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月|九月的云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高喊着“拥抱九月”的人们啊,你们考虑过八月的感受吗?不知不觉就到了九月,本该是暑期已尽的季节,却依然酷热难当。孩子们背起新书包,空气里有肃穆的味道。想起一首诗,1986年时海子写的。


九月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马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1986


诗人海子(原名査海生,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安徽休宁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在25年的短暂生命中,海子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尤以诗歌著名。


即使是研究现代诗的专家也承认,海子的这首《九月》晦涩而神秘。诗的意象苍凉、辽远,但试图解读这首诗却是无力的。在写下这首歌后的第三年,刚刚度过自己25岁生日的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更留下无数的遐想和推测,还有那句“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三十年的时光,多少人在读这首《九月》,而我却不曾做这徒劳的工作,诗无达诂。当文字从舌尖流过,声像在脑海中似有还无,如九月的微风在日间吹拂,这就是诗了。


直到后来听到盲歌手周云蓬唱的这首《九月》,周云蓬本人也是诗人吧,诗人的心总是息息相通的。海子时乖命蹇,云蓬则是九岁失明。草原,野花,明月如镜……在盲歌手的脑海里是什么样的图像?唯独苍凉辽远是一样的,看不到,但他还有歌声和琴弦。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80d6rpya&width=500&height=375&auto=0周云蓬《九月》


而我又有什么资格去谈海子!狂飙突进的年代戛然而止,海子墓木已拱,坟前有粉丝送来的鲜花。人们念诵着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浑然不觉流光飞逝,有的闷声大发财,有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饮食男女。只有每年的九月如期而至,从不失约,还有九月的云。


海子大约是喜欢九月的,他还有一首《九月的云》,这两天上海天空的云好看得不像话,也是在念海子的诗吗?


九月的云


九月的云

展开殓布

九月的云

晴朗的云

被迫在盘子上,我

刻下诗句和云

我爱这美丽的云

水上有光

河水向前

我一向言语滔滔

我爱着美丽的云


1986


九月的云


为海子《九月》谱曲的人叫张慧生,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音乐家,只知道他出生在北京的郊区,八十年代开始弹吉他,自己也写诗。如果说海子是孤独的,那么张慧生则是开朗的,他喜欢交朋友,喝酒、弹琴、愤世嫉俗。但终究文章憎命达,张慧生走上和海子一样的路,2001年冬天,他用琴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张慧生


苟活的人是不幸的,每当诗歌的声音响起,他们的心就会死一次。而死去的诗人才是永生的,只要还有琴声呜咽,他们复活。


周云蓬在《绿皮火车》里写过这样一段话:“他派自己那本《海子诗全集》——一本大精装,又厚又硬的诗歌集——踽踽独行地走过九十年代,走过千禧年,一个书店一个书店,一个书房一个书房,一个书桌一个书桌地走进新世纪。”


九月。



最近我还写了

上海人生活细节小变迁

来一座城,一定要来她的博物馆看看

大家来说普通话

51岁的周慧敏:颜值遮不住的才华

处暑:香莲碧水动风凉

《延禧攻略》?抱歉我对宫斗剧一点兴趣没有……

多少人曾经轻轻掠过你的眼帘?

上海消失的书店风景

上海生煎?你爱批评不批评!

肖斯塔科维奇坟前的烟头

“我好久没喝香槟了”

原来,1988年已经过去30年了……

江北夫妻相骂

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不留胡子的马克思长什么样?

1945年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艰难度日?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