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低空经济”热起来了,发展到万亿级产业规模所需时间或将远远少于无人驾驶汽车

经济日报 通航圈 2023-12-24

*▌因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没有标星的朋友们有时可能会错过【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欢迎新老朋友给【通航圈】点个星标,以便及时收到最新推文、避免错过更多精彩*

海南发布全国首张省域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图深圳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亿航智能获得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型号合格证……“低空经济”越来越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16个省份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相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仅9月份以来,安徽、江西、海南、广东等多地举办了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或论坛、研讨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通知,再次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创新低空经济发展新机制”是22条经验之一。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华财经: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跃迁升级
“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从产业构成来看,低空经济主要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等产业,具有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在拉动有效投资、创造消费需求、提升创新能级方面具有广阔空间。业内专家认为,低空经济发展到万亿级产业规模,所耗费的时间可能将远远少于无人驾驶汽车。
2021年2月,“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加快培育海岛、邮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2024年1月1日起,《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将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将进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在空域政策、经济政策、行业政策等多重政策支持下,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迅速发展,低空航空器及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国内现有实名登记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已超过111万架,与2022年底相比增幅达15.9%;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已颁发18.2万本,全国注册无人机运营企业已超过1.7万家。今年1月至8月,民用无人机累计飞行已超过1680万飞行小时。
当前,多地正积极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黄金窗口期,加快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向天空寻发展《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依托,突破无人机专用芯片、飞控系统、动力系统、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推动在物流、农业、测绘、电力巡检、安全巡逻、应急救援等主要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支持水陆两用飞机、高端公务机、无人机等研发制造!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在《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中,“低空经济”是一大亮点,提出突破倾转旋翼、复合翼、智能飞行等技术,研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上海市发文研制载人eVTOL及超音速飞机,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发布)安徽芜湖发布《芜湖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300家,低空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全文+解读 |《芜湖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发布
外卖“从天而降”、坐观光直升机“兜风”、打“飞的”去上班……这些场景在不远的未来或许会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业内专家表示,发展低空经济,“市场是根本、空域是关键、政策是保障、技术是支撑、安全是底线”。促进低空经济从蓄势待发到振翅腾飞,需要加快建立健全法规规则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开发开放更多应用场景。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所说,“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不可避免地将要来临”。(熊丽)
来源:经济日报。原标题:《“低空经济”热起来了》
图片来源:北京东进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视频来自央视财经。
PS:因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没有标星的朋友们有时可能会错过【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欢迎新老朋友给【通航圈】点个星标,以便及时收到最新推文、避免错过更多精彩。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