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通抗疫情,全民总动员(一零六)将风险挡在校园之外 | 市疾控部门助力各大中小学全面复学

健康南通 2022-01-15


4月7日,我市各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特教学校)全面复学。为了全方位守护校园师生的健康与平安,早在清明小长假期间,市疾控中心就提前介入,为湖北来通师生进行筛查检测,用技术手段助力推进复学。


  复学当天,各大学校秩序井然


7日一大早,市疾控中心的卫生联络员已前往各自挂钩联系的市直14所学校,协同各校的校医开展晨午检、健康排查、校园消毒、防控知识宣讲等相关工作。“我们派出的卫生联络员基本在早晨6点多就抵达各自挂钩服务的学校,总体而言,各个学校的复学秩序井然,由于采取了错峰入校,各校均未造成人流拥堵。”市疾控中心主任助理张卫兵介绍,他早晨7点从小海中学抵达通大附中巡查时,发现该校大部分学生均已入校,校门口的学生已经寥寥无几。他告诉记者,由于各校均安装了远红外测温系统,学生们都间隔有序、鱼贯而入,几乎在校门口停顿的时间都没有。

以市第一初级中学为例,三个年级同一个门错峰、排成单列进校,初三6:20—6:50,初二7:00—7:20,初一7:25—7:50,步行的自动测温,骑自行车的学生和开车老师有专门通道额温枪测温,秩序井然。在南通市第二初级中学、紫琅一小等学校,非初三、高三的年级,均将“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考”的内容安排为新冠病毒预防的相关知识。在南通市旅游中专等学校,还专门安排了学生志愿者,帮助当天入校的学生搬运行李,此举有效杜绝了家长和外来人员入校。


复学之前,湖北来通师生接受筛查检测


“整个清明小长假,我们一直在加班加点,就是要赶在中小学全面复学前,将来自国外、湖北等重点地区的可能隐患挡在校园之外。”张卫兵介绍,早在4月2日起,该中心就启动了湖北来通师生的筛查检测工作,对湖北来通师生14天观察后采集咽拭子和血清,分别进行新冠病毒和抗体检测,结果阴性后再入校上课,防止无症状隐性感染者的风险。这一举措也得到湖北返通师生的理解与欢迎,“到时间做一下测试,让我们家长自己心里也踏实”,一位家长说。 

在市疾控中心流调采样基地,采样组同志每天上午两个班组三个操作台,依次完成师生信息现场核对、血清抗体快检、咽拭子样品采集等三道作业工序,对来自市直学校、港闸区、开发区属学校的师生开展集中采样。同时,考虑到崇川区的样本量大,特设置4月6日下午崇川区采样专场。各县(市)疾控中心也配合属地卫生健康、教育部门,开展了复学采样工作。此外,市疾控中心“学校复学服务组”的工作加紧推进:学校消毒液的配备是否到位、隔离室内的配备是否齐全、医学观察点是否按要求设置警戒线……“清明小长假期间,服务组对前期发现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复查、验收,在复学前,市直14所学校的整改工作全部到位。”市疾控中心食品与学校卫生科科长黄建萍透露。
 落实“四早”,查漏补缺工作仍在持续进行


令人欣喜的是,截至目前,所有满14天居家观察期后的湖北来通师生,在接受核酸检测后均为阴性。“为了将各学校零散返通师生采样工作安排好,我们集零为整,设立了流调采样组,每天上午9点至11点,均安排工作人员值守,为满14天居家观察期后的返通师生进行采样检测。”张卫兵告诉记者,由于各种具体因素,使得师生们返通的时间不一,加上后续我市各大高校、高职校、幼儿园也将全面复学,此项筛查检测工作将持续进行,目前预约采样工作已排到了4月20日。 

在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加班加点,分班组轮流作业。记者了解到,4月5日,实验室共计检测样本409份,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实验室单日检测数量的新高峰。“清明小长假他们也都放弃了休息,每天至少工作到凌晨,最晚的一天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张卫兵说,检测目的是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调查、早治疗等“四早”,尽可能排查复学风险,让湖北返通师生们更加安心地回到校园。


来源:南通发布

南通抗疫情,全民总动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