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悔无悔我自知|插队纪事•1964~1979 末篇

安殿成 三家村 2024-04-09

  点击“三家村" 关注我们

安殿成,原籍安徽宿县,1945年7月生于南京。

1963年毕业于南大附中高中部,1964年9月至江苏溧水县乌山乡插队落户;1979年7月返城,以“以工代干”身份,在南京第二中学化学组、语文组先后施教。1984年9月,应聘入职江苏电视台,历经广告、社教、新闻部等岗位,主任编辑、记者,获第七、九届中国新闻奬,全国十佳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等奖项。

有悔无悔我自知

插队纪事1964~1979


谨以此文本

祭奠

我 和 Y

以及曾经同命共运的知青朋友

湮殁在广阔天地里的青春


2023年9月16日

下乡插队59周年 铭


       末篇 | 又见乌山 夫复何言      

—— 插队返城回乡寻旧记


下乡插队十五年,1979年返城,白云苍狗,别梦依依,怀土之情,缠绵缱绻。四十多年来,我或藉助公干,或专程邀约结伴,曾数次前往乌山,流连于乡居十五年的铺头村,盘桓在舌耕七八载的小学校……

我和Y、安恬 2022年夏 于前乌山中心小学校园记得,返城后第一次回乌山是1983年。那时,我尚在南京二中“以工代干”,已从化学组调入语文组,改教语文,兼班主任。春季开学,五一节后,学校组织春游,我心血来潮,突发少年狂,带着四五十个半大不大的孩子,车行一百里,去到我曾经插队落户的村子。一时间,平日显得有些冷清的乌山小镇热闹起来了。眼见着兴高采烈的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奔跑于田野山丘,追逐着牛羊猪狗嬉戏,乡邻们纷纷和我打着招呼,言情中显著对城里来的孩子们的几分好奇和羡意。

1983年5月,和二中学生来乌山与昔时朋友的留影,身后是乡影剧院

1994年2月,溧水县乌山中心小学八十周年校庆。我作为该校70年代后期的教导主任,应邀偕同儿子安恬,又一次回到乌山。1979年夏,安恬随我和Y回城时,在乌山小学刚读完二年级。十五年后,他伴我回乌山,再走进曾经就读过的乡村小学,已经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两年了。

1994年乌山小学校庆 安恬和一位退休老教师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的乌山小学,生息于乌峰毓秀下,几经沉浮,几度变迁,人文精粹,泽被乡梓,为庆祝建校80周年,谨藉校史纪念册,敬献曾执教及求学于兹的先贤、同仁和学子。我,还有也曾在乌山小学执教的同组知青邢晓东皆荣幸忝列其“人才序曲”名录中。

乌山小学80周年校庆纪念册

这本小小的纪念册,还收录了安恬在南师附中初二时发表于《少年文艺》1984年第5期的一篇题为《离情》的习作。那是他九岁时离别孕育滋养他的铺头村,五年后回望童年故地、眷顾啓蒙母校的真情记写。

《少年文艺》1984年第5期

我和Y回城后,还曾几次相约1964年南京知青同返乌山。第一次,1993年11月3日。那是乌山64年南京老知青们期待了29年的一次团聚。那天,三四百位南京、无锡1964年老知青远程而来,相聚联谊在溧水县城。翌日,两地老知青们各自组队分赴曾经的插队所在地白马、回峰、新桥、云鹤、共和、东庐、乌山、东屏、群力、石湫、长乐等乡镇,寻觅回望遗落在“广阔天地里”的青春岁月……

1993年11月3日,重返乌山的部分64年南京老知青在溧水

南京无锡两地64年老知青返溧联谊会第二次相约64年老知青回乌山,已是二十五年后的2018年10月了。是日,昔时的插友们先团聚溧水,游无想山,后返乌山镇。那时,乌山街的格局,大致还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仿。而知青归来,芳华早已不再,男男女女虽已苍颜霜发,但心中皆盈溢着游子晚归“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欣悦和乡愁。

1964年南京老知青2018年10月回乌山 摄于溧水2005年7月,我退休后,工作之便少了,回乌山的次数也少了。但每年时至九月,“回铺头看看”的念想总是挥之不去。几年前的一个9月16日,我曾独自出门,乘地铁1号线至南京南站,再转郊区公交到乌山,在镇上、村里、小学、中学,转了一大圈。那时,铺头村已纳入“建设新农村”的规划正在拆迁,村里到处都是瓦砾,但还存留着几处正在讨价还价的房舍,走过一座座残垣断壁,也还能遇见几个相识的留守村邻……
然而,2022年9月12日,壬寅年中秋节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我与Y再来乌山时,却不禁怅然了。那天,儿子儿媳原拟带我和Y去江宁石塘人家消闲。车行半途,我说“回乌山看看”,安恬随即欣然驱车转往宁溧省道。乌山,毕竟曾是他生活了九年的梓乡。想必,他和我一样也有着难舍的“铺头情结”。

车临乌山镇北,不曾想已全然不见旧时的铺头村。好一会,我才估摸出住了十五年之久的村子方位,却找不着进村的路。只得再驾车穿过乌山镇,拐向街西头,另择一条小道,去捡拾失落的记忆。


沿着脚下这条曾是Y去乌山中学上班下班、出村进村的必经之路,我们也只能勉力进到铺头村旁的西南角。本想,去看看四十多年前我们的三间茅屋遗存,却无奈止步于一片丛生的荒草和杂树林前。环顾四周,往日鸡犬相闻的村落已成一片废墟,规划年久的“新农村”依旧只兀立在瑰丽的蓝图中。彼时彼刻,站在曾经栖身十五年已消逝了的铺头村前,唯有南朝先贤刘义庆的所言“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① 才能言表我和Y,还有儿子的心情……


折回乌山街,眼见七十年代建成的乌山地标建筑乡影剧院已被拆除,改做了停车场。早先的供销社店面,也与时俱进被一家新开的聚福禄饭店所取代。于是,就地午餐,继而前去已经废弃多年的乌山中心小学。那是我曾经赖以觅食谋生的处所,也是安恬的开蒙受教之地。虽然,它已全然破败,但校园里仍住着两位我熟知的老教师。一位是谢老师,谢英发。他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屋。我向他问起我从前的校领导、老同事们。他缓缓说道:樊建民死了,李洪玉走了,杨琬美去了,章熙华也殁了,华振海长年躺在溧水医院里……

已废弃的前乌山中心小学告别谢老师,走出落寞颓废的前乌山中心小学,心中蓦然涌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嗟乎!人固有一死。然而,大千世界,皇天后土,对于普通的平常人来说,大多一生规言矩行敬业守家,即如乌山小学已逝的数位老师,其生命的归结并非就是司马迁所断言的“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非此即彼,两者必居其一。平常人,自有平常人可被后世铭记称道的生命价值。

由此,进而想到乌山中学的今世前生。Y曾在这座以往乌山的“最高学府”任教八年。上午,我和Y刚去过那里。却未料,早些年它就被南京来的一位叶老板全盘买下,改建成了一所养老院。有人说,学校是我们人生前行的加油站;那么,养老院则可称人生旅途的最后驿站了。如此,人的一生,即诚如《圣经》的晓喻: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② 或许,未来的一天,我和Y也将终归这里……

2022年9月 摄于前乌山中学

意惹情牵,乌山铺头,日久年深;今之又见,人去物非,夫复何言?只能且以昔年的一则古体七言作答了:青丝玉面曾几日,皓首苍颜已有时;岁月青葱谁先觉,有悔无悔我自知。——己亥年重阳节有感 2019.10.72022年9月18日 初记

2023年12月8日 修订


✦ 注释

① 见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② 见《圣经》彼得前书2:11


有悔无悔我自知 | 插队纪事•1964~1979

 全文完 


文章.图片均由作者授权发表

图文编辑 | 張麗娜


点击下方文章标题,阅读往期文章

  那年那月

老鬼:纪实文学《血色黄昏》完整版

锦达:晒晒我的工农兵(学员)经历(一)

锦达:晒晒我的工农兵(学员)经历(二)

锦达:晒晒我的工农兵(学员)经历(三)

安殿成:有悔无悔我自知 | 插队纪事•1964~1979后记

✦安殿成:有悔无悔我自知|插队纪事•1964~1979(3-3)

安殿成:有悔无悔我自知|插队纪事•1964~1979(3-2)

安殿成:有悔无悔我自知 | 插队纪事•1964~1979(3-1)

安殿成:有悔无悔我自知 | 插队纪事•1964~1979(2-4)

安殿成:有悔无悔我自知 | 插队纪事•1964~1979(2-3)

安殿成:有悔无悔我自知 | 插队纪事•1964~1979(2-2)

安殿成:有悔无悔我自知 | 插队纪事•1964~1979(2-1)

安殿成:有悔无悔我自知 | 插队纪事•1964~1979(1-4)

安殿成:有悔无悔我自知 | 插队纪事•1964~1979(1-3)

安殿成:有悔无悔我自知 | 插队纪事•1964~1979(1-1~1-2)

安殿成:骊山牧童今何在

河水:老人,不只是沧桑

河水:知青文学 | 告发

任毅:《知青之歌》

钟诚:知青岁月 | 回忆富农老孙头

老鬼:缅怀与感激 | 2023年夏内蒙古之行

永远的怀念 | 纪念69位葬身草原火海的知青烈士

老鬼:呼唤战友 | 69名兵团战士牺牲35周年纪念

✦邓明:青春的追思 | 与老鬼回草原纪行

✦袁向南:69名知青葬身草原大火的记忆与反思

郑珊:《血色黄昏》诞生史

老鬼:老南拍板决定出版《血色黄昏》



微信号: sanjiacun66


观今宜鉴古 温故而知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