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足球–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又一次失败实践

李子旸 李子旸 2024-01-04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国足新败,并且败给了越南。舆论哗然。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足球在中国社会并不重要;尤其是近一二十年,踢足球的青少年越来越少。中国人对足球,只是重大赛事时凑凑热闹,平时并无兴趣真正投入——包括时间和金钱。这种情况下,国足水平不高,很正常。

 

问题是,现在的中国足球,不仅国家队水平不高,而且联赛等等整体呈现全面衰败之态——据说国足一半球员在俱乐部遭遇欠薪。很多俱乐部难以为继,面临解体倒闭。前几年的资本狂欢之后,中国足球几成一片废墟。

 

这就不是“大家其实不喜欢足球”这个大背景能解释了。换句话说,就算水平不高,但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维持一个正常的足球产业,给球迷提供一个文娱产品,还是应该能做到的。这都做不到,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确实是出问题了。这个问题就是:从1992年足球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足球基本上玩了一把“原教旨市场化”,因此也就得到了原教旨市场经济的恶劣结果。

 


1992年,中国足球开始市场化改革。在此之前,中国足球是举国体制。从基层体校到各省体工队,经费都由国家财政拨款。从1980年代起,这个体制越来越难以维持。

 

一方面,那时国家财政不富裕,拨款有限。另一方面,举国体制下,球队自身“造血”能力很差,基本挣不到钱。足球队的日子越过越难过。有的省市地方足球队连基本的训练器材装备都买不起。教练球员的收入更是拮据。

 

那时,经常听到的“吐槽”话是:人家外国足球队,踢进一个球就挣多少多少钱。如果中国也这么有钱,进球就给钱,足球水平早就上去了。

 

对这种“吐槽”,就算觉得不会这么简单,但当时手里没钱,说话没底气,完全无力反驳。很多人还认为类似观点是一针见血,是深刻的“透过现象看本质”。

 

既然如此,彻底的、根本性的、一招鲜的解决办法就是,中国足球实行市场化改革。大家相信,只要市场化了,中国足球就会有钱了;有钱了,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中国就成世界足球大国了。

 

到了1992年,中国足协决定启动市场化改革。各省足球队转为职业俱乐部,接受企业投资,联赛主客场制,卖票挣钱,各俱乐部自己挣钱自己花。

 


足球市场化改革以后,确实效果很明显。中国球市一度非常火爆,教练球员收入大幅上升——当然,和以后动辄百万千万没法比,但和从前比,足球从业者挣到了做梦也想不到的高收入。

 

所谓市场化改革,核心要素就是让价格规律自由发挥作用。国家不再指挥或者控制,当然也不再拨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教练球员薪酬、转会费、球票价格、转播费用等等,都随行就市,由交易各方自由商定。只要各方接受的价格,没人使用暴力或者胁迫,就是市场价格。

 

看起来,足球市场化改革很成功。2002年,中国男足还首次冲进世界杯。虽然在小组赛一球没进三场全输,但毕竟是去过世界杯了。

 

可是,好景不长。先是假球泛滥,球市并不健康。司法机关出手,抓了一批判了一批,其中包括著名的某“金哨”裁判员。而更大的问题是,由于供需不平衡,好的球员太少,结果,顶尖球员身价暴涨,年薪达到百万级。中国足球人已经有了富豪。

 

球员收入暴涨不是好事么?怎么成了问题了?按照市场规律,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会刺激供给增加。也就是在高收入的吸引之下,有天赋的青少年会积极涌向足球场,刻苦训练,力争成为好球员,去挣那个高收入。然后足球比赛就会越来越精彩,水平越来越高。

 

可现实并非如此。事实上,199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国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大幅下降,坚持系统训练的青少年,全国不足万人。对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点足球人口,简直就是忽略不计级别的。

 

为什么球员高薪没能刺激供给增加,这也一言难尽,总之就是没有预想中的效果。中国足球整体水平也因此长期停滞和下降。

 


最近十年左右,中国足球又出现了一个新现象,某些房地产企业大笔向足球砸钱,数额远远超过合理水平。中国顶尖球员和外援的收入从此进入千万级乃至亿级。俱乐部甚至因此在亚洲俱乐部比赛中夺得冠军。虽然国家队水平仍然很不理想,但俱乐部球队层面,中国确实实现了成绩的突破。

 

这种成绩突破,在中国国内赢得一片喝彩,但实际上其中有很大隐患,那就是,这些砸钱,并非合理投资,也不可能通过足球俱乐部本身的运营赚回来——所以,只能称为砸钱,而不是投资。砸钱的企业,也根本不想通过足球本身的经营赚回这些钱。他们的打算是,通过其他方式把钱赚回来——N倍地赚回来。

 

职业足球俱乐部这种“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做法,市场化改革以来一直就有。有的企业,虽然投资足球不赚钱,但短时间内就让企业名扬全国。这实际上是巨大的广告效应。还有的企业通过投资足球和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很多方面得到好处。

 

这种做法并不违反市场化的原则。企业赚钱,往往多途径多方法。市场经济并不要求企业只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地简单交易。企业可以设计出巧妙复杂的商业模式实现盈利。问题在于是否可持续。

 

前期,企业的种种“商业模式”还在合理的范围内,可随着最近这一波房地产企业大举进军职业足球,就突破了合理的范围。事后看,这是一个巨大的、必然破裂的泡沫。重点在于,这种突破是不被控制的市场自发运作的必然结果。

 

果然,随着国家对房地产的严厉管控,这些房地产企业在足球产业中吹的泡沫很快破裂。有的企业,居然前一年中超夺冠,下一年就发不出工资而解散。泡沫破裂的结果,就是资本狂欢以后,足球只留下一地废墟和一屁股烂账。国足最近的新败——败给越南,和这种状况有直接关系。

 

现在回头总结经验教训,会发现,中国足球的市场化经济,整体上是不成功的。而不成功的原因,就是管理者基本上采取了自由放任的做法,让价格规律自由自在地发挥作用,让投资人可以放开手脚兴风作浪,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吹泡泡而不加干涉。管理者以为,自由就会带来秩序,带来成绩,其实,这种自由,只能带来不负责任及其造成的混乱。

 

NBA是世界上经营很成功的职业体育范例。对照NBA,就能看出中国足球在市场化改革上是多么天真幼稚。

 


美国号称自由资本主义国家,NBA又是百分百的私营经济,但细看NBA的种种规定,对自由交易的干预,可说千头万绪无所不在。

 

首先,NBA的选秀大会,和奴隶市场差不多。俱乐部单方面挑选球员,球员的主动权很少。其次,新秀球员进入俱乐部以后,头四年工资很低。即使已经成为球队的核心球员,也要老老实实等到四年以后才能签订大合同。绝不是俱乐部-球员双方想怎么签合同就可以怎么签。

 

此外,球队的总薪金支出虽然理论上上不封顶,但有工资帽和奢侈税。在这种压力之下,即使超级富豪,对球队的投资也有所节制,不能乱砸钱。在球员交易上,规定更是非常复杂详细,已经足以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

 

而且,虽然球员是自由人,俱乐部是自由企业,但在转会市场正式开启以前,双方甚至不能有直接的接触,如果有,被发现了就要罚款。

 

即使符合所有规定,如果NBA官方觉得不利于联盟的整体发展,也会采取断然措施加以制止。比如直接下令阻止某个球员转会。这种干预,无疑是对自由交易原则的粗暴破坏。

 

NBA之所以有这么多详细、复杂的管理规定,或者说干预措施,而不是任由价值规律、自由交易发挥作用,目的就在于维持NBA联盟整体的平衡,尽量让球队之间的实力大致均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比赛的精彩程度,让NBA可以持续发展,基业长青。

 


对比之下就能发现,中国足协对联赛的惯例和控制力度,太弱了。虽然有过一些体能测试等干预措施,但基本上是放手让投资人随意行事。这样一来,虽然造成了短时间的繁荣,但这和吸毒、酗酒之后的快感差不多,随后是长久的痛苦和身体受损。中国足球接下来要过几年苦日子了,要花大力气把资本狂欢造成的恶果和损伤逐渐消除和弥补。

 

希望足协等管理部门等吸取教训,今后务必坚持根据足球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对职业联赛的体制实施有效管理,绝不能任由价格规律自由发挥作用。价格规律只是个规律,类似于“水往低处流”。好的水利工程绝不是放手让水随便流——那不是水利工程,那是发大水。好的水利工程恰恰要对水做出种种控制和管理,该流的让它通畅地流,该堵的,必须确保阀门坚固可靠,说关就能关住。

 

根据中国的国情和足球的现实水平,首要的就是必须控制投资人对俱乐部的投资力度,绝不是钱越多越好,而要把平稳投资、可持续投资以及俱乐部自身的盈利能力放在第一位。同时,对投资人要有挑有选,不能谁有钱谁是大爷。那些自身都不稳定、朝不保夕的企业,或者急于通过足球达到其他目的的企业,掏多少钱也不能要——他们基本上是破坏力量。用他们的钱发展足球,就是饮鸩止渴,必不久长。

 

对球员收入,也要有所控制。重要的目的是要避免少数顶尖球员暴富,大多数球员却收入很低的不可持续状况。前些年,因为供需失衡和超额投资,有的球员短时间内拿到巨额收入。这种情况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对球员对俱乐部对其他球员,都不是好事。足协对此不应放任不管。

 

总之,现在中国足球水平不高,球市不旺,社会的整体氛围也很差。足球远远没有真正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职业联赛应该以稳为主,要追求长远发展,通过时间的积累逐渐实现突破,而避免大起大落。再这么折腾几次,中国足球的社会声誉就要丧失殆尽了。

 


虽然足球水平不高,但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很好。之所以有这种差异,就是因为,我国在经济上从改革一开始就没有采取“原教旨市场经济”的做法,比如坚决拒绝休克疗法,而是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一步步做,不求最快,但求最稳。结果,反而实现了质量、速度的双丰收。

 

足球改革是在整体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总的市场化方向是正确的,但足球人显然缺乏控制市场的智慧和勇气。他们丢失了主动权,稀里糊涂地成被资本所利用。在这方面,中国足球提高了一个“原教旨市场化”的反面教材。幸好我们国家整体上没有掉进这个坑里。足球毕竟没那么重要,掉就掉进去了吧。亡羊补牢,慢慢往外爬吧。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如果新中国倒向美国……

总结篇:社会主义道路

从两败俱伤到携手并进

市场经济难在何处?

工业化难在何处

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第八种办法

撕裂社会的工业化

党务、行政和群众

“知识越多,越......”?

为什么会有路线斗争?

“十年”的经济原因

一代人的青春和热血

给计划经济“翻案”(3)——第一个五年计划

给计划经济“翻案”(2)——逆水行船的新中国

给计划经济“翻案”(1)

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全文)

美国是军事强国吗?(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

看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