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39 一本历史教科书(下)——1950年金奖《燕子之歌》背后的故事

2017-01-16 阿佛 慢蜗牛生活家

(这是慢蜗牛第207篇原创文字)

 

上篇从地理历史的角度解读了《燕子之歌》的背景。这次专门从宗教的角度看一下。

 

【宗教活动】

 

塞拉(米克尔·约瑟夫·塞拉,1713年11月24日—1784年8月28日Miquel JosephSerre)出生在西班牙地中海沿岸的马洛卡,马略卡岛的佩特拉村the village of Petra on the island ofMajorca (Mallorca)。出生后几个小时,就在村里的教堂受洗。他的父亲安东尼奥·纳达尔塞拉(生于1675)和母亲玛格丽塔罗莎·费雷尔(生于1677)在1707年结婚,讲加泰罗尼亚语,

七岁时对周围的修道院特别感兴趣。在教会学校,他学习阅读、写作、数学、拉丁文、宗教和礼仪歌曲,特别喜欢格里高利圣咏,有一副好嗓子,加入社区合唱团。

在15岁时,在马洛卡教会学校学习哲学。

接近17岁生日时,在1730年11月14日,塞拉进入了天主教会。他沉浸在逻辑、形而上学、宇宙学和神学的严谨研究中。

修道院的日常生活非常严格:祈祷、冥想、合唱团唱歌、体力劳动、家务、读经。每个午夜都要唱一遍圣歌。在空闲时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修士游历西班牙和世界各地传教的故事。

1737年,塞拉成为一名牧师,三年后获得教会许可,在圣弗朗西斯哥的修道院教哲学。他的学生都是未来的传教士。

在1748年,塞拉和他的朋友一起,立志成为一名传教士。9月份获得许可,启程前往加的斯——西班牙美洲殖民点。

在1749年,塞拉和方济传教士队在墨西哥海湾海岸登陆。他坚守教规,长途跋涉不乘马匹,徒步走到墨西哥城。由于左脚肿大和蚊虫叮咬,腿疾一直伴随终生。

在墨西哥城,塞拉加入了方济会传教士学院。

 


 

1769年之前,加利福尼亚地区都是属于印第安人的。西班牙国王和教会指示塞拉神父执行北美拓荒计划。塞拉是西班牙殖民系统下的加利福尼宣道团的创立人。

从1769年开始,西班牙神父塞拉带领着传教士和士兵来到美国,在加州海岸建起了21个传教所。这种传教所不同于普通意义的教堂,它在传播教义的同时,也进行经营活动。人们在这里建立农场,酒庄,不仅自给自足,而且帮助当地土著居民安居乐业,生产经营,所以传教所很快就成为当地小镇人们的信仰中心。同时为了平息当地人的动乱,保证传教的顺利进行,这里又驻扎了一些士兵。因此传教所实际上就是一个以传教为主,军教合一的城镇中心。后来,这21个传教所渐渐地由繁荣走向衰落。然而这70年间的历史,也见证了早期加州的拓荒史。

Mission,即是“传道”,又有“任务”的意思。建立的21个传教所/教堂/据点/居住地,都是以传教为“恩”,以军队实力为“威”,是恩威并济的村落。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城镇。

在加州从北到南的21个传教所里,第一个修建起来的是加州最南端的圣迭亚哥。燕子教堂(Mission San Juan Capistrano 圣胡安・卡皮斯特拉诺传教所)是第七个建成的,历时9年,在1776年完工,是用石头盖的。21座传教所的格局大致相近,都采用了墨西哥式的巴洛克风格。这些建筑的特点是,在厚重的墙壁、窗口以及多重钟塔外覆盖一层白色的灰浆。传教所中除了教堂、住房以及墓地这些建筑外,都会有一个长长的走廊,一道拱形的廊柱。远远望去的,是望不到尽头的幽深。

这些朴素的建筑多为修道士所设计,由当地那些技术不甚熟练的原住民建造。建筑材料大多为砖坯和木头,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腐朽或在地震中被损毁,但后来人们还是精心地复原了它们。

燕子教堂在1814年(也有说是1812年)被震跨。当时的教堂正在举行仪式,瞬间的灾难带走了40个信徒的生命。后来,在当地居民的请求下,政府资助重建修复了这座教堂。直到今天,它已有240多年的历史,是加州历史最悠久,而且仍在使用的教堂。

坐落于旧金山以北索诺马山谷的圣弗朗西斯科索拉诺・德・索诺马传教所,是21座传教所中最后的一座。这座传教所于1823年落成,被掩映在一片遍布着葡萄园的美丽山谷。这时候塞拉神父已离世整整三十九年。至此,由他一手缔造的“传教所工程”终告完成,而他的名字也就以传教所的方式,被永远镌刻在了加利福尼亚的大地上。

塞拉神父在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地区传道的时候,美国人刚刚在东海岸建立13个州的联邦国家,加利福尼亚地区属于墨西哥。1848年战争后,德克萨斯被美国人占领,墨西哥最终不得不将加利福尼亚割让给了美国。于是美国在吞并加州的同时,也就一道吞并了塞拉神父的所有神邸。

21座传教所,就像是散落在太平洋海岸的一颗颗珍珠,见证了塞拉神父用坚韧和毅力铸造的那个永不舍弃的梦。

 


2015923日,华盛顿,教宗方济各主持封圣典礼,册封胡尼佩罗·塞拉为圣人。教宗回顾了这位“加利福尼亚福传者”的使命,勉励信徒宣讲拥抱和宽恕众人的基督,明了世俗精神具有“使心灵麻木”的危险。教宗在封圣弥撒中表示:“我们受邀去体验喜乐,而不是去适应权宜之策”。

圣塞拉神父,这位新圣人,在18世纪为“扞卫原住民的尊严,为保护他们不受侵犯”而牺牲殉道。教宗说,圣胡尼佩罗·塞拉见证了一个“走出去”、走向他人的教会,他首先意识到“心灵”若受到“世俗精神”的诱惑,道德就会面临危险。

 

当然,硬币总是有两面的。在美国,也有一些学者和原住民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塞拉神父到底是圣徒还是罪人?

“争议”,本来就是人类前进道路上的伴随者。

 

《燕子之歌》,只是原原本本地还原那一段历史,既不夸大,也不轻视。功过是非,交给后人评说吧。



(本文写于2017年1月14日)



END


喜欢《一本历史教科书(下)》,就转发分享吧~~

慢|书评 【凯迪克之旅】01 圣经中的动物(1938,第一本凯迪克金奖作品)

慢|书评 【凯迪克之旅】02 美丽的新年(1939年凯迪克金奖作品)

慢|书评 【凯迪克之旅】03 婉达·盖格笔下的白雪公主(1939年凯迪克银奖)

慢|书评 【凯迪克之旅】04 媲美自由女神像的狮子(《安迪和狮子》 1939年凯迪克银奖作品)

慢|书单 【凯迪克之旅】 05 1940年凯迪克奖作品介绍

慢|书评 【凯迪克之旅】06 获得差评的优秀图画书(1940年银奖永恒的故事)
慢|书评 【凯迪克之旅】 07 鼓励参战的图画书(1940年凯迪克金奖《亚伯拉罕·林肯》)

慢|书评 【凯迪克之旅】08 跟着玛德琳游巴黎(1940年银奖玛德琳)

慢|阅读 【凯迪克之旅】09 名不副实的金奖作品(1941年凯迪克金奖《他们坚强而善良》)

慢|书单 【凯迪克之旅】10 数数那些纽伯瑞凯迪克双料作家们(1941年凯迪克获奖作品及作者简介)

慢|书评 【凯迪克之旅】11 雕塑·波士顿·红砖路(1942年凯迪克金奖《让路给小鸭子》)

慢|书评 【凯迪克之旅】12 从“不是东西”到“成为东西”(1942年凯迪克银奖《一无所有》)

慢|书单 【凯迪克之旅】13 大咖云集(1942年凯迪克奖)

慢|阅读 【凯迪克之旅】14 一个文艺复兴式的女子(1943年凯迪克金奖小房子)

慢|书单 【凯迪克之旅】15 1943年的凯迪克奖作品

慢|书评 【凯迪克之旅】16 一本素描本(1943年凯迪克银奖棉花糖兔子)

慢|书单 【凯迪克之旅】17 1944年凯迪克奖作品

慢|书评 【凯迪克之旅】18 小行星和月亮(1944年凯迪克金奖《公主的月亮》)

慢|书单 【凯迪克之旅】19 1945年凯迪克奖作品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20 走进孩子的世界——读《孩子的祈祷》随感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21 我的森林我作主——读《在森林里》随感

慢|书单 【凯迪克之旅】22 1946年凯迪克奖作品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23 书是魔法之源——纪念绘本大师威斯伽德百年诞辰

慢|书单 【凯迪克之旅】24 1947年凯迪克奖作品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25  每个人都是一座独特的小岛——读《小岛》随感

慢|书单 【凯迪克之旅】26 1948年凯迪克奖作品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27 常青树玛西亚·布朗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28 一锅汤的演变——1948年凯迪克银奖《石头汤》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29 留住童年的快乐——1948年金奖《白雪晶晶》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30 叙事诗、民谣与植物志——1948年银奖《罗宾汉之歌》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31 阿兹特克人的绘画作品——1944年银奖《孩子的晚安书》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32 自然中的生命教育——1949年金奖《大雪》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33 从"西部世界"看小塞尔和小比尔——1949年银奖《小塞尔采蓝莓》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34 1949年凯迪克奖作品

慢|书单 【凯迪克之旅】35 1950年凯迪克奖作品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36 寻找彩色世界——1950年银奖《快乐的一天》

慢|悦读 【凯迪克之旅】37 我在这里等你——1950年金奖《燕子之歌》


第一个100篇汇总请戳目录篇

慢|目录  【百日记】首先,要有一个小目标

前200篇汇总请戳目录篇

慢|目录  【两百日记】 拥抱真实快乐



微信号:asnailhous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