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木心的塔中之塔:成都读者沙龙第九期

木心顽俦阁 木心的塔中之塔 2022-07-20



如果把《文学回忆录》当作木心的画作来看,那一定是人类文化的《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就是千里巨龙,这巨龙要腾飞,需要最后的点睛一笔,于是有了《最后一课》。


反复阅读数遍,逻辑清晰,结论自然呈现,这是一个睿智老人,在灵智臻于极致时,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一次性和盘托出,在木心是私房话,我之誉为“启示录”。《最后一课》完全可以当成一个独立篇章来阅读,一篇哲理散文,一次人生劝诫,一场福音布道。


——鹤无粮《木心祭:启示【一】





时间匆匆过,木心读书会转眼到第九期了,读者顶着烈日从四面八方赶来,穿街过巷,来到这个僻静的“深巷空间”,


好久没有一路小跑去见一个人的快乐了。”我暗暗想,他们是这样来的吧。窗外的芭蕉开得茂盛,老板依旧可爱,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到我们这个文学小家族。



今天我们开始讲文学回忆录的最后一课。


没有纲领,无法生活” 


先生说过,上网是自投罗网,一句玩笑话道出了现代人的处境,人们不是对着手机就是电脑,与自然背离得太远,远离自然也是在远离自己,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散在外部,无从向内看,更别说通透地看待整个世界,乃至人类的历史。


当我指出这个愿望,你点头,那么,我明打明指出:哪些事你不应该做——这事是虚荣,那事是失节——你们听了,要受不了的。可就是这些事,使人不甘离开常人的生活。可能你会说:“您老别含糊,尽管说,咱们能改过的改,不能改的慢慢合计。”不,我不会明说的。


——木心《文学回忆录·最后一课》



先生在圣家族里吸取了全部的养分,他没有把整个过程告诉我们,而只说出最精要的部分,最精炼的结果,让我们咀嚼最好的东西,但与此同时,先生也像看重自己一样看重我们,使我们在难易这件事上面,不自觉地择了难,


像葡萄酒一样, 阳光,雨露,慢慢成熟的。”意思是,你们将来会明白的。先生说自己是转了背的理想主义,把古代的艺术作为我的理想,非常羡慕他们凭直觉就能创造艺术。



古代的艺术家是靠内心驱动而创作,作品可以不留名的,“现在什么时代了,还什么派啊……”先生从来不分流派的。


有人问先生:你写的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先生答:我写诗。


有读者提出: 现在老说多元,可是能让我们一辈子认可的是什么呢,支撑我们一生的东西,是什么?  这个值得思考......






读者宇杰:读了《少年朝食》这首诗:莹白的暖暖香梗米粥,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东坡、剑南皆嗜粥,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读到这首诗我觉得先生的心是温柔的,这样的记忆小时候我们都感受过,听鸟叫,看看蓝天,发发呆,世界是温柔的,他一辈子是一个小孩的状态,家里环境好,可以一直温柔的。我们现在都是人和规则打交道, 以前是人和人打交道,人生来都是温柔的,长大了,心变硬了


绝望有什么意思呢,转而又回到读书状态。粥的味道是浓厚的……现代的大部分人不太会生活的,他们不去感受,只听各种概念。



读者金涵:我也感觉“最后一课”很好,读书要先看概貌,它从源头讲起,再以文学、绘画、音乐各个角度展开,他讲到贝多芬晚年四重奏,高度就脱离了之前的一切,走进了上帝的花园。


他挚爱贝多芬,尼采,和他遭遇的灾难有关,尼采和老子是一脉相承,尼采是破崇拜破偶像,是反基督教会,但他喜欢耶稣,他们用的语言和出身有关,耶稣是平民化的,老子是贵族化,语言玄之又玄,不好懂的,到了尼采,完全不同于康德和其他哲学家,是用诗的语言来写哲学。



读者LC:艺术要有所牺牲,文学系那些人也想为文学有所牺牲的,但是因为现在不是人和人打交道,是人和规则打交道,我们不得不做一些妥协。


中途提及先生的文学地位,大家有点激动,各抒己见,这里我只想引用一段先生的原话:


不用考虑把我放到什么历史位置上。没有位置,只留痕迹。我无所师从,也无后继者,从不标榜,——一座崭新的废墟。不事体系,没有纲领,善于虚构实在的东西,不属于现代,不属于过去,有点像属于未来。


——木心遗稿



读者柏溦:孤独是神性的,尼采写:今日你离群索居,终将成为一个明主,很多人觉得孤独是负面的应该去除的东西,所有的大哲、大艺术家都孤独到狂,孤独到热烈。


先生在美国讲文学史的时候就说,一件事,总是要有人批评的嘛,否则太冷清, 规则、框架把人锁在一个既定程序里,世人都是这样,背离孤独的,而伊卡洛斯是要飞出那个塔,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候怎么办, 当你具有神性的时候,你应该走出这个塔……



读者维彬:我是从《锵锵三人行》接触到木心的,我喜欢杂文,对我颠覆性比较大的是,他把东西方相通的东西拿出来比较,非常厉害。


中国为什么没有文艺复兴,先生那会儿在茅盾书屋可以读到那么多中外名著,原因之一就是那会有许多翻译大家,现在都没有了,也没有沉下心来踏实翻译的人了。



读者毓:平易近人,近什么人,如果所近非人。人与非人这个命题太宽泛,未如先生可煽智,我读到的是人生最可贵的选择,其实你的一生就是你选择的总和,接近什么,喜欢什么,热爱什么都是选择,希望我们真切热烈地离先生越来越近。



鹤无粮:李劼在写完《木心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从五四以来,文学就都是以团伙的形式出现,像左翼作家联盟,新月社……直到作协,先生没有加入任何组织团体,所以身上毫无团伙气。


先生是一个人在旁边悄悄的长,先生是一棵树,是植物性的,在没人注意的异国他乡,慢慢长成参天大树。



读者高峰,“老子是唯一的智者”,“不能想象没有尼采,没有从前的艺术家讲的话,不可能有我的”——倘若尝试去解构先生的哲学架构,宗教和传统做底,其现代性的精神源流逃不开两个人:老子和尼采。


两千年前的“辩证法”与“酒神精神”、“超人精神”隔空相承,五四之后游离于“主流”价值观之外,借先生的艺术续弦。这算是我解读先生作品的两把钥匙,隐没在这广袤无极“宇宙观”中的“暗物质”。



帕加尼(深巷空间老板),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在这里做活动,老板老早的就打开店门迎接我们,等我们到的时候,他已经把电视帮我们摆好,我们正式开始后,他也正儿八经的坐到读者的位置上。

 

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他抽了一张写有先生句子的卡片,他说这句话最能代表他:“从前的人,多认真,认真勾引,认真失身,峰回路转的颓废。”多么可爱的老板。



读书会现场机缘巧合多了一把古琴,自然也多了一位抚琴的小生,开场前,读者柏溦为大家弹奏了一首古琴曲,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伴随着他那旁若无人的抚弄琴弦,从那悠远的意境当中,不免让人怀想古人那种古琴相伴的诗画人生。






先生曾阐述过自己处世待人的四个态度:


彼佳,彼对我无情——尊敬之。

彼佳,彼对我有情——酬答之。

彼劣,彼对我无情——漠视之。

彼劣,彼对我有情——远避之。


——木心《素履之往》


这几句话已经非常明快了,我们一生会遇到太多人,常常会被扰乱,被误导,以这个态度作为纲领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我简单说说我和先生的缘分。我最早读到先生,是七年前, 花了一年半时间把先生的所有作品读了两遍,包括文学回忆录,我一边整理,一边把回忆录里面提到的书籍都买下来,穿插着看,回忆起来很像做梦,我当时比现在兴奋一百倍......


我心里想,这样一路写下来的人内心是得多丰富,那样温柔,同时又有力量,在很年轻的时候我就似乎天然的感到,有养分的东西不在近两百年,大部分的文字难使我欣喜,现在好了,终于出现一个这样写作的人, 那么干净,有趣,像是太久没有吃到新鲜的蔬菜,忍不住感叹: 没读到他的,真的可惜噢!



道理几千年没怎么变过,我很在乎作者怎么写 ,就是语言的精炼、美感。 先生落笔非常在乎用字,也就是每一个事情他都要找到一个说法,甚至一个词 ,是别人没有用过没想到的,但是读者读到的时候又不能感到刻意,且一读就明白,他这样对待自己的作品,是看重读者,同时也在淬炼自己。


后来每次有人问我,木心写了什么,我都说:你去读吧,读了就知道了!慢慢靠近他,你会越来越好,他每一句话都在告诉你:如何去爱这个世界 ,如何去爱艺术!



与鹤先生一起做读书会到现在,常常还感觉真实得像假的一样,现实最魔幻,文学是魔术,就几个字啊,就能打动人。因为先生,有了这么多可亲的读者,有了这样一个温暖的小窝,先生说,还没分别,已经在心里写信,我想说,还没结束,已经开始期盼下期的相聚。



岚灵

2019年7月15日·成都



往期文章

同情中断录

木心祭(九篇)

木心著作版本名录

李劼《木心论》(全)

木心作品(台版遗珠)

The Art of Muxin》(耶鲁画册)

木心逝世五周年 :木心音乐首演《叙事曲》





读书会

木心的塔中之塔:成都读者交流会第二期

木心的塔中之塔:成都读者交流会第三期

木心的塔中之塔:成都读者交流会第五期

木心的塔中之塔:成都读者交流会第六期

木心的塔中之塔:成都读者交流会第七期

木心的塔中之塔:成都读者沙龙第八期





推荐公号



加入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