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辉瑞DMD基因疗法3期临床试验重启,Solid Bio 更新DMD基因疗法临床研究计划

张爱龙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2022-12-21

1、辉瑞恢复DMD基因疗法III临床试验(CIFFREO)

2022年4月28日,辉瑞宣布FDA已允许恢复DMD基因疗法fordadistrogene movaparvovec (PF-06939926)的 III 期临床实验,这项名为CIFFREO的临床试验因在1b期临床研究中一名受试者出现致命不良事件而被FDA叫停。辉瑞公司表示,该患者为DMD晚期患者,伴有潜在的心脏功能障碍。此 III 期临床实验主要研究的是不需要轮椅协助可独立行走的DMD患者,目前已恢复患者的筛查入组。为了更密切的检测患者情况,辉瑞对临床试验流程进行了修改,即患者接受治疗后会有7天的住院期。目前,包括英国、西班牙、加拿大、比利时及中国台湾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允许CIFFREO临床试验研究的重新启动,公司预计全球几乎所有的CIFFREO临床试验点在今年6月底之前会重新开放,各临床试验点重启临床试验研究的具体时间需据具体情况而定。

该基因疗法药物以重组腺相关病毒9(rAAV9)衣壳作为基因载体,由人肌肉特异性启动子驱动基因表达缩短的抗肌萎缩蛋白基因(mini-dystrophin)。

2、Solid Biosciences更新DMD基因疗法临床研究计划,将持续推进SGT-001和SGT-003

2022年4月27日,Solid Biosciences(Solid)宣布公司更新了SGT-001 和 SGT-003基因治疗的后续计划,公司关闭了 SGT-001的 I/II 期临床试验(IGNITE)的患者入组注册,已注册入组给药的 9 名受试者将进行为期 5 年的临床试验受试者随访观察,2022 年 3 月,Solid 发布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与对照相比,受试者在给药后的两年内表现出持续的积极疗效。Solid 决定关闭临床患者招募以推进公司后续的基因治疗计划并开始商业工艺生产过程,公司表示这是基因治疗药物开发道路上的必要步骤,SGT-001将通过新的载体制造工艺过渡到商业规模的制造阶段,预计在2023年重启 SGT-001 临床研究。SGT-001药物也是以重组腺相关病毒9(rAAV9)衣壳作为基因载体。

Solid 宣布 SGT-003药物也将开展新的工艺生产,预计2023年初进入IND申报提交阶段。SGT-003将缩短的抗肌萎缩蛋白(mini-dystrophin)基因包装在具有更好肌肉靶向性的新型衣壳中,来自一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研究的临床前研究最新数据表明,与rAAV9 相比,肌肉靶向性增加了两倍,肝脏摄取减少,肌肉和心脏中的报告基因表达增加了10倍以上。

3、关于DMD及其基因疗法

杜氏肌营养不良(又称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DMD)为一种致死性的X性连锁隐性单基因遗传病,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中最严重与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为1/3500男孩。通常3~5岁出现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渐恶化,12~13岁前丧失行走能力,20岁左右死于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本病是由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基因突变导致的,约 1/3 病例为散发,无家族遗传史。现行的治疗手段只能有限地延缓疾病进程,基因治疗为该病的有效治疗,甚至治愈带来了曙光。

目前,许多以重建正常的肌萎缩蛋白表达为目标的基因治疗处于临床前和早期临床试验阶段,虽然此疗法的潜力巨大,但由于诸多技术难题尚未解决,目前的效果不甚理想。基因治疗DMD的主要困难在于人类肌萎缩蛋白基因太大,是目前已知的最大基因,其cDNA 长达14kb,多数病毒基因载体难以包装运载,尽管腺病毒等少数病毒基因载体及一些非病毒基因载体可以装载大片段基因,但多种因素导致其最终的运载效率低下,需进一步优化。早期对于临床症状轻微的贝式肌营养不良(BMD)研究发现患者肌萎缩蛋白基因缺失了第17~48号外显子,缺失占整个基因的46%。据此,研究人员克隆构建了缩短的dystrophin基因,即mini-肌萎缩蛋白。经转基因鼠模型验证,此基因编码产物基本可以满足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需求。此外,有研究人员通过敲除该基因编码中央杆状区部分片段,构建了进一步缩短的micro-肌萎缩蛋白。micro-肌萎缩蛋白功能上能够重建肌纤维的稳定性,但由于它缺失Mark2-结合位点(第26和23外显子),无法纠正患者肌卫星细胞的极性缺陷,而肌卫星细胞正常极性是其修复受损肌纤维的条件之一。因此,发展包含Mark2-结合位点的micro-肌萎缩蛋白基因用于基因治疗,有利于重建健康的肌卫星细胞,进而提高其临床疗效。另外,目前慢病毒介导的micro-肌萎缩蛋白基因的传递效率虽然较低,但它成功将micro-肌萎缩蛋白基因导入一部分肌卫星细胞,保持肌萎缩蛋白在成肌细胞持续表达数年之久。因此,鉴于肌卫星细胞的持续自我更新及分化特性,将它作为基因治疗的主要目标细胞有利于提高疗效的持久性。

除了上述的基因治疗策略外,另一种有潜力的较早提出的治疗策略是寡核苷酸技术介导的外显子跳跃剪接。主要原理是:寡核苷酸与肌萎缩蛋白基因pre-mRNA 突变外显子相应区域特异结合,干扰其剪接,导致跳过此突变外显子进行剪接,恢复了肌萎缩蛋白基因mRNA的正确读码框架,进而恢复了肌萎缩蛋白的部分功能。临床前动物试验及体外人细胞试验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导入细胞内的寡核苷酸稳定性较DNA药物差,导致其疗效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多次给药,目前已经有多款相关药物获批上市(详见往期文章:汇总|已获批上市的38款基因治疗药物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直接在基因组水平精确高效切除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外现显子成为可能,尽管当前的技术难题较多且潜在的治疗流程繁琐,需要针对每位患者不同的突变对其进行个性化治疗,但其临床应用潜力巨大,据估计此疗法可以切除近80% DMD患者的致病突变。西湖大学常兴教授团队采用的eTAM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碱基编辑器,可以通过在一段时间内,将肌肉细胞中突变的DMD基因进行原位修复而不需要AAV的长期表达。被修复的肌肉细胞自己表达有功能的蛋白,从而可以达到一次治疗终生治愈的目的。eTAM技术还有潜力通过外显子跳跃治疗更多的其它人类单基因遗传病。(详见往期文章:西湖大学常兴课题组首次报道TAM碱基编辑器高效治疗DMD疾病

参考资料来源:
1、https://www.solidbio.com
2、https://www.fiercebiotech.com
3、https://www.biospace.com

4、Li J., Wang K.Y., Zhang Y.C., et al. Therapeutic Exon Skipping via a CRISPR-guided Cytidine Deaminase Rescues Dystrophic Cardiomyopathy In Vivo. Circulation (2021)

—END—

为促进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合作交流,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朋友,微信公众号“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组建了专业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交流群,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进群。由于申请人数较多,添加微信时请备注:院校/企事业单位名称—专业/职务—姓名。如果您是PI/ 教授/主管及以上职务,还请注明。

广告:

往期文章推荐:

汇总|已获批上市的38款基因治疗药物

整体层析柱助力AAV下游工艺

CAR-T细胞疗法行业深度报告

宜明细胞:苏州基地正式投产,济南基地成绩斐然

Cell 重磅,补齐基因编辑技术蓝图最后一块拼图,开启线粒体基因编辑新时代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4.25)

浅谈AAV生产制备中空壳率检测方法

中国首个LCA基因疗法临床试验申请获CDE批准

天泽云泰血友病AAV基因疗法VGB-R04临床试验申请获CDE批准

医药行业mRNA产业链深度报告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4.18)

基因编辑最新研究进展(~2022.4.15)

【视频】AAV载体超离纯化详细流程及原理

国产新冠mRNA疫苗“竞技”加速!谁能成功突围?

大盘点|全球18款上市干细胞药物

国内干细胞已备案临床研究机构汇总

两家mRNA新冠疫苗企业上榜,全球药企营收前20出炉

从pDNA到AAV和mRNA,基因治疗的工艺革新之路

聊一聊基于BCMA靶点的细胞/免疫治疗药物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4.11)

国内mRNA疫苗进展不断,看好疫苗及其上游供应链投资

细胞与基因治疗风云正起,看好CGT外包服务行业

洞察 | mRNA药物行业分析报告

调节性T细胞的肿瘤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2022年3月细胞基因治疗领域主要进展概览

三星入局基因治疗,投资基因治疗公司Jaguar

技术及应用不断突破, mRNA疫苗前景广阔

复旦大学团队报道提高AAV基因疗法疗效新策略

基因治疗药物载体亚可见颗粒分析方法概述

基因治疗的竞争格局

和元生物今日正式登陆科创板,开市大涨70%

FDA 发布 CAR-T 细胞治疗药物研发指导草案

细胞治疗产品生产和质量相关法规解析

AAV药物关键质量属性及其分析质控难点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