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函数图象与点、线段系列(2)|代几综合【压轴解析】

永泰一中张祖冬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 2022-07-16

强烈推荐:中考系统复习

(视频解析与同步训练)

注:本系列内容选自本人已使用多年的中考系统复习讲义内容,共34课时(在下方4个链接中),从知识点复习(解读)到例习题的分析全程视频讲解,可作为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提前复习使用,欢迎转发分享.


中考数学系统复习与同步训练(01-10)
中考数学系统复习与同步训练(11-20)
中考数学系统复习与同步训练(21-30)
中考数学系统复习与同步训练(31-34)



(点击上述,打开强大的搜索功能)

请观看下面视频操作演示



函数图象与点、线段系列(2)

6.抛物线与线段及计算说理

(2017•湖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4,0),C(m,0)是线段A B上一点(与 A,B点不重合),抛物线L1:y=ax2+b1x+c1(a<0)经过点A,C,顶点为D,抛物线L2:y=ax2+b2x+c2(a<0)经过点C,B,顶点为E,AD,B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若a=﹣0.5,m=﹣1,求抛物线L1,L2的解析式;
(2)若a=﹣1,AF⊥BF,求m的值;
(3)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a(a<0),无论m取何值,直线AF与BF都不可能互相垂直?若存在,请直接写出a的两个不同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文解析:

(1)简析:利用待定系数法,只需将A、C点代入y=ax2+b1x+c1中,求得:


(2)A(-4,0),B(4,0),C(m,0).

先分别求出过A、C两点(或过B、C两点)且a=-1的抛物线解析式,分别为:

L1为y=﹣x2+(m﹣4)x+4m;

L2为y=﹣x2+(m+4)x﹣4m;

 通过配方,求得:顶点D、E的坐标分别为:


如下图示,过点D作DG⊥x轴于点G,过点E作EH⊥x轴于点H,



当AF⊥BF时,∠1+∠3=90°,
又∠2+∠3=90°,得到∠1=∠2.
分别在Rt△AGD和Rt△BEH中,
tan∠1=DG/AG=BH/EH=tan∠2
得:



附:实际符合条件的图形如下:



(3)A(-4,0),B(4,0),C(m,0).

抛物线的解析式分别为:


如下图示,过点D作DG⊥x轴于点G,过点E作EH⊥x轴于点H,


       假设AFBF时,∠1+∠3=90°,又∠2+∠3=90°,得到∠1=∠2.

       分别在Rt△AGD和Rt△BEH中,由tan∠1=DG/AG=BH/EH=tan∠2得:



反思:数形结合思想是依托,“式的变形与计算”是关键.


7.抛物线与直线、相似
(2017•宁波)如图,抛物线y=(1/4) x2+(1/4)x+c与x轴的负半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连结AB,点C(6,15/2)在抛物线上,直线AC与y轴交于点D.
(1)求c的值及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
(2)点P在x轴正半轴上,点Q在y轴正半轴上,连结PQ与直线AC交于点M,连结MO并延长交AB于点N,若M为PQ的中点.
①求证:△APM∽△AON;
②设点M的横坐标为m,求AN的长(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图文分析】
(1)将C(6,15/2)代入y=(1/4) x2+(1/4)x+c得c=﹣3,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y=(1/4) x2+(1/4)x-3.
当y=0时,(1/4) x2+(1/4)x-3=0,
解得x=﹣4或x=3,所以A(﹣4,0).
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AC的解析式为y=(3/4)x+3.

(2)①如下图示:
求得B(0,-3)、D(0,3),
得到OB=OD,又OA⊥BD,
所以AB=AD,从而得到∠1=∠2.
根据“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和“对顶角相等”可得到∠3=∠5.如下图示,
因此,△APM∽△AON.
②如下图示,


分别在Rt△AOB和Rt△AME中,由cos∠1=AE/AM=4/5=cos∠2可得AM=5/4×AE=5/4×(m+4)=5(m+4)/4,同时AP=2m+4.
如下图示,由上一题知△APM∽△AON,
得AN:OA=AM:AP,
进一步,得AN=OA×AM/AP,将相关数据代入,


(显然本题用相似来解答也可)

反思:本题为二次函数背景下的几何问题的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三角函数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方程思想等知识,综合性较强.同时最后一小题含式的化简计算(有一定的计算量).
8.抛物线与点、线段,面积
(2017·甘肃张掖市)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4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B(﹣2,0),点C(8,0),与y轴交于点A.
(1)求二次函数y=ax2+bx+4的表达式;
(2)连接AC,AB,若点N在线段BC上运动(不与点B,C重合),过点N作NM∥AC,交AB于点M,当△AMN面积最大时,求N点的坐标;
(3)连接OM,在(2)的结论下,求OM与AC的数量关系.



【图文解析】
(1)简析:只需将点B、点C的坐标分别代入y=ax2+bx+4可得关于a、b的方程组,即可得到a、b的值。答案为:
y=1/4x2+3/2x+4.
(2)由于A(0,4)、B(-2,0),C(8,0),不难得到OA=4,BC=10,设点N的坐标为(n,0)(﹣2<n<8),则BN=n+2,CN=8﹣n.如下图示,

法一:先求SABN=0.5×(n+2)×4=2n+4,
 由于A、M、B三点共线,
所以SAMN:SABN=AM:AB.
另一方面由NM∥AC,
可得AM:AB=(8-n):10,
所以SAMN:SABN=(8-n):10,
化简,得:


因﹣1/5<0,当n=3时,即N(3,0)时,△AMN的面积最大.



法二:由A(0,4)和C(8,0)先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为y=-1/2x+4,再
由A(0,4)和B(-2,0)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为y=2x+4.
       因为NM∥AC,所以可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1/2x+b,将点N(n,0)代入,1/2n+b=0,解得b=1/2n,所以直线MN的解析式为y=-1/2x+1/2n=-1/2(x-n).如下图示:



所以,SAMN=SABN-SBMN
=0.5×BN×OA-0.5×BN×MN
=0.5×BN×(OA-MN)
=0.5(n+2)[4-(2n+4)/5]
=……=-1/5(n-5)2+5. 下同.


【反思】虽然第二种方法较繁,但两种解法都是常用的解题思路.
(3)由(2)得N(3,0),此时N为BC边的中点,如下图示:



由NM∥AC可得:AM:BM=CN:BN=1:1,即AM=BM.
在Rt△AOB中,由AM=BM可得,OM=1/2AB.如下图示:



分别在Rt△AOB和Rt△AO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B=2×根号5,AC=4×根号5,所以AB=1/2AC。如下图示:


(当然也可用相似来证AB=1/2AC).
所以OM=1/4AC.

相关文章

函数图象与点、线段系列(1)|代几综合【压轴解析】
函数图象与角系列(1)|代几综合【压轴解析】
抛物线与面积、周长相关(2)|代几综合【压轴解析】
抛物线与面积、周长相关(1)|代几综合【压轴解析】
二次函数与计算说理系列(1)|代几综合【压轴解析】


-END-

往期推荐


例析-初中几何辅助线添加思路(38个实例)

近几年福建中考热点—(压轴中的压轴)判别式的运用与初高中衔接

[视频解析]2020年江苏徐州第27题解析

[视频解析]2020年江苏扬州第27题(倒二压轴)解析

教师备课、讲课、听课、说课、评课诀窍大全,拿来就能用!转发收藏!

[视频解析]2020年辽宁抚顺第26题(倒二压轴)解析

[视频解析]2020年山东临沂第26题(倒二压轴)解析

[视频解析]2020年四川内江第27题(倒二压轴)解析

[视频解析]2020年山东潍坊第24题(倒二压轴)解析

收藏|(完整版)《尖子生之路》共七册-配套视频解析

[视频与图文]2020年四川德阳中考中考第25题(倒一压轴)解析

函数图象与角系列(1)|代几综合【压轴解析】

抛物线与面积、周长相关(2)|代几综合【压轴解析】

抛物线与面积、周长相关(1)|代几综合【压轴解析汇总】

二次函数与计算说理系列(1)|代几综合【压轴解析】



初中数学各个阶段培优图书介绍与购买
初中数学章节资源汇总(人教版)
《尖子生之路》配套视频完整汇总
《尖子生之路》各册详细目录/3D电子书
初中数学各年级期中期末资源汇总
教学反思与教研提升及中考相关文章汇总
初中三个年级上下学期培优提高系列汇总
中考压轴
解析系列
20中考
19中考
18中考
17中考1
17中考2
专项训练
质检压轴
解析系列
20九下
19九下
18九下
17九下
19九上
18九上
推荐:中考数学压轴按知识点详细分类汇总V1.0
622分钟几何画板视频教程
图书其他
画板学习
预习超前
例题教学
关注本公众号
相关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