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微课视频|知识点|同步练习

更多微课点关注→ 初中微课资源 2021-08-08

       关注公众号后,每天自动接收同步资源。方法1:本帖最底部按住图片不松识别关注二微码;2、点击公众号文章标题下的蓝字(公众号名称),点开后再点关注。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电子课本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1框  中学序曲

第2框  少年有梦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1框  学习伴成长

第2框  享受学习

第三课 发现自己

第1框  认识自己

第2框  做更好的自己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1框  和朋友在一起

第2框  深深浅浅话友谊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第1框  让友谊之树常青

第2框  网上交友新时空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1框  走近老师

第2框  师生交往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

第2框  爱在家人间

第3框  让家更美好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1框  生命可以永恒吗

第2框  敬畏生命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1框  守护生命

第2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第1框  感受生命的意义

第2框  活出生命的精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 中学时代

1-1 中学序曲

1、进入中学,我们的感受是什么?P3

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的意义?P4

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3、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P4

(1)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满怀好奇地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

(2)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3)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

(4)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识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4、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P5-7

(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2)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3)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4)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5、理想中的“我”是什么样的?P7

(1)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

(2)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

(3)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6、21世纪,我们需要学会什么?P7

第一,学会学习。

第二,学会变革。

第三,学会成长。

★★★7、面对中学生活,我们应该怎么做?P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和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1-2 少年有梦

1、梦想的含义?P9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2、梦想的重要性?P9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

3、如何理解少年梦想?P9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4、少年梦想的特点?P10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5、为什么说,少年梦和中国梦密不可分?P10

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6、什么是中国梦?其基本内涵?P1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7、实现中国梦,我们应该怎么做?P10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8、为实现梦想我们应该怎么做?P11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

9、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是什么?P11

努力,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10、努力的含义?P12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重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11、怎样努力实现梦想?P12

(1)努力,需要立志。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2)努力,需要坚持。只有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12、“努力”的方法?P13

(1)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2)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

(5)珍视团队合作。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2-1 学习伴成长

★★1、如何正确看待学习?P15-17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假如我们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即使身处学校,也可能收获不多。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5)学习没有终点。

    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2、学习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P18-19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3)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2-2 体味学习

★★★1、为什么说学习是苦乐交织的?P20-21

(1)学习中有快乐。

    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的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是一个过程。

    学习是多方面的,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3)学习中也有辛苦。

    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4)学习过程给我们带来的美妙享受。

    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

★★★2、如何学会学习?P22-24

(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标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

(2)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3)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我们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和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

3、课堂笔记策略?P23

    课前准备,课中记录,课后补充。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三课 发现自己

3-1 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的必要性?P26

    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不仅将目光投射到更广阔而精彩的外部世界。而且越来越关注自我。

2、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P27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3、从多个角度认识自己?P28

    我们可以从生理(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心理(个性心理特征)、社会(在群体中的关系)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4、认识自己的途径?P29

(1)我么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2)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5、自我评价的方法?P29

(1)自我观察和分析。(2)与他人比较。

6、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P30

(1)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2)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7、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P30

(1)用心聆听。(2)勇于面对。(3)平静拒绝。

8、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P31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们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我们就可能成为更好地自己。

 

3-2 做更好的自己

1、学会接纳自己的要求?P33

(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2、怎样接纳自己?P33

(1)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2)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3、学会欣赏自己的要求?P33-34

(1)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2)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

4、学会欣赏自己的重要性(意义)?P34

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还能为他人喝彩。

★★★5、怎样做更好的自己(的要求)?P34-36 

(1)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

(2)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3)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4)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6、改正缺点的方法?P35

(1)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2)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3)及时肯定或奖励自己改正缺点的努力。

(4)请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来协助。(5)在公开场合做出改正缺点的承诺。(6)运用自己以前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

★★★7、怎样激发潜能?P35

(1)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

(2)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

(3)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8、潜能的含义?P36

潜能,是指一个人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发展性可能。

9、潜能包括的内容?P36

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方面。

 

第四课 学习新天地

4-1 学习伴成长

1、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范围和深度有什么变化?P40

(1)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

(2)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梳理自己的朋友关系的意义?P40

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察觉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P41

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会关注;朋友觉得有趣的事情,我们会去尝试。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豁然开朗;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4、为什么要结交朋友?P42

(1)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

(2)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

(3)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

5、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P43

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6、朋友、友谊的作用?P42-43

(1)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2)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3)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1、友谊为什么能如此打动我们?P44-46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2、如此理解友谊是平等、双向的?P45

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3、友谊的美好在于什么?P46

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

4、什么样的友谊更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P46

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5、如何理解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P46

自己变了,对方变了,或者环境变了,在这些改变中,有些友谊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谊则逐渐淡出。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6、如何正确对待朋友之间的竞争?P47

(1)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2)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7、友谊需要哪些原则?P48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这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位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入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第五课 学习新天地

5-1 让友谊之树常青

★★★1、建立友谊需要怎样做?P49-50

(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2)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2、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P50

(1)面带微笑。(2)记住对方的名字。(3)真诚夸赞。(4)寻找共同之处。(5)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6)保持好奇心。

★★★3、应该怎样呵护友谊?P51-53

(1)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2)需要学会尊重对方。(3)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4)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4、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P52

(1)保持冷静。(2)坦诚交流。(3)及时处理。(4)勇担责任。(5)换位思考。

5、怎样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P53

当朋友背叛了自己,或者做出了伤害友谊的举动,我们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两者都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6、为什么要学会尊重对方?P52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朋友之间需要坦诚相待,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给予朋友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

 

5-2网上交友新时空

1、网络平台上可以体会什么?P54

体会信任与怀疑、期待与失望、愉快与痛苦、亲密与疏离。

2、互联网可以做哪些有益的事情?P55

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这个虚拟的时空中交往。

3、网络上交往的特点?P55

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4、网上交往的意义(或积极影响)?P55

超越时空限制,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

5、网上交往的消极影响?P55

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6、网上交往注意什么?P56-57

(1)网上交往,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2)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4)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

7、网上交往,应具有哪些自我保护意识?P56

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8、网友转化为朋友,需要哪些问题?P57

彼此是否都愿意把真实的自己完全坦露给对方;对方与自己的想象有差距,该如何对待。

★★9、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不同?P58

(1)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的真实。

(2)不管互联网生活多么精彩,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虚拟世界中。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6-1 走近老师

1、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P61

(1)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之一。

(2)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教师的职责?P61

教师的职责——教育教学。

3、教师的使命?P61

教师的使命——教书育人。

4、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P62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5、老师为什么呈现不同的风格?P63

由于年龄、知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6、如何正确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P63-64

(1)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它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7、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做?P64

①承认老师的差别;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特点;③了解教育行为的目的;④主动交往。

 

6-2 师生交往

1、教学相长的基本内涵(实质)?P66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2、“教”与“学”表现在哪两个方面?P66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3、我们应该如何构建“教学相长”的关系?P66-67

(1)与老师交往的途径?其意义?P66

途径: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意义: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与老师交往的方法?P67——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A.老师的表扬的意义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B老师的批评的意义

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C.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P68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5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P68-69

(1)彼此尊重P68

A.彼此尊重

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

B.尊重老师的原因

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2)主动关心、理解老师P69 

A.关心、理解老师的原因

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与老师成为朋友。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B.如何关心、理解老师

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6、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P69(化解方法——怎么做)

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第七课 亲情之爱

7-1 家的意味

1、家庭的含义?P71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而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四种情形?P72

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小两口结婚成了家;

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

④随父或随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3、我们与家庭的关系?(家的作用/意义)P72-73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4、家的实质是什么?P73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5、在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是什么?P74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6、为什么要孝亲敬长?P74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

7、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P74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8、我们应该如何孝亲敬长?P74-75

(1)尽孝在当下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尽孝之心。

(2)尊敬

(3)倾听

(4)感恩

 

7-2 爱在家人间

1、亲情是什么?P76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为什么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P76

这份情感的产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

3、我们应该如何体味亲情?P78

(1)亲情的不同表现

    有的和睦温馨,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

(2)亲情的特点

    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随之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4、进入初中的我们,与父母发生碰撞有哪些表现?P79-80

(1)表现一:青春期亲子关系的特点

    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2)表现二

    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知识延伸:代沟和代际冲突。

①代沟是指两代人因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标准等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

②代际冲突即由这一差异而导致的两代人在解决问题方式、评价问题标准等方面产生的分歧和矛盾。

★★5、亲子冲突?P81

(1)产生的原因

    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

(2)影响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情感,影响家庭的和睦。

(3)如何化解

    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6、为什么爱需要沟通传递?P81-82

(1)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交往平凡又琐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构成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普通的“联结”。正因为与父母的相处太平常,我们可能很少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间

(2)与父母沟通的意义

    爱是需要呵护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7、和父母沟通的技巧?P82

(1)关注事实;(2)把握时机;(3)留意态度; (4)选择方式;(5)考虑环境。

★★★8、作为子女,应怎样与父母沟通、传递我们的爱?P82

(1)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的相貌、性格、贫富,也无法选择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和教育我们的方式,但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2)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3)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情感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7-3 让家更美好

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P83-84

(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现代家庭一般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

(2)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2、家庭成员之间应怎样和谐相处?P85-86

(1)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的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

 

3、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们应该怎么做?P86

(1)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2)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

(3)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4)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1、生命有时尽? P89-91

(1)生命来之不易。

    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幸运的。

(2)生命是独特的。

    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3)生命是不可逆的。

    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4)生命也是短暂的。

    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5)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活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2、生命有接续?P92-94

(1)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2)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3)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8-2 敬畏生命

1、为什么说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P94

(1)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2)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因此,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P95

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

3、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P95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4、如何做到敬畏生命?P96-98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第九课 珍视生命

9-1 守护生命

1、为什么守护生命首先要管住自己的身体?P100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守护生命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P101

当内心某些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起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3、守护生命要提高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102

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4、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P102

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5、精神发育与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关系?P103

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6、守护精神家园,传统民族文化,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P104    

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活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文化作品,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1、挫折的含义?P105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面对挫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P106

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3、挫折的消极影响?P107

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4、如何正确对待挫折?P107

(1)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5、为什么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P107-109

(1)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2)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6、寻找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109 

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7、寻找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109 

(1)欣赏、培养幽默感;

(2)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3)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4)关心、帮助他人;

(5)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1、人为什么活着?P112

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怎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P112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

(2)在看到别人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探索生命的意义?P113

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4、如何理解“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P113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5、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P114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

★★1、为什么说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P115

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如何理解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P116

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时,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3、如何实现拒绝冷漠,关切他人生命?P117

(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到温暖,传递温暖。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3)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4、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P118

5、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P118-119

(1)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2)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自己职责的人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6、怎样在平凡中创造伟大?P119

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微信号:czwkzy扫码关注我们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微课视频!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