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式早教,到项目式学习,“游戏”比我想象的还神奇!
文图/安潇
公众号/安潇
ID/ sukiandsula
一转眼,我开公号已经四年了。一开始我写的内容都是“早教游戏”,我分享了400多个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亲子游戏。“游戏”一直是我的公号的关键词。
逐渐地,姐妹俩长大上学了。我发现游戏仍然贯穿在孩子的学习中。尤其是姐俩学校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让我意识到这就是“游戏式早教”向高年龄段的延伸。
这个发现让我异常兴奋,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游戏”如何影响着孩子整个成长和学习这件事上。
原来,“游戏”比我想象的还神奇!
早教,要在游戏中实现
1. 游戏是婴幼儿感知世界最自然的方式
游戏中的一切,对婴孩都是学习。
比如躲猫猫,看似是个没头没脑的游戏,其实是婴儿在学习物理现象,“事物的稳定性”:看不到的事物依然存在。因此婴儿才会对手掌后面再次出现的妈妈的面孔感到特别高兴,妈妈没有消失。
再比如,幼儿时期,最重要的游戏就是感官探索:发展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建立感受世界的整个五感系统。
物理世界对成人来说理所当然,但对从天而降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奇。因此我们要给幼儿提供大量的感官游戏:水、沙、橡皮泥、颜料、纸、泡沫,等等不同的材质和媒介的游戏,幼儿通过感官体验,去找到事物之间互动方式的规律。
游戏能够帮助孩子发现自身与外界的关系,找到自我的存在感,以及流畅和快乐的情绪。
2. 在游戏中发展社交
到了两三岁,孩子就开始需要同龄人的互动和陪伴。结交伙伴需要通过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学习着社交中的一切:使用语言、尝试沟通、遵守社交规则、模拟生活角色、发展想象力。
比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会把自己习得的语言都拿来练习,他们想象自己的身份、模仿爸爸妈妈、老师医生、警察消防员等角色,以此建立对社会关系的认知。
在游戏中,本来以自我为中心孩子开始发展社交情商,逐渐产生同理心,尝试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学习如何解决冲突,学习轮流、谦让、沟通、共享等社交规则。
3. 游戏是自主学习的最佳方式
当孩子大了一些,游戏的形式会从感官探索拓展到方方面面。比起教学式的学习,游戏当然更加有趣、更有主动性,孩子这时的学习力是极强的,感官窗口都会打开,心灵极具吸收力。
比如玩折纸飞机,孩子体会着几何对称、和空气浮力;
比如绘画,孩子学习设计和色彩、感受材料的特性;
比如乐高积木,孩子学习搭建、结构、三维空间关系;
比如拼图,孩子学习形状、图案、顺序、规律;
比如桌游,孩子学习数学逻辑,遵守规则、培养抗挫力。
大运动游戏比如玩球、跳舞、攀爬,孩子发展身体技能。
孩子所需要学习的内容,都是可以在游戏中实现的,而且很多知识不用大人去教,孩子自己就可以在游戏中通过自主纠错搞懂其中的规律。
4. 游戏是成人与孩子最治愈的连接
有些家长感受到与孩子的隔阂,不知道该怎么治愈,最好的建议就是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没有功利心、不求结果地游戏。孩子会把能够一起游戏并笑出来的人当作最好的伙伴,任何隔阂与不信任都会在游戏中消除。
游戏中的成人不再高高在上,不再是制定规则的人,在游戏中,成人和孩子变成了最平等的关系,可以放松地享受亲子时光。
游戏具有疗愈的作用,可以释放孩子难以宣泄、语言表达不清的负面情绪;同时也可以治愈成人与孩子之间,由不平等关系而造成的对抗。
姐妹俩现在上学了,我们仍然每天会有全家游戏时间,玩桌游、乐高、造纸板房子等。这是全家每天最融洽的时间,每个人都在游戏中尽显性格的真实本色。
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
就是大孩子的学习游戏
早年,我都在给姐俩设计各种各样的早教游戏。姐俩上学以后,她们非常繁忙,我安排的游戏变少了。
但是让我惊喜的是,我发现学校里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完全就是“游戏式早教”延伸到大孩子的“进阶”。
孩子们在项目中自主研究、互动合作、动手创意、寻找答案,然后用主题的形式,将认知的线索串联起来。
这整个思路都和我研究多年的“游戏式早教”完全吻合,只不过是更加复杂、完整的“大龄版”!
这个发现让我对项目式学习产生了很大兴趣。
上周我给大家介绍了独特的Agora学校:这所“最佳未来学校”横空出世,就像“孩子的Google公司”
Agora 的学习不再是老师站在30个学生面前教,而是通过主题与项目,让孩子们全身心沉浸地去探索研究、去自主创新、去互动合作。这些项目本身就像游戏一样,充满了趣味和主动性,就好像是学生版的“创业作坊”。
在英国,我还没有看到像Agora这样完全摒弃课堂的的项目式学习学校。但是Suki和Sula的学校也在积极地采用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法,通过游戏来教学。
主题式学习
在低年级,孩子们还难以完整地操作整个项目,所以是以“主题课”的形式出现的。
我以前介绍过姐俩学校的主题课,老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各种游戏建议和探索形式,让孩子多感官参与、多媒介探索,他们要研究探索、寻找答案,然后进行总结和展示:姐俩的英国学校里,“项目式学习”竟是这样的操作?
比如之前我介绍过“声音”的主题课,孩子们做了很多游戏:
在自然中分辨和记录声音;
制作连线听筒,体会声音的传播;
制作各种小型装置,观察声音的震动;
集体玩声音定位的蝙蝠游戏;
孩子们还制作了吉他、鼓等等手工乐器。
这样的学习,不是通过课本和课堂讲解“教”出来的,而是以“学”和“探索”为核心。学校提供了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玩耍中观察和摸索物理规律。
这些游戏全面调动了感官体验、动手创造、互动合作、演讲沟通,而这些能力都是将来创业、工作中所需要的核心技能。
再比如,前一阵孩子们在学校学习了“光的传播”,姐俩还制作了影子剧场。
项目式学习
到了高年级,“主题式学习”会升级为“项目式学习”,更加系统和复杂。
“项目式学习”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流程: 有项目构思、广泛调研、团队合作和公众展示这几个环节。
比如姐俩学校的高年级,曾经有一个项目是进行“草莓巧克力包装”的设计全过程。
高年级的学生们记录巧克力草莓的尺寸、研究包装的承重、选择材料、进行产品设计让一个个巧克力草莓立起来、设计品牌标示与包装、3D打印做小样、研究包装上所有的信息文字、调研市场寻找合适的定价,并在设计完毕了之后,进行了一个小小的展览。学校还邀请了一位超市购物主管来参与选择“最适合上架的礼品草莓”,并给予奖励。
这就是典型的“项目式学习”,整个过程就是体验社会中的真实项目,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创意来实现。学生以结果为导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过程中提升信息采集、团队合作、演说展示等技能。
从游戏式早教、主题式学习、到项目式学习,我感慨地发现,原来“游戏”是这么重要的一件事,神奇到可以自始至终贯穿孩子的整个学习路。
不仅如此,其实我们成人的学习,何尝不需要游戏精神呢?
毕业了以后,我学得最快的技能,不是别人教给我的那些,而是我自己产生好奇、想要玩和探索的东西。我必须觉得有趣好玩,才能学得特别有效率,并能准确找到自己的风格和角度。
我玩摄影,给孩子拍了很多电影场的照片;我玩缝纫,给孩子做了很多布艺;我像玩一样研究早教游戏,还因此出了书。
游戏变成了兴趣,斜杠发展成了事业。
我还记得我去过一次冥想营,我问导师:“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创作中挣扎?”
导师说:“因为你忘记了创作的初衷其实是游戏,孩子的创作完全没有挣扎。”
所以,当我们在自我探索的过程里遇到了瓶颈,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回归游戏的天性,寻找最自然的探索本能。
玩,何止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人类的本能。
乔布斯造苹果电脑、苹果手机,马斯克造特斯拉汽车、造火箭,何尝不是成人的高端游戏呢?他们把兴趣、探索、和自我价值的发现,都放在了这些大型游戏里。
所以,乔布斯说“Stay Foolish ,Stay Hungry”,意指我们应该像孩子一样保持原本的游戏精神,用贴近自己天性的好奇心去不断学习。
而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学习,永远不离开游戏的滋养,这是最治愈,最符合内心的探索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自我发现。
安潇 2021年4月 于 伦敦
前文推送:
正在团
幼小衔接必闯的“控笔”和“汉字书写”大关,我找到了好玩的通关神器!
两年我们读了每一本:重量级英文分级读物“红火箭”,更适合零基础和中国孩子
返团|走心的深度体验报告,万人好评的AI英语启蒙课,适合2~8岁
相关文章
“特斯拉”马斯克倡导的教育模式:人工智能时代,它极有可能成功
最新文章
最近微信改版了,很容易走失,请别忘了“星标”我的公号,这样就能再次遇见你了!
安潇曾是建筑学生和摄影记者,伦敦艺术大学美术硕士,后成为英国获奖动画导演,现在是两个可爱混血娃的妈妈。公号专注于游戏式早教、项目式学习,素质教育与学术同行,分享英国育儿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微信公众号@安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