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 |《新工人文学》第十四期:目录、卷首语、新工人掠影及编后语

文艺批评 2022-03-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皮村工友 Author 皮村工友 皮皮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编者按

文艺批评今日推送《新工人文学》第十四期卷首语、新工人掠影、编后语及目录。在卷首语中,范雨素重现了文学小组为上课教室取名的讨论过程,在工友们踊跃的发言及众多的想法中,范雨素发现了文学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与独特魅力。新工人掠影则聚焦于文学小组的老师们,在他们风格各异的讲课方式与形象后都蕴含着一颗爱文学与爱同学的炽热之心。

在编后记中马大勇谈及即将到来的炎炎夏日及当下有序的疫苗接种情况,总结了此次杂志编辑的详细情况,同时对杂志相关文章和栏目做了点评。文末我们按照惯例附上了《新工人文学》第十四期目录,以供读者查阅。


本文原刊于《新工人文学》第十四期,感谢《新工人文学》编辑部授权“文艺批评”转载!


往期推送:(点击直达)

文艺批评 | 《新工人文学》第六期卷首语、编后记

文艺批评 | 《新工人文学》第七期卷首语、编后记

文艺批评 | 《新工人文学》第八期卷首语、编后记

文艺批评 | 《新工人文学》第九期卷首语、编后记

文艺批评 | 《新工人文学》第十期卷首语、编后记

文艺批评 | 《新工人文学》第十一期卷首语、编后记

文艺批评 | 《新工人文学》第十二期卷首语、编后语

文艺批评 | 《新工人文学》第十三期卷首语、编后语


第十四期


卷首语


名正言顺 大事可图


文 | 范雨素


5月29日下午,文学小组志愿者张老师说:“我有一个小想法:每次咱们文学小组上课的会议室,感觉可以起个响亮的名字?大家群策群力,给我们的教室起个名字。”


看了张老师的话,文友们纷纷发言,我也浮想联翩。想到孔子说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三国演义》里有: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南宁的马大勇发言,唐人王维有文杏馆,我们叫杏诗书馆;读书室门口有杏树,有柿树。如诗如画,有我们的人文精神。


我说,原来有企业赞助、中科院为流动儿童办的青云学校,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是很多的,办校的人肯定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青云这两个字取自《滕王阁序》,贫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们叫青云学堂吧。当年办学校的人,是希望流动人口中最优秀的孩子,能获得良好的教育,长大后,回馈、引领建设家园。


安徽泾县的傅海生说,可以起名“在路上”,生活在路上,文学也在路上。


张老师说,取个有未来感的,叫火星讲堂。火星,反过来读就是星火。


听了后,我想到文友们童年时都学过《数星星的孩子》。孩子长大后,成了疲倦、沧桑的中年人,只能伸手摘下满天星,用文学的美梦作伴,不怕伶仃。


甘肃平凉的文丽说,文学小组是她生活的“新起点”,或者是“转折点”,也是暖阳阳的书屋、“加油站”。


安徽宿州的徐怀远说,叫京工文讲堂。京是地点,工是工人,文是我们的话题。


河南正阳的万华山说,叫半工半读书屋。


六安的红阳大哥说,北京皮村文学社。


张家口的春玉大哥说,叫星火书屋。


山东乐陵的李奈说,叫聚缘书屋。


在浙江台州上班的李明亮发言,叫“新工人讲堂”,要强调一个讲字。


我也想到一个有未来感的名字,叫虫洞书屋,是受《北京折叠》的启发。郝景芳的小说引起大家的共情而畅销,但在我们的教室里没有折叠:教授、企业家、作家、工人、农民、军人……济济一堂,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是虫洞书屋。


抚今追昔,从2014年至今,我们的讲堂一直有此起彼伏的辩论声。文友木土土说,她看了很多文学经典,但记不住怎么办?都是她在南京大学中文系上学时看的。她的老师给学生们制定了很多必读书目。


我说,那是因为你在看的过程中有压力,看,是能记住的。就好比手机使用时间长了,烫了就会自动关机。还有要理解了,也容易记。犹太人培养理解力的秘诀是:只要把一本书念100遍,你就有能力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


讨论结束时,我们把教室暂命名为“新工人文学讲堂”。


在这长达七年的文学四季里,我们的文学小组诞生了一个新生命:宝勒尔。宝勒尔是蒙语水晶,这也预示着我们文学小组如地苔一样强大的生命力。苔长大了是草,草长大了是竹。


《北京文学》的师力斌老师给我们上课时说,有创意、有感情的文学作品,才是有人看的、有生命力的作品。


唐人有诗,鱼龙潜跃水成文。我们在文学的海洋里畅游,溅起了美丽的水波纹。

 


编后记


文 |马大勇


五六月时节,桑树上结满红的黑的桑葚,杏树上累累果子由青到黄,不断掉落下来,也是小区里的一景。不知不觉,夏天就猛然降临了,几乎每天都是摄氏三十多度以上的暑热日子。室内闷热得很,蚊子在嘤嘤乱飞,空调、电风扇纷纷开动。室外是炎炎烈日,还有还有时不时忽然降临的一场暴雨。


有比烈日与暴雨更叫人着忙的。广州、深圳那边,有患者被印度传来的变异新冠病毒毒株感染,一个月过去了中高风险地区才清零。人们对防疫更加重视。小区门口,又开始查验健康码。人们戴口罩更严实了。 


而且,打新冠疫苗的人们也明显积极多了。在年初的时候,大家都有点犹豫,不太愿意打疫苗,怕疼,怕有副作用。如今,疫情频频告急,不打不行。再说疫苗注射点已经搬到小区路边上了,很方便。于是,注射点围满了一队队的人。医生护士忙个不停。有的中年老年人不会用手机登记,志愿者就手把手地教。


烈日再猛,雨再大,也还是要打疫苗。该打的,百分之百都打了两针,有的说有点疼,有的说没感觉。总之都打了。


这是防疫常态化的时候了。继续戴着口罩干活吧!


当然,防疫时间拖很久了,影响不会没有。这一期刊发的稿子,散文有段福平的《疫情下的餐饮行业》一篇,写出了疫情期间餐饮行业的不容易,或者坚持,或者只能关门止损。这可谓是历史进程的一个小小记录。


还有张水凤的写实散文《打工,是一种生存手段》,是打工生涯的真实记录,种种的遭遇。我们也赞同文中说的,打工,劳动,真好!


汤云明的《钟秀独异,红色海口》,对昆明海口景区的景物、历史娓娓道来,笔触工致。


这一期的主题是《回忆》。回忆什么都可以。刊登的稿子中,有纯真的情感,有梦境的奇幻,有青春时期的连绵思忆,有对故乡、孩提时节的眷恋,也有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的念想。慧喻老师已经作了点评。


小说,杨松华《找嫂嫂》,李君威《无涯》,都富于生活气息。


王成秀《今日大观园里贾宝玉》,写作为育儿嫂打工时的遭遇、感受,折射社会的一个小侧面。


尤阳《一件小事》,是对一位老人青春的回忆也是致敬。延续着鲁迅先生同名文章的情怀。


关良存的小说《快车道》,讲述村子脱贫的几代人的努力,从这一期开始分数期刊登,反应乡村真实的生活,很吸引人。


非虚构这一辑,采用了万华山的一篇《我在东莞演坏人》,写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各种小人物有点搞笑、滑稽的演出,似乎是在折射社会的光怪陆离,小人物与命运的抗争。


诗歌,选发了卢恩俊《故乡的泥土》,也是打工人的内心直白。梁小兰的《在黄昏》(外九首),善于写细微而又宏大的感受。还有一些诗篇也都值得一读。


梦雨的《我的老师们》,记述文学社的诸位老师的风采,谆谆教导不知疲倦,配上漫画风的系列小像,实在令人敬仰、赞叹。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之下,文学社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新工人掠影


我的老师们


文 |梦雨


昨晚梦见我又变成了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坐在教室里上早自习。我们的班主任双手背在身后,在讲台上走来走去,烦躁地看着外面。外面的雨下的真大啊,滴滴嗒嗒地顺风打在破旧的窗台上,溅到了教室里面。我的同桌,一个好动的男生想要用手去接雨水,恰好被脾气非常暴躁的班主任看到了。他走下讲台顺手就是一个耳光,打得我同桌鼻子流血眼睛翻白,吓得我一激灵醒了过来。这是爱做梦的我经常能梦到的一些片段。睡意全无的我不由得又想起我的那些老师们。


我三年级的老师在我的记忆里脾气非常暴躁。他走路风风火火的,经常瞪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骂人,动不动还手扇耳光脚踢那些背不过课文完不成作业的学生。我那时特别胆小,一看见他打骂学生就会怕得浑身发抖、屏声静气!虽然他未曾打骂过我,可他留给我们童年的阴影特别大。就是这样的老师,一直从三年级把我们带到五年级,也许还是因为家乡太贫穷的原因吧!


上初中的时候,又遇到一个奇葩校长。记得他给我们讲《黔之驴》那篇文章时,在小小的讲台上模仿毛驴上窜下跳,然后用了课堂百分之八十的时间讲了他怎么用计谋骗来惦记他老婆的村干部,又藏在家里出其不意地打败并制服了那个人。当时的情景至今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他一个人跳来跳去地表演,但我们班四十多个同学都静静地看着,没有一个人笑出声来!就因为他平时上课时一直不讲正能量的东西,总要把好的东西说成是坏的。对人说话的时候也总是阴阳怪气,用嘲笑、讽刺蔑视的口气。有时同学们都在低着头看课文或者写作业,他就会突然发出怪笑声,说是哪个女同学偷看了哪个男同学!


“人家又不看你么,你到底一会看一哈一会看一哈人家!你脸皮咋那么厚呢?咋那么不要脸呢?”这是他经常用拉得很长的本地话说的一句话。听到这句话同学们都吓得不敢抬头看,不知道他到底说的是谁。他经常在学生来学校的时间段,坐在正对大门口的地方盯着每一个学生:谁的衣服穿的不顺眼了,头发扎的出格了,男生女生一起走着说话了,在每周末的校会上他都能大骂几个小时。


记得有次学校大会上,他正挥着手抑扬顿挫讲着,下面的人顶着夏季三四点多的大太阳,站在那里左脚倒右脚,右脚倒左脚。就在大家快站不住了的时候,不知哪飞过来的鸟儿,不偏不斜在他光秃秃的顶上拉了一泡稀,打断了校长的长篇大论!他嘴里骂着这该死的鸟儿坏得无毒,一边狼狈不堪地跑进宿舍找擦的东西。这期间,那些东倒西歪没了精气神的学生们、在旁边站着的装腔作势的老师们,都不约而同爆发出从来没有过的开怀大笑!那次突如其来的状况应该是大家笑得最淋漓酣畅的一次。尽管最后校长又出来因为这么统一的笑声骂了学生,也旁敲侧击地骂了老师们,并把训诫的时间又拖延了几个小时,但那丝毫都不影响大家那时候的好心情!时隔多年,当同学们一起聚会提起那件事的时候,大家仍然还会笑得前仰后合停不下来,让人惊讶的是每个人把当时的情节都记得那么清楚!


现在想想那个校长也够可怜的:就因为他的家庭是地主出身,让身负才华的他在一个农村乡办中学待了几十年,(他的语文课尤其是文言文还是讲得特别好!)他偶尔从话语中透露,他好像经常不住在家里,老婆也对他不一心;他算起来应该是桃李满天下了,可没有一个人说过他的好!甚至于走到路上碰到他的学生们也都绕道而行,就连和他共事多年的老师们,也没有一个喜欢他的!人人都怕他,都敬而远之。就是那个年代让他的思想扭曲,说出来的话也扭曲变形讨人厌,把什么事他都能扯到男女关系上去!


还记得有次开会的时候,就为女生宿舍的后墙上不知是水还是什么,他就认为是谁尿上去的,然后就分析了半天。“以这个高度、远度、深度(土墙)来看,绝对不是女生尿的!你们想想,女生能尿那么高那么远那么深吗?”这些话重复了好多次,又让学生们发言,说的在场的男老师男同学捂嘴偷笑、女老师女同学又生气又害羞!背后没一个人不骂他“老流氓”的。


倒是有一个从广东来的老师,讲着带有南方口音的腔调,把一堂地理课讲的有声有色,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江南水乡那些和我们到处都是黄土高坡不一样的地方。可惜那时候的学校,老师们都操着很浓的本地口音,只注重语文和数学,别的课程几乎都被占用,音乐老师被校长背后说是“二嘲!”美术老师更是被他说不务正业。而那时的教育局好像也只抓主课,把别的副科都不当一回事!所以上学的时候“老师”这个名词在我的记忆里就是凶狠、严厉、霸道爱骂人、没有人情味!虽然我没有怎么挨过校长的骂,但每次听到“开会”两个字,还会连锁反应得想要去上厕所!


直到我五十岁的时候来到北京,直到我遇到了他们!那些虽然没有过多的接触和了解的文学小组的老师们,从他们身上才让我感受到了“老师”这两个字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影响下,让我这个一直以来循规蹈矩的农村妇女重新回过头去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进一步重新认识了自己,并学会了写作和思考!

 

记得第一次见到慧瑜老师的时候,他说“在这里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一起就是学习交流!”每周六的文学课因为时间关系,我断断续续都不能按时参加,可张老师每次都会说我们辛苦了!作为一个二十四小时在雇主家待岗的保姆,听惯了雇主家人指示干这干那,从未听过这样暖心的话语,我除了感动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张老师鼓励我们写文章,自己掏钱给我们买书买学习资料,他还每隔一段时间命题让我们写文章,写出来的文章发在文学群里让大家投票选出优秀作品的,每个人可奖励两本书和奖状。上学时都没有得过奖状的我,看着群里发给我的红彤彤的奖状和年底过年回家时一箱子获奖得来的书,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每次慧瑜老师来文学小组讲课,晚上回去时总是绕路开车送我们这些住宿远的人回去。



中央党校的刘忱老师,虽然我见她的机会不多,可每次见面她总会抽空问问我的近况。我写的那些不成熟的文章她也会提一些建议,表扬一下我写得好的地方,并鼓励我继续努力越写越好!群里学友们谁有困难,只要她知道了,总会抽出时间去及时给予帮助。我们文学小组的徐克铎大哥,他的外孙生了重病住进了医院,刘忱老师知道后不仅捐了款,还专程跑那么远的路去医院看望了小病人!听说文学小组缺少桌椅,她又把家里还崭新的一套电脑桌椅送了过来;学友们去党校干活只要让她知道了,她总是抽出宝贵的时间,把大家叫到家里请吃饭拉家常。她说“我这个拿工资的总比你们没固定工作的人强些!”用各种理由来帮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打工者!



记得一九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那天是冯老师给我们讲课。已经72岁的老师满头银发,一个人坐地铁从四号线倒到六号线,又打车来到打工博物馆。他明明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大作家,著作有《南方南方》和《敕勒川年华》,却一口一个说是来文学小组学习的,是慕名而来的。冯老师风趣幽默又有实用性的一堂课,让大家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寒冷,硬是把一堂讲座课变成了讨论课。不知不觉中时间到了十点多,那天好像是冬至,出来走在街上,风像刀子一样夹杂着坚硬的雪粒扑面而来。冯老师和一个学友走在前面边走边还在讨论着刚才未尽兴的话题,布满冰溜子的街上已经空无一人一车,这时老师的手机响了,是家里人看这么晚了他还没回来打过来询问的。之前在教室里时我就看见老师把电话掐断了两次,“往常这个时间我已经睡下了,所以她们着急了。”冯老师接完电话,笑着对我们说。


“咱们快走吧,一会该没有地铁了!”老师说完又加紧步伐向前走去。



我在后面看着老师银白的头发和挺直的身板,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还这么刚强!没有报酬没有专车接送,什么都没有图,就为了让我们这些热爱文学的一群人多学点知识,多长点见识,多让我们少走些弯路……多么有情怀的一群人啊!那天晚上我回去以后,久久不能入睡,想起在文学小组见到的这些老师们,他们没有一个人不让我深深感动的!他们的善举、他们的高尚情操、他们的美好心灵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这个时而停滞不前、时而茫然失措的、意志薄弱的人,在未知的路上继续前行。

 

袁凌老师是一位杰出的非虚构作家,他踏遍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卑微的力量作无声的见证!”在他的笔下描述的那些小人物,读后总会让人触动灵魂产生共鸣,引发好多的深思!他的好多作品的阅读量上亿,被分享十多万次,而他却总是那么谦虚低调。每次见到我们,还会认真地和我们每个人谈论我们自己写的上不了大平台的文章,帮我们分析写作上遇到的困惑疑难。



经常身居国外的李彦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她深深热爱的祖国,关注着生活在底层的每一个劳动者们的悲与喜、乐与愁。偶尔回来一趟,也不忘带给我们一堂生动有趣的文化大餐。永远都忘不了李老师情绪激动的那堂爱国讲课!



《北京文学》的副主编师力斌老师给我们的讲座,简洁明了风趣幽默,一首首快炙人口的打油诗信口拈来,真是让人佩服不已!



孟登迎老师为人随和低调,说话不紧不慢却总是让人信服!他每次来讲课都能让我们学习到好多的写作经验。



还有我们的西元老师,他的长篇小说荣登各大刊物,而每次说到他的作品,他总是那么谦虚。



宋轶老师是一位大艺术家,他和爱人静远老师不但帮助我写文章、画画,还对我的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鼓励!他说画画和写文章一样,要先构一个框架,再有一个突出的主题,再来一些铺垫渲染衬托一下,让主题现的更明朗。一张图纸画完整了,不要反复描,不必太在意线条长短,只要顺着思路去完成,就是一幅好画。静远老师说让我保持自己原始的心态写作画画,不要去跟风学习大众化的“行画”,多写、多画、多练,多观察,肯定会写出和画出好的作品。




意大利的费德老师是一位留学生,他不但精通汉语,给我们讲述了意大利新工人的发展历史文化;还把我们的《新工人文学》部分作品翻译成英文,把我们文学小组的事迹带到了意大利的讲台上,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这些打工者与命运抗争的精神面貌状态。



还有好多年轻的美女老师们,她们是最优质的平台写手、一线记者、知名作家、编辑,以及高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生们。可我却有幸遇到她们,聆听她们精彩的讲座。她们把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心得,毫不吝啬的赐教给我们,并想方设法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每次想起她们,我心里就暖暖的,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雨素说:“我们写文章不是为了出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当我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把自己认为值得写的人和事描述出来变成一篇文章,那就等于给自己过了一个节日……”她的话深深的影响了我和我身边的家政姐妹们,她和文学小组的那些老师们一样,都是我的恩师,又是我的挚友和贵人们 ,更是我北京的亲人们 。












当我拿起笔画下他们的时候,我是怀着最崇敬、最爱戴、最感恩的心,把我认为这辈子值得铭刻于心的我的恩师们了画出来。虽然我想把他们最唯美的样子画出来,把他们每个人的好写出来,可总是感觉自己的脑子是那样迟钝,语言和文字在我心里凝聚成一股股热流,我却不知该怎样才能表达对恩师们的感谢之情!笨拙的手也掌握不好画笔,没有把恩师们的神采展现出来。

 

但,我对恩师们的感恩的心,是不容置疑的!这辈子他们都是我一生中最敬佩和爱戴的最好的老师,无论我在哪里,我将永远把他们铭记在心!

——梦雨 2020年6月1日



本文原刊于《新工人文学》第十四期


文学双月刊(每逢单月1日出刊)

主编:范雨素

执行主编:小海、万华山、马大勇

编辑部主任:付秋云

编辑:苑伟

编委会成员:刘忱、李云雷、师力斌、王德志、鲁太光、西元、张慧瑜、袁凌、孟登迎、郭春林

 

封面“新工人文学”为师力斌书法作品

封面人物:王成秀

封面设计:王倩、万华山、小华

 

承办单位:北京工友之家&皮村文学小组

地址:北京朝阳区金盏乡皮村工友之家

投稿邮箱:xingongrenwenxue51@163.com

 

刊物阅读方式

方法一:百度网盘获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jk5U7C4SjABFTLr-tKxHQ

提取码:niy4

方法二:加微信15811158364(皮皮)获取阅读



《新工人文学》第十四期

目录

卷首语

1 | 名正言顺 大事可图 / 范雨素

 

回忆专题

1 | 红纱巾 / 杨俊富

8 | 回乡偶记 / 张溢

11 | 回忆 / 赵新亚

12 | 梦也何曾到皮村 / 傅海生

15 | 青春留在南方 / 小海

21 | 人生如梦 / 尘埃

23 | 一件小事 / 尤阳

25 | 忆一段时光剪影 / 浦站先

2 | 紫色葡萄味汽水 / 木土土

 

人物专题

31 | 俺们村让我念念不忘的两姐妹 / 寒雪

37 | 高楼之下 / 寒雪

41 | 今日大观园里贾宝玉 / 寒雪

53 | 春之夏 / 寒雪

53 | 我站在城市的高楼里 / 寒雪

53 | 在这火热的日子里 / 寒雪

 

散文

55 | 打工,是一种生存手段 / 张水凤

59 | 疫情下的餐饮行业 / 段福平

65 | 钟秀独异,红色海口 / 汤云明

 

非虚构

70 | 我在东莞演坏人 / 万华山

 

小说

78 | 找嫂嫂 / 杨松华

87 | 无涯 / 李君威

106 | 快速道(上) / 关良存

 

诗歌

125 | 伽蓝诗(8 首) / 伽蓝

129 | 如今重逢(外四首) / 北窗

134 | 诗论(外九首) / 王长征

137 | 故乡的泥土(组诗)/ 卢恩俊

141 | 在黄昏 ( 外十首 ) / 梁小兰

146 | 清明致无名英雄(外六首)/ 朱志生

148 | 凋谢的水莲花 ( 外三首 ) / 利子

 

新工人掠影

151 | 我的老师们 / 李文丽

 

法律栏目

162 | 劳动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争议法律适用 / 韩容

 

166 | 编后记 / 马大勇



或许你想看


  



          长按关注

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metro

图源|《新工人文学》2021年第14期、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