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新增7项先进科技禁止/限制出口 合计达139项

赵德铭、周文桐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2023-03-10

近期,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以下简称“服贸司”)发布《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为加强技术进出口管理,商务部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对《目录》进行了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次修订是继2008年、2020年两次主要修订后的又一次重大修订,特点在于对《目录》进行大幅度删减并细化部分技术条目的控制要点。

 

本文将总结、分析《目录》本次修订的主要变化并简要介绍《目录》项下技术的出口监管要求,以便企业评估本次修订对其业务的影响。

 

一、本次修订的主要变化

   

据《通知》介绍,本次《目录》修订拟删除技术条目32项,修改36项,新增7项;新增的7项技术分别是:光伏硅片制备技术、激光雷达系统、用于人的细胞克隆和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农作物杂交优势利用技术、散料装卸输送技术。修订后《目录》共139项,其中,禁止出口技术24项,限制出口技术115项。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在2020年《目录》修订答记者问时已表示,商务部、科技部将进一步删减调整《目录》。本次《目录》修订以删减、细化技术条目为主,与商务部此前释放的信号相符。

   

《通知》仅附随发布修订后的完整《目录》,为便于了解修订版较之现行《目录》的变化,我们将主要调整内容归纳总结如下。

 

(一)删除技术条目

 

 

(二)增加技术条目

 

 

(三)修改技术条目

 

 

二、对本次修订的几点观察

   

(一)本次修订所涉行业

 

纵观本次《目录》修订,删去的技术条目大多属于农业、食品业、纺织业、化工业、设备制造业等传统行业,鲜少涉及高新技术产业。另外,除“工程机械的应用技术”外,删去的技术条目均来自2008年修订的《目录》;换言之,2020年《目录》修订新增的技术条目基本得到保留。

 

本次《目录》修订增加的技术条目属于生物研究、稀土、光伏、智能汽车等关键、新兴产业,体现了制定者在保护国家安全及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的考量。

 

本次《目录》对多个技术条目进行了修改,覆盖各个行业。其中,小部分修改为减少控制要点,大部分修改为增加控制要点,或者通过技术举例、增加描述、增加参数等方式细化各技术条目的控制要点;总体呈现出限缩传统行业技术出口管制范围、完善高新技术出口管制范围的趋势,反映了技术发展的现实情况。

 

(二)本次修订旨在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根据《通知》,此次《目录》修订的目的在于为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创造积极条件。[1]商务部暂未对此次《目录》修订的背景、目的作更详细的说明。从修订内容来看,《目录》对农业、食品业、纺织业等传统行业的技术管制有所放松,体现了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的总体方向。

 

(三)本次修订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的出口管制

 

尽管本次《目录》修订的基调是促进国际技术合作,但对于高新技术的出口管制并未放松,而且有进一步补充完善的趋势,体现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则。

 

2020年《目录》的修订是在中美关系高度紧张的背景下进行的: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在就2020年《目录》修订答记者问时指出,调整《目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2];技术贸易对政治、经济、国防、文化、社会、生态、资源等领域安全都可能产生影响,只有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基础上,技术领域对外开放才可能行稳致远[3]。与本次以删减为主的修订不同,2020年《目录》修订的关键内容在于新增了无人机技术、密码安全技术、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术、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技术等23项限制出口的技术条目。其中,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术、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技术等新增控制要点受到高度关注,该调整亦对诸如Tik Tok收购项目的技术出口产生相当影响。

 

如前述分析,在本次《目录》修订中,2020年《目录》新增的技术条目基本得到保留,其控制要点更加完备及细化;另一方面,本次《目录》修订增加的技术条目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删除的技术条目多属于传统行业。由此可见,我国对无人机、3D打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医药制造、通信设备及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行业仍将实施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这与我国科技企业在近年来积累的技术优势相符,也体现了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一贯战略安排。

 

三、技术出口的监管要点

   

(一)技术出口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技术出口是指从我国境内向境外,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技术秘密转让、技术服务和其他方式的技术转移。也就是说,凡是涉及向境外转移技术,无论是采用贸易还是投资等其他方式,均要遵守《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的规定。

 

(二)技术出口的监管模式

 

《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按照技术出口的不同管理模式将技术分为自由、限制和禁止出口三类,其中:

  • 自由出口的技术:事后合同登记备案;

  • 限制出口的技术:出口需要事先申请许可证,未经商务部门许可,不得出口;

  • 禁止出口的技术:不得出口。

对于限制出口的技术,企业在对外进行实质性谈判、签订技术出口合同前,必须向商务主管部门提出技术出口申请并取得其签发的《技术出口许可意向书》。签订技术出口合同后,仍需将该合同提交商务主管部门审查,由商务主管部门决定是否颁发《技术出口许可证》。技术出口合同自《技术出口许可证》颁发之日起生效。[4]

 

在出口限制出口的技术时如涉及办理海关事宜(例如通过有形货物或有形载体出口技术的情形),则技术出口经营者在办理海关事宜时应主动出示《技术出口许可证》,海关验核后办理有关放行手续。[5]

 

(三)违法与处罚

 

根据《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违反禁止、限制出口技术监管要求的处罚主要包括:[6]

 

 

《海关法》未直接规定对违法出口禁止、限制出口技术的处罚。但是,如果技术通过有形货物或有形载体出口,海关可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以下处罚:[8]

 

 

(四)《目录》项下技术与《出口管制法》管制技术的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目录》及其对应的《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主要规制经济领域技术的出口;而军民两用物项、军品、核、导弹等敏感物项相关技术的出口则另有一套规制体系(即以《出口管制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属于《目录》所在技术进出口管理体系的管辖范围。[9]尽管如此,这两套体系所规制的出口技术可能存在界限模糊之处;此外,若《目录》项下技术涉及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被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恐怖主义目的之风险,则未经许可出口该等技术可能同时面临《出口管制法》下的处罚风险。企业在出口技术前需要谨慎判断该技术所属的监管体系,并视需要向主管机关或专业机构咨询。

 

四、总结

   

《目录》的修订可能会对企业的技术合作、技术服务、投资活动等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目录》的修订稿仍处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阶段,企业可参考上述分析进一步评估《目录》修订对自身业务的影响,并根据需要向商务部提交对《目录》的意见。企业应对此次调整予以高度重视,相应完善技术出口合规内控机制,依法合规经营。

注释:

[1] 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2]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就调整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答记者问

[3] 在维护国家安全基础上扩大对外技术交流——权威专家解读《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调整发布

[4] 《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十四条。

[5] 《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第十八条。

[6] 《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

[7] 《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规定的处罚措施还包括暂停、撤销对外贸易经营许可,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已取消。2022年12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决定删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九条,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不再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手续。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三条、第十四条。

[9] 《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出口核技术、核两用品相关技术、监控化学品生产技术、军事技术等出口管制技术的,依照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核技术、核两用品相关技术、化学两用品相关技术、生物两用品相关技术、导弹相关技术和国防军工专有技术的出口不适用本办法。

来源: 环球研究 / 环球评论

E.N.D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视频号


往期文章推荐:

基因编辑 “刹车系统”

世界首个CRISPR基因编辑疗法上市申请获受理,来自诺奖团队

长寿科技掀起投资风口,基因疗法比小分子具有更大潜力

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GEN:2023年值得关注的七大生物制药趋势

传奇生物:2022年BCMA CAR-T销售额9亿元

资本从互联网向生物技术迁移,未来10年,细胞、基因和生物工程成为核心驱动力!

全球首次报道针对新冠不同变异株的冻干型脂质纳米颗粒mRNA疫苗研究成果

2023年有望在国内获批的十大新药,涉及CAR-T、RNA药物、ADC等多种类型药物

基因疗法已走出“黑暗时期”,即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以AAV为载体的基因治疗药物的生物分析策略

加速病毒载体疫苗开发的新兴策略

应用于mRNA疫苗及药物中的分析技术

RNA疗法前景广阔,核酸药物有望开启第三代药物浪潮

质粒和病毒载体生产工艺流程解析

盘点2022年国内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投融资情况

国内外基因治疗明年爆点展望

汇总全球已上市的45款基因治疗药物

一年时间国内13款AAV基因疗法IND获批,国内AAV基因疗法加速发展

汇总|今年全球获批上市的7款基因疗法

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最新概述

NK细胞在新冠病毒防治中的具有重要价值

先导编辑器(Prime Editing)研究进展

《Nature》发布2023年最值得关注科学事件,包括mRNA药物、基因编辑

今年我国多地发文支持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与基因编辑的发展

一文读懂:CRO、CMO、CDMO的具体差异

细胞培养基行业深度报告

新药从研发到上市的全流程,一文读懂IND、NDA、ANDA... ....

国内TIL疗法竞争格局

基因编辑进入迷你时代

汇总|全球已上市的43款基因治疗药物

细胞治疗药品综述报告

NK细胞疗法未来的方向

CAR-T 细胞治疗行业研究报告

AAV制备工艺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2)

一文尽览 | 2022国内企业实体瘤CAR-T疗法进展

一文览尽:中国干细胞药物注册申报和受理

AAV基因治疗领域专利调研报告

碱基编辑器及其临床相关研究进展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