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时风可易,风骨不能改
点击社会科学报
关注我们
切记,时风犹可易,风骨不能改。
目前,社会科学报音频节目已登录喜马拉雅FM、今日头条、阿基米德FM平台,将为大家奉献更丰富的人文社科音频读物,在以上平台搜索“社会科学报”就能找到。让我们在声音的世界里相见!
原文 :《时风可易,风骨不能改》
作者 | 陕西终南学社 史飞翔
图片 | 网络
唐文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对文学也颇有造诣。他16岁时曾自书“毋不敬,毋自欺”作为人生座右铭。想想,今天不就有些作家和文人自欺欺人,明明是自己花钱请人“活动”“运作”了一个文学奖项或是某个社会职位,却自以为是、信以为真,煞有其事地到处宣扬,自鸣得意。欺人尚能理解,自欺实在荒唐。自欺的结果就是势必会产生由内心冲突而导致的人格分裂。这个代价可谓巨矣。唐文治先生多次告诫世人:“文章一道,人品学问皆在其中。文章博大昌明,其人必光明磊落;文章坚卓,其人必敦厚笃实。至于尖刻险峻,其人必恶;圆熟软美,其人必陋。”这段关于文与人关系的文字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和可贵。
1934年,《人间世》杂志致信鲁迅先生,说他们开设了一个新栏目——“作者访问记”,除发表文章外,还刊登作家照片。为此,他们请求鲁迅先生能接受采访,并以书斋为背景,给他照张相,再与夫人及公子合拍一张全家照,一并刊登。鲁迅先生看后复信说:“作家之名颇美,昔不自重,曾以为不妨滥竽其列。近来稍稍醒悟,已羞言之。况脑里并无思想,寓中亦无书斋,‘夫人及公子’更与文坛无涉,雅命三种,皆不敢承。倘先生他日另作《伪作家小传》时,当罗列图书,摆起架子,扫门欢迎也。”身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的鲁迅竟如此地“不识抬举”“不近人情”,不但公然扫媒体之兴,而且反思作家的身份,今天很少有文人能像鲁迅那样理直气壮、了了分明。只怕更多的是“附庸风雅”“就坡下驴”,深谙世风的文坛上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钱钟书80岁生日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准备为他开一个纪念会或是学术讨论会,但钱钟书坚辞,不留丝毫商量之余地。此前还有人提议为他的父亲钱基博先生召开研讨会,钱钟书却有言在先:“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钱钟书出名后不参加任何会议,对各种学会也一律谢绝挂名。钱基博学生、钱钟书友人、著名学者吴忠匡屡屡参与各种学术会议,被钱钟书嘲之曰:“弟今作健,‘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会议场’可也。”今天,有多少所谓的“评论家”像“赶场子”一样地“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会议场”,非但不惭愧,且以权威自居,以此为荣,以此为业,以此为生。
文变染乎世。如今,时风发生了很大变化。满街都是吆喝声,大师满天飞。少了矜持,少了谦逊,也少了风骨。其实,人还是那些个人。时有古今,地分南北,但人类普遍的感情并没有改变。之所以会出现今天“身不由己”“言不由衷”的局面,那是因为我们都是“漩涡中的人”。公序良俗,践之在人。切记,时风犹可易,风骨不能改。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25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人口老龄化,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未来?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蓝天是他的归宿和梦想:纪念圣埃克苏佩里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大咖们都说了啥?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这位18岁的姑娘,开创了科幻小说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