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申领 | “碳中和”主题PBL课程工具包
想和孩子谈谈碳中和,但是担心专业知识无法应对;
希望孩子不仅仅是知道碳中和,还能将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行动;
期待孩子能够思考环境问题时既能够立足当下,又能够面向未来……
欢迎申领《畅想2060,碳中和的未来》工具包,开启你和孩子的探索之旅!
01
—
工具包背景
碳中和”,自主贡献全球环境保护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明确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未来的主人,儿童可以如何理解“碳中和”,甚至开展力所能及的行动参与“碳中和”呢?
“碳中和”主题PBL教学工具包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由学生设计、计划、执行一个完整项目,并最终产出一个面向公众的结果。PBL是一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02
—
工具包核心价值
对孩子来说,“碳中和”主题工具包可以:
• 帮助孩子建立知识体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想象力;
• 提升孩子们的环保知识和实践能力;
对学校和老师来说,“碳中和”主题工具包可以:
• 为学校响应教育部号召,开展节能教育提供方案;
• 提升学校的公众形象,引入生源;
• 开拓学校思维,创新性的开展教育;
03
—
工具包核心模块
课程基本信息
主题:碳中和;
建议时长:3小时+;
建议人数:25人左右;
建议年级:6年级及以上;
课程道具:废旧品、网络设备、工具包及其辅助教学的白纸等
课程理论依据
本课程主要从教育本质论出发,结合社会化教育,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
课程是以PBL(项目式)学习为基础的。该方式主张把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教育过程的核心和有效学习的依据,让学生基于脑海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主动去建构知识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经过实践来解决问题。
本课程还运用了设计思维,以探索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创造出符合其需要的解决方案。
教学设计及教学工具
入项活动之团建活动
组织参与活动的同学们进行一次团建活动,使同学们彼此熟悉、了解对方,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能够在接下来的任务过程中更好的团结协作。
入项活动之碳与碳中和是什么
组织同学们进行一场头脑风暴,引发同学们对于碳与碳中和的思考。引导同学们想象碳排放量增高导致气候变暖的2060年,世界会变成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工具包中的一个视频,演示了冰川融化的机制,让同学们意识到碳排放量增高的危害。
入项活动之碳足迹计算器
让同学们观看碳足迹相关视频,并对视频发出思考,提出自己的新发现,利用碳足迹计算器进行探索。
调研之提出一个高碳问题
引导同学们根据前面的经验积累,选择项目研究的核心问题,此时要注意老师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项目的落地性原型设计之案例参考。
原型设计之案例参考
由老师们引导同学们,帮助同学们打开思维,激发学生搜索、查找更多相关案例。
原型设计
应用探究结果、跨学科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公开展示
由小组同学共同进行项目成果的展示。
教学评估
从多维度对活动内容进行评估,以便后续我们团队能够制作出更好的产品。
04
—
工具包核心特色
• 激发孩子去探索自然的兴趣
• 提供给老师完整的活动方案
• 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
• 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化
05
—
来自教师和学生的反馈
课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从问题导入、活动流程,到资料都做足了设计和准备,为老师的备课节约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的碳主题学习,融入了探究性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课程的兴趣。
新颖的教学方式让老师不担心自己的碳知识储备,反而对PBL,设计思维等新颖的教学理念和实施充满兴趣。
课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案例、视频,让我对于环境保护的概念的理解更加具象和切实。
对于平常只能从新闻中了解的热点可以深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不仅让我看到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更激发了我自己主动去做更多的低碳行为。
课程吸引我去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我特别喜欢探究的就是高碳行为和低碳行为的差别。
06
—
获取工具包
方式一、工具包解读及发布,欢迎收看我们的发布&解读直播回放,填写报名表后,我们将发送相应的文本至大家的邮箱
方式二:填写表单自动获取下载链接,因为文件比较大,建议使用电脑端
07
—
后续服务
更多阅读:
碳中和相关
零废弃相关:
这个“零废弃达人挑战赛”是怎样让孩子成为ChangeMaker的?
生态研学相关:
“走进湿地,关爱自然” | 同济一附中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地理研学活动
未爱教育,致力于打造基于研究的教育创新实验室,通过孵化教育公益产品,推动儿童及青少年的“关心品质”的发展,创造有爱的未来。我们以促进教育公益系统性变革为愿景,致力于研究、支持和实践更多的“关心”特质的教育创新。我们希望通过联合一大批的非盈利组织,基金会,学校,教育局,企业以及社会人士,打破行业、专业和文化界限,推动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