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生家庭的局限,别在孩子身上重现

AnnXiao 安潇 2023-02-10

文/安潇

公众号/安潇

ID/ sukiandsula


前一阵,我在聊天室里听朋友们聊自己的成长,我意识到,每个人心里都有些关于原生家庭的难以释怀的往事,有的人轻松一点,有的人则有打不开的心结。

 

原生家庭到底怎样影响了我们的人生?它就像初始程序密码,塑造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底色:温暖安全,或挣扎脆弱,但不管是谁,我们都或多或少地能感受到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局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朋友小宁的倾诉。

 

她小时候爸妈离婚,她跟着妈妈长大。妈妈一直不快乐,对她也非常严格,经常责备和贬低。她拼命学习,考上了好大学,工作出色,但就是难以得到妈妈的一句肯定。

 

她有时觉得自己一辈子的努力,都是想得到妈妈的赞许,但从来没有得到过。

 

她是个能干的女孩,凡是需要独自处理的事情都能很快处理好。

 

但在两性关系中她总是碰壁。她害怕孤独、怕被否定,总是努力想要去讨好对方,为了感情她愿意付出一切。

 

正是因为这样,她遇到完全不匹配的人、即使自己倍感受伤、也仍然会拖泥带水在一起很多年。经历了好几次伤痕累累的错误感情,她才遇到了现在的伴侣,并结婚生子。

 

她渴望小家幸福安稳,但是她近期忽然发现自己越来越像妈妈。当孩子调皮、惹她心烦的时候,她就会语言暴力冲口而出,居然和妈妈当年和她说的话一模一样。

 

她吃了一惊,这才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正在延续到下一代身上,问题的结点在童年。

 

她想要鼓起勇气和妈妈诉说,然而去年,妈妈在疫情间去世了,她都无法回国见最后一面。

 

这个机会永远失去了,因此她无法释怀,心结只能由她自己去慢慢解开。

 



这个故事让朋友们很心疼。在后来的分享中,每个人都有来自于原生家庭的遗憾。

 

大家都惊讶地发现,原生家庭的风格,原来会代代相传,就好像是高速公路的追尾,一辆接一辆车地相撞。童年,对塑造人生幸福如此关键。

 

小时候,家庭就是孩子的全部,即使上学了,情感交换的主要场所也是家庭。亲密的家庭成员深刻而隐秘地影响着孩子,孩子在父母面前形成习惯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情绪方式,都会在成人时带到社会上和人际关系中来,并且在养育下一代中展现。

 


伤害型的家庭

 

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中,提到了伤害型的家庭类型:包括疏于陪伴甚至遗弃孩子、身体虐待、语言虐待、还有操控。

 

孩子在家庭养育中形成自我认知,如果这份自我认知被父母伤害,可能会影响一辈子。

 

小宁说,她妈妈总是重复性地指责和批评、几乎没有鼓励,令她从小就缺乏价值感。她习惯了讨好和照顾别人,形成了“共依存型人格”,上了社会以后,她会忽视自己的需求来迎合别人,以抵抗孤独感和情感缺失,她也经常有负罪感,总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语言虐待看似无形,却往往比身体虐待更深刻地影响孩子的精神世界。这类家长通常认为,我只是希望你变得更加优秀。但是侮辱性的称呼、贬损的评价,都会向孩子传递糟糕的自我评价,孩子会相信并全盘接受,造成自卑。

 

还有的家庭,看似有很多关注,却用爱为借口操控孩子。孩子成年后,父母仍然尽力维持孩子的无力感,过度干预生活。

 

有的父母直接操控:通过干预金钱、儿女婚姻,来否认孩子的能力。还有的父母操控更加隐秘:刻意让孩子产生自责。

 

有位朋友说,母亲的控制让他非常苦恼。疫情间他没有回家,母亲表面上说理解,却通过亲戚的口来责备他,在家庭聚餐时母亲还烫伤了自己,让他产生了深深的愧疚。

 

在他学生时代,母亲会盘查他所有朋友的家庭背景,让他的朋友发现了以后一个个地离开。他从小就是在这种负罪感和窒息中长大,他经常感到无法区分自己的需求和母亲的需求。

 


他说,有些社会上的“妈宝男”,结症并不在于孩子想做巨婴,而是那个母亲不肯让孩子长大。

 

还有疏忽、遗弃、身体虐待等,都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如果在伤害型的家庭中长大,我们一定要做毒性的终结者,别再把这种伤害传递给下一代。

 


局限型家庭

 

我们更多人的原生家庭,充满了爱和温暖。

 

但天底下没有所谓“完美的原生家庭”,就像人无完人,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局限,这些局限某种程度上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我的好友说,他小时候崇拜父亲的正义凌然,父亲拒绝任何圆滑。

 

但他长大进入了社会以后,才发现那是父亲缺乏社交情商、难以适应和玩转社会规则的表现。

 

他说自己毕业后的很多年,都在和性格里父亲的影子做抗争,他一方面渴望在职场上更加智慧和灵通,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父亲的那种固执消极与理想主义。

 

还有一个朋友,他说小时候父母都很爱他,但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比较差。而现在的他,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渴望做个好父亲。但有一次他和妻子吵架,他气得用头撞墙,把孩子吓到了。

 

他这才发现,自己和父母一样缺乏情绪管理能力,甚至撞墙的动作都和父亲一样。他意识到了以后,决心学习情绪管理、改善性格,不再把负面的家庭作风像高速追尾一样传到孩子身上。

 


矫枉过正

 

当我们成人以后,有时会因为难以放下原生家庭带来的遗憾,而刻意往另一个方向用力。我们以为这样就不会再向后代传递下去,可“矫枉过正”也是另一种负面影响。

 

以我自己为例,我小时候,爸妈工作特别忙,我被送去山里由奶奶带大。回到北京以后,我去了幼儿园全托,一周回家一次。

 

所以小学以前,我对爸妈的陪伴印象是模糊的。虽然后来我和妈妈成为了亲密好友,爸爸也非常爱我,但幼年时期爸妈的缺席,似乎成了我潜意识里的某种缺憾。

 

我从未认真思考这件事,但有了娃以后,我不由自主地想要时时刻刻都和孩子在一起,分开一天都觉得亏欠了她们。

 

一开始我没有意识到这和原生家庭的联系,逐渐才明白,也许是幼年时不满足,我才加倍地把自己奉献到孩子身上。

 

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我告知自己,矫枉过正没必要,我无需过度奉献。

 

除了孩子,我也需要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于是我开始写作、出书、做公号、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寻找“做妈妈”和“做自己”的平衡。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有缺憾和局限,我们要怎样改变其负面影响?

 

1.  首先要能够意识到这种局限

 

小宁说,她以前找男朋友,完全没有知觉,并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在找一个替代父亲的角色。她只想要稳定感,对其他的一切条件都不考虑,因此对完全不匹配的对象都盲目努力、不肯放手。

 

经过了很多教训,成熟些了以后,她才意识到这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因为童年缺爱,她在亲密关系中过度付出、过度渴求、而降低了其他标准。

 

意识到了局限之后,她才可以更清醒、更理智地择偶。

 

我也一样,挺长时间,我对自己作为“妈妈”的角色要求过高,多年里一天都没有离开过孩子。

 

当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幼年记忆带来的“过激反应”,我就让自己放松一些,不需要做得那么完美,追求自己的生活,时不时离开孩子一下,这样的关系更健康。

 


2.  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热爱

 

伤害型的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最大痛苦之一,就是让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成人以后感受不到自己真正的需求,缺乏自信且迷失,甚至会以为这就是自己的性格,无法改变。

 

然而必须要相信:自己必定是有价值的人,寻找价值,就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

 

人生是一种历炼,有的人的路坎坷一些,但原生家庭不能决定未来,向内心观察,同时要向世界张开双臂。找到真正想做的事,会看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信。有了热爱和意义感,再艰难也可以走出去。

 

3.  伤害和局限在下一代终结

 

如果我们能够对原生家庭带来的局限有知觉,那么就可以有意识地在下一代身上停止。

 

对待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给予爱,并守护一份“界限感”。

 

要永远记得,孩子并不属于我们,他们的生命和人生属于自己。

 

十八岁以前的亲子关系,是完全公平的,我们照顾、陪伴、养育孩子,同时也获得了快乐,这些付出都是自己的选择,不要认为养育孩子,孩子就亏欠了我们。

 

有了这种平等的认知,我们就不会总把亏欠感、过度的责任感施加到孩子身上。

 

孩子越大,越要尊重他作为人的权利,不要过度侵入孩子的生活。这些都是“界限感”。

 

但是,即便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也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人无完人,我们偶尔都会情绪管理失控、有时抽不开身陪伴。但是孩子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娇弱,不必要求自己总能做到完美。

 



4.  如果伤害仍在发生,拉开物理距离,尽量独立

 

在聊天中,让我吃惊的是,很多人已经成年了,但仍然笼罩在父母伤害的阴影中,甚至因为和父母同住、或者关系紧密,这种伤害、操控,仍然在重复性地发生,孩子竟无力抗争。

 

如果伤害仍在发生,需要鼓起勇气,重新建立“界限感”,与父母拉开物理距离,有意识地保护自己作为独立成人的权利。

 

建立“界限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济独立。有些父母因为在经济上干预了孩子,就会理直气壮地觉得自己有权利影响孩子的生活。那么想要建立界限,可能首先要经济独立,然后才能拉开物理距离。

 

有了距离,才有空隙更加理性地去思考对方的需要,解决矛盾。

 

5.  长期压抑的情绪要释放

 

有些人成长于伤害型的原生家庭,内心长期积郁负面情绪。如果这些情绪一直得不到释放,一是难以解脱、去寻找真正的自己,二是难以修补和父母的裂痕。

 

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首先要释放压抑的情绪,对自己的内心有个交代。

 

释放压抑情绪,也许是向朋友倾诉、也许是向医生求助、也许是完完整整地写在日记本里,甚至哭泣,都是一种释放。

 

如果可能的话,更彻底的释放是对父母表达出真实的想法。也许结局很难预料:好的情况,是父母可以理解,并尝试改善;坏的情况,可能是父母更加抗拒,让关系破裂。

 

但是治愈必须建立在忠实于自己内心的基础上,对峙不是为了发泄愤怒,而是为了克服直面父母的恐惧,面对自己心里长期的难题。坦白真诚的交谈,也能够换来界限感,给自己机会去定位好和父母的关系。

 



6.  理解父母的局限,感恩他们给的爱

 

我们更多人的原生家庭,用爱守护了孩子的情绪,而局限是在性格、思维、行为上的影响。

 

对于这些,我们给予理解:父母的举止,往往是在文化传承中,不自觉的表现,他们其实看不到自己的不恰当,这样的局限是可以被谅解的。

 

比如,在我爸妈的那个年代,他们的生命都是献给工作的,脑海里没有其他的想法。我的幼年里缺少他们的身影,这并不是他们的错。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情绪背后的善意。有时我们和父母的争执,是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引起的情绪对抗。如果我们尝试去理解情绪背后的意图,就会明白立场并不对立,只是交流模式的差异,我们需要更多同理心和耐心。

 

我们和原生家庭的纠结可能伴随终身,但是我们要放过自己、也尽可能谅解父母的局限。


要感恩父母的爱,这份爱,是我们人生幸福最重要的根源。

 


像小宁,直到妈妈去世她都没能修补关系,因此落下了永远的遗憾。她后悔这辈子给妈妈的拥抱太少,表达的爱太含蓄。

 

父母在世的时候,珍惜机会,好好地感受和表达爱吧。

 

而我们的成长,就是在情感上变得更成熟和更坚强,与原生家庭之间,我们慢慢地识别局限、释放情绪、修复关系、回归理解与爱,并在下一代身上,尽可能地打破这些局限,终结遗憾。

 

 

安潇


PS. 文章图片来自影视剧《以家人之名》剧照


前文推送:


 

正在团

返团|走心的深度体验报告,万人好评的AI英语启蒙课,适合2~8岁

约了一整年,姐妹最爱的英国STEAM杂志来了,连BBC都是它粉丝


相关文章

天下有所谓“正确的养育风格”吗?BBC纪录片,七位妈妈的养育方式引深思

四种父母的养育模式,你是哪种?

直升机父母还是宽容父母,这里竟有一个世界分布地图

焦虑者的冥想

也许抑郁症正在靠近你和你爱的人,请一定打开这篇文章

家庭和谐,首先需要一个好情绪的妈妈,这里有保护情绪的铠甲


最新文章

我最出格的人生经历:见证剑桥嬉皮女神被求婚

取消英语主科?这事儿有点严重

倔小孩的牛脾气,是阻力也是驱动力


最近微信改版了,很容易走失,请别忘了“星标”我的公号,这样就能再次遇见你了!


安潇曾是建筑学生和摄影记者,伦敦艺术大学美术硕士,后成为英国获奖动画导演,现在是两个可爱混血娃的妈妈。公号专注于游戏式早教、项目式学习,素质教育与学术同行,分享英国育儿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微信公众号@安潇


给予孩子爱,
并守护界限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