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公司拿地,子公司开发,风险管控与涉税及签那种合同更节税!

实际招拍挂中,很多企业拿地时当地政府要求在项目所在地必须成了独立的子公司,这样有利于将税源留在当地,也有利于项目公司享受当地优惠政策,但是公司成立和开发资质办理需要时间,这样就会出现母公司先签署协议缴纳出让金,然后向子公司转移的问题。

如果转移处理不当的话,可能造成母公司向子公司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既定事实,税务机关将依法要求公司缴纳土地增值税、增值税、契税等税费。


通过查阅和咨询后,现整理如下:

第一种情况:母公司出钱拿地,还在申请竞拍阶段,拟成立子公司开发。


第二种情况:母公司出钱拿地,获得土地出让金收据,未办理土地证,拟成立子公司开发。


第三种情况:母公司出钱拿地,获得土地出让金收据,并取得土地证,拟成立子公司开发。 

一、还在竞拍申请阶段

第一种情况:母公司出钱拿地,还在申请竞拍阶段,拟成立子公司开发。


如果只是处于申请阶段的话,只要在竞买申请表上按模板填写好未来要成立子公司进行开发,完全可以规避后面的各种麻烦。


根据(国土资发[2006]114号)“申请人竞得土地后,拟成立新公司进行开发建设的,应在申请书中明确新公司的出资构成、成立时间等内容。出让人可以根据招标挂牌出让结果,先与竞得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在竞得人按约定办理完新公司注册登记手续后,再与新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也可按约定直接与新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也就是说,母公司在向国土部门提交的《投标申请书》中约定以下内容:


①拟成立子公司进行开发建设;②拟成立子公司的出资构成、成立时间;③房地产母公司代替拟成立子公司垫付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的收据等子公司注册成立后直接开给子公司名下。


竞买成功后,国土部门先与母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在母公司办理完子公司注册登记手续后,再与子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约定国土部门直接与子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二、票已开母公司,证还未下来

第二种情况:母公司出钱拿地,获得土地出让金收据,未办理土地证,拟成立子公司开发。


如果在竞拍申请中未就子公司事项约定,已造成票据开给母公司,但权证暂时还未下来,可以在国有土地部门的配合下,将权证过户到子公司名下。


财税[2016]140号)第八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包括多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受让土地向政府部门支付土地价款后,设立项目公司对该受让土地进行开发,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由项目公司按规定扣除房地产开发企业向政府部门支付的土地价款。(一)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公司、政府部门三方签订变更协议或补充合同,将土地受让人变更为项目公司;(二)政府部门出让土地的用途、规划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签署变更协议 或补充合同时,土地价款总额不变;(三)项目公司的全部股权由受让土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持有。”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还是可以签定变更协议或者补充合同的,将权证开给项目公司。


然后,到国土部门和财政部门协商换成子公司抬头的土地出让金收据,大多数还是能更换。如果无法完成更换,只要将母公司的土地出让金收据在子公司入账进土地成本,后期税务机关也是会认。

三、证已开给母公司

第三种情况:母公司获得土地出让金收据,并取得土地证,拟成立子公司开发。 


第三种情况与第二种情况相比,母公司已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在法律上该土地使用权是房地产母公司。母公司已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过户到项目公司,是一种土地转让行为。这将面临一定的税收和法律风险。


如果仍需过户到项目公司,主要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a、开发至投资总额25%时,转让至项目公司

b、将资产划转至项目公司

c、作价入股


1、资产转让

由于地产管理法要求,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方可转让。完成25%以后,在建工程转让涉及到到大量税费。


2、划转至项目公司

(财税〔2015〕37 号)规定:“同一投资主体内部所属企业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划转,包括母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之间,同一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之间,同一自然人与其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一人有限公司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划转,免征契税。”



3、作价入股


(国税发[2006]187 号 )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等,发生所有权转移时应视同销售房地产。”


既然视同销售,那么母公司需要缴纳所得税、增值税、土增税、契税、印花税等税费。而项目公司需要缴纳契税、印花税。


因此,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对比下来,可以发现,通过划转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过户至子公司,可以享受特殊计税,从而实现节税。


附:母公司拿地子公司开发涉税解析

实践中,往往存在房地产公司(一般是母公司)先参与土地中标,然后,再成立一个项目公司(该项目一定是母公司的子公司)对其中标的土地进行独立开发的现象。这种房地产母公司中标拿地,后注册成立项目公司(子公司)开发的现象,在实践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房地产母公司出钱拿地,获得土地出让金收据,未办理土地证,拟成立子公司开发。

房地产母公司已经种标拿地,母公司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并交纳土地出让金取得土地出让金合规票据入账,但是还没有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然后拟在项目所在地设立全资子公司或项目公司对该土地进行开发。

第二种情况:房地产母公司出钱拿地,获得土地出让金收据,并取得土地证,拟成立子公司开发。

房地产母公司已经种标拿地,母公司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并交纳土地出让金,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以及取得土地出让金合规票据入账,然后拟在项目所在地设立全资子公司或项目公司对该土地进行开发。

以上两种情况下的项目公司(子公司)进行开发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点:

母公司名下的土地使用权必须过户到母公司后注册成立的项目公司或子公司。如果母公司就将其中标的土地变更到其子公司名下,让其子公司进行后期的开发,面临一定的税收风险:将被认定为母公司向子公司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必须要依法缴纳土地增值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沉重的税收负担。到底如何规避以上税收风险呢?笔者针对以上两种情况的税收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借鉴的税收风险规避策略。

【第一部分】第一种情况的税收风险及规避策略

1、税收风险分析

由于母公司在土地中标拿地时,土地出让金是母公司出的,国土部门开具的土地出让金行政事业收据上的抬头是母公司的名字,而不是今后成立子公司的名字。由于今后成立的子公司从事该母公司中标地块开发的前提条件是,母公司中标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必须过户或变更到子公司名下,才能进行立项和开发。为此,母公司必须将其中标的土地变更到其子公司名下,可是,虽然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在国有土地部门的配合下过户到母公司成立的子公司名下,但是国土部门将土地出让金收据已经开给了房地产母公司,没有开给拟成立开发该土地的子公司。存在以下税收风险:子公司在计算土地增值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时,将面临不能扣除,使子公司的税收成本增加。

2、规避税收风险的法律依据分析

(1)国土资发[2006]114号第十条第(二)款第6项的规定

根据国土资源部于2006年5月31日发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06]114号)第十条第(二)款第6项“申请人竞得土地后,拟成立新公司进行开发建设的,应在申请书中明确新公司的出资构成、成立时间等内容。出让人可以根据招标挂牌出让结果,先与竞得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在竞得人按约定办理完新公司注册登记手续后,再与新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也可按约定直接与新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土地竞得人在提交的《投标(竞买)申请书》中约定成立新公司进行开发建设,并明确新公司的出资构成、成立时间等内容,在竞得人按约定成立新公司后,出让人与新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以新公司名义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视同出让人将土地使用权直接出让给新公司,按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征收有关税款;否则,属于土地竞得人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后再将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至新公司的行为,应按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征收有关税款。

(2)财税[2016]140号第八条的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金融 房地产开发 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第八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包括多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受让土地向政府部门支付土地价款后,设立项目公司对该受让土地进行开发,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由项目公司按规定扣除房地产开发企业向政府部门支付的土地价款。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公司、政府部门三方签订变更协议或补充合同,将土地受让人变更为项目公司;

(二)政府部门出让土地的用途、规划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签署变更协议 或补充合同时,土地价款总额不变;

(三)项目公司的全部股权由受让土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持有。”

根据此规定,笔者特别提醒,在适用该文件的规定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项目公司不可以扣除房地产开发企业向政府部门支付的土地价款。第二,如果存在多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一起中标拿地,则项目公司的全部股权必须由参与中标土地的多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共同持有。如果只要一个房地产企业参与中标拿地,则项目公司的全部股权,即100%的股权必须由该参与土地冲标的一家房地产企业持有。

ps:厦门要求该项目公司必须是新设立的。

(3)法律依据分析结论

综合以上国土资发[2006]114号第十条第(二)款第6项和财税[2016]140号第八条的规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房地产母公司中标拿地,在向国土部门提交土地中标申请书约定:拟成立子公司的出资构成、成立时间、子公司开发母公司中标的土地等内容,土地中标后,母公司支付了土地出让金,未获得土地证,无论国土部门是否给房地产母公司开具土地出让金行政事业收据或非税收入缴款书,只要国土部门与房地产母公司签署《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国土部门直接于母公司拟成立的子公司签署《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证过户到母公司拟成立开发该母公司中标土地的子公司名下,就不视同房地产母公司将其中标的土地转让给其子公司的行为,而是认定为国土部门将土地出让给房地产母公司拟成立子公司的行为。房地产母公司不缴纳任何税收。

第二,如果出现自然人中标拿地,然后拟成立独立法人的公司开发该自然人中标的土地,只要符合国土资发[2006]114号第十条第(二)款第6项的规定,也不视同该自然人转让该土地到其成立的公司名下的行为,该自然人也不缴纳任何税收。

第三,房地产母公司支付土地出让金,国土部门向房地产公司开具抬头为房地产母公司的土地出让金行政事业收据或非税收入缴款书,能否在子公司列支做成本入账,子公司能否在计算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呢?只要符合国土资发[2006]114号第十条第(二)款第6项的规定,视同为国土部门出让土地给子公司的行为。根据财税[2016]140号第八条的规定以及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国土部门向房地产公司开具抬头为房地产母公司的土地出让金行政事业收据一或非税收入缴款书可以在子公司做成本入账,在计征增值税时进行抵扣,在企业所得税前也扣除,但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能否扣除没有法律依据。

ps:不同地区税务政策不一,建议应事前做好政策咨询和协调,生米煮成熟饭就晚了。

3、税收风险规避策略

针对第一种情况,应采取以下规避策略:

(1)规避策略一:通过《投标(竞买)申请书》中的约定进行规避

第一,母公司(土地竞得人)在向国土部门提交的《投标(竞买)申请书》中约定以下内容:

①拟成立子公司进行开发建设;

②拟成立子公司的出资构成、成立时间;

③房地产母公司代替拟成立子公司垫付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的收据等子公司注册成立后直接开给子公司名下。

第二,与国土部门协商一致,根据招标挂牌出让结果,国土部门先与房地产母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在房地产母公司办理完子公司注册登记手续后,再与子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约定国土部门直接与子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2)规避策略二: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公司、政府部门签订三方补充协议,将土地受让人变更为项目公司。

如果母公司(土地竞得人)在向国土部门提交的《投标(竞买)申请书》中没有约定以下内容:①拟成立子公司进行开发建设;②拟成立子公司的出资构成、成立时间;③房地产母公司代替拟成立子公司垫付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的收据等子公司注册成立后直接开给子公司名下。则采用签订三方协议进行规避。

第一,在项目公司的全部股权由受让土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持有,而且政府部门出让土地的用途、规划、土地价款总额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公司、政府部门三方签订变更协议或补充合同,将土地受让人变更为项目公司。

第二,将国土部门开给房地产母公司的土地出让金收据,到国土部门和财政部门协商换成子公司抬头的土地出让金收据。如果换不成子公司抬头的收据,则将国土部门开给房地产母公司的土地出让金收据在子公司进行入账进土地成本。

(3)最优规避策略:规避策略一

以上两种规避策略中,由于考虑到国土部门开给房地产母公司的土地出让金收据,到国土部门和财政部门很难协商一致,换成子公司抬头的土地出让金收据。将在土地增值税前很难扣除,所以,笔者建议最好采用规避策略一的方法更妥当。

ps:实务中即使已经签订了土地出让合同并交足土地出让金,也还是可以协调国土部门财政部门延迟开具票据,凡事三思而定通盘考虑后最为保险。


【第二部分】第二种情况的税收风险及规避策略

1、法律税收风险分析

第二种情况与第一种情况相比,房地产母公司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在法律上该土地使用权是房地产母公司。因此,房地产母公司支付土地出让金并获得合规票据,必须在房地产公司母公司里入账进土地成本,然后母公司将其中标拿的土地,过户到其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或项目公司是一种土地转让行为。这将面临一定的税收和法律风险。

(1)法律风险。房地产公司母公司将其中标拿的土地过户到其拟成立的子公司进行开发,是一种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二)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基于此规定,房地产母公司将中标拿的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土地,没有进行任何资金投入对该土地进行开发,即使进行了投入开发,如果投资额达不到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房地产母公司就不可以将该土地转让到其子公司名下,让子公司进行开发。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2)税收风险分析

如果房地产母公司对其中标拿的土地进行投资开发,投资超过投资总额的25%,则意味着房地产母公司投资的不再是单纯的土地使用权,而是在建工程或在建项目投资,应按照不动产转让来交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但是房地产母公司面临缴纳较多税收的风险。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土地增值税宣传提纲>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110号)第六条第(二)的规定,对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投入资金,将生地变为熟地转让的,计算其增值额时,允许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支付的地价款、交纳的有关费用,和开发土地所需成本再加计开发成本的20 %以及在转让环节缴纳的税金。基于此规定,如果房地产母公司对其中标拿的土地进行投资开发,投资超过投资总额的25%,转让到其子公司名下,土地增值税加计扣除时,不可以扣除土地成本,房地产母公司将承担较重的土地增值税。

2、规避法律税收风险的法律依据分析

(1)财税【2014】109号)第三条的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重组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09号)第三条的规定,对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以及受同一或相同多家居民企业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按账面净值划转股权或资产,凡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股权或资产划转后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被划转股权或资产原来实质性经营活动,且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未在会计上确认损益的,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进行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一,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不确认所得。

第二,划入方企业取得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原账面净值确定。

第三,划入方企业取得的被划转资产,应按其原账面净值计算折旧扣除。

(2)财税〔2015〕37号)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事业单位改制重组有关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37号)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同一投资主体内部所属企业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划转,包括母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之间,同一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之间,同一自然人与其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一人有限公司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划转,免征契税。”

(3)财税【2014】116号)第二条的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16号)第二条规定:“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扣除计税基础后的余额,计算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

(4)法律依据分析结论

根据以上税收法律依据,房地产母公司将其中标拿的土地,在没有投入进行开发的情况下,要实现将土地过户到其子公司名下,只有两种模式选择:一是母公司将其中标拿的土地,评估作价进行投资入股到其子公司名下。二是母公司按照净值无偿划拨到其子公司名下。在这两种模式中,母公司按照净值无偿划拨到其子公司名下,母公司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节税的效果。

3、税收风险规避策略:母公司与子公司签订土地无偿划拨协议,避免母公司与子公司签订土地投资协议

母公司与其成立的准备开发其中标地块的子公司签订按照土地账面价值划转协议,而不能签订土地投资入股协议,否则母公司将承担一定的税收成本。具体以案例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

案例分析:某房地产企业将土地变更到其全资子公司名下开发节税的合同签订技巧]

【1、基本情况】

A公司于2016年3月1日,以120万元/亩的价格,通过招投标手续购入白湖片区D8地块共52亩,现国土部门对该片区综合评估约为140万元/亩。A公司领导层商议一致同意:将白湖片区D8地块过户到A公司100%控股下的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全资子公司B公司名下进行综合开发。但该地块如何变更到B公司名下,面临两种合同签订方案:一是A公司与B公司签订:将该地块按账面净值划转到B公司名下的土地划转协议;二是A公司与B公司签订:将该地块以增资扩股形式的投资入股到B公司名下的协议。请分析两种合同的涉税成本。

【2、涉税成本分析】

【第一种合同签订方法】(资产划转方案)的涉税成本分析如下:

(1)A公司需缴纳的税收成本

①企业所得税的处理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重组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09号)第三条的规定,对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以及受同一或相同多家居民企业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按账面净值划转股权或资产,凡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股权或资产划转后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被划转股权或资产原来实质性经营活动,且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未在会计上确认损益的,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进行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一,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不确认所得。

第二,划入方企业取得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原账面净值确定。

第三,划入方企业取得的被划转资产,应按其原账面净值计算折旧扣除。

基于以上税收政策规定,因此A公司按账面净值将土地资产划转到B公司,A公司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②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的处理

由于本案例中的A公司是将其名下的土地资产无偿划转B公司名下。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产(股权)划转企业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40号)第一条第(二)的规定,100%直接控制的母子公司之间,母公司向子公司按账面净值划转其持有的股权或资产,母公司没有获得任何股权或非股权支付。母公司按冲减实收资本(包括资本公积,下同)处理,子公司按接受投资处理。基于以上税收政策的规定,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资本公积/实收资本(账面净值)

贷:无形资产——土地(土地的账面净值

根据会计核算可以发现,A公司按原账面价值划转,无增值,因此,无需缴纳增值税、土地增值税。

③印花税的处理

A公司是将其名下的土地资产无偿划转B公司名下的行为,按印花税产权转移书据万分之五税率缴纳印花税。

120×52×0.05%=3.12(万元)

(2)B公司需缴纳的税收成本

①契税的处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事业单位改制重组有关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37号)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同一投资主体内部所属企业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划转,包括母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之间,同一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之间,同一自然人与其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一人有限公司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划转,免征契税。”基于此规定,B公司接受A公司划转土地资产,不需缴纳契税。

②印花税的处理

A公司是将其名下的土地资产无偿划转B公司名下的行为,按印花税产权转移书据万分之五税率缴纳印花税。B公司缴纳印花税为: 120×52×0.05%=3.12(万元)

第一种方案下的总税收成本为:6.24万元。

房地产母公司中标拿地,项目(子)公司开发涉税风险管控「详解」

【第二种合同签订方法】(投资扩股方式)的涉税成本分析如下:

(1)A公司需缴纳的税收成本

①增值税的处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十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服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第十一条: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财税[2016]36号文附件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试点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应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取得不动产,包括以直接购买、接受捐赠、接受投资入股、自建以及抵债等各种形式取得不动产,不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根据上述规定可以得出,企业将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换取被投资企业股权的行为属于有偿取得“其他经济利益”,且被投资企业取得不动产包括“接受投资入股”形式取得的不动产,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这就意味着企业以土地等无形资产和房屋等不动产投资应作为销售缴纳增值税,并可计算销项税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被投资企业作为抵扣进项税额的凭据。因此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要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

《关于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有关劳务派遣服务、收费公路通行费抵扣等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47号)第三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转让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取得该土地使用权的原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基于此规定,A公司以白湖片区D8地块增资扩股到B公司,需缴纳增值税(140-120)×52÷(1+5%)×5%=49.5(万元)

②印花税的处理

按印花税产权转移书据万分之五税率缴纳印花税。

140×52×0.05%=3.64(万元)

③土地增值税的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转让国有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的行为,是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87号 )第三条第(一)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等,发生所有权转移时应视同销售房地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5)第四条规定:“单位、个人在改制重组时以国有土地、房屋进行投资,对其将国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变更到被投资的企业,暂不征土地增值税。”第五条规定:“上述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不适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因此,本案例中的房地产A公司需缴纳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140×52÷(1+5%)-(120×52÷(1+5%)+3.64)】×30%=296.05万元

④企业所得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16号)第二条规定:“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扣除计税基础后的余额,计算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基于此规定,A公司将土地投资扩股到B公司名下,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140-120)÷(1+5%)×52-(3.64+296.05)】×25%=172.7(万元 )

A公司需缴纳税费合计:3.64+296.05+172.7=472.39(万元)。

(2)B公司需缴纳税费

①契税的处理

140×52 ÷(1+5%)×3%=208(万元)

②印花税的处理

按印花税产权转移书据万分之五税率缴纳印花税。

140×52×0.05%=3.64(万元)

B公司需缴纳税费合计:208+3.64=211.04(万元)

第二种方案下,双方缴纳税费合计:472.39 +211.04=684.03(万元).

但是,房地产企业B公司取得该土地的入账成本比第一方案的土地入账成本多52亩×(140-120)÷(1+5%)=990.5(万元),考虑到加计扣除30%,第二种方案下的开发成本(土地成本加上加计扣除成本)比第一种方案下多990.5×(1+30%)=1020.2(万元)。B公司未来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增值额少1020.2万元,按照最低一档税率30%计算,至少可以少缴纳土地增值税306.1万元(1020.2 ×30%)和少缴纳企业所得税178.53万元[(1020.2-306.1 )×25%]。基于以上分析,选择第二种方案的综合税收成本为199.4万元(684.03-306.1-178.53 )。

【3、分析结论】

通过以上涉税成本分析,土地划转方案双方需缴纳的税费比投资方案节约税款为193.16万元(199.4万元-6.24万元 )。因此,签订第一种合同更节税。


坚持更新分享真心不易,恳请大家随手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收益!帮我增加一个读者,都是对我莫大的鼓励与支持!谢谢大家!

版权申明: 作品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公众号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立马处理!

课程推荐(报名电话:010-80574763 找刘翔)


最新房地产建筑企业财税课程推荐

   

(深圳站)房地产投资并购全流程风险管理、核心要点及实操案例深度解析专题

‖2019年5月16–18日深 圳·京基晶都酒店‖主 讲:何老师‖(详细课件点开标题查看)

(深圳二)房地产开发企业之:广东省土地增值税清算实务与税收风险防控专场

‖2019年5月14–16日‖深 圳·京基晶都酒店‖主 讲:许老师‖(详细课件点开标题查看)

(北京站)新税率、严征管下的房地产全价值链税收疑难问题处理与风险规避

‖2019年5月8–10日‖北 京·陶然大厦‖主 讲:李老师‖(详细课件点开标题查看)

(北京站)个税社保最新政策下的建筑企业全过程财税风险管控暨合同涉税管理与疑难问题解析、实务操作专题

‖2019年5月27–29日‖北 京·好特热温泉酒店‖主 讲:陈志坚、林久时‖

(北京站)财务数据透视分析与财务报告系统性表达专题班通知

‖2019年5月15–17日‖北 京·康福瑞酒店‖主 讲:孙 犁‖

(成都站)新形势、新政策、严征管下的建筑施工业个税/所得税/增值税新政策应用及筹划与社保缴纳常见疑难解析专题

‖2019年5月10–12日‖四  川·成  都‖主 讲:李志远‖

(成都站)建筑施工企业降税率、扩抵扣政策解析运用与全流程税务疑难杂症实务处理专题(详细课件点开标题查看)

‖2019年5月22–24日‖—‖成 都·安泰安蓉大酒店‖—‖主 讲:徐 贺‖

(成都站)大数据时代下的建筑与房地产企业合同、票据、凭证的涉税风险管控与稽查应对专题(详细课件点开标题查看)

‖2019年5月10–12日‖成 都·西藏天湖宾馆‖主 讲:胡老师‖

成都站新形势、新政策、严征管下的建筑施工业个税/所得税/增值税新政策应用及筹划与社保缴纳常见疑难解析专题(详细课件点开标题查看)

‖2019年5月10–12日‖—‖四  川·成  都‖—‖主 讲:李志远‖

(何广涛课程)实名制用工核定改查账背景下的建筑企业疑难财税问题处理与税务稽查应对实务专题(详细课件点开标题查看)

2019518-19‖—山  东青  岛主 讲何广涛2019509-10‖—浙  江杭  州主 讲何广涛2019511-12‖—江  苏南  京主 讲何广涛

(沈阳站)大数据时代下的建筑与房地产企业合同、票据、凭证的涉税风险管控与稽查应对专题(详细课件点开标题查看)

‖2019年5月23–25日‖—‖沈 阳·玫瑰大酒店‖—‖主 讲:胡俊坤‖

房地产建安财税系列培训课程,火热报名中...!

预约报名:010-80574763 (找刘翔老师联系)

移动电话: 137 1870 3875(兼微信号)

报名专用邮箱:2850160377@qq.com  

现场课程收费标准

单次收费:3680/人 (建议加入我司会员,会员一人次合一千元左右、非常实惠!)

会员收费如下:

(1)普通卡会员:9680元(6人次现场学习,首次最多限4人)赠送(8本财税书+10个音频课程+U盘版财税快讯+精美礼品)

(2)贵宾卡会员:17800元(13人次现场学习,首次最多限5人)赠送(13本财税书+13个音频课程+U盘版财税快讯+精美礼品+移动电源)

(3)钻石卡会员:26800元(23人次现场学习,首次最多限8人)赠送(16本财税书+16个音频课程+U盘版财税快讯+精美礼品+移动电源+飞狼财税通软件一套)

(4)集团卡会员:46800元(33人次现场学习,含1天我方指定讲师内训)赠送(19本财税书+19个音频课程+U盘版财税快讯+精美礼品+移动电源+飞狼财税通软件一套)    

【各类会员服务详细说明】:点击获取


网上课程收费标准

1、3000元收费给予企业2800听课积分

2、9680元收费给予企业一年网上听课所需积分、网上课程随意听,另外给予企业现场听课6人次、加年会赠送2人次,共8人次现场听课机会。

报名添加网课服务专员:刘翔老师微信 :137 1870 3875(微信号)

网上课程详细说明(点击获取查看)


最新常见税种税率表大

(总局及各地方税务)全了:降税率加计抵减飞机票等195

房地产企业财务分析宝典(完全版)

房地产并购重组税务筹划实操大全

碧桂园内训课件:投资测算及房地产相关税务问题

◆房地产开发成本计算方法(全套)

118篇房地产建安财税实操文章汇编

(点击目录标题查看文章内容)



1、房地产开发项目全程税务测算

2、房地产开发企业办理土地增值税清算时,利息支出据实扣除要把握这六点

3、干货分享: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与清算实务系列(三)

4、“市政建设配套费”能否列入契税计税价格?

5、房地产企业“拆迁还房”的税会处理分析

6、这些甲供工程必须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7、房地产开发成本计算方法(终极版)收藏备用!

8、房企公共配套设施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解决之道

9、税务稽查丨5环节,8案例:房地产开发企业涉税关键点与风险提示

10、开出的专用发票丢失,销方怎么处理,购方如何认证?

11、土地增值税清算单位与分期的确定

12、甲供工程”简易计税中存在的工程结算和工程审计认识误区及其应对策略(一)、(二)、(三)

13、干货分享: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与清算实务系列(二)

14、正确认识印花税-房地产开发各阶段涉税总结

15、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税负重怎么办?来看这9个税务筹划点!

16、一文说透棚改安置用房所有税

17、新收入准则之对房地产企业预缴所得税的影响解析

18、几种贷款利息的土地增值税扣除讨论 | 正则学堂

19、案例解说房地产“工改工”涉税分析

20、再说一遍,发票章不能这么盖!还不清楚的赶紧戳进来!

21、房地产行业土地价款增值税扣除5大热点问题盘点

22、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预交依据及收入确认的讨论

23、商铺售后回租的税会处理分析

24、兰州某房地产企业低价获得拍卖土地的合同节税签订技巧(经典)

25、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息的土地增值税扣除应关注的几个事项

26、房地产企业按揭收款可以按10%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吗?

27、建筑、房地产企业纳税义务时间有讲究

28、土地增值税清算中利息支出据实扣除问题探讨

29、如何变资产转让为股权转让及涉税分析(一)

30、“甲供材”模式,房地产企业真的节税么?

31、房地产开发成本计算方法(全套)

32、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与清算实务系列(一)

33、国地税合并后,多个新税局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发了这些公告

34、再次温习:土地增值税开发成本分配问题讨论

35、房地产企业支付境外设计费的涉税分析

36、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及特殊业务的税务处理

37、2018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核心操作要点与某房开公司商铺售后返租的涉税透析

38、盘点不同拿地模式下的税务处理(一)

39、【税务辅导】12项经营业务,免征"土地增值税",你了解多少?

40、【探讨】土地使用权转让,无法取得发票咋缴税?

41、房地产企业开发间接费用的税会处理分析

42、土地增值税开发成本分配问题讨论(一)(二)(三)(四)| 正则学堂

43、房地产企业创新融资之地下室/停车位融资方式及实操要点分析

44、房地产三大税种常见纳税风险提示

45、营改增后的建筑、房地产企业票据控税:发票开具策略

46、营改增后,这几项建筑行业令人头痛的业务,您是怎样处理的?

47、会计凭证附件常见错误及规范思路大全

48、【原创】新收入准则对房地产企业预缴所得税的影响

49、税收筹划:房地产母公司将其土地变更到其全资子公司名下开发的合同节税签订技巧

50、烂尾楼(在建项目)收购后继续开发再销售全过程的涉税处理

51、地下室、地下停车场也要缴纳房产税,你公司别漏税了!

52、从拿地到销售,房地产开发过程的全部法律程序与税费!

53、敲黑板!国地税合并后财务人员的须知问题!

54、一文掌控房地产开发企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55、房地产企业地上车位、车库,地下停车位缴纳哪些税?

56、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费用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示

57、土地增值税清算,这三种情形如何确认收入?

58、精装修—房地产企业节税利器

59、房地产前期拿地阶段涉及的契税和土地使用税的简要分析!

60、房企税前扣除凭证归集注意例外情形

61、再议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共同成本分摊方法

62、房地产企业开发产品会计成本与计税成本差异分析

63、房地产企业经营性售后回租再转租的财税处理

64、浅析现房地产企业售房时赠送涉及的增值税!

65、财务报表格式大变,详细对比及解读送上!

66、地下车位永久租赁涉税分析!

67、不同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相关涉税政策梳理

68、房地产企业转让在建项目土地价款的扣除——来自地产税务总监的前沿思考

69、将房地产转移、变更到分立后的企业,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税?

70、12项经营业务,免征"土地增值税",你了解多少?

71、车库的土地增值税税务处理的讨论(完整版)

72、房地产公司税前扣除项目指南

73、房地产企业与个人股东资金借贷的涉税处理分析

74、新规实务解读:《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对房地产企75、业财务处理的影响分析及业务处理建议

76、土地增值税:改制重组有优惠,避税重组不可行

77、房地产开发企业跟投模式财税疑难点探讨

78、土地溢价高,利润却很低,是谁动了你的奶酪?—— 计税误区之二:股权转让

79、尾盘销售:土地增值税缴纳“有讲究”

80、土地溢价高,利润却很低,是谁动了你的奶酪?—— 计税误区之一:资产买卖

81、土地出让金返还到不同主体的涉税分析!

82、土地增值税清算争议,房地产企业如何抗辩?

83、房地产企业销售期房和现房的增值税收入确认的法务与税务处理

84、【干货】房地产税收筹划全流程案例解析

85、房地产企业预收账款的税会处理分析

86、全面营改增后建筑业及房地产业税负变化分析

87、土地增值税中的公共配套税务处理问题

88、房企销售在建项目时土地价款何去何从?

89、案例解析: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各种费用,在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时,到底该如何列支?

90、融资宝典!一文读懂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

91、浅析房地产信托贷款利息税务问题!

92、土地增值税清算对象有哪些?

93、房地产企业财务:这些“雷区”你踩了吗?

94、房地产企业筹建期业务招待费的税会处理分析

95、合同控税这么火?你知道什么是合同控税吗?(附有案例)

96、城市更新中被拆迁户取得拆迁补偿费的税务分析!

97、房地产业不动产新老项目的界定问题(各地国税汇总)

98、税收筹划:房地产母公司将其土地变更到其全资子公司名下开发的合同节税签订技巧

99、案例解析!房地产企业售后返租中的税务风险分析!

100、房地产企业向不同的主体借款,开发费用咋扣除?

101、案例解析 |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的八个差异

102、房地产企业出售地下车库(车位)土地增值税问题

103、财务核算环节、工程结算环节中“甲供材”的涉税问题处理

来算账!土地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104、看这边,我告诉你"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案,别"偷税"了!

105、建筑业营改增后涉税问题全面梳理

106、企业以土地投资入股如何交税?

107、拆迁补偿费的税务处理及思考

108、销售地下车位税务处理的纷争,需要终结者

109、【专家剖析】开发项目地下车库到底要不要分摊土地成本?

110、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流程及注意事项!

111、“甲供材”财税问题处理系列之工程概算环节、招投标环节、合同签订环节中“甲供材”的涉税问题处理

112、房企回迁房的会计处理和涉税事项分析

113、“投资性房地产”会计科目的税法适用分析

114、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管控配建保障房的税务风险

115、母公司拿地/项目公司开发模式中股权变动对土地价款在增值税前扣除的风险解析与规避!

116、专家呕血原创:企业股权转让涉税处理全攻略,书上学不到的干货!

117、山东青岛发布2018版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

118、房地产开发之关联方借款的财税处理技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