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能代替你地位|及“Monica”版本考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2-05-05

十九年前的今天,香港歌手张国荣在文华酒店坠楼身故,以后每年这一天,都是他歌迷的一个节日。自从开“老周望野眼”公众号以来,我每年9月12日和4月1日都会写一点东西作为纪念。中学时代听了很多张国荣的歌,第一次开告别演唱会,真的很感动。后来他告别又复出,之后的形象让我不太能接受,于是就“粉转路”,不太关注他了。十九年前的这一天,上海的情况和现在差不多,也是因为一场疫情,大家关在家里,而我呆在家里的原因和别人还不太一样。因为踢足球受伤,小腿动了手术,膝盖、脚踝都层层包裹,心情可想而知。那天正好大学宿舍的室友肥鸭兄来看我,那时候并没有什么“自媒体”,我们有一茬没一茬地看电视,忽然看到一条Breaking News,才知道:就在我们都在封闭的时候,我们曾经“不那么喜欢的”张国荣,走了。


曾几何时

张国荣并非我喜欢的歌手


之后的几天媒体铺天盖地地纪念,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这位学生时代不那么喜欢的歌手,慢慢被他身上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所吸引。我发现原来张国荣和我的生日是同一天的。再后来,我认识了一些张国荣的歌迷,当然各色人等都有,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荣迷”似乎没有性别和年龄之分,七老八十的有,七岁八岁的也有。“宇直”有,多少带点阴柔气质的,更自不待言。每年的纪念日,他们都会组织活动,所谓“长情”,或许就是陪伴,一年两年……我相信他们会坚持到永远。更有一些过路的歌迷,或许没听过多少他的歌,或许除了《霸王别姬》,也说不出什么其他电影作品,但只要提起“张国荣”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都喜欢。我想一个艺人的身后能有如此哀荣,也算是无悔今生了。


你的笑声背影

伴我过失落时


第一次听张国荣的歌是在什么时候?不记得了,应该是在广播电台,但没有印象了。但第一次听他的专辑我还记得,在建国东路初中同学“小头”家的阁楼里,磁带放进去,听到一段英语和广东话的组合:“Thanks,Thanks,Thanks,Thanks,Monica,谁,能,代,替,你地位?”


第一首听的张国荣的歌

1984年演唱的《Monica》


张国荣1984年的“Leslie”专辑


其实已经算是熟悉的旋律了,人称“十亿皇帝”的周峰也唱过此歌。当然那时候并没有太多感觉。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就像评弹里的“一曲百唱”,随便哪个评弹演员,都会唱一唱《宫怨》或者《宝玉夜探》,谁又会去深究这些经典曲目的版权问题呢?知道流行歌曲有版权,是后来的事情了。周峰的专辑中几乎所有歌曲都是翻唱的,有没有版权我不清楚,但我觉得很动听,在那个年代,都是磁带里的歌声,和广播电台播放的歌曲不一样,那就够了。


周峰演唱的《莫妮卡》


“十亿皇帝”周峰


除了周峰,还有一位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手翻唱过《Monica》,那就是田震。1966年出生的田震,1984年出版第一张专辑《无名的小花》,当时才18岁,歌几乎全部是翻唱的。次年她出版《蒙妮卡》专辑,主打歌《蒙妮卡》就翻唱自张国荣的名曲《Monica》。其实这张专辑已有原创成分,田震的名曲《不必太在意》就收录在内,但也许对原创信心不足,专辑名字用了“蒙妮卡”,唱了两个版本(甲版“蒙妮卡”,乙版是英文歌名“Monica”),甲版开头有一段田震的独白:“我是田震,这次灌制音乐带,是我初次接触这样的音乐,我感到很新鲜,也很有兴趣。这些歌曲的风格都很有特点,我很喜欢!就连睡觉的时候都在唱,我想大家也会喜欢的!是吗?”


田震1985年出版的专辑《蒙妮卡》

“我连睡觉的时候都在唱!”


田震1985年翻唱的《蒙妮卡》(甲版)
田震1985年翻唱的《Monica》(乙版)

很晚才知道,张国荣的《Monica》也是翻唱的,原唱是日本歌手和演员吉川晃司。吉川晃司1965年出生,原来是一名水球运动员,差一点代表日本队参加洛杉矶奥运会。1984年,错过奥运会的吉川晃司进入歌坛,一首《モニカ》(Monica)一炮而红,当时年仅19岁,可算年少成名。后来他转型当演员也很成功。吉川晃司比张国荣小九岁,比周峰小四岁,比田震大一岁。而他的歌要通过张国荣,再被内地歌手翻唱走红,当时中国歌坛,就是这个状况。


吉川晃司1984年的专辑《モニカ》


吉川晃司的原唱《モニカ》


昭和时代的吉川晃司


张国荣和吉川晃司有缘,另一首大红大紫的《不羁的风》翻唱自吉川晃司的《La Vie En Rose》。这首歌的名字和法国香颂女皇Edith Piaf的名曲一样,但词曲并非一回事。


张国荣《不羁的风》


吉川晃司《La Vie En Rose》


吉川晃司后来唱过很多歌,也演了很多影视剧。他还有一个身份:三国迷。日本NHK拍摄过一部纪录片《中国古代:苏醒的英雄传说》,吉川晃司作为嘉宾来到中国,实地解读那些《三国演义》书本上描写过的地方,许昌、南阳、荆州、蜀道……须发皆白的吉川晃司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地诉说他对历史和英雄的神往。


吉川晃司解说《三国》场景


如今的吉川晃司


第一次听张国荣的歌,在同学“小头”家封闭的小阁楼里,那个时候听港台歌曲,还是件秘密的事。十九年后张国荣身故,在封闭的家里,腿上缠了绷带,外面有疫情。又是十九年过去了,很多场景似曾相识、面熟陌生。这两天朋友们在网络上看到太多太多的视频、照片和文字,我想再过十九年,再过十九个十九年,人们还是会想起张国荣这个名字,听他的歌。这是艺术超越时空的力量。忽然想起林子祥曾多次翻唱《Monica》一歌,每次唱到

Thanks,Thanks,Thanks,Thanks这句,他都会把“Monica”改成“张国荣”。这也唱出了我的心声:“Thanks,Thanks,Thanks,Thanks,张国荣,谁,能,代,替,你地位”?


谁能代替你地位?


最后,祝愿世界和平,祝愿所有感染疫病的人早日康复,也祝福喜欢张国荣歌曲的朋友,及所有煎熬和等待中的人们平安康健。


最近我还写了

藏在鲁班路弄堂深处的体育梦想

上海老城厢的曹市弄、曹家街、曹家弄和曹氏家族

顺昌路560号|还记得当年的凤鸣书店吗?

瑞金二路410弄由义坊和大生邨|曾有家我特别喜欢的书店

花儿对你笑了吗?小鸟和你说话了吗?

永年路149弄|和东亚近代史有关的一个门牌、一点故事

没有路人的都市

顺昌路612弄信陵邨|和一条卢湾弄堂有关的小历史

99岁“上海小姐”走了,再听一次1948年的“繁华上海不夜城”

1978年的上海,还记得那年的国歌吗?

说说大肠面

“三届通才”朱瘦竹先生的多面人生


关注“老周望野眼”

扫描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