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大户”和“吃绝户”

李子旸 李子旸 2024-01-04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在短视频平台上,我关注了一位博主。这位博主生活在河南某乡村。他的短视频内容是他和村中一位老人的对话。老人向他讲述过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位老人是当地人,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虽然是普通的农民,并且年纪很老,但思路很清晰,说话很有条理。讲起过去乡村生活的种种往事,很有意思。我听了以后,长了不少见识。

 

有一次,博主问老人,你们过去饥荒年没饭吃,为啥不去河里捞鱼吃?老人听了一怔,问:哪里有鱼?博主说,就是河里的野生鱼虾啊。老人哈哈一笑,那闹灾年头,闹得就是旱灾。河里沟里都干透透的,哪里有鱼?!

 

博主又问,他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说那时人不吃鱼,是因为鱼太腥,而那时大家穷得很,什么调料也没有,鱼太腥吃不下。这说法对么?老人听了大笑说,鱼再难吃,还能比榆树皮难吃。这就是不知道现实的胡说嘛。

 

再有一次,博主问老人,你们闹饥荒时吃榆树皮。那东西那么硬,怎么吃啊?老人说到,哪能直接吃树皮,要把树皮磨成糊糊,和其他吃的东西掺和在一起蒸了吃。然后老人接着说,这能吃的东西,就不能扔。能吃,对人又无害,为什么要扔了不吃。(那些浪费粮食的人)让他刮榆树皮吃上十天,他就知道粮食的宝贵了。

 


这一天,二人说到了旧社会的“吃大户”。

 

我的印象里,吃大户是饥荒年头穷人一种变相的抢粮。饥饿的穷人,来到某富户家门前,要求富户拿出粮食来给大家吃;或者大家干脆一拥而入,直接抢走富户的粮食。听老人一说,原来并非如此。真实情况要“和谐”得多。

 

在旧社会,河南等地,遇到饥荒年头,吃不上饭的穷人就会结成团伙,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四十五人,推着独轮车,车上坐着老幼妇孺,外出逃荒。

 

“吃大户”其实是这些逃荒者在路上解决吃饭问题的一个习俗,或者说惯例。

 

一群逃荒者,来到一个村庄,一般是下午或者傍晚时候到达。到了村里,他们去找村长或保甲长一类的人物,要求给饭吃。一般情况下,村长、甲长都会给这些人在村里“派饭”,也就是指定村里一些人家分别领几个人去家里吃饭。这一群人吃的饭,村里若干家分别包了。

 

这些逃荒的人,在村里当晚吃一顿,次日早上再吃一顿,然后就推上独轮车、扶老携幼继续逃荒。

 

博主问:村里为什么要给这些人“派饭”,不派不行吗?老人答到:你吃了饭,还有剩的。他们根本没饭吃。大家都可怜他们嘛。就让人家吃一顿呗。再说,他们也不是久留,就是今晚一顿明早一顿,然后就走了。不给人家吃,不中。

 

看来,困境之中,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然就会生发出互相帮助、相濡以沫的情感。这也是乡村生活中温情脉脉的一面。

 

当然,还有另一面。博主问,如果就是不给他们吃,会有什么事么?老人答到:那也不好说,毕竟人家有好几十人呐。博主说:村里有好几百人呐,难道怕他们几十人。老人抬头看看博主,说:那是几十个准备拼命的人!你那几百人,谁去拼命?

 

看来,这种“吃大户”也不完全是单方面的乞讨,暗里也有“不给不行”的威胁。不过,毕竟真打起来的情况很少。老人补充说,这些“吃大户”的,只会在大村停留,如果村子太小,他们也不会去,因为知道小村子没有多少余粮。

 

最后,老人有些怅然地回忆说:那年闹饥荒,我们村也来了一伙“吃大户”的,人不算多,一二十人吧。村里粮食也紧张,就没给“派饭”。这些人在场院住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就走了。

 


又一次,二人谈到了“吃绝户”。这也和我的印象大不相同。

 

前些日子有新闻爆出,某地农村某户人家,家里只有女儿没有儿子,且女儿已经远嫁。老一辈去世以后,村里同族的亲戚就来“吃绝户”,要瓜分这家人的财产。那家人的女儿赶回来阻止,众人吵作一团,甚至大打出手。

 

这种“吃绝户”明显违反法律,但却得到村里很多人的同情和支持。他们普遍认为,女儿既然已经外嫁,老辈人去世以后,家产就应该留给同姓的族人,而不应该让女儿带给外人。

 

这就是我印象中的“吃绝户”。这种做法显然太野蛮太落后了,应该被法律制止。违法者,应该被法律制裁。

 

但老人讲述的旧社会河南农村的“吃绝户”,要比这“和谐”得多。

 

老人介绍说,村里的“绝户”人家,也就是没儿没女的,一旦夫妻双方一方去世,村里人就来“吃绝户”,也就是在这家里吃酒席,一般吃上两三天。当然,是这家人出钱。正常的吃酒席就是一天。“吃绝户”的时间要长一些。

 

博主问:这么吃,岂不是会把那家人吃垮。老人说,当然“绝户”要花不少钱,但肯定不会吃垮。大家心理有数。你们吃完了,人家挨饿了,这不可能啊。

 

听到这里,我觉得,这里面的习俗、惯例似乎是某种“设置”。这种“吃绝户”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仪式,一种程序。

 

果然,老人接着说,“绝户”人家,也有收养过继儿子的。等到村里人吃了两三天“绝户”,剩下的财产,就归过继儿子了。

 

短视频到此为止。更多的内容,老人没有解释。那么我做一些猜想。

 


在传统的乡村,没有儿女的“绝户”家庭,会有两个问题。一是夫妻一方去世以后,另一方的晚年谁来照顾。另一个则是夫妻二人都去世以后,留下的财产如何处理。

 

过去,没有国家出资的养老院,仅剩一人的“绝户”,晚年养老必然要依赖村里的其他人帮忙。既然如此,在“仅剩一人”的情况已经出现以后,让大家来大吃一顿,吃上两三天,等于是一笔投资,用来换取今后村里人对他(她)的照顾。当然,这只是习俗、惯例,不是严格的契约。现实中会有各种不如意,但这种习俗倒也是不是完全没道理。

 

这种习俗,后来演变为农村的“五保户”制度。没有儿女家人照顾晚年的老人,加入五保户,村里就要派人照顾他的晚年生活,直至养老送终。但这种照顾可不是免费的。五保户去世以后,他家的房子和宅基地就归村里了。

 

另一方面,“绝户”人家有的会有过继儿子。但是从村里人的角度来看,过继儿子轻轻松松拿走“绝户”的财产,这显然不太容易接受。传统乡村,资源很紧张。村里某家的财产,随随便便就被外人拿走,村里人本能地就会感到不安,甚至会表示反对。前面提到的那个新闻,其实就是这种心理的延续。

 

“吃绝户”实际上成为一种“安抚”。“绝户”家拿出相当部分的财产,让大家痛痛快快吃一顿。大家的默契则是,大吃一顿,但不会太过分,不会吃光喝尽。这样一来,“绝户”家剩余的财产,过继儿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了。

 

或许,“吃绝户”的习俗,就是传统社会演化出来应对“绝户”家庭那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些只是我的猜测,并不是老人讲述的。如果能有社会学家去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就好了,那会大大加深我们对中国社会的认识。

 

当然,对这些“设置”,很多人肯定还是不以为然。凭什么去吃“绝户”?你们讲不讲理啊?

 

放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反应很正常。但既然是传统社会的事情,就要放在当初那个背景和经济水平下思考问题。这些当代人完全不能接受的习俗和惯例,在当时的背景下,有其合理性,更重要的是,也有其适当的尺度,各方都保持着某种默契。这不也是一种“和谐”吗?

 

对传统社会来说,保持社区的稳定和谐,让日子继续过下去,远比分清是非对错重要得多。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今天的社会,同样如此。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阿富汗是怎样跌入深渊的

说说美国人何伟和他的书

中美贸易战 重点不在贸易

是什么撕裂了美国?

乌克兰问题的根源 ——从苏维埃到新沙俄

乌克兰——西方的类宠物

如果新中国倒向美国……

总结篇:社会主义道路

市场经济难在何处?

工业化难在何处

撕裂社会的工业化

“十年”的经济原因

一代人的青春和热血

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全文)

美国是军事强国吗?(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

看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