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调丨人到中年,全职太太要打场硬战
人到中年,全职太太要打场硬战
作者丨叶诗琪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上流UpFlow(ID:heyupflow )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从“家庭主妇”到“全职太太”,社会对于那些放弃职场回到家庭的女性,从称谓上的讨论已经算是一种进步了。但如果要填在结婚登记表上工作单位一栏,“全职太太”还是会被工作人员改成“无业”。
是的,无业。
就算你每天无固定上下班时间,24小时待命,周末无休,无节假日,无工资,为了提升业务技能,每天上网进修,随时和同行保持交流。就算你细心、耐心、反应快,脾气好,身体强壮、精力充沛,专注力强。就算你善于应付各种突发状况,也具备一定的文艺才能。
当你跟别人介绍自己是全职太太时,不熟的人会羡慕你嫁得好,熟的人大多会惊讶、惋惜。而你的日子过得到底是好是坏,除了你老公,没人在意,说不定他其实也不在意。
论坛里一篇题为《我离婚了,要求分他一半家产居然不行》的文章,得到了50多万次点击,以及4000多人的回复,全职太太是否可以分到一半的家产,激烈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比例,几乎同样多。
在不被理解和尊重的大环境里,全职太太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
/ 曾经,做中国女人很累 /
中国的男女平等,从来不是女权主义者斗争而来的,而是在女性自己的解放意识还没有觉醒的情况下,由社会主义制度和立法超前实现的。
1949年以后提倡的“妇女能顶半边天”是为了促进女性解放,还是为了使用妇女生产力,已经不得而知。但上一代受过教育的女性从小被灌输的都是妇女能顶半边天,很少有女人会主动放弃在社会上的立足点。
1950年代以来,中国有过4次关于“女人回家”的社会大讨论,这些讨论总是与严峻的就业形势相伴,不但有不少就业政策专家、国家就业决策部门官员出面支持“女人回家”,而且讨论的话题也一度进入了“制度化”论证阶段,以至于持反对态度的全国妇联组织专家讨论应对。
1994年,社会重提“女人回家”的问题,李银河对此发表过意见:“宪法规定,公民有工作的权利,女人是公民,女人就有工作的权利。如果‘女人回家’是对政府决策者发出的关于制定新政策的呼吁,那么,这就等于在呼吁决策人去做违反宪法的事,只要这些决策者还有一点点理性,他们就不会理睬这一呼吁。”
2001年,因就业压力问题,媒体又开始热炒“女人应该回家,把工作机会让给男人。”但与此同时,央视的“半边天”栏目,收视率一直飙高。
“女人回家”与“妇女能顶半边天”有着异曲同工的塑造作用,都只不过是希望社会劳动再次分配。你们到底想让中国女人怎么样?
工作意味着经济独立,家庭地位的提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表明中国16岁-59岁女性的就业率为69.9%;2011年《经济学人》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的职业女性比例接近70%,为全球最高。在中国职场,女人的身影从不缺席。
相比职业女性,回归家庭的女人不工作,专心相夫教子,被称为“全职太太”,以前统称为“家属”。“家属”这个词,语义上的依附性,其中反映的夫妻人身关系的从属性,都使全职太太在社会和家庭中地位低下。当聊到全职太太时,人们语气中总有一种微妙的“心照不宣”。
而这一代人,学校从来没有教过她们如何做一名好主妇。就算曾经在学校、职场都是一把好手,回归家庭之后,要做个乖巧讨喜的太太,要会浆洗做饭,还要伺候公婆,辅导孩子,这对大部分女性来说,都是个艰难的学习过程。全职太太这份工作,并不比上班轻松。
/ 中年全职太太的三大风险 /
人到中年,全职太太们要打一场硬战。
全职太太是个高风险职业,常常被大家忽略,特别是人到中年的全职太太,更面临着四大风险:婚姻风险、经济风险、再就业风险和个人成就感风险。全职太太这份工作,一不小心就会面临“被下岗”。
调查显示,有28%的全职太太担心老公出轨,22%的全职太太担心经济危机,50%的全职太太担心自身与社会分离。
首先,婚姻风险。“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烂茶渣”,话糙理不糙。在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里,同样遇到中年危机,男性总认为怀才不遇,事业无进展,他们会觉得都是这个世界欠了我的。通常的解决的方式,或者说转化的方式,就是在少女身上重新感受自己的魅力。通过年轻漂亮女孩的认可,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说白了就是:出轨。精神或肉体上的出轨,很多时候是为了寻找自我认同。
而全职太太的中年危机是:我跟不上这世界,我配不上这世界,老公对我没了兴趣,孩子开始了叛逆。更现实的是,上有老、下有小,中年女性处于最尴尬的年龄,对家务的操持,对家庭经济能力的担忧,对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身体的恐慌,都在考验着她。
万一她们的丈夫也出现了“中年危机”,准备出轨或在出轨中,她们还要考虑婚姻的存续、家庭的解体。而这些听上去都已经足够奔溃的事情,在现实中屡见不鲜。
经济风险,随之而来。大众有对全职太太闲得慌、购物、刷卡、天天做美容的刻板印象,全职太太精神紧绷的时候,外人还会觉得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丈夫没跟你商量就买了在你看来货次价高的手办或古玩,你正准备发火,他的一句“又不是你赚的钱”,怒火就生生被憋了回去。你想买个包包犒劳自己没日没夜为家操劳,还要担心被婆婆说你不知节俭,只会大手笔花她儿子的辛苦钱。这样的日子,如履薄冰。
我们可以把全职太太比喻成一种“资本运营”行为。她们投入的是放弃社会生活的机会成本,只有当报酬很高的时候才算成功,如何算回报高呢?丈夫的成功,儿女的优秀、家庭的和睦。而与此同时,因为要求高回报,全职太太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家人身上,全力支持丈夫、抚养儿女。这个时候,她们逐渐失去了自我。
不用上班,一开始,你连最基本的装扮都省略,顶着蓬松的头发,裸露着蜡黄的脸,跟人抱怨老公回家吃饭的次数越来越少,跟自己的交流越来越少,自己变得越来越无趣。一段时间后,你怕自己变成黄脸婆,每天又开始梳妆打扮等老公下班,地位变得越来越低下。
等孩子上学后,为了打发空虚的时光,你报花艺班,考咖啡师执照,两天做一次瑜伽,但依然感觉到孤独。即使选择重新就业,因为长时间跟社会脱轨,要重新融入职场,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当惯了全职太太的女性,基本很难适应角色的再次转换。
曾经的你年轻,有梦想,不会想到自己32岁的时候还在给一个男人洗袜子。中年的全职太太,有些过得自在,有的很沮丧,但她们总免不了焦虑。
/ 高知阶层开始流行全职太太 /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职业女性重新选择回归家庭。《旧金山论坛报》的调查显示,受雇于跨国公司的中国妇女,一个星期经常工作超过70小时。相当一部分中国职业女性希望逃离这种生活,尤其是高知阶层。CNN在2010年针对中国各地2万名女性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0%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当家庭主妇,只有38%的人想成为职业女性。
最能代表这种心态的一个例子是,在新版的初中英文教材里,中国年轻人最熟悉的一个女性角色“韩梅梅”,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做全职太太,并生活得很好。2011年,一项题为《多少职业女性想当“全职太太”》的调查问卷,吸引了超过20000名女性参与,超过1/3的被调查女性有过或长或短的“全职太太”经历。
从数据上来看,全职太太似乎正在全球成为潮流。韩国持有大学文凭的高知无业女性,在2010年就占女性总失业人数的40%以上,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而在日本,50%的适龄女性不再工作,选择了回家。欧盟尽管有更倾向于女性的就业政策,但在意大利南部等地,女性就业率仍然不足1/5。
“女人回家”在高知阶层仿佛变成了现实。
/ 请重视全职太太的经济价值 /
如今国外高知阶层流行的“全职太太”得益于法律和制度的权益保护。在美国,全职太太在经济上不会有太大负担,因为美国人一人工作,全家就可享受医疗保险。并且,全职太太每年还可以享受免税的优惠。
德国的全职太太会有一份稳定的薪水,即每月300欧元的津贴。她们的丈夫也会因妻子在家照顾孩子而享受优惠税。这两笔钱加在一起,德国的全职太太每月最多可享受1000欧元的国家补助。
就连我们经常嘲笑的印度,政府也正在起草一项提案,丈夫要给全职太太的妻子“发工资”,而相比起来,中国的全职太太大部分依然囿于厨房、厅堂和幼儿园。
日剧《逃避可耻却有用》男主与女主签订了一份年收入304.1万日元(19.7万人民币)的合同,女主名义上为妻子,但实际是男主雇佣的家庭保洁员。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并非是没有价值的,换算成市场价格完全可以得到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薪水。
《绝望主妇》那群住在美景镇紫藤街的主妇们不管碰到多少麻烦,她们对自己的身份是坦然自若的。在谈起女性的职业选择时,无论是全职太太,还是事业女性,都只是女人自主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
希望人到中年的全职太太们,调整心态,充实自我,坦然度过中年危机。
- The End -
延伸阅读
半城调丨拒绝沦为性奴,10000个姑娘拿起枪,干掉了世界上最恐怖的男人们
采 编 赵慧文 丨 美 编 大春丨 音 乐 LM
半城编辑部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黄菡 | 叶檀 | 陈文茜 | 黄佟佟 | 野夫| 张明 | 潘知常| 周晓虹 | 白岩松 | 徐士进 | 裴谕新 | 薛冰 | 刘嘉| 李丽淑 | 金一虹 | 晋锋@一猫一艺术 | 吕莎莎 | 张默雪 | 鲁敏 | 陶向南 | 傅国涌 | 曹立群 | 于海青 | 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