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桂园与便河边往事
【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城市记忆】
今日松桂园以北的芙蓉中路 四木供图
文/四木
我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于长沙市经武路新街十号。经武路既是我的出生地,对于时至暮年的我,其意义就非同寻常了,它既是一种城市记忆,又是一种个人的故园情怀。
前文写我的出生地经武路《曾经是老长沙城北的大道——经武路》提到经武路上的衡清试馆,解放后有一部分房屋改建为经武路完小,即文革后的松桂园小学。本文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松桂园一带的故事。
吴天宝馄饨店
∨
经武路小学北面一百多米便是松桂园,这是经武路上最繁华的地段。松桂园有两个路口,都通向戥子桥、三公里、惜字公庄、市一医院、营盘街等地方。
因此,松桂园是一个三角形的地带,这里有南货店、百货店、饮食店、肉食店、菜场等商业网点,同时也是小商小贩们自发形成的一处集贸市场。每天早晨这一带都是人头攒动,车水马龙,拥挤不堪,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松桂园旧影 陈先枢供图
印象最深的是松桂园北向的街口,有一家叫“吴天宝”馄饨店,文革前就一直在经营,文革开始时便歇业了,改革开放后,吴天宝重操旧业又开起了馄饨店,由于经营有方,馄饨质量好,皮薄肉多,味道鲜美,在经武路一带迅速打响,顾客盈门,到后来,来吃馄饨者竟排起了长队,让吴天宝在那个年代好好地赚了一笔。
造反派占领了湖南日报社大楼
∨
过了松桂园,走过几家住家户,便是省卫生防疫站,就是现在的疾控中心,再往前走几步就是荷花池路口,过了荷花池路口后便到了湖南日报社。
《湖南日报》原来叫《新湖南报》,由毛泽东1949年4、5月间亲自题写的报名,启用于1949年8月15日。《湖南日报》名也是毛泽东手迹,题名于1962年3、4月,启用于1964年4月4日,沿用至今。
湖南日报社大楼是经武路上又一高大建筑,可与小吴门邮局媲美,只是建筑风格不同,建筑年代也较晚。它是建于五十年代初的一栋四层的苏式建筑,文革初期曾两次被封,里面住满了各种造反派组织,贴满了大字报和标语,我也是在那个特殊动荡的年代才有幸进入大楼里一看究竟。
文革武斗时期,这里又是重要的武斗阵地。1967年夏季,红色怒火造反组织占据了这座大楼,曾架起机枪向东边烈士公园的烈士塔扫射,烈士塔当时被长沙汽车电器厂的造反派工联所控制,他们也用机枪向报社大楼扫射。武斗进行了大半天,机枪声、步枪声不绝于耳。
新湖南大厦。湖南日报记者 郭立亮 摄
整个经武路和体育馆路都几乎没有车辆和行人,只有支左的四十七军军车载着徒手的战士去制止和维和,间或有抢救负伤人员的救护车呼啸而过。我们那时正是十四五岁的细伢子,总喜欢跑到经武路上去看热闹,现在回忆起来,感觉那就是一个动荡不安和荒唐的年代。
芙蓉路原来是京广铁路
∨
前文提到我从小就与京广铁路线的火车相伴。湖南日报社大楼正对着的就是经武门铁路道口,这条铁路就是我们平常称呼的京广线,原名叫粤汉铁路。1957年以前,长江上还没有桥,火车从广州只能开到武汉。
这是经武路东边的铁路,五十年代路的东边就是便河 四木供图
拆除铁路后建的新城 四木供图
1957年10月15日,由苏联援建的万里长江第一桥正式通车,大桥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这条铁路在长沙市区运行了七十年,随着1990年芙蓉路的建设而搬迁。
便河边的茅草房
∨
现今省体育场西边的一条路叫便河边巷,由北往南直通现在的营盘路,约500米左右,这便河边巷就是长沙解放前的便河边上的一条路。
便河边巷已非当年模样 四木供图
这里聚居的是大量的游民无产者,犹以逃难而来的湘乡人居多,房屋也以茅草房为主,六十年代初有一次发生火灾,差点连整条街巷都烧了。大火过后,我们小孩子去看热闹,那场景真是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护城河简介 四木供图
长沙的便河就是历史上的护城河。我小的时候,经武路这一段的便河还存在,就在京广铁路的东边,长年流淌着一河乌黑发臭的水,虽然水质如此,但仍然有人在河边洗衣服,可见当时居民生存条件的恶劣,直到1958年,这段便河才被填埋。
煤灰四起的四煤栈
∨
便河边巷的西边,跨过京广铁路就是四煤栈,它承担着长沙市几十万居民用户生活用煤的供应。
五六十年代都是板车运输,搬运工人拖一千斤煤出煤栈南门,三面都是上坡,正前方是小吴门,向右是北站,向左往烈士公园。于是,在四煤栈大门口便聚集了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专门帮搬运工人推上坡,两三分钱一次,往烈士公园的上坡要长些,推一次可得四五分钱。
帮人推车 萧山绘图
1966年我小学毕业,正值文革兴起,在家呆了两年多,有一年多时间是在四煤栈度过的。帮人推板车,一天也能挣到五六毛钱,以补贴家用。那时候,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就1.5元左右,因此我这五六毛钱是能给家里的开销派上用场的。这段经历让我较早地接触了社会,尝到了生活的艰辛。
我家的位置在四煤栈的南边约两三百米的距离,冬季刮北风时,四煤栈煤灰四起,吹向南边经武路的街头里巷,所有的家庭门窗和屋顶都是一层黑煤灰,要是家里晾嗮了白被单和白忖衫,那可就倒霉了。但那时的人们也很单纯,既没有人抗议,更没有污染和环保的意识,终于到了1990年,随着芙蓉路的建设,四煤栈也和经武路大片的贫民区房屋一道,搬迁到了城市规划所指定的位置去了。
神秘的王主席公馆
∨
说到四煤栈,有一处建筑就不得不说,那就是圈在四煤栈围墙里的王主席公馆。王主席公馆坐落在四煤栈南门右边的上坡到头处,门前有一水井。四煤栈的围墙从南门一直围到西门,王主席公馆就在围墙里,为了方便住在公馆里的人进出,在公馆处的围墙开了一个小门。
1964年2月22日,长沙市经武路(今芙蓉路)。唐大柏 摄
王主席公馆论高大在经武路上可算是排名第三的建筑了。从小到大我只听见大人说过那房子叫王主席公馆,但我从未走进过这个号称公馆的房子,也不知道王主席为何方神圣。因此这栋建筑始终给我一种神秘感。
这是一栋四层的清水红砖墙楼房,平顶,占地约一亩左右,从我记事起它就一直很突兀地矗立在经武路上,非常扎眼。据说站在公馆的屋顶平台上可俯瞰全城。近年网上查度娘,才知道这王主席是大有来头。
他叫王东原,安徽全椒人,七七事变后任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军长,1946年至1948年曾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也算是民国时期湖南百姓的父母官。这栋房子就是王东原的府邸。1949年王去了台湾,1951年至1961年任台湾当局的驻韩大使,1971年赴美定居,1995年在洛杉矶逝世,享年95岁。
王东原(1898年-1995年)
解放后,王主席公馆成了寻常百姓家,估计那房子住的都是原煤炭公司的职工家属,1990年随着经武路的变迁,当年的王主席公馆也樯橹灰飞烟灭。真是:王公已往台湾去,此地空余公馆楼。人民当家作主日,寻常百姓住里头。
一中的红中会广播
∨
我家住房的东边,跨过京广铁路和省金属公司仓库,便是长沙市第一中学。第一中学是由原省立一中和清华中学合并而成的一所市里的重点中学,也是我小学毕业一心想报考的中学,文革破灭了我的梦想,但也成就了我的梦想。1968年12月,随着复课闹革命指示的贯彻,我们这些六六、六七届原一中附近的小学生一窝蜂似的涌进了一中的课堂。
现在一中的大门 四木供图
文革兴起的头两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中红中会的广播,每天清晨七点半开播,那大功率的高音喇叭,从高中部教学楼的屋顶上向四周清晰地传播过来,覆盖面积足有一两平方公里。
首先是播放管乐曲《大海航行靠舵手》,然后就听到一个高亢激昂的男声语音,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喊着:“革命的同志们、无产阶级革命派的战友们,长沙市一中红中会毛泽东思想宣传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首先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敬祝我们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百年校庆时设计的徽章 四木供图
几十年过去,这些熟悉的语言和语调总是清晰地存留在我记忆的硬盘里,可见文革影响至深。
老妈妈旷璧城老师
∨
我在一中学习的时间不长,只有一年的时间,学工学农便占用了半年,1968年12月进校,1969年12月便匆匆离校毕业了。时间虽短,但我却有幸得到原一中校长袁忠凯和副校长旷璧城两位有教育大家风范老师的亲自教导。那时候,这两位正副校长刚被解放出来,袁老师先来我班任教语文课程并担任班主任。
袁老师身材高大,五十岁左右,大眼睛、高鼻梁,国字脸,花白的头发向两边梳理着,很有学者气质。旷老师则身材矮小,我班个子高的同学有搞恶作剧的站在旷老师旁边竟双膝跪下和她说话也差不多。
旷璧城纪念文集
旷老师接替袁老师到我们班任教时也五十多岁了,留一头齐耳短发,冬季常穿一件绿色上海式棉袄,站在讲台上就是一老妈妈形象,而这位老妈妈教师在一中的发展史上却有着辉煌的历史功绩。
旷璧成,清华大学毕业,于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利用当年清华大学南迁长沙岳麓山下营建的校址,参与筹建清华中学,并于1949年8月5日担任清华中学校长,1951年清华中学因成绩显著改为省立。1952年,清华中学因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的创办,其校址被征用,清华中学遂与省立一中合并,后成为长沙市第一中学。旷老师终身未婚,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其平易近人的教学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END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作者 | 四木,编辑 | 城小忆(微信号:chengshijiyiwh),文中标题及图片为编者所加,未注明出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往期精选
想要投稿
如果您对家乡有着特别的情感
并愿意分享您精彩生动的故事
(文字或图片)敬请发送到
citymemory@csjyds.com
我们会尊重和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