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噶玛巴 ·《普贤行愿品》释论 | 佛法的根本


对一个想要解脱的人来说,

能够同时具备悲、智修持,

才能真正完成自利跟利他。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

 《普贤行愿品》释论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恆无尽。



上一期

如何如法广行圆满殊胜的供养以积资净障

无上供养:平等广大布施中的智慧与慈悲

供养布施的究竟真实义· 第三大愿



菩萨们的愿心和法界、虚空相等,广大、圆满、无尽、任运而成。


一般而言我们人的性情都不同,比如说「心所」的分类,也就是心的状态、境界也是千百万种的。


但是,无论从本质上去分,或者是从作用去分,「心」的状态都有非常多种,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善心所当中的「慈悲」跟「智慧」。


也因此,智慧的藏文是「些若」,「若」就是最好、最棒的意思,「些」是心,所以意思是最 好、最棒的心识。


悲心在藏文裡面叫「宁洁」,「宁」有时可以指心,「洁」的意思是最尊胜的;在一切的心识当中,悲心像是国王一样,也可以说在所有的心所当中,如同「王者」 一般的一种心理状态。


比喻来说,「悲心」像是国王,「智慧」则是能够明辨善恶的大臣,王、臣二者具备,就能统理王城,带给人民安乐。


对一个想要解脱的人来说,能够同时具备悲、智修持,才能真正完成自利跟利他。

 

佛陀说法,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符合每一个众生的心意跟心愿。佛陀对需要空性教法的人,说空性教法,对不需要空性教法者,也不会勉强灌输空性义理,而是说适合各种众生、能够利益众生的佛法。


在佛陀的教法中,最著重的就是「慈悲」,佛法就是一种无伤害、和平、无嗔的法。


因此当我们成为一个修行、学佛人的时候, 我们要捨弃一切伤害,并不是说不打人这麽粗浅的意义,伤害别人的根本,是从哪裡产生呢?


就是从「心」开始发生,从我们心中的嫉妒、吝啬、嗔怒、仇恨发生, 进而产生对他人的伤害。所以十不善业有:「身」的三种不善业,「语」的四种不善业,最后有「心」上的三种不善业。但其实根本在于心上。


在我们还没伤害别人之前,自己的一念嗔恨心,其实先伤害自己,我们会睡不安稳、吃不下饭,所以说是先害了自己。


当我们伤害他人,就是透过身语作用,之所以 能够造成伤害,主要也是因为先有心的思想,才会造作出身跟语的不善业。因此,我们要尽量让我们内在平静,这是大家都应该注重的。


现代人非常忙碌,内心失去了宁静跟喜乐。我以前在家乡的时候──就是东藏的昌都拉拓地区,人们每天工作三、四个小时,其他的时候,都是晒著太阳、喝著茶、 聊著天,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后来看到城市裡的人,每天几乎24小时都在工作,甚至还觉得时间不够!大家为工作而工作,已经没有什麽道理和意义可言。


如果我们是机器,机器不会累也不需要停下来,但是人不是机器,人是会累的。


现在整个世界让人们像机器一样的不断工作,使得人们非常的辛苦跟痛苦,工人自杀,就是因为工作过度,再也承受不了,我想这是一种很大的痛苦。


让我们的心调柔寂静,可以说是佛法的根本,所以就算只是听到一句话,但是这一句话能够让我们的心调柔寂静,这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不伤害、调柔寂静之外,大乘说:「不光只是不伤害,更要尽力去利益他人。」这就是大乘的重点。


我们都说自己是大乘行者,而且都称是菩萨了,所以不要浪费这样的名称,要真正能够利益 他人。


智慧方面,可能对于利根器的人来说,比较容易了解,可是对于钝根器者,就不太容易懂。


所以我要先讲一个关于慈悲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故事,不是我自己乱编的。


过去有个刚刚成为佛教徒的人,有天开著车子经过偏僻小巷,突然一辆卡车从旁边衝出来,两台车撞个正著。


卡车司机马上跳下车指责他,其实是卡车司机的错,但是卡车司机却不断推卸责任,找他麻烦。


初学佛的人心想:佛陀的智慧我没有,但是佛陀的慈悲,是我可以学习的。所以他就修持忍辱,没有跟卡车司机争吵。


之后警察来了,卡车司机恶人先告状,这个人就被罚了。


前往警察局的路上下起雨来,走了一小段路后,这个人突然发现身上没有淋到一滴雨,回头一看,原来是卡车司机帮他打伞,卡车司机自己则是全身被雨打溼。


原来这个司机被他的行为感动,只听卡车司机跟他忏悔说:「其实刚刚是我的错,是我撞到了你。」


这个人初入佛门不久,佛陀的遍知智慧功德,他当然没有,可是就只是一念心想著,我要学习佛陀的慈悲。


虽然别人对他污衊跟指责,但是仍能修持忍辱,修持佛陀的慈悲,最后的结果就是让诬赖他的人,心生忏悔,然后为他撑伞,并且道歉忏悔,这就是一个慈悲的故事。



藏文的「丹珠尔」藏经当中,收藏有五部〈普贤行愿品〉的印度注疏,其中有龙树菩萨、世亲菩萨的注释,这两部注疏,在前期的时候没有,是比较后期才翻译成藏文的。另外,陈那和释迦谢年的释文算是最广的,再加上智藏论师的注疏,即是五部主要的注疏。藏文当中最早的注疏,是由译师祥耶喜德所著作;当时只有陈那的注疏已经翻译成藏文,龙树菩萨和世亲菩萨的注疏还未翻译,因此,祥译师主要的依据是陈那的注疏。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邬金钦列多杰

时间:2010年12月15日 - 19日 

地点:菩提迦耶正觉大塔前大祈愿法会


 


扫二维码恭领视频及全文

▽ 本篇视频目录 ▽

2010 普贤行愿品 3-1

系统|次第|清净|全面|解惑


|相关内容|

如何正确随喜五类对象而增益修行

菩萨与成就佛果的区别

大乘佛法与世间所说慈悲心的区别



 | 共修 |

  降伏烦恼 

发心菩萨每天不间断发布相关开示


 


|往期精选|


· 基础篇 ·

“小朋友,为什么要存钱?”

心无正见地修持,如同没有手的人试图攀登峭壁

生命之轮:轮回的痛苦实相和缘起法则

最糟糕的障碍 -- 对佛教和金刚乘的曲解


上师未必只是人类,佛法未必只是听闻,各自是什么?

上师特质的定义很难能对一切众生都适用

真正善知识的功德特质以及其对于弟子的重要性


基·实修 || 2016《转心四思维》

基·见&修 || 2009《生活中的佛法》

2011 《贤劫千佛灌顶》开示


禅修的五个阶段

远离修持中的四种谬误


· 甚深篇 ·

在孤立的闭关中独自禅修,能够利益所有众生原因为何?

不论身居何处都是山林闭关隐修地的修持方法

魔障是禅修无二本质性的良机


· 问答篇 ·

如何能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认出自己的真正本质

以怎样的方式可以过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如何在忙碌中不受外缘的影响


· 实修篇 ·

《利生遍空》观音修持仪轨

如何祈请莲师获授灌顶

噶举皈依境观想视频解析及上师简介

【噶玛巴与您谈心】· 莫把修行当作演戏

 每日念诵圆满一切忏悔的经《三蕴经》


· 传承篇 ·

噶玛噶举黄金珠蔓传承简述 | 源流及历代主要上师

【见即解脱】尊贵第16世大宝法王噶玛巴的最后一课

【噶玛巴千诺】大宝法王心咒的意涵

噶玛噶举传承的由来

微电影 | 噶玛巴千诺

微电影 | 噶玛巴千诺



· 自利利他 ·

 


【全球亿万燃灯】· 通启 · 第一篇 大众版

【全球亿万燃灯】· 第二篇 进行办法细则

【全球亿万燃灯】· 如何参与?· 领取【燃灯通行证 · LP 】

【全球亿万燃灯】· 第四篇 燃灯常识(1)如何如法供灯?

【全球亿万燃灯】· 信息看板 Infor Bord







DharmaInterconnected

正法互联

碎片化系统闻思修

随身心灵充电宝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