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第74军往事:淞沪鏖战,虎贲建军(上)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18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南京会战83年回望: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会战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塞外悲歌:蒙古灭国西夏之战

铁血忠魂之豫南会战(下)

盛世才的麻将与主义(上)

杨虎城囚禁详考(2)

黄显声将军和他的义勇军

告别八十年代:黄植诚起义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最新:

伏击:军统特工麻克敌北平刺杀天皇特使始末

牺牲:军统特工麻克敌北平刺杀天皇特使始末

徐树铮之死:冯玉祥刺杀徐树铮始末

明清战争的侧面:从“丁卯之役”到“丙子之役”

来路与去路:漫谈我的历史写作

宋蒙战争:忽必烈灭大理国之战

从中央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漫说黄埔建军

最新:从海禁,漫说明帝国的灭亡



淞沪一二八抗战期间,第5军军长张治中(中)、第5军88师师长俞济时(左)、第19路军上海警备司令戴戟。


题记:


以王耀武将军抗日军功,实为苍天赐福战乱中国的民族英雄。


然而,抗战胜利之后,一番沧海桑田,一番风谲云诡,王耀武将军却为历史误会,不幸沦为战犯。


长期监禁、改造,使得王耀武将军豪气散却,唯有四面低头,抑郁晚年,直至凄凉辞世……


身处两岸风箱里面,王耀武将军为人淡漠,于是,他的抗战传奇,救亡功勋,也就日渐凋零……


唯借此文,略述将军当年抗战丰采一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此后,日军悍然进攻华北及平津中国军队,激起中日华北冲突继续扩大。


于是,1937年8月13日,国军从常熟、无锡等地急调第87师王敬久部、第88师孙元良部秘密入沪,主动在南方淞沪战区出击。


震惊中外的淞沪会战爆发了。


战端一开,国军预判失误,没有料到全面现代化的日军能够在数天之内,快速向淞沪战场投放了陆、海、空强大军力。


由此,优势的中国军队对淞沪日军海军基地的主动出击,在第一阶段进攻未能取得决定性战果之后,即以平面化轻步兵的大兵团集结淞沪,与日军陆、海、空现代化立体军队的开始空前惨烈、空前规模的正面对撞。


淞沪会战迅速升级。


中日双方都在不断地调集军队投入这场以血海抵抗火海的大战。


8月20日之后,淞沪会战继续升级。


国民政府军委会高层大佬们非常清楚,随着淞沪会战升级,中国即要面临爆发中日全面战争的现实。


如是中日全面战争一旦爆发,中国本来工业基础薄弱,要将这场战争坚持下去,在军事战略原因之外,中国不仅需要外交努力赢得国联助力、国际同情,更需要及时向大西南转移中国当时极为稀缺的军工、钢铁等工业资料、技术人口和军政要害部门,在工业、物资和人口资源等方面以保障持久抗战能够坚持下去。


于是,调集重兵,鏖战上海,决战上海,为抗战争取时间,便成为淞沪会战必须坚持下去的唯一的战略面上的选择。


就此,蒋介石与南京政府高层决定,调集全国可调军队,与日军在淞沪进行决战。


首批调动的,肯定是南京政府能够最快调动的嫡系中央军。


上海虹口日军基地的日海军陆战队。


淞沪会战初期,日军在上海日租界内街道上戒严。


8月20日,丑时,驻扎汉中的第51师接到军委会发来的参战电令。


接到命令,师长王耀武当即命令下属第151旅旅长周志道、第153旅旅长李天霞,要求各部火速向宝鸡车站机动、集结,准备开往淞沪参战。


当时,国军补充第1旅扩编为2团乙种野战师不久,正遇西安事变,因而,驻汉中的王耀武部参与讨伐西安。


等到西安事变平息,王耀武部再次升格,扩编为两旅四团甲种师。


部队连续升格,第51师官兵满编达到12000人之众,原来补充第1旅的官兵都在升级,人人喜气洋洋,士气极为高涨。


因而接到命令,各部迅速行动,拂晓即在宝鸡车站完成集结,登上火车,向东方开进。


当时,第51师编成不久,尚在国军序列里面籍籍无名,无论蒋介石、陈诚、俞济时、王耀武等人绝对没有想到,这支名不见经传的由陕西开往东方的新编步兵师,会在未来八年抗战里,越战越强,成为中国抗战军队的名副其实的头号王牌部队。


第74军登场抗日战场,车轮滚滚,气势如虹。


自亲历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之后,王耀武一直为“拿枪却不能保家卫国而扼腕向天,羞愧没名”。


因而,他自1933年开始数次率部与红军内战,虽然得胜积功升迁军职,但是每每说起国共内战,情绪总是颇为消沉。


无疑,数年内战之后,国共联袂抗战,能够得到率部东进对日作战命令,这对多年来尤其憎恶日军放肆侵华的王耀武而言,无疑是一件提振精神的大事。


东进路上,王耀武多次召集连、营、团、旅等各级军官讲话:


昨日之功与今日之战大不相同。


大敌当前,民族至上,现在可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王耀武自己讲话,也要求各部军官向各部官兵讲话,要让全师官兵认识对日作战和内战的区别,振奋精神对日作战。


第三战区首任司令长官冯玉祥(右)和淞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左)。当时,冯玉祥评价淞沪会战说到: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进犯上海的日军机械化部队。


王耀武是当时国军将领里面极为专注日本军事,对日军军情非常重视的将领。


因而,第51师在汉中建成,王耀武即结合当时中、日军队装备、战法,要求各部针对性强化夜战、近战、土工作业,以及营、连、排独立作战等等战术训练。


第51师的军列沿陇海线、津浦线、京沪线东进,顺延黄河、长江,向上海进发。


四天四夜之间,第51师官兵每日在车厢里慷慨高歌不断,军官们则根据极为有限的情报,针对性进行着临战前的战术演练、操作演练……


8月23日夜间,第51师沿京沪线开进,接近上海。


这天,正值日本陆军与海军联合作战,大举增兵淞沪战场的第二日。


前一日,8月22日,日军联合舰队第3舰队护航、运送、掩护日军精锐第3师团、第11师团及第1师团、第8师团各一部,在上海以北登陆。


旋即,日军向国军宝山、罗店、浏河一线国军罗卓英部第18军之彭善第11师、夏楚中第98师的防区发起总进攻。


彭善、夏楚中同属黄埔一期,眼见日军攻势猛烈却毫不示弱,迎面对日军发起反击。鏖战至24日拂晓,彭善率部一度克复罗店,夏楚中则率部击退日军,进驻宝山县城。


8月23日,日军以战机、舰炮强大火力协同地面冲锋,再度向罗店一线发起猛烈攻击。罗店战场狭小,没有纵深,激战之下,国军既无腾挪空间,只得冒着日军舰炮、重炮、战机的强大火力,与日军正面对撞对碰。


这天,日军舰载机开始空袭上海周边京沪、津浦铁道线。第51师的军列为躲避空袭,只得走走停停,直到8月24日傍晚,这才抵达上海安亭。


8月25日,日军主力在在吴淞口铁路码头、狮子林、川沙口登陆,即以陆海空协同作战,向国军之宝山、月浦、罗店、蕰藻浜防线发起空前猛烈的全面攻势。


罗店成为淞沪会战的核心战场。


罗店小镇,看似不过2、3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然而罗店为通往宝山、上海市区、嘉定、松山等几条公路的枢纽。


罗店有失,全局震动。


因此,蒋介石亲自主持了国军在大场、杨家行一线设防。鉴于这一防区如此重要,蒋介石亲自电令第18军军长罗卓英,点名要第11师,第98师驻防这一防区,力保罗店不失。


罗店激战可谓淞沪会战最为惨烈的战事。激战持续数日,罗店一线,每日都是炮声隆隆、硝烟滚滚,杀声阵阵,没有片刻平静。


两军相互死拼,罗店阵地每日激战,数次易手。


史称罗店血肉磨坊。


淞沪战场,国军调整师的重迫击炮阵地。


这是一场国军以轻步兵平面化部队的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现代化陆海空强大火力的极为被动的作战。


累日激战,国军伤亡极为惨烈,数次被日军冲破阵地。


眼见战局危急,阵地狭小没有回旋空间,黄埔一期以骁勇善战闻名的彭善师长索性离开指挥部,手端机关枪,率卫队奔赴最前线,亲自指挥敢死队反击日军。


鏖战中,阵地多次易手。


最为紧急时刻,彭善师长甚至亲自上阵,带队向日军发起反击,终又夺回阵地。


如此血拼激战几个来回,作为陈诚精心装备、训练出来的第18军的头号王牌师,第11师伤亡之惨重,伤亡十之七八,最后坚守前线官兵几乎无人不伤。


面对日军陆海空军队猛烈轰炸,看着战场遗尸累累,彭善内心绝望,悲愤交加,电话军长罗卓英:


11师快打完了,要是再不换防,明天你就要到战场给我收尸啦


罗卓英深知彭善骁勇,从不叫苦,如今听闻前敌战事如此惨痛悲壮,痛惜之下,极为伤感、震惊。


是夜,与第11师同时部属罗店防区配合作战的第67师组织敢死队,在黄维师长率领下夜袭日军。


不料,这次夜袭为日谍探明情况,遭到日军强大火力拦截、袭击,黄维组织的敢死队几乎全军覆灭。


就此,国军兵力耗尽,无从组织反击。随着日军步步紧逼,罗店沦陷在即,使得淞沪会战形势变得极为严峻。


于是,罗卓英即刻报告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陈诚,第9集团军司令张治中,请求派兵支援罗店,替换第11师防务,掩护第11师残部撤退和二线组织设防。


第11师战力强劲,是陈诚深为信赖的王牌部队,因而用在十分关键的罗店防线核心。


如今第11师几乎打光,日军步步紧逼,罗店战局面临失控,陈诚和张治中等人接到罗卓英电话报告,焦急万分,却再无可调之兵。


万幸,也就在这时,援军到了。


8月26日,按照参战命令赶往上海的第6师、第51师、第57师等部已经陆续抵达淞沪战场。


陈诚闻讯大喜,立即下达命令,要求他们即刻接手第11师防线,掩护第11师撤退,为调集主力在二线设防争取时间。


相比第11师、67师这类王牌军,新建的第6师、第51师、第57师都属于典型的中央军系列的杂牌军。


这些部队虽然都列入了军改调整,但是,装备尚未改善,军改尚未进行,战争已经爆发。


军情十万火急,因而,这些部队实际上只能以老旧装备赶往战场。


不仅装备落后,当时国军运输和后勤也是十分落后。


当时,王耀武之第51师主力才下火车,部分单位和后续队伍尚在路上,因而第51师兵力较弱,装备不齐,看似战力不堪。


如此,要以第51师等这样未经大战的新建部队接替老牌劲旅第11师防务,在罗店扛住日军强大火力,尽量坚持时间,掩护匆忙赶来的胡宗南第1军等王牌部队在二线设防,陈诚等人不免心中惶惶。


关于胡宗南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往事,请参考《胡宗南和第1军的淞沪会战》)

然而,第51师投入淞沪会战核心战场,很快以战绩证明,这支新建部队,确属可堪大用。


吴淞口外日军战舰上等待登陆的日本陆军。

淞沪会战期间,正在机动的日军野炮部队。


淞沪会战的日军侦察部队。


美国记者镜头下,进犯上海的日军。


本文后续,明天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