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经开区:2025年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2000亿,在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医疗装备智造等前沿赛道形成创新突破

2月14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及相关产业支持配套政策。

北京经开区将加快建设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聚焦前沿技术创新突破,重塑医药健康产业生态,推动生命科学和智能化深度融合,助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亦庄”工程,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贡献亦庄智慧和力量。

布局“一核两翼”产业发展空间

2025年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2000亿

医药健康是北京产业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在迈向“高精尖”的转型中,这也成为推动首都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对于产值占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近半壁江山的北京经开区而言,更应勇于担当、敢于作为。

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225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各类生物医药健康企业3500余家,涵盖了以拜耳和泰德为代表的高端化药板块、以赛诺菲和百泰生物为代表的生物药板块、以同仁堂和聚协昌为代表的现代中药板块、以北生研和神州细胞为代表的新型疫苗板块、以GE医疗和瓦里安为代表的高端医疗装备板块、以永泰生物和引正基因为代表的细胞基因治疗板块、以康龙化成和昭衍为代表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板块,逐步形成了龙头引领、集群共进的发展格局。

同时,北京经开区也积极吸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等六大中心落地,搭建了全市首创的“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2022年,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产值约900亿元,累计上市企业21家,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按照最新发布《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规上企业总数突破120家,上市企业数目突破30家,在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医疗装备智造等前沿赛道形成创新突破,新申报上市药品、二类及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00个以上,建设成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

产业优势助力药械智能化变革

“智造”转型推动产业升级

康龙化成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新药筛选,中生研究院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服务医疗研发,长木谷医疗采用人工智能辅助完善骨科植入手术方案,亮亮视野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帮助听障人士“看见”周围的声音……在北京经开区,越来越多生物医药健康企业迈出了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一步,“新药智造”的产业基础已然形成。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对“新药智造”进行了解读:“新”是创新、革新,是动力,聚焦产业新技术新方向新人才,以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生态带动产业的革新与迭代;“药”是药品、药械,是根基,构建从产品早期研发、临床研究、落地生产到市场应用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智”是智慧、智能,是未来,支持数字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抢占未来技术新高地;“造”是创造、造诣,是品牌,代表精益求精的品质,创造出更高水平的“亦庄药”,努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高地。

“智造”转型过程中,政府如何助力?根据最新发布的配套政策,北京经开区将对首次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高端医疗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资金300万元;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首次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在区内经认定的医药产业空间产业化的企业,按照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3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新成立或新迁入亦庄新城,从事高端医疗装备研发、生产、服务的中小微企业,按照实际租金50%的比例给予补贴……

优化政策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和贡献

全流程服务体系为企业保驾护航

为落实《行动计划》,经开区构建了1+N政策体系。“1”是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普适性政策,“N”是细分赛道的专项政策。在本次大会上率先发布了面向细胞基因治疗、高端医疗装备两个关键赛道的专项政策。普适性政策与专项政策互为补充,符合申报条件要求的,可同时享受;在兑现方式上,推行“线上受理、一网通办、限时办结”模式,扩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条款的比例,让企业有更优体验和更多的获得感。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经开区将鼓励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与国家试验室、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战略性、关键性创新成果。对承担国家、北京市重大科技和产业专项的,给予最高1:1的资金配套,年度支持金额最高2000万元。聚焦高端医疗装备和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全球产业前沿领域,鼓励企业开展创新品种早期研发、临床研究,单个企业年奖励额度提高到1亿元。

北京经开区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为企业保驾护航。北京众多三甲医院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为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医工结合可能和丰富的临床资源;国家药监局直属六大中心落地,更为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新机。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经开区将以此大会为新的起点,加快布局前沿技术赛道,进一步研究完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生态,从空间、人才、资本、技术、国际化等全方位支持产业发展,有信心将北京经开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药智造”产业高地,打造出世界级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集群,为促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来源:人民网 | 池梦蕊

E.N.D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视频号


往期文章推荐: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

简述AAV生产工艺下游纯化的挑战

2023年最具潜力获批药物TOP10,包括DMD基因疗法SRP-9001等

CDE发布《溶瘤病毒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3.2.13)

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报告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攻克SMA

各大CAR-T疗法2022年销售业绩

细胞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研究报告

2023年基因治疗行业面临的5大挑战

药物研发全流程图谱

AAV基因治疗药物Zolgensma:2022年实现年销售额13.7亿美元

七家值得关注的RNA Biotech公司

世界首个CRISPR基因编辑疗法上市申请获受理,来自诺奖团队

长寿科技掀起投资风口,基因疗法比小分子具有更大潜力

GEN:2023年值得关注的七大生物制药趋势

基因疗法已走出“黑暗时期”,即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以AAV为载体的基因治疗药物的生物分析策略

加速病毒载体疫苗开发的新兴策略

应用于mRNA疫苗及药物中的分析技术

RNA疗法前景广阔,核酸药物有望开启第三代药物浪潮

质粒和病毒载体生产工艺流程解析

汇总全球已上市的45款基因治疗药物

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最新概述

NK细胞在新冠病毒防治中的具有重要价值

先导编辑器(Prime Editing)研究进展

细胞培养基行业深度报告

国内TIL疗法竞争格局

基因编辑进入迷你时代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