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南方小土豆”为何如此亲切
”
进入冬季,不少身穿浅色羽绒服的南方游客纷纷涌向北国冰雪世界,她们凭借萌萌的外表和对冰雪的热情,迅速俘获了全国网友的芳心,因此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南方小土豆”。网络上,类似的称呼除了“南方小土豆”,还有“广西砂糖橘”“云南野生菌”等。这个冬天,各种奇奇怪怪的昵称火爆全网。尽管这种称谓看上去并不是夸赞,但无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似乎都欣然接受,并以此为乐。作为一种带有明显地域标签的昵称,“南方小土豆”为何如此亲切?这种南客北上的背后,反映了怎样的文化交流和消费新动向?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
一这个冬天,有一种宠溺来自哈尔滨。去年12月27日,抖音上一条短视频火了。冻梨的切块摆盘成了热议话题,哈尔滨的网友风趣回应:我一个哈尔滨人活20多年头一回见;这还是我出生的地方吗;你这么切让我怎么跟我的大板牙解释啊……各种神评把哈尔滨对“南方小土豆”的宠爱彻底点燃。给萝卜切片、被老奶奶搀着过马路,订宾馆不加钱……南北文化的交流话题感十足,而这些镜头下的细节,更是温暖了寒冬里的广大网友。东北大汉性格耿直嗓门大,在和“小土豆们”交谈时,司机大哥也温柔起来变得“夹里夹气”;怕南方游客在外旅游打不到车,市民更是在自家车上贴上“南方小土豆免费顺风车”的标识,到街头免费接送。粗犷的东北人细节拉满,对“南方小土豆”的宠爱根本藏不住。这些天,11个“广西小砂糖橘”勇闯东北的经历更是萌化了全网。从哈尔滨到漠河,赏北国风光、观雪地烟花、吃当地美食、看泼冰成水、打卡“中国最北哨位”……一路上,东北老铁把“小砂糖橘”们照顾得“嘎嘎好”。消防站里,消防员一把抱起小可爱们,“砂糖橘”被宠到连路都不用走;拔河时,消防员们甚至用上了“假摔”技术,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孩子们的快乐。心越贴越近,爱会相互感染。在漠河回哈尔滨的列车上,“小砂糖橘”在警察叔叔怀里哭红了眼睛:“我想警察叔叔跟我回南宁。”“小砂糖橘”是“东北团宠”,护“橘”人也成了“小砂糖橘”心里的家人。东北为“砂糖橘”送上贴心守护和关怀温暖,广西则把“好果子”相送。1月5日下午,满载着189吨砂糖橘和沃柑的11辆车从广西南宁出发,前往哈尔滨,在哈尔滨巴洛克风情街上免费发放。一边是“甜宠”,一边是“甜果”,一边是花式宠爱,一边是花式回礼,南北的“异地恋”谈得火热,“嘻哈”CP成为了全网的新晋顶流,广大网友都很“嗑”!哈尔滨宠得浪漫,我们爱得直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人如织。
二“南方小土豆”这一称呼最初是部分南方游客“勇闯大东北”的自称,后来网友把“身穿浅色羽绒服,头戴可爱毛绒帽”的南方游客统称为“南方小土豆”。现在,这一称谓逐渐演变为东北人传递善意和友好的固定暗号。这个冬天,到北方冰雪旅游的“南方小土豆”扎堆出现。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冰雪大世界等景区网络搜索指数和预订量增势迅猛,冰雪大世界几万人同时进场,太平机场被“挤爆”,索菲亚教堂到处都是彩色面包服。毫无疑问,“尔滨”已成为当前国内旅游目的地“顶流”。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北自然资源不同、风土人情迥异,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比如雪落满肩头的浪漫、零下数十度的气温、极速冰滑梯带来的“起飞感”等独特体验让南方游客满怀新奇、充满向往。同时,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碰撞,让一切都变得有趣起来,多少令人噗嗤一笑的“名场面”就此诞生。比如,南方游客手拉行李箱浩荡奔赴东北澡堂子,被戏称为“南泥北运”;玩冰雪滑梯的南方游客因穿着可爱、身材娇小被误认为是儿童,坐着雪圈被“踹”下了儿童道……南北差异下的热梗趣事推升着一座城市的文旅吸引力。如果说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是哈尔滨的一张名片,那么优质的服务则是吸引游客的“磁石”。既有“仪式感”,又有“新鲜感”;既是“大高个”,又会“夹子音”,这样的友好型“市”格和强烈反差感,怎能不火?连夜整改“退票风波”,修建游客温暖驿站,在机场新增更衣室,延长公交、地铁运营时间,依法严肃处理旅游欺诈问题等等,一系列暖心举措让人感受到了满满的善意和诚意,在众人的“口碑接力”中,哈尔滨加冕冬季旅游地的“王者”。无论是市民自发到景区给游客送姜枣茶、五常大米,还是在索菲亚教堂上用无人机造人造月亮,或是把鄂伦春族守林人请出山,这份热情和服务不但拉近了距离感,更增强了认同感。“天是冷的,但心是热的。”大东北扑面而来的热情流动在大街小巷,“掏心掏肺”的服务体现在方方面面,让冷资源的“热效应”加速释放,成为引爆旅游热潮的支点。“南方小土豆”向往东北的最美雪景,东北老铁也没有辜负这份热情。接住这“泼天富贵”的背后,是前沿的文旅融合新打法和宾至如归的精细化服务理念。“小砂糖橘”到访哈尔滨极地公园。
三夏天热了淄博烧烤,冬天火了哈尔滨雪景。哈尔滨的火爆,与去年的淄博有“异曲同工”之妙,发展时令经济、加强文化交流、升级服务理念,是两座城市相继出圈的共同密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哈尔滨依托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把制约发展的“冷”转化为吸引游客的“热”,冰雪旅游市场呈现“井喷”之势。正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而乐亦无穷也”。时令经济自带场景,易于打造“季节限定”的氛围感、新鲜感,特色鲜明、潜力无限,是一条可以复制的“出圈”路径。而文旅消费的另一面,是文旅产品和配套服务。哈尔滨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抠好细节、做好服务,通过花样翻新的融合业态满足游客的消费体验,才能让时令经济越烧越旺。让哈尔滨走红的,不仅是“冰雪的浪漫”,还有“文化的碰撞”。把冻梨切片摆盘、用勺子吃烤红薯、把交响乐搬进商场……文化的交流融合给了游客更多惊喜。文化交流自带一种碰撞融合的奇妙体验。提高这种奇妙的体验,就是要推动新的文化空间、文化内容的产生,把更多的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为文旅产品和服务,对接潮流创新表达形式,让文化交流的成效在空间上扩展、在价值上延伸。出圈靠的绝非是运气。城市服务越好,城市品牌越亮,流量热度也就越高。只有把握规律、做足服务,形成有竞争力的文旅产品,才能有“泼天的富贵”。这就要不断提升“硬实力”,着力提升城市基建和景区建设,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营造有竞争力的旅游体验;还要深入挖掘城市的独特资源,塑造深入人心的形象品牌,重视宣传营销,用流量“爆点”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掌握“出圈密码”,读懂“何以尔滨”,相信会有更多的城市立足特色资源,迎来“爆火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