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微课视频|知识点|练习

点击蓝字关注我→ 初中微课资源 2021-08-10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更多微课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微课视频2: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归纳: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 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 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活动等。

  • 美国霸权主义:

美国为了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

具体表现:

  1.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入侵南斯拉夫。

  2. 2003年,美国又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苏联解体后美国的主张:

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 多极化发展的原因:

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等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多极化发展的表现:

  1. 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4. 俄罗斯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5. 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 不结盟运动:


原因:一些独立的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现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时间: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建立。

标志: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只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 中国声音:

  1. 中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2.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中国发对各种形式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同步练习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1.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________成为时代的主题(  )A.和平与发展   B.科技与创新C.环境与持续   D.战争与反恐2.2018年5月29日,比利时列日市发生恐怖袭击,造成包括2名警察在内的3人死亡。7月22日,叙利亚中部哈马省一处军事目标遭以色列空袭。7月25日,恐怖分子在伊拉克东部迪亚拉省制造了两起袭击,共导致4人死亡。这些事件说明,当今世界(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地区冲突不断,恐怖活动抬头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3.下面漫画反映的是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法、德等国的反对,这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

A.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          B.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强C.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D.世界格局多极化


4.冷战结束后,多种力量推动着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其中一支力量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4,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这支力量指(  )
A.欧盟    B.中国  C.广大发展中国家   D.俄罗斯5.下列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巴黎和会的召开,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D.冷战后,欧盟、日本、中国及俄罗斯的实力增强,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6.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声音”主要包括(  )①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 ②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③为反对美国遏制中国寻求与他国结盟 ④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A反映了什么事件?简述该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2)图B反映了什么事件?简析该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3)图A、图B事件的发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就事件的性质来看,图A和图B事件有何相同之处?你怎样看待这些事件?


1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D 6.A 

7.(1)萨拉热窝事件。背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这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冲突不断,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奥匈帝国企图吞并塞尔维亚。(2)“9·11”事件。背景:冷战结束后,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3)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9·11”事件使3 000多人死亡或失踪,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美国发起了“反恐战争”。(4)都属于恐怖袭击事件。看法: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活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2课《俄国的改革》

第3课《美国内战》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往期精彩回顾




部编版七八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沪科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微课部编版7-9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微课部编版初中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册微课人教版初中八九年级理化下册微课北师大版八九年级物理下册微课视频
微信号:czwkzy扫码关注我们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微课视频!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