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亲影展——妈妈影像创作工作坊⑤

草场地工作站 草场地工作B站 2023-04-08

MOTHER MAKE FILM

我们的妈妈拍片啦


🎩 戴旭:我妈表示想安度晚年。我说安度晚年,就是可以去做你之前没有做的事情。


🌸 王坪:种下一颗好种子,说不定哪天就发芽了呢。


🎸 王凯:如果我们不觉得妈妈只有母职,或只能在母职范围内谈论妈妈的我们才比较安全,那就看能不能一起聊得远一点?


🌛 新月:我妈听说还有六个妈妈,觉得放心了点,说:“还给我整六个姐妹儿”。


❄️ 丑娃:从我妈妈的个人经验来看,不管是社会身份还是家庭身份,她都处于一个很舒适的状态里,对她来说更难的是描述出“我对这件事的感觉/想法是什么”。


🌾 梦奇:我妈妈现在很平静的生活,我为她高兴,但总觉得创作可以给她生活带来些不一样的东西。

【感谢带病拍作业,哑嗓上课的妈妈们!】


MOTHER MAKE FILM

妈妈影像创作/工作坊5⃣️


时间:2022-12-24

地点:草场地工作站-会议室

导师:梁丑娃+章梦奇

学员:张雅林(雅子)、万连钧(安托万)、肖凤玉(清莲)李松林松林)、张映玲(五花肉)、李淑岩(番茄)、章燕(泡泡青)汤彩云(甜橙)

笔记:庄炜

策划:梁丑娃、王凯、王坪 + 母亲影展团队



 第一部分 /四个作业反馈


 


李淑岩


📹重访自己的记忆之地,意识流讲述
章燕:街景拍摄很稳不晃,讲述场景回忆生动有细节。
万连钧:还没看完,听大家讲。
张雅林:一如既往喜欢,色彩鲜艳,想起丑娃的学校和小时候从远处奔过来的记忆。
郑忞:唤起了我的记忆,1、初中时和孩子关系亲密,初中孩子变化很大;2、记得很小的细节的故事,关于女儿打欺负她的男生,觉得女儿“不好惹”的定义很奇特。
梁丑娃:和妈妈们觉得精彩的点不一样。大家觉得番茄阿姨和新月的讲述很有共鸣,我觉得,形式上吸引我。上次作业番茄阿姨片子是意识流的,看出精神心理,这次前面太现实了,觉得奇怪。看到后面,旁白与中央大街让人有重回90年代的中央大街的感受,非常喜欢。你是提前设计好线路吗?
李淑岩:大概路线设计了,景别也想到。最开始打算全用旁白,后来重看,觉得的确和女儿的回忆部分和之前拍的有不同,脱离了作业布置要的感觉。后半部分中央大街是想好的故事,在我的记忆里有值得一说的感觉。还有一个地点是和我的第一个男友第一次约会和分手的地点,但不知道东一西一下地好不好。看到别人的片子可以看到影片的雏形,比如雅子姐开头的喜鹊,泡泡青姐的深沉的叙述,我自己的却看不到风格。
章梦奇:看自己怎么看不到呢?你的风格很明显啊。我们重新看片段,大家注意形式、内容、方法。意识流是行进的漂浮的感觉,记忆浮现的感觉。
番茄阿姨一直手持,保持着稳定的行进,她的影像始终有移动的形式,这构成阿姨形象的形式,已经是一种可以延续的风格。上次谈到城市记忆的地点,小区,女儿学校,核酸点,结婚婚纱大桥,我们不会觉得只是地标建筑,而是这个人淑岩人生中的重要地标地点。可以提前做好工作,好像你之前做过的,想好要去的地方的,都来一场私人的记忆的漫游。最后再用旁白的方式并轨到你的视频中。这是一种非常散文式的拍摄,我们看到你的人生。这是我的实际的说法,拍摄中可能也有很实际的惊喜。淑岩阿姨你觉得呢?
李淑岩:可以啊,我就是先拍再加些旁白。
章梦奇:你可以先挑选一些地方,比如说有十个地方,分别是什么它对应的记忆指向是什么。你的这个记忆很奇怪,不是关于两个人热恋甜蜜,而是你居然昏倒了,这是很意识流的,突然从场景中抽离出来了,只是和这个地点本身有关。所以你记忆的地点和你记忆的方式都可以以此为基础去构思。包括新月上学的那段,只是它的形式感如果变成稳定持续的拍摄,后期配音的方式,就让它风格更统一会更好些。包括核酸点,看了觉得很讽刺,做作业的过程还在找核酸点,却已经撤了,短短时间里我们整个时代发生的变化,那么我们这样子的创作的意义和价值可能也在其中了。
张盾:手持和移动拍摄回到记忆发生的地点讲述,地点都是公共性的,讲述打上私人印记。身体的移动带来探索的感觉,有记忆慢慢显性浮现的感觉。
番茄阿姨拍摄一开始回到新月学校现场旁白,后面中央大街是后期录制的旁白,我想到自己的拍摄方式,我的经验是,拍变成废墟的超市时我会想好一个讲述的大概框架,在现场根据框架临场发挥。我觉得番茄阿姨很适合这样的拍法。
王坪:想起之前番茄阿姨拍落叶,我觉得这种东西也可以有,即使是有目的的地点的拍摄,突然的出神,突然的自然与灵动与生活的细节也是可以允许存在的。番茄阿姨可以继续去做,更有主动性一点,太即兴的现场可能会让形散掉。
章梦奇:我觉得这很重要。第一段有现场感,也不多得。可以在现场去呈现更多记忆地点当下的感受,自由地发挥,后期的旁白是作为更理性的梳理、组织。
李淑岩:这次作业我也感受到欠缺。
王坪:各位妈妈不要这么有心理压力,不要想着每一次都下金蛋,我们也照样是这样,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问题。



 


张雅林

📹青春与爱情故事

李松林:我比较缺少爱,觉得她们家很有爱很温馨。特别羡慕相互包容的关系和写情书的经历。

张映玲:我不会表达,都拍的很好。每个小孩每个母亲,把的我心一片一片撕裂开,你们这些杀手好快好快。雅子阿姨就是幸福,写情书的时候是最幸福的,最后老公的弹唱潇洒安怡。

章梦奇:俗话说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但在看雅子阿姨片子才意识到幸福可以是这样的,觉得幸福这个概念终于显现在面前。虽然我们看了很多伤痛的东西被呈现,像大多数纪录片的一样,但我们很少看到爱是如何发生的,这让我觉得很有力量,雅子阿姨不要小瞧自己的力量,不管在生活层面还是记录的层面,都是不多得的。

郑忞:雅子阿姨是非常懂得保留、珍藏爱的人,保留的信件、小卡片、回忆来往都有很多很多细节。尤其是保存的结婚证和结婚当天的花,婆婆剪的喜字,让我觉得她是非常温暖的人。觉得这样的生活还有很多值得继续挖掘出来的地方。

章燕:雅子每次的作业都幸福满满,安定幸福热爱生活。我还觉得雅子阿姨翻阅本子非常有时代感,现在已经没有这些东西了,太珍贵。雅子阿姨把珍贵的爱的痕迹留下,看出是很有心的。我们几十年在外面漂泊,无法保存下来。和叔叔一直相爱,真是幸福。
雅子阿姨拍的小鸟的镜头特别好,非常动态,像小猫小狗的镜头。

肖凤玉:我也是羡慕,一段美好的爱情,心目中如意的郎君,铸造成一个完美幸福的家庭!

章梦奇:真是这么幸福吗,雅子阿姨?

张雅林:谢谢大家,我其实是为了完成作业。我平时爱收集东西,我的小院外面的鸟有各种各样,我拍了很多,我想把它们都用上,喜鹊代表幸福美满,飞来飞去代表思绪纷飞,这个意思。我这个人比较包容,不生气,我想向大家学习。

章梦奇:不生气的事是幸福的关键,大家听到了哦。

张雅林:两个人在一起能包容就包容,能在一起就不容易,我是这样觉得。

章梦奇:更细节地讲,第一部分,没有直接进入正题,我们来看一眼这一组影像镜头。我觉得这会让新月老师很欣慰,是很有效的剪辑的案例。用一小组镜头构成自己叙事的开始。

第一个镜头是食物,朴素的食物,一个人一天的日常,第二个镜头,雅子阿姨吃东西,第三个镜头,喂小狗,第四个镜头,又回到吃东西,第五个,窗外喜鹊。这很有影像思维,把一系列毫不相干的日常的镜头组合构成自己的语言,不用有文字我们都能理解到雅子阿姨的意思。从小鸟的镜头,我们突然就进入了思绪之中,雅子就用最普通写实的感觉进入思绪的感受。可以看出我们如何用影像搭建出一个散文的开篇。

雅子阿姨拍日常最有意思,她不怕日常没有内容,这是很好的习惯我觉得。不考虑太多,就是拍。往后,我们看到了照片、日记本,我们把它们都统称为记忆的材料、留存物,过往时光的转化。这些东西怎么在影片中被转化。一个很可惜的是我们看不到里面具体的字,雅子阿姨一开始会读,但还是没办法那么具体地看到其中内容,可见其中的文字都很有意思,很吸引人,这些都是很具体的情感、材料,字迹等等都带来直接的感受,可以看到两个人的性格,包括照片的细节。我觉雅子阿姨可以继续去这样拍,让我们看到更多更具体的东西。你不用害怕拍日常的材料,就可以更加耐心细心地拍这些材料。

王坪:雅子阿姨的每张照片和故事都让我期待,结果阿姨没翻出来给我们看,小本子里面的内容也是很好奇,通信的过程,是不是可以有更多更具体的内容。
雅子阿姨提到一个词:这也许就是“定数”吧,为什么会这样说?

张雅林:我结婚二十六七岁,没得可嫁的了,最后嫁了一个小弟弟,觉得小不满。我拍了很多照片,但觉得太碎了没用。

王坪:不会的,你在那个年代的照片肯定都有一些重要的意义,都值得讲述。


戴旭:觉得洛洛姐新片的形式可以给雅子阿姨参考,可以下次看看洛洛姐的第二部,她如何处理记忆的载体。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实的东西。

章梦奇:最后一个问题,你的作业到这个阶段,如果在明年母亲影展之前做出一个作品,你有一个清楚的感觉吗?

张雅林:差不多,模模糊糊。从一个家庭的建立到现在,想拍这个的片子,想学洛洛姐。

章梦奇:如果你心里有大概的方向就很好。可以根据你的感觉推进有更细节的呈现。

我从丑娃的影片认识你,我觉得她的作品是很温暖的,却总有藏着一些没有说透的部分。我比较想问阿姨,看到的幸福的阿姨,是不是有没有说出来的,或者说你是否想要去探讨这些部分?

张雅林:想不出来,肯定会有,但无法表达。我比较焦虑,但不知道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出来的,通过药物的化解,可以借此正视、接受自己的焦虑。我的焦虑感不知道如何通过一个片子解决呈现,我更想通过片子带给大家快乐。

章梦奇:我觉得可以谈这个问题是因为雅子阿姨的态度也是如此开放的,不是像五花肉阿姨说的我们这些小孩这么残酷😆,我们做工作坊的一方面希望通过大家通过创作的生活,获得其他地方无法获得的滋养,这个东西有时候也是说不清楚的,但它会滋养你,我们希望也能把这样的思路眼光看待事物的能力带给你们。

我们不是只想听大家的伤心故事,我们虽然年轻但是也能理解上辈的伤心故事,以及现在这个社会的伤心事,所以我问这个问题是觉得雅子阿姨是可以接受的,我们可以通过创作看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在我60岁的时候,重新燃起了对自己的好奇心,这是我特别希望和各位妈妈分享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没有自己先看到,就可能无法跨过去,走进去。我觉得雅子阿姨是没问题的,是可以谈这个问题的。我们接下来希望雅子阿姨继续做的是让我们看到更具体的故事。

梁丑娃:补充一点,最近的经历觉得记忆可以欺骗我们,我看妈的作品时,觉得和爸之前的故事在我们翻照片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嘴上说的都是眼泪,写下来的都是思念,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重塑自己的记忆。


 


章燕


肖凤玉


📹讲述生活过的地方,留下与离开


李淑岩:泡泡青姐姐对梦的描述,黑屏的讲述,感觉看到她的片子的风格,梦对阿姨的影响肯定很大。我也曾经做过相关的考试的噩梦,但我没有讲述它,泡泡青姐姐很着重地讲述她,可能像泡泡青姐姐所说,是她很重要影响很深远的东西。我喜欢泡泡青姐姐这样的讲述。


张雅林:我觉得直接说话没有镜头的想法挺酷的,吓了我一跳。


肖凤玉:我觉得作品好,耐人寻味,生活肯定有很多坎坷,历经磅礴,独行在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大公路,这是她生活中不如意的。她有好多秋天的公路,这个可能就是晚年退休的时候,虽然退休是秋天,她的心中有阳光,就像晚年对自己的生活是满意的,终于走到一片一望无际的宇宙当中,心如止水,弯弯曲曲的路代表人生的曲折,再出现一条路是秋天阳光的路。


梁丑娃:每个人看别人的故事都是拿自己的经历解读的,我们的评价不那么重要,而是大家的想表达什么。


我们来看一段阿姨的片子。这是阿姨对自己梦境的阐述,相信多阿姨影响很大,代表阿姨经历中的某些东西,虽然在这次影片中没太讲到,希望之后能看到更多和这个梦相关的经历。


章燕:上次说要讲去哪些地方,我在想要这么来说这个话题,有一天想到了这些,我把字打印出来。后来阳了,完成作业的时候比较仓促,配画面发生没什么好配的,只是想讲述,于是找了一些黑色的照片放进去了,这些照片都是在网上找的。后来配上打印出来的文字。


梁丑娃:看到个人风格,不知道你是否想要继续。我们想看到更多你自己拍摄的东西,用照片的形式也可以。如果想继续这个形式,可以在声音上做一些补充,比如说道崖壁是加入一些音效。记得你走过好多不同的地方,在这个小短篇里,您的人生和梦奇的求学经历墙关联绑定,我也好像梦奇出生之前您遇到什么,不是作为母亲的时候是什么。想听到更完整的经历的叙述。


张盾:我觉得泡泡青阿姨的作品围绕梦境,我觉得更像是文本的结构,整个叙述的结构也很有意思,一开始是梦的内容本身,它是否可以反射到现实之中,与生活的轨道的行进的焦虑关联,结尾是梦不必再做,释怀了,梦奇长大,领到退休金了,感觉您的生活就停下来了。整个过程觉得很特别,加上照片和黑屏的使用,觉得是比较奇特的切入口。可以想想黑画面除了对应梦境,也可以加入更多的您来拍的照片和动态影像,就是黑画面很有特色。


王坪:认同盾盾,泡泡青阿姨非常有结构能力,知道如何开始结束,中间抓人。

路,从阿姨作品的第一次就一直出现,总是有很多意想性的东西,很厉害,我觉得这是阿姨真正的风格所在,而不是黑屏。我觉得这是可以延续的。现在的画面很有特色,如果变成长篇,会不会是一部分意向性的散文诗的部分,另一部分就是更具体的内容故事。如果是短片我觉得就用这个路来打开。仓促只是对您自己来说,我们看觉得都挺好的。


梁丑娃:不要求阿姨讲不喜欢讲的内容,只是想听到更多阿姨的叙述。


章梦奇:泡泡青阿姨觉得丑娃很幸福,我想反馈我妈,咱也很幸福。关于爱这个事情,虽然我妈用了颠沛流离四个字,选择了各种路作为自己的画面,可能是她自己的生活里已经没有这些路了,只有一些湖面了。


我的建议是,我看的时候很知道我妈为什么说这些。对于我自己来说,我的私心就是让我妈不要再讲我了,多讲讲自己,我觉得这一部分是很不可替代的。我是第一次听你说关于梦的事情,前几次作业也有这种陌生感。平时有时候太近了就对你太不敏感了。我们不是要讲揭伤疤的事情,而是你出生的地方,结婚的地方,打拼的地方,离婚的地方,最后回到随州。我觉得你去的每个地方是被动的,丑娃却觉得你是在主动地改变你自己的生活,这是我想要你做这个作业的原因,实际上是关于你为什么要选择你的人生的,在看起来很被动的人生中如何一点点地做了自己的选择,这是特别有力量的。这也是你创作的意义吧。


补充一句,路很有意思,但你可以用别的东西搭建你的路,纽扣之类的。


梁丑娃:给你妈一点创作自由,干嘛呢😆。


章梦奇:🤐



 


李松林


📹:缓慢移动着拍摄每天路过的公园,从湖面倒映摇到树、桥、天空。
📹画儿子,并讲述与他的故事

梁丑娃:听说阿姨交了两次作业?


李松林:第一次是第三人称,第二次是第二人称。


梁丑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李松林:觉得是讲给大家听有点残忍,讲给儿子听语气更好一点,没有那么狠。


梁丑娃:倾诉的对象变了,这个带来了质感的转换。我们是不是每个阿姨都可以做这样的尝试呢。


李松林:我感觉我也不算特别好的妈妈,东奔西跑,孩子们跟着我都是非常自立的。


梁丑娃:这个我们不做判断,我们看阿姨的作业还是很受触动的。大家做创作时也可以想想自己的片子是想要做给谁看的。阿姨为什么你会从这个时间点讲起,讲这个故事?

李松林:一直压在我心里,我想要把它说出来,觉得一下子爆炸了说出来,就可以不再去想它。都是真实的故事,那个时候精神压力很大,看着孩子努力坚持下来,我给孩子选择的都是不同城市最好的学校,暑假的夏令营很贵我都没有舍不得。但我还是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梁丑娃:你之前有和孩子说过这个故事吗?


李松林:一点点,没有这么详细,坪儿有时让我放下,我觉得我没办法放下,现在说出来就好了。


梁丑娃:我们拍摄也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是一个情绪的出口,也是我们的目的之一。


我想提一个阿姨的形式上的设计,一是阿姨先测拍时对镜头说话,画中的儿子看着你,最后镜头和儿子对视,好像故事有了结局,然后你对着画说儿子的长相特征也让我很喜欢。


张雅林:我觉得一个是画特别好,二是特别好奇长什么样,卷发的男孩都心地善良柔软。(露脸彩蛋)很帅很像妈!


郑忞:我很有启发,很简单对着镜头讲述、画画的过程,用力轻松停顿的过程中感受到阿姨内心的波澜情绪,我觉得不知道拍什么的时候,对着镜头讲就很有内容,情感浓度很浓。阿姨有很多下意识的动作,披披肩之类的,可以看到阿姨的性格。阿姨经历了这么多还是带着感恩的心情让我很感动。


章燕:我也觉得松林的片子拍非常好,对象是向儿子,儿子不在身边在心中,边画边说话,画的是儿子在阿姨心中的少年的模样。你在用心与儿子对话。你的讲述隐忍而有力量,我看松林总是乐呵呵笑咪咪,你的心态非常好。我们六十岁已经知天命了,讲述完心也打开了特别好。这个年龄,孩子已经长大了,我们的心境就是慢慢放平和。


李淑岩:松林讲述像邻居家大姐,不经意但是一段苦难,我们认识的松林姐姐很爽朗,突然看到她生活中的苦难,我们又看到听到爽朗的笑声。我想为所有妈妈们站台,大家对孩子的爱,泡泡青姐姐在梦奇选择学校后居然成为了学校的员工,包括新月大飞脚的故事,我觉得都是我们对孩子的一种爱吧。我们尽量不加修饰地还原故事本身,让看到视频的人各自感受,我们也从中得到了很多东西。


章燕:每个妈妈都是一本厚厚的书。


章梦奇:我看松林阿姨的作业哭了,我哭的点是,你的画和你的坦诚,愿意给大家分享你心里最痛的故事也是你的决定。你在画的时候,实际上一边讲从生他之后,你生活中各方面的变化,在画的过程讲述,都变成逐渐成型的过程,双重成型的过程,像是你再次生下儿子或者你再次成长的过程。第一次讲述你的讲述难以克制,当你的讲述变成第二人称,你的克制,你开始努力去回忆细节,这是一种爱,你把故事当中的恨淡化了,转化成了爱。当我妈讲述她的伤痛,收起来的部分是她更浓烈的爱。我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王坪:松林妈妈其实是很好的例子,通过创作的方式重新梳理自己的某一段人生,也在很短时间内通过创作叙事对象的改变,转换状态角度重新理解了自己的人生。像丑娃讲的,每个人的记忆都是可以去重塑的,包括我想让我爸妈来去做这样的事情,以及对松林阿姨的支持,都是因为这个,我们做创作不是为了这些,而是创作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意义,作为探索的工具,一个探照灯。这个人生阶段重新用在这种方式重塑你的人生。

我想问松林阿姨,你拍的这两次,你能回忆最后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吗?


李松林:第一回拍完还带气,消不了。第二回拍语气更柔和,想到一家人现在都好了,就放下了一些。


王坪:是的,这也是我对每一位妈妈的期待祝福,希望大家的人生都能被灿烂的阳光包围。


影像的特别在于凝固了一段时间空间,以后还是可以拿出来看,你的儿子也可以永远地拿出来看。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会死的,但影像可以长存,在这个意义上,你想要留下什么,你想要说什么。


章梦奇:松林阿姨不要道歉,家庭的圆满是可遇不可求的,单亲的孩子也可以有很多的爱。

 

全文编撰:章梦奇


「母亲影展2023」影展团队:

章梦奇、戴旭、张盾、俞爽、刘晓倩、高昂、郭旭宏、胡涛、刘通、庄炜、李新月、郑忞


 影展缘起: 始于「草场地工作站」周末线上放映,截止目前已经进行到41场,以延展线上放映的可能,母亲影展以「非竞赛」的方式,不以「热闹」为目的,强调「放映对话」,以助推真实影像创作者的「长线创作」,对话不同参与者个体的思考和反馈。期待更多试图通过创作解答当下问题的新作者,以此为契,落地创作。


 影展宗旨: Mother,Mother,just Mother!母亲影展2023(FILM FOR MOTHER 2023)在现实皱缩时刻,发问真实影像要走向他乡还是故乡?我们期许一种像说话、呼吸、心跳一样的原生能力,自由并负重的进行影像表达。藉由真实影像穿过当下生活,逆流照镜存档记忆,影展宗旨为从自我的照亮到众人的照亮,将创作视作生命之车,一生驾驶伴随。——戴旭执笔



「母亲影展2023」, 全年征片 

👇🏻👇🏻👇🏻👇🏻👇🏻👇🏻👇🏻
↓ 详情如下↓



「母亲影展2022」文字回顾: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①—开幕影片《玉珍 鹏腾 果果 · 洛洛 朱朱 满满》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②《The River》+《千年虫》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③《和爱有关的日子》+《海,三角梅及写诗的舒婷》(庐舍驻地版)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④《瘾》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⑤《在我的纪录片<来自我的家乡……最棒的一个年>中所有女性角色镜头集合》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⑥《素连说》+《一点点捱》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⑦《居家》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⑧《漂流厨房》+《Face & Time》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⑨《是我吗/妈》·「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⑩《小孩》+《例行测试与水缸》+《陪娟姐的琐碎时光》·「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⑪《幸孕旅馆》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⑫ 嘉宾论坛-黄惠侦《日常对话》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⑬ 《三娘》+《Hello 妈妈》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⑭ 《她》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⑮ 《听她说》+《旅行终点》·「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⑯ 《我也爱你》+《每次见面都像是告别》·「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⑰ 《三重渡》+《库伦图》·「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⑱ 《韭菜漫画》·「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⑲ 《两地书》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⑳ 嘉宾论坛—Ian McDonald :分屏电影制作的探险:政治、美学和意义创造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㉑ 嘉宾论坛—Laura Rascaroli:自我民族志、自传/传记与散文电影中不可通约的主题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㉒ 嘉宾论坛—洪国钧:纪录片的公共与私影像·母亲影展——妈妈影像创作工作坊①
·母亲影展——妈妈影像创作工作坊②
·母亲影展——妈妈影像创作工作坊③
·母亲影展——妈妈影像创作工作坊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