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所“最佳未来学校”横空出世,就像“孩子的Google公司”

安潇 安潇 2023-02-10
文/安潇
公众号/安潇
ID/ sukiandsula
 
那天老R在微信里给我扔来一个链接,说:“以后咱们的孩子去这里上学吧!”
 
我一打开,乐了。我听说过这个“Agora学校”,老R的链接是BBC广播的专属报导:Agora获得了2020年“未来教育奖”的“最佳未来学校奖”。
 
荷兰Agora学校

Agora于2014年成立,为12-18岁孩子提供教育,它是一所公立学校,没有入学考试,谁都可以报名,荷兰与比利时已经建有12所学校。
 
我曾把它与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中的美国学校High Tech High进行对比。他们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 “Project 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我在这篇文章里细聊过High Tech High:“特斯拉”马斯克倡导的教育模式:人工智能时代,它极有可能成功)
 
什么是Agora?创立者Rob Houben说:
 
“它像哈佛大学,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在这里融汇;
它像冥想殿堂,你可以放松、专注、寻找自己的价值;
它像创意工厂,你可以尝试和创造任何你能想象的事物:绘画、雕塑、平面设计、三维打印、烹饪、木工、机械、编程、制作机器人,只要你能想到,你就可以去做。
它像集市,你可以发现新事物、结交朋友和相互启发,在这里辩论和互动。“
 
Google产品设计师Jonathan Rochelle拜访了Agora以后,惊喜地说:“这里简直就是孩子的Google公司!”
 
Google公司的办公空间

Agora没有班级、教室和教学大纲,12-18岁的孩子混龄学习,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计划,是极致的“因材施教”。
 
Johnathan说他毕业以后,花了15年才找到创业方向。为什么要这么久?因为我们一直在延续100年前的课堂风格:小学、中学、大学,都习惯了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学习模式和如今的职场需要截然不同,毕业生并没有为工作做好准备。
 
“我们急需改变学校,让学生变成创新者和创业者。”他说,学校应该和未来的职场无缝衔接。
 
Agora就是这样一所实验学校,它让学生定制自己的学习道路,每一个项目的实现过程,都是工作和创业的缩影,这里有自由和自主,以“学”为核心,而不是“教”。
 
Agora的整体风格
 
走进Agora学校,看看它是什么样子吧!一走进大门,就能看到图书、海报、工具、绘画、雕塑、和各种完成了一半的项目,这里还有五花八门的物件,简直就是一个大型游乐场,学习和玩耍合二为一。
 
荷兰Agora学校

这里没有年级,只有混龄的指导小组,每个小组有17个学生和一位导师。
 
学校没有教室,但小组有独立区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作区”,并且可以自由改装。这意味着,学生不用每50分钟就换教室,而是可以在自己的空间里持续工作。如果想要换环境,学校也有合作空间、会议室、学习室。
 
这里更常见的是各种工作间:烹饪、木工、水彩、金属、编织、布艺、编程、机器人等等。
 
Agora没有课堂和时间表,每个孩子早上到了学校就制定一天的计划,然后自己推进“项目”。
 

Agora的项目式学习
 
没有“教”,只有“学”,项目要如何进行?
 
在Agora学校,每个学生有一位个人导师,两人一起定制学习计划,并不断调整。学生每周和导师正式谈话,平时随时交流,导师就在小组区域内。
 
1. 项目准备:

首先,学生根据自己最想研究和创造的事物来制定项目。在项目开始前,导师协助孩子思考,比如:
 
这个项目中你会学到什么?
你的预期结果是怎样的?
你想要和谁合作以达到理想目标?
这个项目要多久完成?
你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等等。
 
准备完毕后,学生演示项目计划,解释不同步骤中,需要谁的帮助、在何处获取知识和信息。
 

2. 执行项目:

准备充分了,学生就开始执行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要持续记录:

获得了什么信息;
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明天和下一个阶段的目标。
 
如果是实体创造,还要用照片和视频来记录创作过程。
 
3. 展示项目:

在项目的结尾,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有很多展示的方法:录制视频、制作海报、论文写作、或者用雕塑与绘画来展示。
 
导师、同学和家长,都会被邀请到孩子的工作间观赏展示,并一起讨论和反馈。
 
4. 复盘:

项目结束后,学生和导师有“复盘谈话”,回顾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讨论哪些技能得到了提升、下一个项目如何使用新技能。
 
各种项目展览随时进行

根据项目需要,学生可以向学校提出具体的帮助请求:

学生想了解什么内容,导师会请专家来做相关讲座;
导师会带学生到校外公司或工厂去了解实际项目的工作流程;
学生可以申请预算,学校来购买设备和材料。
 
也就是说,学校里有哪些讲座、设备、工具、物件、书籍,都是学生提出的!
 
家长也在Agora扮演重要的角色,会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开工作坊、举行讲座,介绍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知识。
 
Agora尽最大可能,创造学生和真实世界工作者紧密互动的机会,把学习和工作之间的界限缩减到最小。
 
Agora有许多工作间
学习案例
 
Agora的“项目式学习”过程,和未来职场上的工作模式相似,学生自主选题、研究、学习、执行,采用跨学科的各种技能完成项目,还要配合、沟通、演讲、展示,一个项目所涉及的硬技能和软技能、是多面且完整的。
 
这样听起来很抽象,举一些具体的学习案例吧!
 
有一位12岁的学生,他选择的第一个项目是“改造自己的工作间”。他想要把书桌变成一辆汽车!
 
他去了金属废弃场,回收了车首部分,学习车的结构,将它拆解、重新焊接。
 
但是制作的第一个汽车桌的体积太大了,无法放入学校的电梯里!所以男孩要重新调整设计、注重测量,并把第二个汽车桌运回了学校。细节改造后,“汽车桌”成了学校里的相当吸引眼球的“风景线”。
 
12岁男孩制作的汽车桌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遇到了各种实际问题,有瓶颈和失败,他要不断调整去解决问题。
 
在Agora学校,“失败”被认为是学习的最好途径。普通学校里,学生们避讳“失败”二字,但在Agora,自主研究和创新肯定会遇到挫折,孩子们渴望收获经验与反馈,立刻用到项目的修改与提升中。
 
还有一个例子:学校需要一个“学生管理软件”,但市面上还没有类似的产品。
 
一个14岁的学生自告奋勇,并且和另外两名同学合作,做了很多市场调研、并到软件公司请教程序员,三个人一边学编程一边设计,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这个软件做出来了。
 
学校采用了这个软件,发现系统设计得很好。于是学校协助三个男孩成立了一家公司,把这个软件投放到了市场上。好多学校开始采用他们的软件,孩子们还因此有了固定收入!
 
三个男孩参加Google演讲,介绍自己的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孩子学习了编程、市场研究和产品设计;在成立公司的过程中,学习了开银行账户、书写生意企划、会计和相关法律;软件推出后,还学习了推广与出售,以及用户服务。这是一个全方位、跨领域的项目式学习!
 
所以说,项目式学习,完全是可以和职场与创业无缝衔接的,孩子的自主学习力,比绝大部分家长想象的都要强大得多。


被质疑的“反传统”
 
因为Agora太反传统了,社会上也有很多质疑。比如:
 
项目式学习适合所有的孩子吗?
 
学生们最喜欢Agora的地方,就是在于可以自由探索,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项目。
 
但有人问,如果有的孩子缺乏自主性,没有想做的项目怎么办?
 
创始人Rob Houben说:“我们太不了解孩子了!我们以为孩子不想学,只是因为孩子不想学我们让他学的东西。但其实,孩子们都天然地有好奇心,渴望探索和学习,他们需要自己寻找方向。”
 
他说,当学生产生了自主性和好奇,脑子里有问题时,那就是“窗口打开”的时刻,这是珍贵的“魔法时刻”,学习能力是极强的,而且很容易产生出创新火花。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断地错过这些“窗口”。教学总是在同一个时间地点、要求不同的孩子坐在一起,听老师讲他不一定感兴趣的主题,却没能在孩子“窗口打开”的时候让他学到想学的东西。
 
因此他认为,学习不应该是固定时间、一对三十地教,而应该是一对一,在“窗口打开”时随时提供养料。
 

Agora如何满足考试需要?
 
Agora所有的学生都要在18岁参加全国统考的。很多家长和教育者会担心Agora的学生会有知识点漏洞,在考试中会呈劣势。
 
Rob说,Agora的导师非常了解教学大纲,但是他们不会让孩子按部就班地学知识点。而是以学期、学年为单位,确保学生的项目中涉及到了需掌握的内容。
 
比如某个年龄需要掌握勾股定理,导师不一定在课堂讲出来,但学生可以在项目中学,比如设计一个桌子。
 
在Agora的最后两年,学生也需要备考,学校有专科老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不过,Rob说,现在Agora还很年轻,偶尔需要回归传统教学以迎接考试,他希望随着学校的发展,将来能够通过项目式学习实现所有备考需要。
 

Agora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Rob Houben提到,想要申请Agora的学生排了长队,但学校最大的困难是找到优秀的导师。非常有专业性、有能力,却能够习惯地站在一旁观察辅助,而不是站在30个人面前演讲,对此适应的教师并不多。
 
新的导师进入学校需要面对五个面试者,其中有三个是学生!学生来决定导师是否被录用,这很反传统,也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接受的。
 
学校不管理导师,而是由导师自我管理。导师一周有四天和小组学生们在一起,第五天会去到别的小组观察,并给其他导师提出意见,导师也会去博物馆、工厂、公司等地,联络给学生提供互动的校外人员。
 
 
我大概描绘了Agora学校的模样,它看起来美好,但是不是有些太未来、太实验了?
 
我和老R想象着,孩子们到了这样的学习环境,一定会非常有幸福感,创造力无穷。但我们同样也只是观望态度。毕竟,无论是Agora学校还是“项目式学习”,都还非常年轻,而目前社会的人才选拔还是传统的考试系统。项目式学习如何衔接并跨越传统,这是需要时间来呈现的。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我会继续关注并分享这些“未来学校”的发展,也欢迎你们的留言!
 
 
安潇 2021年3月 于 伦敦
 
参考内容:
Agora学校介绍:
https://hundred.org/en/innovations/agora#35b5d99f

Google产品设计师Jonathan Rochelle的演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MY6Kielb10&t=1s

BBC广播报导:
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m000tcb9
 
前文推送:

正在团
两年我们读了每一本:重量级英文分级读物“红火箭”,更适合零基础和中国孩子
返团|走心的深度体验报告,万人好评的AI英语启蒙课,适合2~8岁

相关文章
姐俩的英国学校里,“项目式学习”竟是这样的操作?
“特斯拉”马斯克倡导的教育模式:人工智能时代,它极有可能成功
英国私校课程表,4岁都要学些啥
学校课堂像小猪佩奇钻进泥潭?“森林教育”里藏了好些秘密

最新文章
取消英语主科?这事儿有点严重
“二娃妈加公号主”,一份诚实的时间安排汇报
我最出格的人生经历:见证剑桥嬉皮女神被求婚
倔小孩的牛脾气,是阻力也是驱动力

最近微信改版了,很容易走失,请别忘了“星标”我的公号,这样就能再次遇见你了!

安潇曾是建筑学生和摄影记者,伦敦艺术大学美术硕士,后成为英国获奖动画导演,现在是两个可爱混血娃的妈妈。公号专注于游戏式早教、项目式学习,素质教育与学术同行,分享英国育儿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微信公众号@安潇
项目式学习,
极有可能成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