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5)《布鲁诺·鲍威尔和原始基督教》

马列微讲堂 马列微讲堂 2022-09-14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第591—600页









经典名言

1.同普遍的无权地位和对改善现状的可能表示绝望的情况相适应的,是普遍的意志消沉和精神颓废。

2.宗教是有那些本身感到宗教的需要,并且懂得群众对宗教的需要的人创立的,而那些组成学派的哲学家通常不是这样。相反,在总解体的时期(例如现在还是这样),我们看到哲学和宗教教义都已粗俗的形式被庸俗化,并且得到广泛传播。




















主讲人:赵磊

           

1

写作背景

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之后,他们就运用这一原理去说明宗教方面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关于宗教的产生历程以及宗教的本质、作用等阐述比较系统,但对宗教史学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恩格斯晚年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为增强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历史感”,恩格斯晚年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宗教的著作,特别是对早期基督教历史起源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历史内涵,使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说具有了比较完备的理论形态。

2

主要内容

1882年4月13日,布鲁诺•鲍威尔在柏林逝世。恩格斯为此撰写了《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这篇悼念文章,对鲍威尔的宗教研究,尤其是在早期基督教历史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恩格斯认为,在鲍威尔的全部思想和学术活动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对早期基督教历史所做的富有价值的研究。为了说明鲍威尔研究早期基督教历史的思想背景,恩格斯首先对德国的圣经批判进行了历史的回顾。同时恩格斯认为,鲍威尔在早期基督教研究方面的主要功绩,不仅在于他对福音书和使徒书给予无情的批判,而且还在于他第一个认真研究了使基督教成为世界宗教的道路。恩格斯认为鲍威尔从两个方面厘清了早期基督教发生、发展的基本脉络:一方面是东西方思想的糅合,这些经过东西方文化相互渗透的观点和学说最初在社会底层的穷人中传播;另一方面是罗马帝国的扶持,基督教最终得到罗马官方的垂青。恩格斯在阐明鲍威尔研究早期基督教历史方面的功绩的同时,也尖锐地指出了鲍威尔的缺陷,其中包括对基督教产生的时间、基督教的诞生地、以及研究“福音史”的重点方面,恩格斯认为他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

恩格斯最后总结道,关于基督教取得胜利和世界统治地位的原因,鲍威尔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但是这位德国哲学家的唯心主义妨碍了他,“使他不能作明晰的观察和精确的说明。往往在紧要关头,不得不用空话来代替事实”。因此,对早期基督教历史的起源问题,恩格斯在分析了鲍威尔的成就与缺陷之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系统阐明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独到见解。

王晓艳


我主要就《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这篇文章谈一谈“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怎样看待宗教现象?”这个问题。

在《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中,恩格斯明确提出:“事情很清楚,自发的宗教,如黑人对偶像的膜拜或雅利安人共有的原始宗教,在它产生的时候,并没有欺骗的成分,但在以后的发展中,很快地免不了有僧侣们的欺诈。至于人为的宗教,虽然充满着虔诚的狂热,但在其创立的时候便少不了欺骗和伪造历史,而基督教,正如鲍威尔在批判新约时所提出的,也一开始就在这方面表现出了可观的成绩。”这段话,一方面区分了“自发的宗教”与“人为的宗教”,使人们对宗教的类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则明确告诉人们,除了早期自发的宗教之外,任何宗教都是具有欺骗性的,特别是“人为的宗教”,欺骗性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马克思曾说道“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在这里,马克思深入到宗教的深层本质,着重从宗教与人的本质的关系出发,阐明了宗教本身是具有欺骗性的。由于物质生产、科学文化和社会制度等条件的限制,人的本质力量一直无法在现实社会中得到真实的体现,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宗教通过借助神灵,而把人的本质力量变成幻想的现实来满足人和欺骗人,使人在受到精神欺骗的同时,获取一种所谓的精神上的抚慰。宗教神学是人对自己的本质力量缺乏自信心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无神论是对神的否定,并且正是通过这种否定而肯定人的存在”。 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高扬无神论大旗的根本目的是与人的本质联系在一起的,它的立足点在于竭力在否定神的基础上,恢复人的自信,使人的存在和人的尊严得到完全的尊重与肯定,使人的本质得到真实体现,使人彻底从希望在宗教神学那里寻求抚慰这种自欺欺人中解脱出来。与共产主义一样,无神论最终是为了实现“积极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学会拿起马克思主义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正确看待宗教现象,认清宗教的负面影响和欺骗性本质。

编辑:王艳


往期回顾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1)《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2)《论权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3)《总委员会关于继承权的报告》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4)《致国际工人协会西班牙联合会委员会》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5)《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6)《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7)《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8)《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9)《论土地国有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0)《政治冷淡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1)《工资、价格和利润》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2)《论蒲鲁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3)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4)《论住宅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4续)《论住宅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5)《法兰西内战》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5续)《法兰西内战》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6)《流亡者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7)《给奥·倍倍尔的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8)《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9)《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9续)《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0)《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1)《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3)《卡•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发言记录》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4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