“10万+”的阅读量。文章作者范雨素是一位农民工,她在文中记叙了自己及家庭十多年来的经历。有网友评论称:“没有激烈言辞,甚至没有突出的感情色彩,作者是自己人生的亲历者,也是周围人人生的记录者。大社会,小人物,跃然纸上。”

热点引爆后,媒体纷纷发声: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范雨素以文字为武器对抗存在的荒芜,认为她像之前火爆朋友圈的农村诗人余秀华一样,她们都通过文学感受个人状态、反省生活意义、思考社会问题,完成对于自身的疗愈乃至救赎。


发布文章的公众号正午故事的编辑淡豹在界面对其的采访中这样说道:“她关注的不是血泪和反抗,不是以命运和不公为中心,是一些很博大慈悲的、有凉意、有距离感的人世观察,一些多情的诗意,语言中有很多的反讽杂义,有流畅轻盈的幽默感。


是文化研究学者同时也是范雨素在工友之家的老师张慧瑜通过澎湃新闻发声:“范雨素可能是更有自觉意识的创作者,她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套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也很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包括范雨素、许立志等底层打工者用文学的方式写出自己的故事,对当下的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范雨素的意义

Q

问题:您如何看待范雨素及其文学的价值?

杜骏飞:


韩寒出来那会儿,舆论界将其推为知识人的旗手。我却不合时宜地评论说:韩寒的出现,主要的价值不在于为社会供给了深刻的思想,而在于揭橥了“知识界”原来如此荒凉,常识和勇气原来是如此匮乏。


今天,如何看待范雨素作品的文学性呢?我想说:范作的出现,主要的价值并不是为我们创作了什么了不起的文艺,而在于为我们展现出“文学界”应有而罕有的心灵。


坦率地说,阅读范雨素时,我没有被任何畅销故事和重大题材所吸引,只有一种少见的史诗叙事般的气质,夺人心魄;其间,洋溢着奇妙的身心对立:贫穷和慈悲、泪水与微笑、动荡和从容。


什么样的作品算是有文学价值的?一是了不起的故事,一是了不起的叙事,一是了不起的心灵。这是我所界定的文学三一律。

不错,范雨素是罕见的底层的写作视角。你可以观察水中鱼,但很难以鱼的知觉去描述水中鱼,因此,子非鱼。作家写北漂,写乡里故事,多数是俯察苍生,而范雨素就不一样,她自己就是苍生


她以北漂劳工之身,身居社会弱势群体之列,她所用的平视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触碰真实的底层世界;就像是旭日阳刚当年的成名曲《春天里》,当年原唱汪峰唱这首歌时就没有那么火爆,但这首歌却火了旭日阳刚这对北漂青年,不是他们有多高的唱歌水平和多少唱歌技巧,而是他们唱出了这首歌里先验的天机,唱出了非底层不能感知的艰辛和悲鸣。

 

范雨素也是如此。她不需要表演,她就是戏剧本身。字里行间充盈着真实和体验,范雨素的故事几乎是百分百复刻了自己的经历。于是,一种真正的文学态度呈现了:真挚。于是,一团看不见的空气显形了,中产阶级的主流读者被迫沉浸其中,得以体认近在咫尺却始终隔离的大块世界、悲痛人生。


不错,范雨素是罕见的超越式的写作态度。平淡言语间的反讽,从个体遭遇指向社会问题,从农民工子女就学,到农民征地补偿,都是当下最重大的社会问题,让她用如此平常的语气叙述,引了太多的共鸣,更慌了很多人的心。


更为难得的是,半生悲剧的人生,却让故事没有显示出大的起伏与波澜,故事里她平平淡淡叙述,故事外她认认真真生活。经历了如许悲欢,依然有爱和怜悯,依然从容、淡定而赤诚。


这是人性中了不起的那一部分。

我喜欢范雨素这一段话:“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我又能做点什么呢!”是的,在某一个时刻,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如此的生命悲凉,然后,是“活着总要做点什么”指引我们活着。


然后,我更喜欢范雨素接下来这一段话:“我在北京的街头,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者。我用拥抱传递母亲的爱,回报母亲的爱。”这显然不是小说者言,更不是任何有价的文学,而是精神瞬间插入云霄的高峰体验。


我不觉得范雨素是了不起的文学家。但是,从范雨素的作品里,我们可以一窥她的精神世界,能看到那些文学书本在她内心里投射下的影子,能够看到古来那些灵魂故事在她思想里活动的身影。


她的作品肯定是与她是一体的,但其他人则未必。她的写作肯定是有性灵的,但其他人则未必。她的内心肯定是为众生而悲悯的,但其他人则未必。


这是她的意义,范雨素。


编后语

你的朋友圈被范雨素刷屏了吗?

当你看到《我是范雨素》的时候,你作何感想?

欢迎在留言中摘录你喜欢的句子

也欢迎和我们分享你的感悟和故事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


文字:职场课堂鬼故事死亡课杜课密码唯一的你《人民的名义》七问七答知识付费的错觉|你为什么去北上广?又为什么回家乡?|阶层固化了吗?|读书是什么,不是什么且与古人谈读书


音频:一诚天下动罗尔事件


点击这里,查看杜课所有往期精彩内容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杜杨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