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芬兰人的“社交恐惧”是因生活条件太好了,跟你没关系

日刻 日刻 2019-06-11


作者:李昱微

视觉设计:大西




一组名为《芬兰人的梦魇》的漫画走红,唤醒了全民的社交恐惧。

 

漫画中的细节十分可爱:


比如,对自我介绍的恐惧

 

 

在商店里需要帮助,但是不好意思开口

 

 

当桌子上剩下最后一块食物,却不好意思吃

 


公交车上,坐在旁边的人挪了位置,反复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



漫画中的芬兰人似乎内向得有点病态,却让无数在社交面具下憋坏了的网友大呼“找到同类!”。

 

尽管漫画中并没有出现“社交恐惧”这个词,网友却直接将这些尴尬、内向的细节概括为“社交恐惧”,并进而将芬兰形容为“社恐的天堂”,还发明出“精芬”一词,意为“精神上的芬兰人”。


 

在这波病毒传播中,芬兰人被误解得够呛,毕竟中国网民所谓“社交恐惧”却是芬兰人的生活常态,根本不需要恐惧

 

现代人所谓“社交”往往意味着有目的的交往,比如扩展人脉、填补空虚等,而非自然交友。为了描述与之对抗的情绪,作为精神疾病的“社交恐惧”的外延被不断扩大,成了单纯不想社交、不习惯社交的代名词。


但芬兰人恰恰不需要为了扩展人脉、填补空虚而社交,想不想出门更多取决于兴趣。

 

众所周知,芬兰拥有十分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抛开从小学到博士完全免费的教育系统外,无论上幼儿园、生病还是养老,低收入家庭都会享受相应的补贴,也就是说,芬兰人根本不需要为了保证生活质量而卖力工作

 

在市场化渗透、阶层分化加大的当下中国,卖力工作大多为了阶层晋升或者满足虚荣化的消费需求,但在芬兰,想阶层晋升都没有空间,想与人攀比都没人搭理。

 

作为欧洲唯一一个没有王室或贵族的国家,芬兰人的社会地位差距非常小,贫富差距也一样。据知乎网友介绍:“芬兰洗碗工、清洁工税后工资在 1200 欧元左右(相当于 8700 元人民币左右),而赫尔辛基大学的讲师,税后工资也不会高于前者的两倍。”

 

加上受路德教派的长期影响,芬兰人崇尚简朴,鄙视奢侈,穿Dior和穿Zara只取决于审美价值的不同。

 

而为了防止人们无聊致死,政府变着法儿鼓励你的个人兴趣。比如在每个城市都设置了一个叫做“kansalaisopisto”的机构,专门开设兴趣课程,包括摄影、巴黎、外语、陶艺等一百多种,居民可以花费极低的代价参与。而如果你不想只发展业余兴趣,而要认认真真做个艺术家,政府也会先发放1年原工资水准的补贴让你好好地体验一把。

 

于是作为一个芬兰人,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做好自己。

 

当然,芬兰人也不是完全不会挤在一起,你仍然可以在桑拿房里遇到脱光了衣服尬聊的人,也能在酒吧等集会场所遇到浪漫而疯狂的波西米亚族群。



| 芬兰酒吧

 

所以所谓“社交恐惧”,不过是根本没必要社交的芬兰人的日常习惯,只不过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被夸张化了,正如当地一个旅游网站的解释:“芬兰人喜欢夸张地对外宣传腼腆的形象,并觉得这样很有趣。”

 

 

而当下网民之所以争做芬兰人,一部分源于他们对无用社交的反抗和对私人空间的呼唤。毕竟如今,以一、二线城市为主的年轻人完全拥有独自生活的能力。

 

现代化协作方式已经允许人们在家办公或选择自由职业,这首先避免了工作上的面对面交往。其次,外卖、便利店等设施和各种“一人娱乐”项目又为独居生活筑了个舒适的巢,只要没有强烈意愿,完全有不社交的可能。

 

但父母并不允许年轻人对“人情世故”的拒绝。

 

当下年轻人的父母辈大多属于没有私人空间意识的一代,他们习惯侵占孩子的生活空间:比如不敲门直接冲进孩子的屋子,要求孩子与自己及其他长辈保持频繁联系,并且强迫孩子参加各类社交饭局,学会送礼、说场面话等等……

 

网民之所以直观地将芬兰漫画概括为“社交恐惧”,正是对这些不得不社交的尴尬场合、私人空间被压榨的现象的反抗。



 

当然,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天然有社交需求,只不过到了现代社会这种需求很容易就可以被转移。年轻人更倾向把情感投射到宠物、人工智能上,并在社交网络便利性的刺激下更不愿意参与真实环境下的复杂社交。


于是,既不需要通过社交保障生活,也不需要通过社交慰藉情感的年轻人迫切需要一个帽子作为传统社交文化下的庇护。而在各类精神疾病不断被娱乐化、外延化的网络环境下,“社交恐惧”这种语意不明的疾病拥有天然的庇护优势。只要有了这个“病”,不愿意社交的行为就多少可以被理解和同情。

 

 

事实上,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也并非天然热爱社交,相反我们拥有“怕生”的基因。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马克·夏勒提出理论称:人类很多行为都源自于潜意识对传染病等危险信息的警惕。在远古时代,当一个陌生人迎面走来时,我们无法确定他是谁,来自于哪个部落,是否携带疾病,于是产生警惕。而如果遇到的是一只老虎,因为没有知识来确定它的类型,更可能在接触中直接被吃掉。于是在死亡的威胁下,“怕生”的基因形成了。

 

同时,危险环境会刺激肾上腺激素和皮质醇的分泌,令人大开杀戮,比如直接杀掉那个陌生部落的人,并在发泄后回归正常。但到了文明社会,尚未进化完全的人类仍在不断体验激素分泌,却没法儿通过宣泄而回归正常,如此,我们反反复复地活在警惕情绪中。



| TED演讲对精神疾病的解释

 

而在私人化情绪拥有绝佳传播空间的当下,因警惕危险而产生的情绪被不断地表达出来,它既可能是“股市跌了要破产了!”,也可能是“我今天大腿又粗了”,还可以是“真的不想和那个讨厌的家伙出门”……

 

在无数种情绪的包围下,各类不是病的病诞生了,原本令人感到安全的东西也不再安全了。于是,当真社交恐惧症者因太过惧怕而连医生都不敢看时,仅仅不愿意出门、不想和讨厌的人说话的人们却将无数轻微情绪概括为“社交恐惧”,并在它的庇护下,掩盖了本质的懒惰和胆怯。


PS:社交恐惧是一种严肃的精神疾病。它又名社会焦虑症、人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


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


在心理学上被诊断为社交焦虑失协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是焦虑症的一种。此症最早被发现于1985年,当时被认为是忽略性焦虑失协症(neglect anxiety disorder),经过14年才渐渐被重视。



参考资料:

《不上班,每月还能领上万月薪,芬兰人为何那么爽?》作者:冯仑

《【杂谈】为什么芬兰人幸福感世界第一?》作者:芬兰墨轩


该内容为腾讯独家合作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日刻有料】热点评论系列 | 感谢贫穷的社会正常吗?雷闯性侵案 | 疫苗事件 | 甘肃女孩跳楼 | “姥姥”还是“外婆” | 世界杯 | 104岁科学家安乐死 | 创造101 | 小猪佩奇 | 该不该师生恋 | 美团收购摩拜 | 北京女子图鉴 | 武汉研究生坠亡 | 妇女节谈女权



ID:reknow24

日 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