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饶漱石的战争时代
橡树的部分抗战系列(更多查询历史消息)
饶漱石与陈毅、粟裕。
现在只要说起内战军史,如拿林帅帅和粟将将对比。这必然是外行。
了解那段历史就知道,饶漱石、彭、邓、聂和林帅帅是当时的各大野战区说一不二的扛把子,换做书本称呼,叫帅。
粟将将在饶漱石麾下,是将。粟将将尽管本事不小,在名义上很长时间还得接受陈帅帅的训导。
没法子,官大一级压死人。所以,三野论帅,还得是陈帅帅有这个资格。
可是,为什么现在的人都相信粟将将忒有本事,硬是呕心沥血、运筹帷幄,指挥华中、山东两大野战军打出了后来不太逊色林帅帅的三野百万大军呢?
答案非常简单:家喻户晓饶漱石是阴萌家。之外,就很少有人知道饶漱石在军队曾经有过的巨大影响。
于是,很多饶漱石的战功慢慢也就散落在粟将将身上了。再后来,喜欢三野的人们在不知道饶漱石的情况下,自然转而喜欢粟将将。顺势一推,在网络上粟将将也就成为“军神”。
饶漱石,与邓小平、习仲勋、邓子恢、高岗齐名的五马进京的老革命了。
吊诡的是,很多关于新四军、山野、华野到三野等等回忆录和有关资料记载中,饶漱石却像一缕烟,袅袅似无,总不落地,神奇得很。
饶漱石到底干过什么?
1928年,饶漱石当了赣东北特委书记,任命了两个名气很大的县委书记,即弋阳县书记黄道、横峰书记方志敏。
1929年,张学良在东北推行激进的“革命外交”,继而引发了苏俄的大举入侵。中东路战争爆发。就此,饶漱石响应“扩军”、“援苏”号召,带着方志敏、黄道等人发起了著名的弋横暴动。
后来,弋横暴动的部队后来组建、发展了红军第10、第11军,其主力与红军第7军团合编了第10军团北上抗日。
在现在赣东北的怀玉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这支部队遭到国军包围几乎损失殆尽,最后,突围800余人在抗战时期编成了新四军第二支队。
现在,弋横暴动几乎所有记载,很难找到饶漱石的影子。人们通常知道接替饶漱石位置的方志敏。
弋横暴动的当年,饶漱石升官了。
1930年前后,饶漱石任代满洲省委书记。这期间饶漱石在张学良监狱里救出了刘少奇,而刘少奇也在饶漱石手下担任宣传部长。
当然,到后来有记载的满洲省委那些功劳,也和饶漱石无关。
1952年,无锡,罗叔章(左一),宋庆龄(左三), 饶漱石(左四),刘晓(左五),潘汉年(左六),张鼎丞(右五),刘长胜(右四),陈丕显(右三),舒同(右二)
总之,那些年饶漱石搞革命还真是低调而牛逼。不然,在1935年10月1日,王明等人在莫斯科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也轮不到饶漱石亲手执笔。
不知道吧?历史课本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的执笔人正是饶漱石。
长征结束,抗战爆发,红军分别编成八路军和新四军。1940年6月,饶漱石回国即被调东南局副书记。
这一阶段,王明回国,延安和王明、周恩来为主的长江局并列分别领导八路军和新四军。再到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撤销长江局,升格项英的长江局下属东南分局为东南局,整个革命体系眼花缭乱进行了洗牌。
最后,曾经高高在上的王明,也就回到延安,走上讲台当上了给妇女讲课的教师爷。
大局尘埃落定,革命海龟以康生为首纷纷改换门庭。剩下的苏俄海龟骨干,不过领导新四军的东南局老大项英等寥寥数人。
延安,有太阳。皖南,有项英。
项英、叶挺与周。
项英出身工人,是莫斯科最为青睐的革命人选。此公性格倨傲,早年在中央军委老大位置上,即因看不起莫斯科的书呆子,又看不起山沟里的土包子,在长征前被丢在江西继续革命。
所以,后来的新四军各大主力都出自项英门下,包括陈毅。
长江局撤销,江南分局升格成替代长江局全权指挥南方革命和指挥新四军的核心。
当时,全国也仅有冉冉升起的太阳和项英,掌握由对接莫斯科的电台、密码。所以,在新四军中项英威信之高,据说一发脾气,传说中的北伐名将叶挺只能痛哭流涕。
万里迢迢回国,到项英麾下上班,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所以,在很长时间,饶漱石都会做一些提着浆糊桶上街刷标语,写口号的工作。
大家也就把饶漱石当做了机关的小干事小姚了。
皖南事变发生了。
这次事变成就了“小干事”小姚崛起成为后来的“华东王”饶漱石。当然,这次事变也埋下了他最后必然走向悲剧的伏笔。
在皖南事变中,江南局总部、新四军总部和直属部队近万人完全溃乱——项英下落不明,叶挺茫然无策,小姚挺身而出。
谁也没有想到,平时看似貌不出众的“小干事”小姚,手里居然有两本密码。一本,是对莫斯科的;一本,是对延安的。
危局中饶漱石找到叶挺第一时间联名发出电报,首先向延安报告了皖南事变经过和江南局总部、新四军总部状况。
这是饶漱石以实际行动的站队。
皖南事变之后,江南局总部、新四军总部全面瘫痪,项英死难,叶挺被重庆政府拘捕,王明也就此进入生病模式。
重新整编新四军,也就列入延安的最主要的日程。
在新四军各将之中,最有资历的陈毅、张云逸分任军长、副军长。延安特派的刘少奇亲任政委。
皖南事变后装扮牧师隐蔽两个月后,回到新四军的饶漱石则就任了不算起眼,但非常重要政治部主任职务。
饶漱石在西柏坡。
刘少奇在军中资历不深但是太阳钦定的代表。
陈毅与周总是法国留学结下的交情,资格上溯井冈山红四军三巨头之一。但是,陈毅没有参加长征,长期与项英共事,延安自然就要观察。
饶漱石革命资格老,既有弋横暴动老队伍发展起来的新四军第1师等军队基础,又有莫斯科背景。最为关键是他在皖南事变中第一时间站队,让延安信任、放心。
所以,延安以合并东南局和中原局成立华中局,再次明确了华中军政领导的秩序。
刘少奇和饶漱石分任老大、老二,其他诸如陈毅等,都是委员。
刘少奇离开新四军直到1949年,无论是在华中局当副书记、书记,还是后来华中局与山东分局合并新成立华东局当书记,饶漱石这位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都是高于陈毅的事实上的新四军老大。
抗战和内战初期的华东局、新四军不断发展壮大,体系内牛人多多。
既有老资格的陈毅、朱瑞、曾山、粟裕,罗炳辉,谭震林,邓子恢,又有山东最早打开局面新崛起的郭洪涛、黎玉、李林、郭子化。等等。
山头情况最为复杂,老大自然要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这时的饶漱石早有黄花塘事件树立的威望和长期独当一面的政绩、军功,自然也就力压群雄了。
黄花塘事件是饶漱石走向“华东王”最关键的一步。
黄花塘时期的饶漱石、陈毅等。
1942年12月2日,刘少奇返回延安刘少奇赶赴延安组织著名的延安整风不到两月,在饶漱石组织下,新四军也开始整风。
次年早春,新四军彭雪枫第4师俘虏国军苏鲁战区副长官韩德勤。
在取得延安认可后,饶漱石和张云逸、赖传珠密电彭雪枫扣押韩德勤不放,以便谈判交换被拘押的叶挺。
这同时,陈毅亲自赶到第4师,在与师长彭雪枫、政委邓子恢商量后,已经就地释放了韩德勤。
饶漱石在新四军中的权威第一次受到了有力的挑战。
次年入夏,饶漱石亲往高敬亭旧部的新四军第2师整风。是时,受饶漱石委托,在家代理华中局书记兼政委职务的陈毅向延安发出电报。
陈毅以华中局委员、新四军军长身份,在时任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的饶漱石不在总部,并没有签字的情况下,电报要求延安解除饶漱石政治部主任兼职。
就此,饶漱石勃然大怒。
连夜,与延安一直保持密切联系的饶漱石就用第2师电台,直接报告经过后,在得到太阳等人支持后,饶漱石即组织新四军及华中局主要头头们开会,整肃陈毅。
在会上,饶漱石给陈毅列举了反对太阳的十大问题,除井冈山时期追随陈毅左右的黄克诚表示异议之外,华中局大佬们和新四军包括粟裕在内的所有师长等高级将领,全部坚决站队饶漱石。
可把陈帅帅苦了。
陈毅回来回忆苦笑:“当时鬼都不敢上门,连个下棋的人都没有”。
黄花塘事件后,陈帅帅挂名军长,黯然离开新四军前往延安整风。张云逸代理了新四军军长。
就此,新四军和三野战史里也就开启了陈帅帅军长、司令经常被代理的模式。
至于坊间把饶漱石开启的陈帅帅军长、司令被代理模式,流传成粟将将三次让帅的“佳话”,就难免有点评书的味道了。
军调时期的饶漱石。
当陈帅帅风尘仆仆到达延安,要向太阳汇报黄花塘事件洗白时,太阳制止:
谈三年游击战可以,但小姚(太阳习惯称饶漱石为小姚)的事不谈。
随后,延安致电新四军:
军事上仍然由陈毅同志负责,但陈在延安,可由饶、张、赖负总责,大事汇报中央及少奇,特告。
就此,饶漱石成了新四军的绝对一号人物。
饶漱石上接天听,决策果断,手段霹雳,自张云逸、曾山、赖传珠等人到下面的粟裕,罗炳辉,谭震林,邓子恢,无不服气。
当然,等到高饶事件爆发,这些人里面除却罗炳辉过世,也都反戈一击,成为整肃饶漱石的主要骨干。
其中,在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并时期,备受饶漱石器重的粟将将在会上有不算忠厚的发言:
饶漱石在同志关系上是很庸俗的。我看到的很多,也有亲身经历过的。
在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并的时候,饶跟我讲过几次:现在还是陈毅负责,将来你要负主要责任。
不知道粟将将本人回忆录是否记录了这一段资料。
不过,从粟裕发言也就此看得出来,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并改变成华东野战军后,粟裕能够在前新四军师长中脱颖而出,最后主持华野军事指挥,很大程度得力于饶漱石的信任和重用。
饶漱石器重、任用和支持、庇护,很大程度上成全了粟将将。
军调时期的饶漱石被授中将军衔。
在内战爆发最早苏中七战中,粟裕部由华中向山东退却。
这一期间,华中粟裕和山东黎玉,都出了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
当时,粟裕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兼任抗大九分校校长和政委。于是,九分校教员们原创了一句民谣。印成资料,随华中野战军转战四处发放:
红太阳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民谣到处,军民挂起粟裕的画像,和朱毛并列。
得悉消息,饶漱石大为恼火,毕竟,对他而言,粟裕是他的爱将,华中野战军更是源出新四军主力。所以,饶漱石专门敲打了粟裕,并没有深究。
幸好粟裕就此收工,否则,像其他贴自己画像的地方军政大佬,前途也就难得说了。当然,粟司令打仗仗仗胜后来还是在坊间流行,并且当做了粟将将是“军神”的佐证。
当时,华东战区不仅华中的粟裕在吹在贴,在饶漱石进入山东之后的1948年期间,山东本土干部与华中北上干部出现很多军政分歧。山东的黎玉也在吹在贴。
在山东干部组织的大会上,高挂黎玉像,喊黎主席万岁。
黎玉,抗战、内战时期山东根据地奠基人和守业者之一,时任华东局副书记,山东省政府主席。他一高兴,顺带着把自己领导的徂徕山起义日子定作成山东建军节。
饶漱石气得七窍生烟。
整肃!
于是,饶漱石和时任华东局副书记的康生着急军政高层召开寿塔寺会议等系列会议,出台《关于克服党内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加强纪律性的决议》。
之后,心高气傲的黎玉终于低头服输,一路走向下坡,终于再无建树。
黎玉(左2)和陈毅.
相比黎玉而言,粟裕在饶漱石庇护下幸运走过自吹自贴的危机,直到1958年才被追究。为此,就红太阳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以及贴自己画像的往事,粟将将痛心疾首地深刻检讨。
此外,在黄麻、临驹战事失利,各路战将不服,谭震林更是出言指责。粟将将化解这次危机也全在饶漱石及时出面说话。
进入1948年10月,淮海战役开打,关于饶漱石的往事就更为扑朔迷离。总之,饶漱石当时可以频繁启动陈帅帅本职被兼任模式,敲打粟将将,整肃黎玉等等,康生、曾山、粟裕、谭震林、许世友等等军政大佬莫不紧跟。
饶漱石坐镇曲阜,指挥华东军区和华野打完淮海,最后进入上海。
随后,饶漱石就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华东局书记、政府与军委双料委员、首任上海书记,携带麾下陈毅、粟裕等人阅兵上海,其人生高楼已然封顶。
高楼凛然、巍峨。可惜,他的楼到底还是很快坍塌了,留下无尽谜团和唏嘘在那片历史的废墟了。
感谢支持、鼓励橡树写作,如有机缘,空闲,再聊高饶事件。
点击可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