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3位资深人士推荐,36部不容错过的年度纪录片 | 谷雨计划

谷雨计划 谷雨计划-腾讯新闻 2021-02-02


两年前,我们向大家递上了一份由13位纪录片从业者推荐的纪录片片单。两年后,我们找到23位纪录片从业者,为谷雨读者推荐2018-2019年间,他们关注到的36部纪录片。

对照两年前的片单,我们会从这些诚意满满的推荐语中发现国内外纪录片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内纪录片从业者关注方向、观看态度的变化。这些变化由于纪录片本身的特殊性,它们将在更大语境下被赋予意义。

两年前,我们说“这绝不是一份严肃而无趣的片单”。两年后,我们想告诉谷雨的读者,这是一份严肃的片单。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有趣”而轻视“严肃”。 

这样一份“严肃”的片单里,有诗意,有思考,有个体挣扎,也有集体困境,还有这些从业者对于什么是“好”的纪录片的理解。

新的一年,我们继续一起看片。


*以下推荐片单根据片名首字母顺序展示,排名不分先后。


策划|江流 佟珊 沙丘 夏偲婉

出品丨腾讯新闻


  
《本来面目》 
Master Sheng Yen

导演:张钊维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上映日期: 2019(中国台湾) 


推荐人:张钊维,作家、导演,代表作《冲天》《谁在那边唱自己的歌》

这是我自2015年的《冲天》之后的新作,呈现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的一生,是传记片的形态。如果说《冲天》是关于“动心”的故事,那么《本来面目》就是关于“静心”的故事。

在此推荐自己的作品,不免有老王卖瓜之嫌。但我还是想借助这个平台,让大家有机会,以平视、平实的视角去认识,修行人的面貌、历程与内心,可以是什么样子的。也希望将来观众有缘看到这部影片时,能对自己心性的修持,对信仰的认识,对初心的叩问,乃至追寻本来面目,有所帮助。对我来说,这是诚心诚意的布施。

本片预计2020年中之后在台湾进行非商业性的公映。

   
  
《超越极限》 
Over the Limit

导演:马尔塔·普鲁斯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德国/芬兰/法国

片长: 74分钟

上映日期: 2017-11-15(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推荐人:王杨,纪录片导演、影评人,代表作《中国门》《纺织城》

俄罗斯艺术体操运动员Margarita Mamun正拼力冲击奥运冠军。这是她运动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也是她达成最终目标的最后机会——拿到奥运会金牌。这部影片揭开了体操运动员精英生活神秘面纱,也独到地刻画了年轻女运动员与她两名教练之间的三角关系。
 
说它高级不是因为摄影的控制,距离和摄影机移动,也不是直觉。不是什么“真实的爆裂鼓手”,不是励志,也不是体育的那些话题。更不是戏剧性。而是化繁琐为简约,对美学的高度自觉。是把观察升格为注目和祈祷目光,是创作者的目光,对行为的理解,是舍弃繁琐,克制。你该如何看待你的人物?如何看待你那些零零总总的素材。


  
《持摄像机的人》
Cameraperson
 

导演:克斯汀·约翰逊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片长: 102分钟

上映日期: 2016-01-26(圣丹斯电影节) 


推荐人:陆庆屹,导演,代表作《四个春天》,提名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能看到一个成熟优秀的纪录片导演所关注的题材,在拍摄期间的所思所想,看到她在现场的选择,这对纪录片从业者有很大的启发。


   
《赤脚医生》
Barefoot Doctor

导演:徐童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100分钟

上映日期: 2016-04(河北)


推荐人:王小鲁,电影学博士,著有《电影与时代病》《电影政治》


这部纪录片与以往的徐童作品很不一样,它使用口述、再现和回访等几种方法制造了文革名人孙立军先生的传记。虽然主要是讲历史的作品,但仍然展现了导演风格的一致性。徐童将历史讲述营造为民间说书人的戏说风格,用音乐和影像素材营造了一个迷狂的叙事体。

徐童所拍摄的不仅仅是历史,他对于人的生命力和在荒诞世界里存活下去的力量一直十分着迷,我觉得徐童的作品都是在表达一种生命的狂喜,这让他的纪录片独树一帜。他所营造的狂热叙事也是一种治疗和生命态度,但也因此他纪录片中展现的主观性和导演越位让他饱受质疑。


 
Collective

导演:亚历山大·纳诺

制片国家/地区: 罗马尼亚 / 卢森堡

片长: 109分钟

上映日期: 2019-09-04(威尼斯电影节)


推荐人:王男栿,纪录片导演,代表作《海南之后》


2015年罗马尼亚的一场大火让二十多人失去生命,上百个人烧伤后被送去医院。然而,夺去更多人生命的不是这场大火,而是腐败的医疗和官僚体系。许多伤者在送进医院后不但伤势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极度恶化,轻伤变成重伤,更有三十多人随后在医院去世。一位叫Catalin的记者深入调查才发现医院因为商业利益,所有使用的消毒剂都已经稀释到完全没有消毒功能。政府发表公告否定此事实。病人申请出院转院治疗。政府和医院怕影响声誉禁止病人出院。记者Catalin继续调查,掌握足够证据后证明政府发布虚假公告,迫使卫生部部长辞职。新的卫生部部长上台致力对医疗体系进行改革,然后他个人的力量并不能和整个腐败的体系抗衡……
 
这个故事发生在罗马尼亚,但可以发生在许多其他国家。在任何其他法律不公正政府不作为的地方,每天都可能上演类似悲惨而荒唐的事件。这部纪录片将这些事件从头至尾记录下来,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堪比剧情片。
 
我们所处的现实往往比虚构更让人难以意料。在这些离奇的真实面前,许多虚构的剧本显得缺乏想象力。
  

   
《蜂蜜之地》 
Honeyland

导演: 塔玛拉·科特夫斯卡 / 卢博·斯特法诺夫

制片国家/地区: 北马其顿

片长: 87分钟

上映日期: 2019-01-28(圣丹斯电影节) / 2019-08-29(北马其顿)


推荐人:梁译文,制作人


Hatidze和卧床已经四年的母亲Nazife住在马其顿山区一个没有人居住的小村庄里,那里没有自来水没有电,Hatidze用自然的方式养蜂采集蜂蜜,她与自然和谐相处,温柔地对待蜜蜂,母亲是她唯一的亲人。一天,Hussein夫妻带着七个孩子,开着机车赶着牛群打破了这里的平静。Hatidze友善地对待这一家子,告诉他们关于养蜂的建议“取一半留一半”。可是当Hussein贪图蜂蜜的利润,急功近利,破坏了那里的蜜蜂巢穴,自然的平衡被打破了,矛盾终于爆发了。

影片故事逻辑清晰,通过人对待生存和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展现了人性的各个层面,也探讨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影片没有任何的采访或是旁白,完全依靠长时间的跟拍,观察生活的细节、记录人物的对话,讲述了一个完整清晰有张有弛的故事。摄影技术娴熟,画面细节讲究,烛光里母女的影像自然别致且对两人的感情做了深化,影片抓住了生活和人物情感的细节,有张力。从小人物的生活和对待自然的态度中,将人性的善良、纠结、复杂、孤独、贪婪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荐人:吴皓,纪录片导演,代表作《我们一家人》《虚你人生》

简单的电影,简单的人物,但那张看似平凡的脸积淀着时间,充满了戏剧的张力和可能性,让你想一直盯着看。

荐人:张赞波,独立电影工作者、影评人,代表作《大路朝天》《有一种静叫庄严》

又一个讲述“古老的行将消失的职业”养蜂人和大地自然之间关系的故事,诗意、精致、沉郁、隽永,宛若一曲旧时代的挽歌,让人看了怅然若失、荡气回肠。很多镜头和场景宛如古典主义的油画。观影中的很多瞬间,我都忘了这是一部纪录片还是故事片。让我想起土耳其导演Semih Kaplanoglu 2010年的金熊奖作品、描绘万物有灵的《蜂蜜》,也想起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的《养蜂人》。马其顿、土耳其和希腊的山地地貌有多相似,三部片子的气质就有多相通。

国产纪录片里能给我这种“沉郁的诗意”的感受的是和渊导演的《阿仆大的守候》。子与父的关系描写、生与死的议题呈现和《蜂蜜之地》里女与母之间如出一辙。当镜头扫过与世隔绝的山村以及山村里的面孔,仿佛能听到时光从剧中人肩头悄然流逝的声音。


  
《告别十二岁》 

导演: 徐玮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9


推荐人:张钊维

新疆小学里的一群维族学生,热爱足球,在汉族教练倾心带领下,从班际比赛、市内校际比赛,一路打到北疆比赛的故事。导演以三年时间跟拍,影片呈现其中三个孩子的许多细节,包括迥异的性格、家庭关系,以及球场表现。通过这几场比赛,在欢呼与泪水之中,他们从儿童蜕变为青少年。这是每一个曾经的男孩,都会为之动容的成长故事。
 

  
《国王制造者》  
The Kingmaker

导演: 劳伦·格林菲尔德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丹麦

片长: 101分钟

上映日期: 2019-08-30(威尼斯电影节)

推荐人:刘欣,导演、制片人,代表作《蓝色防线》《虚你人生》等

这是一个黑色幽默外衣下包裹着的沉重的故事。如《贩毒之地》一般,好故事投射出的是人类在历史中不断轮回的悲剧。影片讲述的是曾经的菲律宾第一夫人伊美黛以母亲的身份帮助家族重回政坛的故事。

伊美黛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主人公,矛盾和复杂性在她真诚的语气和事实的谎言中慢慢浮现。责任、慈悲等美好的字眼都为这场政治神话的构建添砖加瓦,她一面施舍着大众,另一面则缅怀着独裁。而深陷这场神话的人民,也踏入了轮回之中。
 

  
《滑板少年》 
 Minding The Gap

导演: 刘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片长: 93分钟

上映日期: 2018-01-21(圣丹斯电影节)


推荐人:魏时煜,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副教授,代表作《金门银光梦》

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你会怎么样?刘冰去玩滑板,并且从此结识了两个好友,三个人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挨过打。白人少年令女友怀孕之后,尝试做父亲,但后来逃走。黑人少年爱家人,自己尝试自立而离开家。在刘冰单纯又执著的摄影机前,每个人都自然流露少年心事,他自己也终于鼓足勇气,走出继父带来的阴影。这是一部为了疗愈自身拍摄的真诚的作品。


  
《卡拉斯:为爱而声》 
Maria by Callas

导演: 汤姆·沃尔夫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片长: 113分钟 / 118分钟(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9-05-31(中国大陆) / 2017-12-13(法国)


推荐人:王杨

由于自己正在制作《三毛不在的日子》,所以对这部讲述歌剧皇后卡拉斯的人物传记类纪录片印象较深。玛丽亚·卡拉斯,20世纪最伟大的女高音,被誉为“歌剧女神”,她那美妙动人的歌喉演唱了《托斯卡》《卡门》等无数经典之作。她与希腊船王的爱情悲歌、与杰奎琳·肯尼迪从未谋面但命运相连的纠葛,亦成旷世绝唱。
 
2017年,卡拉斯去世四十周年之时,导演汤姆·沃尔夫历经五年走访卡拉斯的生前好友、相关人士,发掘并使用了大量从未面世的珍贵私信及影像资料,拍摄制作了《卡拉斯:为爱而声》,以玛丽亚·卡拉斯自己的视角,带我们走进她的传奇人生。
 

   
《饥饿鬼岛》
Island of the Hungry Ghosts
 

导演: Gabrielle Brady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 英国 / 澳大利亚

片长: 94分钟

上映日期: 2019-01-11(英国)


推荐人:王申,导演,代表作《芳舟》,提名第30届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IDFA)最佳荷兰影片


影片借三个层次让一座神秘孤立的小岛升出印度洋的海面。志愿心理医生与滞留难民的耳语,华人后裔亡灵祭典上的咒语,迁徙红蟹用躯壳发出的低语,三种声音映衬着海浪密林的呼吸,交织出一部从时局到历史再到恒常的万物迁徙史。片中的圣诞岛,让人想起《故乡之光》中寻找遇害者与搜寻太空生命并行的智利沙漠。
 

  
《老年公寓清洁队》 
Undercover Asia: Lonely Deaths

演: 伊藤诗织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片长: 45分钟

上映日期: 2019-02-21


推荐人:宋晓晓,制片人,腾讯新闻谷雨影像负责人

2019年12月18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对女记者伊藤诗织遭性侵的民事诉讼案作出裁决,判决伊藤胜诉,原TBS记者山口敬之赔偿其330万日元,同时驳回山口控告伊藤侵犯名誉的起诉。此案历经四年,是日本首次有女性以公开具名的方式指控权势性侵。

本片便是这位女记者伊藤诗织所拍摄。关注日本孤独死老人与民间自发关怀组织的故事。片子质朴,话题却深邃,犹如镜子对照自身。当我们的独生子女一代老去时,会怎样呢?推荐此片,除了是对导演本人勇气与独立的赞赏,更是对片中主题的自省和思考。


   
《美国工厂》
American Factory

导演: 史蒂文·博格纳尔 / 朱莉娅·赖克特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片长: 110分钟

上映日期: 2019-01-25(圣丹斯电影节) / 2019-08-21(美国)


推荐人:肖龙,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联合创始人,制片人
 
《美国工厂》在中美两国所获得的跨越圈层的关注和热议,是2019年任何一部其他影视作品难以企及的,这就是纪录片所独有的社会影响力。导演对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失业工人的关心,促使他们开拍此片,而平衡报道的理念与直接电影的拍摄手法,是本片在不同评判标准下均能经得起审视的关键。

奈飞公司和奥巴马夫妇高地公司联合出品,则给予该片锦上添花的关注点。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用合适的方法论,拍摄导演所关心的人或事,这是纪录片人的本职。若还能得到其他收获,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推荐人:张赞波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出炉的这部片子可以说是生逢其时,不想成为“爆款”都难。除了彰显出的中美两国的文化、制度与国民性差异的话题,最让我感慨的,是曹德旺的“大度”许可成就了这部片子,就像耿彦波的许可成就了周浩的《大同》,当然,贺小舟的许可也成就了我的《有一种静叫庄严》。我经常讲拍纪录片最重要、最难点的是“介入题材”,也就是“如何让拍摄对象对你的摄像机的接受”。这个片子提供了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案例。
 
除却议题的吸睛和价值,从文本本身来讲,这部片子却略显浮光掠影,流于事件表面,不够深入和升华。电影语言也乏善可称。比早几年看过的同样聚焦中外工人文化制度差异的德国纪录片《输家赢家》要略逊一筹。不过我猜它很有可能拿到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出品人奥巴马夫妇的运气实属不错。


 
《魔鬼辩护人》
Advocate

导演: Philippe Bellaiche / 瑞秋·利·琼斯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 瑞士 / 以色列

片长: 110分钟(圣丹斯电影节) / 108分钟

上映日期: 2019-01-27(圣丹斯电影节)


推荐人:王男栿

影片主人公叫Lea Tsemel,号称“魔鬼辩护人”。她是以色列律师,一生致力于为巴列斯坦“恐怖分子”做无罪辩护。她辩护的被告有的企图在以色列投放人肉炸弹,有的在以色列持刀杀人。以色列人称他们为恐怖分子,从法官到民众都想对这些“恐怖分子”处于极刑。然而,这些“恐怖分子”在巴列斯坦都是普通人并常常因为他们所作所为被称为“民族英雄”。
 
女律师在国际上是受人尊重的人权律师,在以色列本国却被媒体和大众称为叛徒,魔鬼,并无数次收到死亡威胁。她说,“以色列侵略在先,巴列斯坦人民毫无抵抗能力,即使他们做出极端反抗也是被迫而为。我有义务帮助他们。”

在这部影片中,恐怖分子和爱国英雄的定义和界限模糊。它迫使我们质问道德和法律中善与恶的区别是从谁的视角来裁决的。
 
该片上剪辑的创新也是值得一提,为了保护大部分嫌疑犯、受害者、被辩护人的身份,片子没有对人脸做常见的模糊处理,而是在大量的素材上做了分屏处理,比如如果一个画面右边有个人物是不便露脸的,这时这个镜头会分成左右两屏,左边仍然是原始拍摄素材,而右边是在原始素材的基础上做了黑白线条绘画。


   
Moonlight Sonata

导演: Irene Taylor Brodsky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片长: 90分钟(圣丹斯电影节)

上映日期: 2019-01-27(圣丹斯电影节)


推荐人:梁译文

这是一部让人感动和思考的作品。导演以自己的视角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着有听力缺陷的父母及大儿子。

由于基因的缺陷,乔纳斯刚刚学会走路就丧失了听力,因为外公外婆也有同样的经历,父母立即给予了干预,为乔纳斯安装了人工耳蜗,能够听到声音的乔纳斯开始正确的发音、说话,另一方面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让他学会了使用手语还学会了感受无声世界的“超能力”。

在这个极具音乐氛围的家庭,乔纳斯从小学习钢琴,11岁时在老师的辅导下练习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Moonlight Sonata),可是由于外界杂音太多,乔纳斯错误不断。乔纳斯主动拿掉助听器,瞬间进入无声世界,他竟然用内心的声音弹奏出美妙的音乐。于此同时,外公被医生宣布罹患早期老年痴呆症,外公不能再驾驶汽车,他的记忆慢慢地丧失,甚至不记得自己的年龄,这位14岁就考到驾照,曾经是一名工程师的老人坦然接受生活的变化,并努力用文字和影像留下记忆。
 
导演将影片分为三个乐章,如同奏鸣曲般将故事和情绪层层推进,特别冷静的镜头捕捉着儿子和父母细微的情绪、语言和动作,表达着生命不屈的强大力量。影片节奏把握得很出色,有声、无声、音乐、噪音等等细节的处理都极具感染力,早期家庭影像的配合以及片中具有设计感的动画,都为影片加分。

片尾已经不记得自己生日的外公,听着两个外孙给自己唱生日歌、吹蜡烛,祖孙同乐的场面将影片情绪推向高潮。结尾的一句“All mistakes can become a music(所有的错误都能成为乐曲)”,是导演的人生感悟,是面对困难时最有力量的反击。
 

   
《内心风景》 
Inner Landscape

导演: 弗兰克·舍费尔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92分钟

上映日期: 2019-06-15(上海电影节)


推荐人:王申


四川作曲家郭文景带着川剧师傅来到荷兰,与当地乐团合作排演一部现代川剧。影片捕捉到的中国与荷兰人间产生的所有尴尬和冲突,对有跨文化经历的人来说如此鲜明和熟悉。面对东与西、现代与传统的话题,影片没有重蹈许多西方导演拍摄中国题材时的覆辙,也没有陷入中国“非遗”们和“最后的XX”们的窠臼。

我们的未来在哪?是“他们的现代”还是“我们的过去”?有没有可能是“我们的现代”?一切疑问连同这部现代川剧,也许都只是郭文景躺在自己桌下的黄粱一梦。
 

  
《你的朋友在哪里》
Bye Bye Friend

导演: 孙万玮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82分钟

上映日期: 未上映


推荐人:金辉,腾讯新闻好雨知时工作室总监,《十三邀》《我的时代与我》监制


2019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部学生处女作。现在很多纪录片,往往在创作时就显露出和这个世界产生某种联系的意图,而这部《你的朋友在哪里》非常私人,“心无旁骛”。一个封闭的穷乡僻壤,一个孩子的琐碎日常,很容易落入俗套的题材,难得拍得如此质朴,又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更有趣的是,导演和主人公之间的关系。游荡在片中荒芜乡野上的,不仅是主人公马金贝的“记忆”,也是导演对自己的一次凝视之旅。也正因为强烈的私人化表达,让我和主人公、导演之间达成了真正的内心对话。

  
Radio Silence 

导演: 

制片国家/地区: 瑞士 / 墨西哥

片长: 79分钟

上映日期: 2019-10-01(瑞士)


推荐人:赵佳,制片人,代表作《喀布尔,风中之城》《内心风景》《芳舟》等


Radio Silence拍摄历时四年,跟踪“与腐蚀绝缘”的墨西哥女记者Carmen Aristegui如何在各种隐形和公开的要挟恐吓中坚持的故事。影片以2015年一位知名记者的暗杀事件开篇,递进铺垫Carmen以及本片导演周遭的重重杀机,让观众感知到腐败导致的深重社会危机和主人公的一无既往。 


  
《三生三世聂华苓》
One Tree Three Lives

导演: 陈安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片长: 98分钟

上映日期: 2013-01-12(中国香港)


推荐人:徐玮超,导演,代表作《告别十二岁》


当我们提及中国时,经常会忽略一个与之相交的词汇,叫华人世界。那个世界因为国共内战而裂变,随之而来的政治灾祸更是让它支离破碎,元气大伤。那段历史的阴影至今仍投射在我们这一代的命运里。
 
《三生三世聂华苓》所讲述的故事,是关于那个时代的一位女性作家,如何在乱世中坚守良知,不入浊流,并在后继的80年代亲手为千沟万壑的华人文坛重修栈道。在影片里,华人世界在二十世纪发生的裂变、冲突、困惑与弥合,经由这条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记忆小径,徐徐展开。在聂华苓爱荷华河畔的小屋里,不分左右。


  
《水底行走的人》 
I've got the Blues
 
导演: 陈安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片长: 90分钟

上映日期: 2018-07-05(中国香港)


推荐人:魏时煜


从来没有看过一部纪录片,因为访谈做得太差,而变成展现导演与被拍摄对象角力的电影。在这过程中,过分自知的被拍摄对象、被不断陷入僵局的导演呈现出来,同时向我们展示了香港一代人,在漂泊中寻找到的身份与艺术。


  
《他们永远不会变老》
They shall not grow old

导演: 彼得·杰克逊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新西兰

片长: 99分钟 / 96分钟(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9-11-11(中国大陆) / 2018-10-16(伦敦电影节) / 2018-11-09(英国)


推荐人:王杨

彼得·杰克逊的这部一战纪录片,用最新的影像修复技术完美地呈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真实影像。在讲述方式上,集中于一个个战争中的个体。个体的记忆、个体的感受,为我们讲述真实的战争细节。在观看时意识到,最重要的就是细节,也永远是细节。

推荐人:肖龙

彼得·杰克逊用《他们永远不会变老》,再现纪录电影的艺术魅力。16毫米黑白胶片上色,从上万小时一战老兵的口述录音中剪出声音叙述线,找唇语专家解读画面里士兵的声音并重新配音,找当时的武器录制同期声,把速度不稳定的拍摄素材进行速度还原并补上缺损的画面,调整画面宽高比例……100年前的一战士兵,不再是黑白影像上默默无声的身影,而是在彩色大屏幕上,声色并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导演利用现代电影技术和纪实影像艺术,让观众穿越百年的时空,取得了剧情片、甚至任何其他艺术品类都无法企及的效果。
 
 
  
《土地》/《地球》
Earth
 
导演: 尼古劳斯·葛哈特

制片国家/地区: 奥地利

片长: 90分钟 / 115分钟(柏林国际电影节)

上映日期: 2019-02-08(柏林国际电影节Forum单元)


推荐人:余天琦,导演、制片人,代表作《中国梵高》


环境问题持续成为全球焦点。这个涉及每一地球生物的问题,日渐加剧,且跨越地域、文化。越来越多纪录片导演也试图用影像表达他们的环境意识。长期关注环境的奥地利导演Nikolaus Geyrhalter  继他的《HomoSapiens》(现代人)之后,2019年完成新片《Earth》,并入选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
 
片名即可翻译成微观认识的“土/土地”,也可是宏观上的 ”地球“ 、“人类所居住的地球的状态”。他用大画幅定焦长镜头关注位于北美和欧洲的7个大型自然矿场和挖掘地,比如意大利的大理石矿、西班牙的锌矿、德国的核废品埋葬场。每一段都由鸟瞰这些被人类大型改造的地球表面开始,规模大的几乎用肉眼看不到人。如硝烟过后的战场、如人类想象的外星环境。每一幅画面都美得惊人,而所展示的现实也同样惊人的残酷。

影片开头也列出数据:人类每天移动1亿5千6百万吨石土, 这让人类成为这个时代对地理变化最据决定性的因素。”  影片无疑指出问题:这大规模变化中,人性在哪里?同是摄影师的Geyrhalter采访了每一处实实在在参与移动土地的工人。即使他们看不到相机里展示的全貌,他们实实在在用铲子、挖土机、炸药参与对地球的改造。自然与人的关系,这个特别哲学的问题,成为他们日常所感所思。


  
《完美现在时》
Present Perfect

导演: 朱声仄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中国香港

片长: 124分钟

上映日期: 2019-01-27(鹿特丹影展)


推荐人:吴文光,导演,代表作《调查父亲》《流浪北京》


“以观念导引真实影像创作”的朱声仄,继上一部《又一年》,2019年完成新片《完美现在时》。制作方法为,网络现场直播视频采集并剪辑完成,某种程度可称“惊人之作”(或难保不被人诟病“居然不拍摄”),透过大面积存在的“网络众生相”(并非虚拟人生,而是真实世相一面),让隐于水面之下的“完美现在时”浮现。

另一种比喻是,导演为那些芸芸众生网络人物重新搭建了一个“完美舞台”。导演守在芝加哥某个公寓观看遥远祖国网络众生相,从中抽取角色扮演,完成一部“美在此刻”舞台搭建。


  
《我的生命线》 

导演: 张楠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90分钟

上映日期: 2017


推荐人:张钊维


张楠导演继《黄河尕谣》之后的第二部长片,但拍摄时间与《黄河尕谣》是重叠的。影片呈现一位女性素人艺术家北漂的历程。她出身于南方山间,曾经当过女工。影片一开始,她则是中央美院食堂里的打饭工,然而她自带的绘画天赋,却让艺术教授与策展人们大为惊讶并赞赏。

在这个艺术市场化、艺评满天飞的年代,《我的生命线》说的是一个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单身女子,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拉扯、漂泊的故事。


《我们讲述的故事》
Stories We Tell

导演: 萨拉·波莉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片长: 108分钟

上映日期: 2012-08-29(威尼斯电影节) / 2012-10-12(加拿大)


推荐人:刘欣

这是一个关于个人和家族的故事,也是一个罗生门一般的故事。不同的家庭成员在其中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投射出对家族和过往以及母亲的回忆,却在重叠和错位中拼凑出曾经一段家庭隐藏的秘密和纠葛。影片的形式构思也非常符合内容的表达,亮点之一是影片对于过去时态的视觉化呈现通过重拍Super 8 footage与原有家庭录像结合。

其次,我个人也非常喜欢家人共同完成叙事这样一个镜头内外的无缝展现。隐瞒、欺骗与理解都和亲人之间的爱纠缠在一起,可能起初的执念和最后的真相如何已不再那么重要了。


   
《我母亲的消失》
The Disappearance of My Mother

导演: 贝尼安米·巴雷斯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片长: 94分钟(圣丹斯电影节)

上映日期: 2019-01-25(圣丹斯电影节) / 2019-10-10(意大利)


推荐人:周浩,纪录片导演,两次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代表作《高三》《大同》


对与拍摄对象互动的纪录片,我有偏好。我去拍别人,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


《为了萨玛
For Sama

导演: Waad Al-Khateab / 爱德华·华兹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片长: 95分钟

上映日期: 2019-05-15(戛纳电影节)


推荐人:周浩

目睹到了人性的恶,也有幸看到那些站在恶的对面与之抗争的人们。希望还在……年度必看影片!


   
《信笺故事》
The Tale

导演: 珍妮芬·福克斯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片长: 114分钟

上映日期: 2018-01-20(圣丹斯电影节) / 2018-05-26(美国)


推荐人:李米杰,导演、摄影,代表作《家以何安》


纪录片导演的第一部长篇剧情片,把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拍出来了。记忆到底是什么?又是怎么混淆的?到底什么才是真实?如何用影像让观众进入剧中人物的记忆世界?这部片子在艺术表达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在视觉塑造和表现记忆上面创作了一种自己特有的风格。
 
而从内容的层面,在性侵的这个故事里面,让每一个人物都特别的有层次,把观众带入了人性“黑灰白”的层面,让人直接面对自己的混乱和欲望,看这里面复杂的人性纠缠不清。

极力推崇这部影片是因为它既有内容的深度和艺术表达手法上的创新,又给了观众新的视角来看待什么是“记忆”,“性侵”为什么会发生。


  
《寻羌》
Ten Years in Search of the Qiang

导演: 高屯子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82分钟

上映日期: 2019-06-15(上海电影节) / 2019-10-18(IDF西湖纪录片大会)


推荐人:张献民,学者、制片人、策展人


传统纪录片以时间换取叙事的典型。后汶川地震纪录片之一。关心山地原驻村民状况和变化,受自然灾害和人为干预双重影响的神性。导演高屯子先生也出版了同一话题的书籍。


  
《遥望繁星》 
Smog Town

导演: 韩萌

片长: 89分钟

映日期: 2019(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


推荐人:宋晓晓

作为在北京生活了近7年且有鼻炎与粉尘过敏症状的南方人来说,太有感触。我们每天被看不到却很重要的空气所包裹,推着我们向前生活。在北京周边治理雾霾和空气质量的大批有名或无名的人们,成为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本片呈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情感甚至情绪。切入点并非一个个大事件,而是许多小事情里的人物面貌。既有治理雾霾的一侧,也有因为生活而成为污染制造者的一侧。

与其说这是保卫蓝天的故事,倒不如说是在这个时代里与生活战斗继而寻求和解的故事。《遥望繁星》以客观中肯而不失亲切的叙事,聚焦基层政府和民众,以丰满的故事架构和张力,第一次向国际观众展示了中国这个人口密集的泱泱大国,治霾的迫切愿望和其无法避免的复杂艰巨。

推荐人:赵佳

我觉得,当今世界上有太多无知(ignorance)导致的不包容,以至仇恨和战争。而对一个国家和文化的客观认知,是任何交往和关系的基础。一部由本国作者创作,国际专业制作,真挚地从内到外展示本国故事的纪录片,是让世界认知这个国家和文化的有力媒介。

我也常为作品中的剧中人和创作者的执着而震颤和鼓舞,我们不断反思,经济和环保如何有效地共同发展?尤其影片的结尾处,让我们反思,到底该以怎样的方式生活,怎么的方式治理雾霾,才是长期有效的方式。这类作品其实还相对缺乏,所以也特别期待能有更多这样的好作品。


  
《隐私大盗》 
The Great Hack

导演: 卡里姆·阿米尔 / 耶菡·妮珍儿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片长: 113分钟

上映日期: 2019-01-26(圣丹斯电影节)


推荐人:范俭,导演,代表作《活着》《摇摇晃晃的人间》


令人触目惊心的调查类纪录片。这世界最强大的公司是拥有数据和“处理”数据的公司,它们在控制人类,特别是那些立场不坚定的人。数据会直接影响从美国大选到英国脱欧等重要事件,以及民主自由等等价值观,而我们浑然不知,把我们自己的数据“送给”这样的社交平台及数据分析公司。影片里的女主角很有趣,既是作恶者,又是揭露者,她的个性和选择值得玩味。


   
《远方的狗吠声》
The Distant Baking of Dogs
  
导演: Simon Lereng Wilmont

制片国家/地区: 丹麦 / 瑞典 / 芬兰

片长: 91分钟

上映日期: 2018-03-27(中国香港)


推荐人:张赞波


另一部具有“沉郁的诗意”的片子是我一年前在中国南方某地的国际纪录片大会上看过的这部入选竞赛单元的《远方的狗吠声》,讲述乌克兰战争前线村庄里留守的10岁小男孩和祖母以及小伙伴之间的故事。

导演花了一年的时间在炮声隆隆的战争之地记录下战争阴影下的生活和成长、亲情和友情、现实和回忆。影像珍贵、动人、有力,电影感和文学性都极高,宛如《伊万的童年》的纪录片版,有着俄罗斯民族一贯的苦难中的诗意和悲悯。完全是不可多见的大师之作,放在世界纪录片版图里也是璀璨夺目、鹤立鸡群。但很滑稽的是,却在该“纪录片大会”上一无斩获。获大奖的是一部本土出品的中国片。这无疑是中国电影界的又一个大笑话。


   
 《张素英的城堡》
Zhang Suying's Castle

导演: 孟小为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90分钟

上映日期: 2019-10-18(IDF西湖纪录片大会)


推荐人:张献民


一座出不去的城堡,自我营建的家园如同墓穴,中国北方某些地区的愚公精神既是社会构架的必然冗余也是个人胸中块垒的完整外化。


  
《这不是电影》
This is not a Movie

导演: 张侨勇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 德国

片长: 106分钟

上映日期: 2019-09(多伦多电影节)


推荐人:张楠,导演,代表作黄河尕谣

关于英国驻外记者Robert Fisk传奇人生的传记性的纪实电影。某种程度上它是张侨勇导演创作生涯的转型之作,重新界定着他的职业生涯与文化背景。这部电影将我重新唤回了纪录片作为公共性提问手段的本体认识中。冷战以来逐渐成熟的新闻专业主义和国际人道主义,逐渐在新千年之后随着网络消费而逐渐变得“越来越私人”。这两种变化均是一体两面的现代价值,但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在时代的变化中步履蹒跚地摸索着,正在被太快发生的变化簇拥着而无法有效调适。
 
我们有许多纪录片作品,但很多仍很难称为电影或借助这一媒介产生重要影响力。关于“手段”和“目的”,我们的总体倾向仍然是高度分裂的。公共性和私人性在电影作为艺术媒介的创作实践中都需要得到进一步建立。我们应有自己的步调,和面对关乎“我们”的重要问题审视、发生的勇气与能力。由此,这部电影对华语纪录片创作仍有典范般的借鉴意义。何况,它呈现出来的语言密度令人难以企及。

 
  
《自画像:47公里的窗》

导演: 章梦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110分钟

上映日期: 2019-10-11(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推荐人:吴文光


“在毛泽东肖像下,一个85的老人在夕阳中回忆着他追随“新中国诞生”的革命史。与此同时,15岁的女孩方红带着她的画笔在村子里穿行,敲开一个个老人昏暗的房间,坐在面前给他们画像,她像照亮记忆与废墟的一束光。”这是导演的第八个冬天守在同一个村子的第八部影片完成,类似八年在同一个地方打洞。
 
这是来自导演的“影片简介”,也是该片的基本构成。我的“佳片”观看一类如:“苦难揭示”“人性洞穿”“罪恶解剖”等,体验深刻厚重伴随压抑偏绝望;另一类如:寓意哲理,诗意隽永等,有想象飞扬体验但缺落地感。“真实影像”创作如何成为“深刻厚重”(悲剧现实)与“诗意想象”(希望重生)并驱呢?章梦奇的《自画像:47公里的窗》让我看到“深刻厚重与诗意想象”二者并驱的一次伟大尝试。

  
   
《24号大街》
24th Street

导演: 潘志琪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 中国大陆

片长: 88分钟 / 49分钟(NHK电视版)

上映日期: 2017-09-01(日本)


推荐人:王小鲁


这部纪录片拍摄时间接近十年,纪录了一位老年民工携情人四处谋生漂泊以及有家而归不得的故事,它呈现了中国当下社会的复杂性,并用循序渐进的事件展现,揭示了中国人令人愕然的精神世界。我认为本片叙事在事实层面和修辞层面的双重成立和圆满,使它成为一部非常有力量的作品。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