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稳杠杆:从“不急”到“转弯”——3月金融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梁中华、应镓娴 梁中华宏观研究 2022-01-23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稳杠杆:从“不急”到“转弯”

——3月金融数据点评

(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概要:

  • 412日,央行公布20213月金融统计数据:3月新增社融3.34万亿元,同比少增1.84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2.73万亿,同比少增1039亿元。M2同比增速下滑0.7个百分点至9.4%M1同比继续下降至7.1%,社融存量增速从上个月的13.3%大幅下滑至12.3%
  • 在经历了前两月的社融放量以后,3月金融数据的全面回落,反映了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政策思路,从操作上来看,前两月强调的是不急,而3月明显强调的是信用的转弯

 -----------------------------------------

1.  稳杠杆:从不急转弯

信用明显在收紧。3月新增社融3.34万亿元,同比大幅少增了1.84万亿,社融存量增速从上个月的13.3%大幅回落至12.3%,下降幅度高达1个百分点。从全年来看,要稳定宏观杠杆率,就要保证融资增速回落至名义GDP增速附近,前两月社融增速维持在高位不降,更多体现的是政策的不急,但要完成全年稳杠杆目标,社融增速终归要回落,3月融资的回落体现了信用政策正在转向,边际收紧。

当然3月融资增速降幅很大,确实和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有一定关系,但前两月面临的基数其实也不低,社融增速同样维持高位不落,而这个月大幅下降,所反映的政策操作上的边际变化不能被完全忽视。
从结构看,人民币信贷仍超预期,对应着实体部门融资需求还比较强,当前的重点是信用供给的压缩。例如非标和表外票据融资明显缩量: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减5115亿元,企业票据同比多减3600亿,信托贷款也少增1770亿元,若与2019年同期相比也是大幅缩量的。另外,企业债券融资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下,同比少增近6400亿;地方政府债券开始放量,但考虑到1-2月未提前下发,整体发行进度仍偏慢。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73万亿元,同比少增1039亿元,但考虑到去年3月抗疫政策支持下信贷大幅放量,该规模仍是大幅超出季节性的,相比20193月多增超1万亿,也反映了融资需求偏强。
分部门来看,居民方面,中长贷继续高增(同比多增1500亿元),仍大幅超过历年同期水平,也就是说尽管地产调控频频加码,前期房地产销售火热的余温尤在。更高频的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量的表现也依然是好于近年同期水平的。不过,随着地产领域信用的不断收紧,居民信贷的压力也会逐渐体现出来。
企业部门来看,中长贷仍是主要支撑力量(同比多增3660亿元)。由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地产监管收紧,企业中长贷需求或主要指向了制造业和出口企业的高景气度。
M1继续回落,反映广义流动性在逐渐收紧。由于信用创造放缓,3M2同比大幅回落0.7个百分点至9.4%。而M1同比增速已连续两个月回落,3月降至7.1%,或反映了房地产企业现金状况逐步偏紧的状况。M1是反映企业部门流动性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的连续下滑,意味着广义流动性的收紧,经济的下行压力也会逐渐体现出来。
往前看,今年的宏观政策是20182019年的延续,即贯彻新发展理念,2020年只是因为新冠疫情的突发事件,节奏受到一定扰动,但经济总量回归正常后,政策基调又重新回归。所以今年的重点并非稳增长,而是调结构,化解各类风险。尽管货币政策加息降息概率都很低,但更多是定向紧信用:一方面是房地产企业和居民的增量信用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国企和城投公司增量债务的控制。
宽货币、紧信用,类似于“缩减版”的2018年,相同的是方向,不同的是力度。


近期数据点评:

供给压缩下的结构通胀——2021年3月物价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就业恢复超9成,宽松退出在路上——2021年3月美国非农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

就地过年影响渐退 ——3月全国PMI数据解读(海通宏观 梁中华、侯欢)

工业利润高增长:低基数+就地过年——2021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侯欢)

收支均有回落——2021年1-2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侯欢)

政府降杠杆:意味着什么?(海通宏观 梁中华)

增速很高:经济如何?(海通宏观 梁中华)

一半通胀,一半通缩 ——2021年2月物价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社融继续好,但M1快速回落——2021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同比高增,环比正常——2021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融资需求高增,供给逐渐压缩——2021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梁中华、应镓娴)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