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郑州人常常想起的老市长
基于年龄和阅历,问及身边的70、80后老郑州朋友,给你印象最深的郑州市长是谁?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陈义初”三个字。
先简单看下陈义初先生的履历:
1945年8月,出生于上海。
1968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电机制造专业,进入开封拖拉机电机电器厂工作,先后任技术员、研究室副主任、副总工程师;
1981年9月任开封拖拉机电机电器厂副厂长、副总工程师;
1983年6月任开封拖拉机电机电器厂厂长、总工程师;
1984年9月到1986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学习;
1986年7月在开封拖拉机电机电器厂工作;
1987年1月任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副厅级)
1988年8月任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2年6月任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1994年1月任郑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996年11月任郑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1997年3月任郑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2003年1月任政协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现为豫商联合会会长。
可以用这几个关键词概括:上海人,清华毕业,扎根河南,施政郑州,服务豫商。
施政惠民的民生市长
1992年到郑州就职以来,陈义初在副市长和市长的岗位上度过了10年;而今,距他2002年底离任市长,也有15年光景;为什么大家还会常常想起他的市长标签呢?
让市民长时间记住一位市长,其实不难。只要他在任时的政策作为能够惠及到你,能够让你置身城市之中,感受到城市的发展、进步,这就够了。
“我不是学城市管理的,但我知道一个道理:绝大多数老百姓想要什么东西,你就给他什么东西。”基于这样的惠民思想,陈义初那届政府做出的一系列决策让许多郑州市民受益不小:60岁老人免费坐公交,公园免费开放,步行500米要见到广场游园,建设四桥一路,实施退路进店、拆墙透绿……
先进理念的践行者
作为上海人,陈义初先生可能早年就开始了解现代城市文明,他在郑州的十年中,一直在致力于这种文明的引进推广和市民观念的普及工作。上文那些曾经让人耳熟能详的事件让不少郑州人逐渐认识到,城市的生活不同于农村,也不同于工厂。
开放性和成熟的市民理念,这是一个城市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而老市长的黄金十年正与此紧密相关。
陈义初的执政理念是“政府主要是为企业创造环境,绝不是直接伸手将企业管起来”。
陈义初说,只有城市的软硬件条件都上去了,才会引来大的投资项目,也才会让本土企业更好更迅速地发展起来。宇通、三全、郑州日产这些本土知名企业都是在那个时期成长起来的,也正是他引进了麦当劳和尼桑这样的大品牌。
此外,陈义初在位期间,正是郑州商战先闻名全国、后又归于沉寂的时期,通过重新布局郑州百货业,引进丹尼斯这样的台资企业,让郑州市民认识了更多的国际名品。就生活品质来说,郑州市民的品位迅速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档次。
10年里,由于这位倾心城市治理的市长的不懈努力,人们终于懂得,城市是城市,他们理应按照市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在这里。
陈义初认为,1992年以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就十分清晰了,全国上下开始一心一意谋发展。郑州也直到1992年,才算真正进入起飞阶段。
当时工业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西部有几个大型纺织厂、工程机械厂,还有上街铝厂。商业方面也是以商业大厦、紫荆山百货大楼、亚细亚等国有企业为主。宾馆方面只有国际饭店一家涉外饭店,当时中州饭店、嵩山饭店都算是最好的宾馆了。
1997年8月,陈义初视察郑州中学建设情况
那年,陈义初还兼任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他去做的主要工作一个是明确高新区的国家级身份。当时经常往北京跑,1993年这个身份终于被批了下来。另一个是搞活高新区,包括建立各项机制,成立房产公司、搞好后勤保障,壮大高新区自身的力量。
1999年1月,陈义初再次当选为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在就职演讲中,他饱含深情地说:“我期望的目标是……适龄青少年都能够背起书包,走进课堂,充分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劳动者能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无愧地承担起对家庭和社会的义务;老年人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的关怀,温馨、幸福地安度晚年,让每一个生活在郑州的人都为郑州的发展而骄傲。”
2002年8月,陈义初到即将开业的北京华联视察。
感慨:一生建一个飞机场不容易,我建了两个
1998年8月28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落成典礼上,一市之长陈义初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话未出口便热泪盈眶,筹建机场的种种酸甜苦辣一下子涌上心头,这种复杂的情绪没有建过机场的人根本无法体会。他说:“一个城市如果没有飞机,就不能算真正的开放。”
当初建机场时,各方意见并不一致,陈义初的压力很大。
上世纪90年代,京广、陇海两大铁路线在郑州交汇,郑州的铁路交通枢纽地位没有哪个城市可以取代,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没有必要再费时费力费钱建机场。而且郑州人往往会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们说,从郑州到北京坐火车很方便,睡一晚上就到了,办完事再睡一晚上就可以回来。
“这么说时,许多国外的朋友会笑而不答,点头称是,但他们心里怎么想的,恐怕是不愿意告诉我们实话。”陈义初说,那个时候他正当壮年,每次出差到北京,他都是坐一夜火车,办完事为了节约时间,常常是晚上就坐车赶回来,直到有一次,他从北京回来后的当天午休,闹钟响了几次都没有将他叫醒,他这才觉得,自己年轻还这么累,那么年龄大的人、有急事的人该是多么地想坐飞机以节约时间呀。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施政思想一向超前的陈义初被省委省政府委以机场建设指挥长的重任,开始完成在新郑建设郑州新机场的艰巨任务。
2004年,陈义初在任时筹建的空军马头岗机场也如期落成,成为空军最好的军用机场之一。时至今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仍然说:“我很荣幸在我的市长任期内建成两个机场。什么时候郑州真正成为中国的一个航空枢纽了,郑州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
拆墙透绿:让郑州绿起来!美起来!
1997年,陈义初开始主导对园林专业单位实施拆墙透绿。共拆除沿街门店72家,搬迁园内住户136户,迁出非园林单位4家,恢复绿地14万平方米。原来挡眼的酒店房舍,被一片片春意盎然的草坪、一条条迂回曲折的小径、一个个造型别致的园林小品所替代,人们步移景移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同年9月26日,投资1.5亿元建设的金水河滨河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它像一条玉带镶嵌在市区的版图上。
从1998年起,为了给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城市“客厅”,市政府又投资2600多万元,扩建了绿城广场,新建了经纬、紫荆、文化、裕达、绿茵、文博、航海等7个各具特色的城市广场。新增绿地200余万平方米。
金水河滨河公园隋河宋肆
更引人注目的是1999年,市直机关大院的拆墙透绿,一面面围墙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一片片绿色从造型优美的铁栅栏里扑面而来,透出的1.5万平方米的绿色和碧沙岗公园、绿城广场融为一体。徜徉在附近的人们终于领略到了置身于花园城市的惬意。就连出租车司机都说:本来开一天车心里很烦,但一走到嵩山路、中原路,心里就可舒坦了……
城市治理要“积小胜而大变”
在城市治理方面,陈义初一直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贴近实际,了解一线。他当市长时坚持每周检查市区卫生,和各区区长、建设口的同志一起检查、相互交流,这既有利于他了解一线,也有利于新思路的形成。
有一次早上5点他去看望环卫工人,发现许多老人站在公园门口排队,一问才知道6点以前进公园是不要门票的。他这才决定公园免费开放。
而武汉的公园免费开放就比郑州晚了快十年。
二是要关心百姓、关注民生。陈义初的个人思路是,积小胜而大变。以前经常有机动车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晚上他就亲自站到路口检查。
陈义初还跟丹尼斯的林总讲,顾客在乘坐自动扶梯时应靠右边,把左边让出来,这是国际通行的规则,丹尼斯可以率先倡导这种文明。
城市的素质是如何提高就是在这些小事上,让人们知道有这样的游戏规则,这就是积小胜,最终会有大变化,带来城市整体素质的提高。
开放市长
有人说陈义初是一个深具民主自由意识的人,其思想总是超前一步,他的做法总是开风气之先,他的一些设想在中央提出号召以前,郑州就已经开始做了。
比如他刚当市长时就提出了公务员要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这给他招来批评一片。有人说他这是资产阶级政治家的思想,不是共产党的提法。为此陈义初一再解释:为纳税人服务和为人民服务并不矛盾。“我们的各级干部是老百姓的公仆,应该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你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
为了让民主氛围更浓郁一些,让老百姓的参与度更高、更广泛,当时陈义初在一次旅游会议上提出在“城市一日游”行程中开放市长办公室的设想,欢迎市民参观。
遗憾市长
离开市长位置的陈义初也有很多遗憾,有些是自己想做好而没有做好的事情,有些是自己开始做还没有做完的事情。
比如,没有在财政分配上进行重要的改革,特别是对公立医院的支持不够。它们的基础建设都是靠贷款,这些成本可能会转嫁给病人。
又比如,航海路上车流量大,长途客运总站进出的车辆又多,进出不方便还影响交通,他提出将长途客运总站的大门改到其他路上,当时考虑好了但没有来得及做。上学难,看病贵的问题,自己看出问题在哪里了,但没有解决。参与了郑东新区的决策和概念性规划方案制定,但还没有起步就走了……
对“国际郑”的定位
陈义初说,现在称郑州是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应不为过。但他最大的希望是未来10年-20年,郑州能够成为国际化的现代城市。如果往郑州来的飞机上坐着三成的外国人,他就很高兴。
衡量是否达到国际化应看这几个方面:一、是否有领事馆;二、是否有外资银行,因为外资银行主要是为外资企业服务的;三、有多少外国企业总部;四、来郑州旅游的人中间,外国游客和港澳台游客有多大比重。
以上部分文字节选自:杨观军、程国平:《陈义初和郑州的不解之缘》,《郑州晚报》;汪先腾:《激越30年之政要访谈录:陈义初》 ,《东方今报》
主政者的视野与气魄、能力与执行力,对于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来说,可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众对城市的憧憬与期待,往往也会转化到对市长的更高要求上。任重而道远。“郑州市长“系列文章:
巷主简介:
郑子蒙,80后,生于郑州唐子巷。学过政治学、做过媒体人,当过帝都某些知名媒体不知名小编,现回乡定居,于民企谋生。关注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与公民社会构建。
转载、投稿、合作
还有想喷老郑州的,请点底部菜单“联系我”
或发邮件至364212578@qq.com
往期精彩回顾
唐子巷27号:聚焦郑州城市精神与历史文化传承
这里是你我共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