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约翰 | 宗教改革与你我(二)
九十五条论纲REFORM
马丁·路德认为自己:“不过是点了一点火苗,只不过恰好说出了符合圣经的话而已。”
《九十五条论纲》第42-52条表达了路德主要的观点,最末尾的四条为其抗议的动机。表面看来它反对买卖赎罪券,批判靠善功得救的观念。从积极正面来看,它宣扬相信耶稣在十字架上受死、流血,从而使人的罪得赦免、得拯救,从而真诚悔改。这就是施洗约翰所传的福音:“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3.2)也正是耶稣所传的福音:“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4.17)第32条诅咒“那些因购买赎罪券而确信自己得救的人,将同他们的教唆者一起受到永罚。”第36条指出﹕“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 ”第39条解释了赎罪券教士宣讲背后的虚假本质:“最博学的神学家也很难自圆其说,如果他同时向信众鼓吹赎罪券的特效,又宣扬真诚悔罪的必要性。”第86条则终于将锋芒直指教宗:“教宗是当今的富中之富,他的钱比古时最大的富豪克拉苏还多,那他为什么要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而不掏自己的腰包来建造圣彼得大教堂呢?”第89条提到“既然说教宗发售赎罪券是为了拯救灵魂,而不是为了金钱,那么,他又为何废止了从前允诺的具有同等效力的赦免和宽宥”?
《九十五条论纲》传遍欧洲,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不少人开始质疑,教皇做的对不对?教皇就想让马丁·路德收回他的论纲,承认他自己错了,所以才要召开宗教会议,来让马丁·路德出席。如果要是早几年的话,马丁·路德一定会死去,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所有改教先驱像约翰·胡斯,教皇一召他,他必须从捷克到西班牙,参加宗教法庭的辩论,没有谁敢抵挡。但是到了那个时候,也就是1517就不一样了。为什么不一样了呢?因为当时有三个人在争夺神圣罗马帝国的国位,就是全欧洲的国王。尽管似乎看上去是个虚的,但是很重要,因为你一当上就是王的王,你可以命令所有的王来听从,而且可以影响教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很多国家都在争。那其中最后是有两个在争,三个中一个退出了。最后彼此争锋的就是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另一个就是法兰西一世,他们两个都在争神圣罗马帝国的国王。
宗教改革的时代背景与条件REFORM
法兰西一世,又称为弗朗索瓦一世,被称之为大胆而勇敢的“骑士国王”,年方二十的弗朗索瓦一世一心想夺回1513年路易十二丢失的米兰。在把王国交由母后摄政后,他便率军横跨阿尔卑斯山脉,出征意大利。在马里尼亚诺战役取得胜利,米兰公国又被法国侵占。然而,意大利战争仍未结束。在竞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时,已经统治着西班牙、尼德兰、南意大利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在1519年当选,号称查理五世。这样,查理既有帝国皇帝的号召力,又有从荷兰和整个美洲来的源源不断地经济补充,实力空前强大,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土从三面包围了法国,对法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查理五世不仅想把法国的军队从意大利驱逐出去,而且企图多占其祖母丢失的领地勃艮第。1521年,意大利战争终于重新燃起。
在法兰西斯统治时期,反对查理五世的战争共进行了四次(1521—25,1527—29,1536—38,1542—44)。1521年交战一开始,法国便失去了米兰。1523年,英军入侵法国北方,法国陆军统帅波旁公爵叛乱,形势对法国极为不利。1525年1月24日,法军在帕维亚战役大败,弗朗索瓦一世被俘。他给母后的信中悲叹自己的厄运,声称自己“除了荣誉和生命已一无所有”。被押送到马德里后,他又被迫签订了马德里条约,才得以释放。条约规定勃艮第归查理五世所有,法国放弃对意大利领土的要求。但是,签订条约前,他曾写下一份诏书称,国王签署的一切条约但凡有损法国利益的均属无效。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他将继续与查理五世斗争。
法兰西一世必须得争,因为他不争,法国就腹背受敌,整个法国的就要被包围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国王,就可以把他的势力给吞了。
如果查理五世不当国王的话,那么法兰西一世当了国王的话,后果也是不堪设想。因为当时西班牙和意大利是天主教中心。查理五世把法国和奥斯曼帝国视为在欧洲仅有的需要认真对待的对手。为争夺意大利和有争议的勃艮第领地,他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进行多次战争(1521年—1525年,1527年—1528年,1536年—1538年,1542年—1544年)。1525年查理五世在帕维亚战役中俘虏了弗朗索瓦一世,并迫使他签署了1526年马德里条约,在这份文件中法国承诺放弃对意大利北部的要求。然而弗朗索瓦一世被释放之后立刻让巴黎议会宣布马德里条约非法,因为它是强迫签署的。之后查理五世为了打击法国,几次和英王亨利八世结成同盟,让英军从西面骚扰法国。他甚至在1554年安排儿子腓力王子(后来的腓力二世)与英国女王玛丽一世结婚,促使英西联军合攻法国,却导致英国失去欧陆最后的据点加来(被法军的优秀统帅刀疤的吉斯攻取)。1526年弗朗索瓦一世与教皇克莱门特七世缔结科涅克同盟,联手发动反查理的科涅克同盟战争,当弗朗索瓦一世撕毁与查理五世的马德里条约时,教皇以上帝的名义认可条约无效,给予弗朗索瓦一世神圣的加持。作为报复,查理五世1527年再度派军侵入意大利,包围罗马。因为主帅意外死亡,西班牙军队在暴乱中焚掠了罗马并掠走了教皇,是为罗马之劫。此后一百年内,教宗常常受到西班牙国王的压力和巨大影响(西班牙正式在意大利称霸),使其无法批准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离弃查理的姨母阿拉贡的凯瑟琳,逼使亨利八世在1533年发动宗教改革。1529年法国在兰德里亚诺战役被西班牙再次击败,正式放弃米兰予西班牙;教宗更与查理签署巴塞罗那和约,结束科涅克同盟战争并建立更和谐关系。西班牙正式成为天主教的保护者,而查理被教宗加冕为意大利国王(伦巴第)。
两个人都是要争这个神圣罗马帝国国王。德国腓特烈大帝也要争,但是他这个时候他知道自己肯定是争不过,所以他就宣布退出,那因此反而因他的宣布退出有了好处了,因为法兰西国王也向他讨好,西班牙国王也向他讨好,每个人都向他许诺,说你要拥护我当神圣罗马帝国国王,我会给你什么好处,其中西班牙国王说给德国国王极大的好处,他说甚至可以这样,以后,在德国发生的宗教案件以在德国审,不需要到神圣罗马帝国审。所以这个好处都给了他,那因此腓特烈大帝利用这一点,说我可以拥戴你当国王。果然这个西班牙国王当了罗马帝国国王。然后到德皇就有了这个权柄,就说在德国境内的宗教案件,不需要到这个神圣罗马帝国审。
因此,马丁·路德当时参加的两场宗教会议,两场著名的辩论,都是在德国审的,而没有在神圣罗马帝国审,如果他一到神圣罗马帝国审,就像约翰·胡斯当时教皇亲口答应,说能保证你的生命,但是来了之后就说你不配保守生命,因为你已经是异端了,异端生命不被保守,所以就把他给烧死了。
而约翰·胡斯被烧死之前,他有一个预言,你知道吗?约翰·胡斯的意思就是“天鹅”,他说:你们烧死这只天鹅,100年之后会有另一只天鹅,唱得更响!1414年,由教皇约翰召集的康士坦斯大公会议召开,结束大分裂,改革教会,处置异端。胡斯被传唤出席。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授予这位改革者安全通行证,并许诺保护他。然而,胡斯被教会官员关押入狱,并被命令放弃他的观点和无条件服从。他拒绝了,被判处死刑。西吉斯蒙德没有做任何事以履行他的诺言。1415年,胡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结果,差不多100年之后,马丁·路德出来了!所以,历史的确非常的奇妙。就正好像丁道尔他不是也祷告吗?“神啊,我可以被烧死,但是求你开国王的眼睛,让他甚至可以去印圣经。”他临死前的祷告,结果就整好他死了之后,詹姆斯国王就印了那个国王钦定本圣经,他一生就做了这件好事。上帝回应了他百姓的祷告。
结果,马丁·路德当时就在德国受审,生命安危并没有受到威胁,因当时神圣罗马帝国,正忙着交接和夺权。后来,伊斯兰教打过来,兵临维也纳城,马上就要把整个欧洲给占领了,所以神圣罗马帝国当时忙着去跟伊斯兰教打仗,没有时间管一个小修士掀起的波动。结果,没想到马丁·路德做大了,然后那么多人跟着马丁·路德闹起来。
交锋与抗辩REFORM
1518年路德写了《解答》一文为自己的主张辩解。路德在文中强调:自己并不是在攻击大公教会,反而是在肯定了罗马教会的正统性。并表示自己愿意维护教会的权威而顺服教会和教皇,也愿听教皇发落。不料却引起了争端。同时指出大公会议的权威高于教皇,否定教皇颁布的各种大赦理论。1518年8月(有些历史资料是7月),教皇命令路德到罗马接受审判,路德面临的很可能是死刑。撒克逊选侯腓特烈(Frederick)利用自己的权利使审判改在奥斯堡。1518年10月,在法庭上路德慷慨陈词,并拒绝公开承认错误。次年7月,亲罗马的神学家约翰·艾克迫使路德在保守势力较强的莱比锡展开辩论。辩论中,由于路德之论据只有一些唯名论的东西而在艾克的黠问下无词以对,因此明确断言圣经权威至上,可是当艾克引出圣经章节时, 路德却指圣经是教皇搞出来的假东西,并赞同康斯坦茨公会议所谴责的胡斯的一些观点,这就否定了公会议的无误性。辩论后,艾克宣称他已从路德的言论中取得了谴责路德为异端的依据。1520年6月15日由教皇利奥十世签署发出《斥马丁·路德谕》。该通谕例举了路德41条“严重错谬”,包括对告解、圣体、绝罚、炼狱及教皇权威等论述。通谕还限令路德在60天内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将遭受绝罚的命运。在1520年的8—10月,路德连续发表《关于教会特权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和《论基督徒的自由》等文章,公开提出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宣称教会如果不能自己进行改革,国家政权应予挽救,并将罗马教会称为“打着神圣教会与圣彼得的旗帜的、人间最大的巨贼和强盗”。他认为: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信徒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成为祭司,无需神父作中介。然而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当时对圣经有多个不同之解释本,路德对此通通打压, 因此又有抨击者说他其实是把解释权改为由他自己所拥有。
由于路德坚持自己的观点,教皇正式宣布开除路德教籍的通谕。路德在诸侯和市民的支持下决定公开对抗,写了《反对敌基督者的通谕》一文,并于12月10日当众烧毁教皇通谕及一些教律。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为了在政治上与法国抗衡,希望得到教皇的支持,反对路德的改革。因而在1521年沃木斯会议上,决定执行教皇通谕,给路德判罪。但由于与会诸侯的反对和路德本人在被审讯时的强硬态度,会议最终决定先放路德离去,然后判罪并下逮捕令。路德在归途中,萨克森选侯腓特烈(Frederick)等人以“拦劫绑架”方式把他送进瓦特堡加以保护。路德在瓦特堡隐居期间,致力于圣经的德语翻译。这时,路德的拥护者已经行动起来,宗教改革运动如燎原之火,迅猛发展。
“除非是圣经或常理真理说服我─我不接纳教皇和议会的权威,因为他们常常自相矛盾─我的良心是神话语的俘虏。我不能,也不会改变任何信念……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这是路德在沃木斯最后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成为名言。1521年,教皇就宣布了绝罚令,说每个人都可以杀死马丁·路德,于是马丁·路德走在路上的时候,就被四个蒙面人绑架了,绑架到了瓦特堡,其实是德国的皇帝想保护马丁·路德,把他给囚禁了起来。
结果马丁·路德1521到1523两年,没有出现在欧洲的舞台上。而这两年正好是改革扩展的时候,所以真正的宗教改革,并没有马丁·路德领导,因为这两年是真正关键的两年。但是马丁·路德没有做领袖,他在地下室,在翻译德语圣经。所以我看的那个《马丁·路德小传》,这一套小书我特别喜欢,四十本,我常常翻出来看,当年一块钱一本。里边有一段话说:“真正主宰历史的是那一位叫光从黑暗照出来的神。”因为在欧洲宗教改革最关键的时刻,马丁·路德没有做领袖,他被囚禁在地下室,然后神就使得这个整个宗教改革铺开,各地都开始反抗错误的教义,他们的确是从宗教开始的一场追寻,但是却影响了全欧洲的教会,那么多人在陷入这样的争论和思考之中。后来到了1523年,马丁·路德出来开始领导整个宗教改革,特别奠定因信称义的根基,这个教义就已经成了大家回到圣经来看的教义。
我们说,上帝借着马丁·路德把因信称义这个正确的教义从错误的教义中给拯救出来,然后我们曾经重新回到圣经,他原来在500年的黑暗时期,这个教义在黑暗时期是隐藏的。并不是没有的,因此我们只不过是借着这个回到圣经。
初期的纷乱REFORM
但救恩并不只是称义问题,我们家庭教会的理解,我们只要称义了就行了,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说,我们还要看成圣的问题,还有教会的问题,马丁·路德没有完成。他只是做了一个称义的工作,这一步上帝借着他来完成!整个欧洲就乱了起来,那教会到底何去何从,因此有人说,马丁·路德士是一把大锤,把整个错误的教义体系给打烂了,把整个天主教的教制也给打烂了,但是教会怎么样建造?大家就泼水的时候把孩子一起泼掉,说天主教的全部都错,包括他的权柄,甚至洗礼全都错了,什么都错,因此信徒皆祭司,每个人都可以举行圣餐,每个人都可以施洗,然后每个人都可以读圣经,每个人都可以讲道,就到了这个人人皆祭司,所有的人都不需要教皇,不需要教会了。只要我们三四个人在一起,然后就是教会,就到了这么乱的地步,因此能就有了重洗派。
重洗派当时乱到什么程度呢?他们自己建了一个王国,在这个王国中,他们宣布说耶稣过几天就要来了,所以他们说必须没有婚姻,没有家庭。重洗派很迅速地发展,不过也同时变得更加激进。他们很多时只按字面解经,所以他们当中很多人真的站在屋顶上宣讲,真的变成小孩子,甚至撇下家庭,有些则遵从耶稣教训不要为衣着、食物忧虑而竟然一丝不挂的四处游荡。他们也极重视末世的预言;有一位名叫荷夫曼的便预言主耶稣于主后1534年再来,而史特劳斯堡便是新耶路撒冷的所在。他的一位追随者马提斯在蒙士特领导激进的重洗派起义,将当地的主教赶出。主教取得援兵,将蒙士特城重重围困,而他便在企图突围中战死。他死后由一位名叫布克逊的人继承他作领导。布克逊竟在被围的城中自封为王,强迫信徒实践共产,更宣称自己每天都有从上而来的启示。蒙士特结果于主后1535年被攻破,布克逊被捕,被毒打一番后被处死。我们也知道,德国也有了农民起义。当时整个欧洲陷入一场很大的混乱之中。
上帝兴起加尔文REFORM
这个时候上帝就借着另一位改教家加尔文兴起。宗教改革1517年的时候,加尔文才9岁,但是后来上帝使用他,接受了欧洲最好的教育。我们说整个宗教改革你不要小瞧是两个人文主义者发起的,他们两个都是受人文主义很深熏陶,两个人都非常强调回到经典,这是一个人文主义传统。研读原文很重要。正因为他们有这样的素养,上帝使用了,然后这两位伟大的学者使我们回到了圣经的根基。而加尔文的贡献在哪里呢?就是上帝使用他有了正确的教会体制,把长老会从教皇制里边又拯救出来了。上帝借着马丁·路德把因信称义的正确的救恩论从错误的遮蔽的教义中呼唤出来,又借着加尔文把正确的教义体制也就是长老制的体制给呼唤出来,组建了真正的合乎圣经的教会。我们看见上帝借着加尔文做了极其伟大的工作。
加尔文当时写完《基督教要义》之后,1536年7月,借道日内瓦。他本来是要去斯特拉斯堡,他只想着退休写作,并不想参与教会改革,他也不想参与,结果,西班牙国王跟法兰西国王正打仗,法兰西国王没有当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服,发动了四次战争,整个欧洲都在荡不安之中,几次战争都失败了。西班牙国王对他够好了,把妹妹都嫁给他了,他还是不服,还是要跟他争,结果西班牙国王查理最后说你我单挑,你这个混蛋。但法兰西国王不干。他自己以为自己是骑士,《基督教要义》就是献给他的,白献了,他不看。不过,他做了贡献,就是把道给堵上了,加尔文就只好绕道日内瓦。
加尔文来到日内瓦大熊旅社,只想就住一夜,第二天一早出发,结果有一个人法勒尔听说了,说有一个写《基督教要义》的年轻人来了,他知道说只有这个人能够拯救新教,拯救日内瓦,于是他就连夜拜访,他就劝他留下来,说你必须要留下来跟我一起在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加尔文说:我生性懦弱,不喜斗争,也不愿意参与教会的具体事务,我觉得上帝给我的恩赐就是著书写作,我就安心做我该做的,不去做不该做的。说了半天没有说动。最后,加尔文就打开门说:“对不起,我要早点休息了,明天一早还要出发。”法勒尔最后就一拍桌子站起来说:“上帝需要你的时候,你还忙着退休忙着安息,愿上帝诅咒你的退休和安息!”加尔文后来说,突然感觉他脸上在放光,就像你神的声音临到,所以加尔文一害怕就留了下来。留下来之后,就在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加尔文留在日内瓦意义极其重大,因为加尔文的决心绝对不只是教会内部的,当时日内瓦是一个妓院之城。日内瓦乱到什么程度,有人裸体游行,整个法律已经完全没有约束了,是一个最淫荡的城市。但是加尔文要它成为一个世界最圣洁的城市,成为新教的大本营,他不只是要改造教会,希望日内瓦成为一座圣洁之城。
加尔文相信神的改革不仅限于教会,也必然的连带社会,但是教会必须是根基。所以就在那里建立了正确的长老会教会,也有了基督教的教育,也有了真正的基督教大学和基督教的学校,整个社会都被改变,也有了正确的教会建制。
我们说上帝借着路德做了破坏的工作,借着对天主教破坏的工作,借着加尔文做了建造的工作。当然这只是粗略的分,从正确的来说,就是上帝借着马丁·路德把救恩论的教义从天主教那边拯救出来,上帝借着加尔文把正确的教会论从天主教错误的教会体系里边拯救出来,所以借着这两位神的仆人,我们今天就有了正确的教义根基,也有了正确的教会根基,所以弟兄姊妹,我们今天纪念宗教改革是很重要的,因为你要知道我们的教会不只是这“一撮人”在这里敬拜而已,我们是跟历世历代众圣徒一同在敬拜,好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的长阔高深。
所以我们来讲他们的故事,也是在讲我们教会的故事。所以我们的改革宗长老会,我们简称约老会,是盟约派的教会历史,你知道我们的教会史从哪里开始写的?是从亚当写的。我们教会的历史,是从亚当开始的。你不要以为教会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你要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的长阔高深。他们的改革跟我们息息相关,我们要纪念他们!我们讲的是我们祖宗的历史,你不要忙着去看炎黄,跟你没关系,他们都是下地狱的,孔子也跟你没有关系,那也是外邦人,你真正的国家是在这个属灵的国度,你首先是一个亚伯拉罕的子孙,你要找你祖先的传统,你祖先的传统是在这里。我们经常数典忘祖。一个忘记祖先的人是没有前途和根本的,我们要在历史中找到我们的身份,在现实中找到我们的责任,在未来找到我们的方向,是吧?这是多年前,我说的一段话,在历史中找到身份,在现实中找到责任,然后在未来找到方向,而在只有在基督里,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又往何方走。而这一点借着众圣徒使我们一同来明白。感谢神,我们就简单的讲了一下宗教改革与你我的关联。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想交流的,也可以交流分享一下。
盟约派(改革宗长老会)简史
问:能不能把盟约派跟宗教改革的关系稍微讲一下?
答:盟约派是这样,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了日内瓦大学,训练牧师,要把正确的教义和教会体制传讲出去,当时有一大批英国逃亡的人,到了日内瓦,日内瓦成了新教的大本营,他们学了之后就回到了英国,也掀起了英国的宗教改革,那其中的在加尔文的学生中有一位叫约翰·诺克斯。他乃是一位有非常雄才大略的宗教改革家,你看宗教改革纪念的四位人物,他就排在其中。约翰·路克斯,他当时要改革什么?改革整个苏格兰,他有一句祷告说:上帝啊,你把苏格兰给我,要么你就让我死去。要么苏格兰,要么死!这是他的祷告,结果上帝就真把苏格兰给他,然后他在加尔文门下受教,后来他就回到苏格兰。
苏格兰是全世界第一个建立全国性长老会的,日内瓦只是一个小共和国,只是一个城市,苏格兰不一样,它是一个大国家,并且当时的苏格兰的宗教改革,有一个了不起的眼光,也得益于约翰·诺克斯,因为当时新教很多人说,你看教会贪污了那么多的地,我们要都分给穷人,然后我们这些都是他们贪污的,我们都不要。但是,约翰·诺克斯不一样,他说我们干嘛不要?这些教产很重要。我们将来还要办教育,我们将来还要办大学,都需要钱,都需要地,所以他们把地全部都拿过来继承了,教会继承教会,名正言顺。这一点,中国教会史有惨痛教训,多年前新教不少领袖千方百计把教堂都给捐了,但是天主教很少捐,所以多年之后,天主教的教产都纷纷地归还,新教则丢了不少。苏格兰长老会那个时候把地和教堂都拿过来,拿过来之后,有了雄厚的财力,就推动了全国长老会的进一步建造,这个长老会他们最早建立起来,建立起来就培养了大批的牧师,后来这一批的牧师神学家,他们就影响了一次重要的大会,也影响了英格兰和爱尔兰,这三个国家后来为了跟查理国王打仗,就订立了神圣盟约,这个盟约派当时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根基,就强调教会的头是基督,不是国王。这一点是他们坚持的,所以后来盟约派,他们就帮着打败了查理国王,召开了威斯敏斯特大会。
而苏格兰四位著名的神学家,就参加了威斯敏斯特大会,帮着制定了威斯敏斯特信条和威斯敏斯特大小要理问答。这些,其实英国没有遵守,爱尔兰也没有遵守,因为他们没有国家基础和教会基础。真正遵守的是盟约派,盟约派一直持守,为此他们就进入了长达30年的杀戮期,就被查理国王的儿子来逼迫,但是他们持守住了,后来盟约派就到了美国,使得盟约派在世界各地来广传,后来他们在19世纪就到了中国,在北京、哈尔滨、广东宣教,以至于他们有了几位到中国教会影响巨大的人,有一个是魏司道,写的书对我们影响很大,另外一个就是赵中辉,这是盟约派所资助的。后来,赵中辉就到了美国,在我读书的神学院读了一年后,再到西敏神学院读,后来建立了改革宗翻译社,改革宗翻译社翻译了一大批好书,成了我们中国教会复兴的根基。所以盟约派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没有这一批书的话,没有我们看的赵忠辉翻译的二三十本的书,改革宗神学在中国不会有这么大的传播。当然,另外一位人物就是唐崇荣牧师,上帝也使用。一个是赵中辉的翻译,另一是唐崇荣的布道,使得改革宗神学在中国大地传讲。真正继承了威斯敏斯特信条精神的,我们认为是改革宗长老会,并不是我们自吹自擂,而是说这里是我们的传承。
清教徒问题
问:美国是清教徒建立的吗?
答:当然是有清教徒的贡献啦。当时是由清教徒,还有叫相信一神一位这种人,好多一起来建。当时清教徒这种影响的确是非常深远,但并不是说只是清教徒,肯定,当时一定是有宗教因素的,清教徒在美国的影响,就是这种精神是非常深远的,就是说他强调政教分立,每一方都要向上帝负责,像这种精神确实是清教徒传播出来的。还有就是说我们要做管家,要尽心竭力服侍神,在各行各业各领域带着呼召生活,这也是清教徒所传递,那么对美国的建国影响是非常深远。
问:我们非常熟悉的钟马田,他是盟约派的吗?
答:不是,不过,他自称是清教徒的后裔。你可以看一本书,叫《清教徒的脚踪》,是他编的,他们有一个叫清教徒论坛,钟马田他说他认为清教徒之父就是约翰·诺克斯,他说清教徒运动是一个彻底改革教会的运动,因此他的解释仍然是把长老会跟教会的改革放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很多人就不像钟马田有这么浓厚的教牧情怀,他们在解释清教精神的时候,更多是从这个宪政啊,社会负担啊,文化使命解释,跟钟马田牧师还是有出入的,我觉得钟马田牧师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钟马田很强调联合,也很强调这种论坛,而且也很强调说他的威斯敏特大教堂,伦敦的威斯敏特大教堂,这个声音是代表着整个基督教界对这个社会发出的声音,就是这种胸怀是非常有大公教会的情怀,跟我们今天这种关起门来建教会的精神是很不一样的。
问:美国现在有很多改革宗教会,他也自称是改革宗长老会,刚才讲的是真的继承改革宗神学和结合长老会体制的只有盟约派,那么美国早期的这些现今所谓七大长老会们的源头在哪里?就是美国这些改革宗长老会的源头?
答:这个源头肯定也是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之后,的确是各种都有了,家长制,会众制,长老会,在威斯敏特大会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但是到最后威斯敏特大会是比较倾向于长老体制的,后来大家都从新教的源头开始发展各种,那么美国后来有各种各样的派别,但是这些派别我们说到底还是那几种,你自己可以梳理,而唯一能在《圣经》找到根据的,我们承认说是长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