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音菩萨

石庄大茶坊 2024年09月19日 06:0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吴歌闲谈 Author 吴歌闲谈

佛法是不讲著相的,佛祖连文字都不留,难怪吴承恩在写唐僧师徒到了雷音寺取经时,特别安排了一场取“无字真经”的戏。
佛法虽然强调不著相,对于才入门的普通人来说,信奉起来势必增加了难度,不得已,还是要给佛祖以及菩萨们塑像,方便信众,“方便”一词也是来自佛法。
具象的东西特别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佛法东进,最为成功的造像有两位,一位是瘦子变身胖子的弥勒佛。
心宽才体胖,普通人形容一个人有福气,常用“富态”。一个人日子过的不好,口袋里常年紧巴巴,表现在脸上就是穷酸气。老百姓到寺庙里拜佛,是看到脸上瘦巴巴的弥勒佛感觉好,还是看到“富态”的弥勒佛感觉好呢?当然是吃饱了饭,笑眯眯的样子好。
人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到庙里见过笑眯眯胖乎乎的弥勒佛,信众的身子顿时轻了许多,皱紧的眉头也舒展了许多,这是一尊好塑像的功劳。
另一位是观音菩萨,从印度来中国时观音菩萨还是男性造型,以后根据信众的需要,从唐朝开始慢慢演变,最终观音菩萨以女性造像示人。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有求必应,其中一项极为特别的功能是送子。中国人用孝道来约束人,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奉行这种价值观,大概也是有钱人将“三妻四妾”流行了几千年的哲学依据:取三妻四妾不是为了好色,而是为了方便生养后代。
普通人家受经济压力束缚,只能一夫一妻,万一生不出男孩,妇女的压力极大。白天在田里劳作,晚上受公婆白眼,甚至挨丈夫拳脚,没有奔头的妇女,如果能够去寺庙拜一拜观音菩萨找一找出路,是不是很好?
在没有“不孕不育”专家的日子里,观音菩萨就是最大的专家,许多人跪求成功,更多人争相效仿。
是跪在一位有胡子的男人面前求子心里感觉好呢,还是在一位慈祥端庄女性面前跪求心理暗示好呢?
第一位让匠人将观音菩萨按照女性形象塑造的和尚,是位心理学大师。佛前有洞悉人心的大师,这是普通人的万幸。
吴承恩是位写故事大师,他用笔,在《西游记》里成功塑造了一位观音菩萨。
吴承恩的成功之处,在于写佛教两位重要人物如来与观音时,都没有神化。
释伽牟尼本人就是无神论者,众人要信的是佛法,而不是某个具象的人。
唐宪宗元和年间,丹霞禅师有段著名的劈佛像公案。丹霞有次借住慧林寺庙,供暖系统太差,禅师冷得吃不消,拿佛像劈柴烧火取暖,寺里的和尚当然不开心,感觉这是大逆不道。
禅师说,我只是想看看佛像烧完之后有没有舍利。寺里的和尚说,搞笑呢,木头里怎么烧得出舍利。
禅师淡淡一笑,那就再拿几尊佛像出来烧。
看得懂的人知道,丹霞禅师是在破除庙里和尚对塑像的著相,是开悟人的一种点化手段,并非提倡普通人见佛像就烧。
吴承恩将这个故事借用在车迟国斗法前,悟空叫八戒将三清塑像扔到厕所,表面理解是对三清的不恭,深层次而言也是叫人不要著相的意思。
关于不著相,吴承恩两次用在对观音菩萨的描写上,第一次是悟空请观音菩萨下山收服黑熊精,观音菩萨应悟空所建议,变成黑熊精的朋友凌虚子。凌虚子本身是个妖怪变的道士,由观音的形象变成之后,悟空看着有点亦幻亦真,嘴里问出极具含义的话。
他问观音菩萨,这时候到底你是菩萨呢还是妖怪。观音菩萨讲了佛教一个重要理念:妖怪与菩萨从源头来说本无分别,有分别的只是一念之间,所谓一念成佛,一念入地狱。
一个人可以有两张面孔,一张面孔的背后是菩萨,一张面孔的背后是妖精。选择做菩萨,还是做妖,全看一念之心。
悟空为代表的天庭悔过小组,十四年的取经,只是一念之心修炼的加长版。
十四年的经历看上去时间有点长,磨难也有点多,只要能修成正果,最终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
人间十四年,在佛祖面前,只不过是一拈花,一微笑。
第二段不著相发生在通天河,从观音莲花池发大水跑走的金鱼精,到陈家庄一年吃一对童男童女。
观音菩萨在珞珈山,不梳妆打扮,光脚光胳膊,穿着贴身小袄,埋首抓紧时间编织装鱼的篮子,菩萨动作慢一慢,人间要少一对童男童女。
这段近乎香艳的画面,并非作者对菩萨的不敬,菩萨也是人,菩萨为了救人来不及梳妆,编织完篮子也没有像普通女性一样出门前必须化妆,菩萨带着悟空赶忙往现场跑,让八戒第一次见到素颜菩萨惊叹不已。
写来不及梳妆的菩萨,表现的是菩萨心肠,救人要紧。
没必要纠结观音菩萨到底是男身还是女身,纠结只是著相。
观音菩萨对如来执弟子礼,也是佛祖的重要助手,表现在西天取经项目上,可谓尽心尽力。
妖怪在人间的特权是可以吃人,还可以在人前耍威风,刷存在感。比起在天上做个体制内级别低唯唯诺诺的小神仙,难怪西天路上不断有神仙以及神兽情愿下界为妖。
观音菩萨下界搭建西天取经班子,遇到八戒与沙僧两个吃人的妖怪,只是打个照面,一番言语,八戒与沙僧就放弃了吃人的特权。观音菩萨点化两位妖,唤醒了他们体内回归主流做神仙的欲望,这是观音菩萨法力无边的体现。
悟空与小白龙没有犹豫的资格,一位是被压在五行山监狱享受着超长期的徒刑,一位是被绑着吊打,等着砍脑袋的死囚。
人间可能也有悟空或者小白龙这样的人,被什么事件打得陷入绝境,需要的正是观音菩萨的救苦救难。
观音菩萨遇到青年玄奘,用的是佛教“棒喝”法,玄奘从沉迷于小乘佛教中猛然清醒。
佛法是不讲渐悟的,也就是说,有的人念了一辈子经,等于白念。玄奘从小做和尚,一直到观音菩萨出现之前,也是白念了多少年的经。
人间念经人,需要观音菩萨式的“棒喝”。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离不开政治的影响,宋朝皇帝赵匡胤派太监到宝陀山(今普陀山),开创了宝陀山观音寺有官方加持的历史,后面的皇帝给银子,由政府出面建寺,观音道场渐渐出名。
《西游记》书里,观音修行的南海珞珈山地名来自元朝。
到了明朝,不大好玩了,朱元璋叫汤和在1421年烧殿毁佛,过了六十七年,明孝宗时期才迎佛重建寺院。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候,皇帝嘉靖信奉道教,将珞珈山观音寺院全部烧毁。
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对道教两位最高权威玉帝与太上老君的形象设计,可以理解为是对当权皇帝的严重不满,佛法才能拯救“南赡部洲”愚昧的民众,可以算是作者的宗教观。
《西游记》里黎山老母曾经带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出场,加上地藏王菩萨,佛教里本应是身份相同的四位菩萨,为何观音菩萨在书中的描写占据了绝对重心?这跟观音菩萨在民间的影响力有很大关系。
又要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了,古时候,一个人再有钱,再有权,如果没有儿子,白瞎。
所以,负责正常投胎工作的地藏王菩萨反而没有解决疑难杂症的观音菩萨吃香。
不仅如此,千手千眼的观音菩萨形象告诉世人,观音菩萨虽然只有一位,但是菩萨具有日理万机的法力,有求必应。
人们对信仰是带着极大功利性的,这是人性的特点。连佛祖说三藏经好处的时候,列举的四大功能,无一不是对人有好处。
既然是有求必应,香火自然要最旺,观音菩萨的盛名,在民间甚至超越了如来佛祖。
说到“有求必应”,许多人又被字面迷惑了,援引一段如来佛祖对“南赡部洲”人的评价,“多贪多杀,多滢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
这样的人对着南海观音一顿磕头,菩萨能“有求必应”吗?
佛教里还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人在寺里看见观音菩萨在拜观音菩萨,不禁疑惑,我们都是拜你的,你拜自己干什么?观音菩萨微微一笑:“求人不如求己。”

相关阅读:

《西游记》是儿童启智最佳读物安天大会谁是取经团队光明使者悟空的人生危机悟空与八戒的关系悟空的眼泪悟空的觉悟悟空的降妖成长经历悟空也干过卧底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只孙猴子做业务向悟空学智慧悟空的朋友们书中细节告诉我们,悟空是如来的人悟空为何能成佛唐僧这个僧唐僧的女粉丝们唐僧在妖怪与困难面前的表现唐僧与悟空是一二把手之间的关系八戒为什么惹姑娘们喜欢有福的八戒与吃亏的八戒高老庄八戒的高光时刻沙和尚的沉默人生幸运的小白龙如来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石庄大茶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