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档案照及上海租界巡捕房旧事
大周末的,随便聊点八卦。前两天中国某位亿万富翁在美国出了点事,和一个女的搞不清爽让人家告到局子里去了。事情一出众说纷纭,有卫道士痛心疾首地感叹为富不仁世风如下,也有正能量人士怀疑是不是遭遇了仙人跳,更有法律界的朋友条分缕析事件的来龙去脉。不管怎么说,吃瓜群众看热闹不嫌事大,感觉这位亿万富翁的风头,直指当年在白宫女实习生裙子上留下点痕迹的美国总统。亿万富翁虽已安然回国,但树欲静而风不止,网上各种照片流传,尤其是他在美国警局留下的档案照,成了某种证据,“有图有真相”,再要告人家造谣就困难了。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我作了技术处理
这张照片一出来,很快成为各种调侃的素材,中国网民的智慧得到极大体现。其实亿万富翁先生拍的这种照,英语名为mug shot,就是嫌疑人照片。一般是一张正面照、一张侧面照。mug这个词,现在是马克杯的意思,以前是个俚语,“脸”。需要说明一点:mug shot是“嫌疑人”照片,嫌疑人和犯人不是一回事,腔调再难看,也是嫌疑人而不是犯人,这一点一定要说明白。
(Alphonse Bertillon,1853-1914)
由警察局拍照记录留下档案,最早是由法国警官阿尔方斯·贝蒂永在1888年首创的。贝蒂永警官自己也留下了档案照片,供后人研究。只要和警察局发生过关系,就一定会留下mug shot,西方媒体有专门的从业人员和警局联系,一旦照片拍下来,不流到媒体上是不大可能的。近代以来,不少名人留下过类似的照片,不妨来看一看。
被移民局扣留时拍摄的档案照
斯大林在圣彼得堡警察局拍摄的档案照片
编号3316
根据1997年12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公安志》记载,上海的最早建立的近代警察机构是清咸丰四年(1854年)在英租界成立的巡捕房。两年以后法租界也设置了巡捕房,至今已有164年历史。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到1899年改称公共租界,在工部局下设警务处,而法租界警务处则直属法国驻沪领事管辖。租界时代上海的警察机构留下完整的档案。
公共租界工部局(上)和法租界(下)的图章
在法租界巡捕房留下的档案照片
诗人艾青(原名蒋海澄)等13名美术青年
1932年被法租界巡警逮捕
后被判有期徒刑6年
在狱中艾青创作了
《大堰河——我的母亲》
租界巡捕房在上海存在了近百年年,整套制度沿用欧美警察制度,在他们的辖区内,效率是相当高的。美国学者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有一本《上海警察》(Policing Shanghai,1927-1937),对租界时代上海的警察有深入研究,值得一读。《上海公安志》、《上海租界志》、《上海监狱志》等书中也有很多珍贵史料。笔者就手头看到的一些和读者朋友分享,或可窥斑见豹地看看当年上海滩的一个侧面。
颇有美国老电影之感
张子瑛,年34岁,无锡人
向在怡和洋行收租,住南无锡路38号
1915年9月间私用洋行6016元
悬赏捉拿300元,通风报信100元
浙江平湖人戴显甫
29岁,面白中等身材
北山东路久恒记钱庄的账房
1916年5月“卷去银两、避匿无迹”
上海总巡捕房总稽查处发布的通缉令
陈汉卿(老五),湖北人常讲镇江土语
25岁的住宅西崽
盗窃主人财务于1919年8月逃匿无踪
陈同和,32岁,江北淮城人
从事工作是小工,右边上牙有金齿一粒
与1919年8月在杨树浦路谋杀陈得会一案有关
这张通缉令上有“MURDER”字样
1918年10月拘捕的木匠张富财
籍贯很笼统地写了“江北”(Kompo)
盗窃累犯(Burglary&Returning)
乔小五子,原籍江北
1919年3月31日因拦路抢劫(路劫)
判押一年后出界
1920年判决期满释放并驱逐出境
这位戴德华,因案情较轻
被“从宽斥释”
戴德华和人一起窃取东洋码头的货物
好在认罪情节较好
“察其平日所为尚无在内地犯案情事……”
高阿福、万莲“训诫开释”,也放了
外国人在上海犯事,巡捕房也是要管的
住在乍浦路238号的葡萄牙人da Rosa(达罗萨)
因犯盗窃及伪造支票等案
于1920年4月被通缉
赏格较低,只有念五(25)元
最近我还写了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