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视点丨不战而屈人之兵:美国强制力量研究(七)强制力量的评估

2017-02-19 计宏亮 信息与电子前沿

6



方案评估

 

这些强制力中的每一种都可根据其预期效力、国际合作前景和成本来评估;见表1。 请注意支持政治反对派运动和实施网络作战的成本和风险可高可低,这取决于这些方案的影响是否可控制。还要注意网络作战不需要获得国际支持,但可能面临国际社会的责难。 


这些研究结果差不多是在考虑到美国的强制能力及其潜在敌人的脆弱性之后想到的。美国的网络装备尤其良好,足以恐吓想攻击全球金融的敌人,培养并利用全球媒体和社交网络来支持敌人的政敌,并发动网络战。出于同样的原因,这些也是敌人可能面临危险的方面。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最高等级的措施不需要广泛的国际参与或共识


表1  根据效力、国际支持和成本/风险评估P2C方案

另一个需阐明的视角是用于对抗俄罗斯、伊朗和中国的三种相对有希望的P2C所具有的预期成本/风险和效力(表2)。 


在考虑了P2C的一个关键方面(与敌方的沟通)之后,我们解释了这些评估指标,并提供了一些研究结果和建议。   

 

沟  通 


为了能奏效,P2C需要美国与敌方沟通,可能比采用硬实力或软实力时沟通得还要多。这当中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强制措施的采取或撤消取决于敌方的行为。这种“交易”必须让双方都知晓。如果希望交易准确,那么沟通内容也必须准确:如果贵方不再将武器运送到你们邻国领土中的代理人那里,我们将停止对贵方的银行业制裁。如果美国主要关心的是更普通的行为模式,则可在沟通中避免作正面答复:如果我们观察到你们对邻国实施了更负责的行为,那么我们将重新考虑我们既有制裁措施的严重程度。 


表2  根据潜在的敌手评估P2C方案 

注:绿色表示“最有希望”;红色表示“严重问题”;黄色表示处于两者之间。 

 

一般来说,交易越不明确,被攻击或陷住的可能性越小。美国曾准确地告诉伊朗,伊朗一方采取哪些行动来缩减铀浓缩可使其国际制裁被取消;但不太确切的是美国取消其余制裁措施的条件。美国已告诉俄罗斯,如果俄罗斯继续支持乌克兰东部的亲俄分离主义者,俄罗斯将面临更严厉的制裁;但不太确切的是俄罗斯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结束当前受到的制裁。虽然外交官通常喜欢说模棱两可的话,以便给自己多留条后路,但要使P2C能运作,可能需要清晰的表达。 


华盛顿常常信口胡说要更换这个或那个政权,无怪乎一些政权认为制裁的目的不过如此。北朝鲜领导人认为美国想要他们死并将继续隔离、惩罚他们直到他们死为止——这种想法并非完全错误;因此,对他们进行制裁没有多少强制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伊朗的神权领导人也确信美国的最终目标是将他们清除。美国政府说的话——大意是伊朗这个国家可以通过努力重返国际社会——可能似非而是地给美国赋予了更大的强制力。 


在任何情况下,与敌人沟通都意味着应当一直采用直接坦白的交流渠道和模式。在此我再次重申:伊朗对美国目的所抱有的不确定性态度实际上可能会削弱美国对伊朗政权的影响力,这表明只有更清晰的交流内容才有利于保证美国的利益。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的沟通显然更好,这得益于冷战留下的“遗产”;而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接触则归罪于1979年两国关系决裂的恶果。由于与俄罗斯相比,欧盟在西方的P2C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如果美国和欧洲的领导人遵循相同的原则,那么对俄罗斯的制裁就很可能会成功。 

 

研究结果和建议 


总而言之,我们的论点——即美国强制力的重要性和潜在效力都在增加——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可供美国使用的三种可能最划算的P2C工具分别是:金融制裁、支持非暴力政治反对派、攻击性网络作战。下面,我们再扼要重述一下: 


  • 金融制裁精确地提供标定的经济创痛——从针对性地打击个人到损害指定的行业再到延缓整个经济活动。金融制裁的力度可根据目标对象做出的反应进行上调或下调。切断获得信贷、硬通货和资产的渠道是一种灵活的杠杆手段,而且与禁止进出口相比更容易监控、管理。在需要国际参与时,只需让主要国际银行所在的几个关键国家参与就行了。与对俄罗斯或伊朗的金融制裁相比,对中国的金融制裁更复杂、更难以实施及保持,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危险性更大。 


  • 支持亲民主反对派可能极具威胁性,因此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全球的信息网络和媒体给反对派的运动及其国外支持者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面临国内压力的政权可能会节制其国外行为,尤其是当它有理由相信这样做有助于缓解国内压力时。相反,当一个政权确信美国的目的是要将其清除时,该政权可能更加难以操纵,就像北朝鲜案例中表现出的那样。由政府指导的计划与非政府计划相比更容易控制,但这些计划一经泄露也可能会事与愿违。与此同时,相信能够控制政治动态可能只是一种错觉:镇压或(在另一个极端)暴乱具有严重的风险性,而且对反对派或在野党的支持力度越大,这种风险就可能越高。这种强制方法对伊朗可能更有效,俄罗斯次之,对中国则极不可能奏效。  


  • 攻击性网络作战是一种高回报、高风险的强制方案。确实,攻击性网络作战可能被视为一种无形的战争形式,因此拥有像P2C一样强的硬实力。而且,如果这些作战方式经过巧妙地定向及标定,并能避免间接伤害,那么它们可能会非常有效。网络作战会对社会和市场的功能及信任度产生冲击性影响,还可能扰乱国家本身。如果目标国家是“网络强国 ”(例如中国和俄罗斯),那么由报复和战事升级带来的风险及成本是相当大的。对于美国来说,指望这两个国家中任何一个国家无视网络对抗是一件铤而走险的事。相比之下,伊朗更易受网络强制的影响。与制裁相比,美国在网络作战中几乎不需要国际合作,但是预计会受到强烈谴责。 


这三种P2C中的其中两种——支持政权反对派和发起网络作战——实际上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增加(而不是减小)冲突风险。P2C注定会成为军事力量的替代者,或者是当强制力不成功时可能引向成功之路的梯级。P2C可能造成非故意冲突,因此应当认真考虑并明智地使用P2C。 


毫不奇怪地是,对于中国,强制措施最难实施而且最具风险性。中国还是美国的最强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对手,其目的是要削弱美国在尤其重要的区域中的硬实力。目前,中国显示出了政治上的弹性;中国在世界经济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包括在世界金融中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有自己的P2C武器库,还拥有网络实力并持有美国债券。正如美国在利用军事力量打击中国时必须尤其审慎那样,美国在试图孤立中国银行、煽动中国政治反对派或攻击中国的计算机网络时也必须权衡利益、成功的可能性、成本以及报复风险。 俄罗斯、伊朗和其他不如中国强大、重要的国家更容易成为强制力的目标。当然,美国对中国实施合作及缓慢影响(即软实力,如果你愿意那样说的话)的范围大于与俄罗斯或伊朗合作的范围。甚至对中国来说,军事实力等强制力也会产生推定的杠杆作用。军事能力越强,强制方案越好,影响力就越明显,杠杆作用也就越大。 


在这方面,美国利用P2C来对付伊朗和俄罗斯——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肯定已经被中国看在眼里。 


除中国这个可能的但关键性的例外情况以及关于风险的警告外,美国的强制力在不断增加,不过美国攻击性军事力量的效用在减弱。美国及其至少最亲密、最有能力的友国对俄罗斯、伊朗和其他怀有敌意但易受攻击的国家实施强制力是美国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P2C能完全取代硬实力,因为硬实力的威胁性能够增强强制效力,使用硬实力可能是势在必行的。  


本次分析得到了很多具体建议: 

  • 美国及其最亲密的友国应当加倍努力,提升其监视金融资产和资金流量的能力,并在必要时孤立那些顽抗的国家以及可能与这些国家做生意的银行。为此,G7国家(加上瑞士)可能会签署并实现其首要银行之间的合作。 


  • 美国的国务院和情报体系应当增强对敌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力。但美国应当谨慎行事,不要以为自己能控制敌国政治反对派的动态或行动结果。 


  • 攻击性网络作战可能是最强大也是最危险的P2C方案。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具备网络战能力,报复和战事升级的危险性也会上升。也许美国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以及由这种依赖性产生的漏洞会使网络作战成为美国想要放弃(而非使用)的强制工具。 


  • 总的来说,美国政府应当为强制力的采用做好准备,就像为军事战争做好准备一样。这包括:分析方案及其风险,评估要求和能力,并开展军事演习及其它演习以提升这些能力。 


  • 政府当局、指挥控制机构和负责支持的机构在分工负责实施硬实力的同时,也应当分工负责实施强制力——例如财政部长负责金融制裁,国务卿负责支持非暴力反对派,国家情报总监负责非军事网络作战。 


  • 鉴于盟友对P2C有效性的重要性,美国应当与盟友磋商并共同规划P2C。 

 

总的来说,美国拥有重要的强制力,在美国的强制力面前至少两个潜在对手(伊朗和俄罗斯)免疫力较弱。虽然P2C不能取代军事实力,但它在美国的安全战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 电话:010-68893411

  •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 封面及文章配图来自于网络。

  •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系列合集:

2016年文章目录

DARPA的13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DARPA2016年最受关注的10大项目

DARPA的关键研究领域:信息,生物,技术边界

只要内容过硬,其他都无所谓的,2016微信大调查

两院院士:评选2016年中国、世界10大科技进展

15张图看未来30年科技改变社会

未来30年,塑造社会变化的6个关键趋势

美国陆军报告:未来30年,影响世界的24个核心科技趋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颠覆性技术

新视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进程概览

新视点:中美在网络空间如何达成共识:一种建构主义视角

新视点:特朗普大选获胜是颠覆式创新的胜利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三)

新视点:智慧城市就是更多参与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战略前沿技术

学术:SDN安全技术研究

学术:电磁武器打击链构建理论与方法研究

学术:图像在战术数据链中的可靠传输协议研究

学术:基于内部安全隧道防止节点隐藏木马的新方法

学术:量子计量技术在预警机中的应用

学术:传感器辅助的WiFi指纹室内定位方法

学术:三维打印的现状与未来

学术:网络空间进攻机理初步研究

学术:无人机在优化时敏目标杀伤链中的作用研究

学术:量子计量技术在预警机中的应用

学术:一种基于多频分级架构的空中自组网研究

学术:基于国防部体系架构(DODAF)的美军信息支持计划(IS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