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年来,国内展会重大舆情汇总分析!如何提前进行防控?

转型Media人 转型Media人 2024-03-29

一个冰激凌引发超级舆情。上海车展,某汽车品牌工作人员拒给中国访客发冰淇淋却转脸给外国人送了一个,直接让品牌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展会期间尤其是车展,每每成为舆情爆发地。企业费钱费心参展办展来了,走的时候却是狗血喷头还得加班写个道歉信,确实很难受。

今天,“转型Media人”以车展为例,对五年多来的展会重大舆情进行了汇总分析。

通过汇总明显可以看出,除了这次的冰激凌事件不好说,历次的“闹事者”都是有备而来的,而且都是精心准备。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所有人都采取了拉横幅、举牌子、穿定制T恤等手段,这些都是需要事先准备的。

所有的“闹事者”,到场后都通过站车顶、躺车身、大声呐喊等方式“曝光”企业,唯恐公众看不到听不到。

他们有备而来,也正是因为展会关注度高,人流量大,而且来的都是关注某个领域或某个企业的精准垂类人群。去企业闹,没外人能知道,但去展会闹,整个行业秒速就全知道了,最容易制造出声势。


而且,除了对企业不满的消费者,也很适合竞对以及怀着各种心思的人搞事情。


另外,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在其他公众场所这种闹法,就未必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呢?


这是因为,炫目的展会上,人们往往拿着手机,随时在拍,更是有大量为流量而来的自媒体前来参加。


移动互联网时代,随手一拍一发,现场情况就出去了。保安直接抬走?用黑布裹走?直接把抗议牌子遮上?没大用。该发网上的,已经发出去了。而且这种做法本身,也会成为负面的一部分。


这种事,对老百姓来说是猎奇,对自媒体大V来说,这是流量啊!微博热搜第一的海量流量当然要抢一份。而此次舆情,也正是来自一位视频博主的悄悄拍摄,发布后火爆全网。


“刹车失灵”能吸引高流量,当下,民族情绪同样能吸引高流量。这回,就是后者。


如何对展会舆情提前进行防控?万一爆发舆情,应如何第一时间正确处置?明晚9点,“转型Media人”线上直播沙龙,和大家交流这一话题,欢迎扫码入群参加!(限企业市场品牌公关和法务人员)



扫码关注微信号|xiaoxiaojiayou66666


往期精选


互助女记者春节前被裁,海底捞兼职谋生
两媒体向海底捞打工记者抛橄榄枝

沙龙活动篇企业如何应对自媒体频繁造谣侵扰?8年315主编,谈“法律公关”手段解决舆情
保险业舆情沙龙,法律公关视角获企业关注
职场篇媒体人还在向企业转型吗?离开媒体去哪了大厂去中小厂超两年,再回大厂多半没戏转型media人组织6家企业总监线下交流去二线以下城市做公关,职业发展路径如何疫情居家办公没留证,总监没领到正常工资13000名媒体人准备离职,正在招聘网站找工作576位媒体人成功转型公关总监的各种细节央媒京沪南方系媒体人,转型路的同与不同58位来自小媒体的公关总监的转型逆袭通过猎头寻求公关岗,容易遇到哪些坑一个HR眼中的媒体转型老总的常见管理缺陷专业能力和人脉必须随年龄增长,否则你就败了记者优于素质,转型死于情商这些思维方式如果不转变,会“生不如死”在大厂加班加死了,单位能赔老婆多少钱6403名互联网行业公关总监离职后没下家有多少媒体人和市场品牌公关去卖保险了
法律篇打竞对被判个人赔,提交聊天记录供出单位经济下行期企业反舞弊,这些行为易招事当年去P2P新金融做品牌公关,如今29人获刑88件公关受贿案,6成人只收现金为何仍被查企业内控是如何盯人刨事、决定是否移送公安的编个项目套现用于“隐秘目的”,处理不慎坐冤狱删稿出事,警方为何抓媒体人不抓PR企业加强反舞弊,你的这些行为易被误判财经媒体人转型创业,钱没挣着反被判刑涉及市场总监刑案数,是“公关总监”219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