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黃亢美先生:字理識字教學概說
字理识字教学概说
黃亢美
【相關閱讀】
張朋朋先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一)
張朋朋先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二)
張朋朋先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三)
張朋朋先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四)
【联合声明】坚决支持韩方明委员的《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
袁晓园先生1986年8月19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汉语具有简短明确的特点》一文中指出:“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字理,也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著名的文字学家殷焕先先生说过:“汉字是有‘理性’的文字。所谓‘理性’,即是合乎‘六书’。”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的方法,它们的构字理据和组成规律是非常明晰的,几千年过去 了,但是,汉字依然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大部分的汉字依然是有理据的,毋庸置疑,大部分的汉字依然是可以进行字理析解的。然而,由于多种的社会原因,特别是近百年来我们对汉字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学校在汉字教学中出现了忽略字理,机械教学,死记硬背的现象,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书写错别字多,词语运用混乱,也由此导致国民汉字文化素养的普遍弱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通知”强调要大力的弘扬和切实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汉字文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 据此,学习汉字字理, 弘扬汉字文化,尤其是在当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關閱讀】
張朋朋先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一)
張朋朋先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二)
張朋朋先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三)
張朋朋先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四)
【联合声明】坚决支持韩方明委员的《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
一、字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在字理教学中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中华汉字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六书”造 字法造就了千万个具有表意性的汉字,是世界上表达最完整、最准确、最活泼的语言文字之一。造字之初的象形字生动逼真、图字合一,如“手”的金文写如 “
(二) 在字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右脑潜能和提高其自能识字析词的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5年在全球展开了“脑的十年”运动,旨在促进脑科学研究以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人脑是人的智力的发源地,所以,开发右脑的意义甚至大于物质的开发和利用。就识字教学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的方式来开发右脑,教学实践也证明,识字教学只有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自身的规律进行教学,汉字如诗似画一 般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才会印象深刻,并能形成自能识字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识字能力,小学课本初学汉字时均是从独体象形字开始,以此奠定学生识字的基础,掌握了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合体字偏旁的形义特点,就能较快地形成自能识字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识字能力,小学课本初学汉字时均是从独体象形字开始,以此奠定学生识字的基础,掌握了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合体字偏旁的形义特点,就能较快地形成识字的能力,进而能“无师自通”地创造性地学习同一类属的汉字。例如:学了“火”字并懂得“火”作形旁时变写为四点底“灬”(“燕”字的四点底是燕尾的变写),那么,就能自觉地析解“煮、热、熟、蒸、烈、 烹、照、熬、煎、熏”等字的形义,并能自觉地把它们与“火”联系起来;学了“页”(繁体为頁,与首同源) 并懂得该字表示人头的意思, 那么,当学到“顾、颈、 项、颜、顶、须、烦、顷、顿、颅、额、颗”等字时就能自觉地用“人头”去推知并析解它们的形义。掌握了常见的偏旁部首还能形成较强的析解词语的能力。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生聪明识字始,只有加强了字理教学,加强右脑训练,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自能识字析词的能力,为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字理教学的基本原则
1.要符合汉字本身的组构规律。汉字最本质的特点是表意性,表意的汉字虽然数量多达数万个,但它均是依据一定的规律组构而成,音形义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如象形字“日”的古文字写如“
2.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小学阶段的字理教学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教学,因此就必须依据学生 的认知规律施教,在教学中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汉字中,象形字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汉字形成的基础,先教好了这些独体字后再教由它们组成的会意字和形声字,这样的教学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其次,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意义识记,直观教学。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佟乐泉先生说,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向学生揭示汉字的字理,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牢固地识记汉字形义。如理解了“夫”字是古代男子二十岁长大成人行加冠礼时将头发束起来插上簪子(一),书写时脑子就会浮现一个跨腿伸臂的人形 (大),簪子横插在他的束发上,簪子肯定要比人的手臂短小,于是就会自觉地把上面的一横写得短一些成 “夫”。 如果两横一样长,甚至上横长下横短,这就明显的不合情理了。所以,我们在字理析解中要注重运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除运用语言描述外,还可以用画图显示,动作演示, 情境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形象识记,过目不忘。
(二) 适切性原则 字理教学要遵循适切性原则也就是必须切合现代汉字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
1. 字理析解要切合现代汉字演化和简化的实际。汉字历经了几千年的演化和简化,一些汉字的形义变异了,内含的字理也已退化模糊了,对这些汉字的字理应当慎解或者不解,如果每个字都要千方百计的讲字理是不符合现代汉字的实际的。首先,假借的字是从来都没有字理的,故遇到假借字无须讲字理。如“都”是个从阝,者声的形声字,我们知道,“阝” 是“邑”字的变写,“邑”与城邑有关,所以,教学 “首都”“都城”时,适当地提示“阝”是表义的形旁是科学有效的,而讲到作为假借意义的范围副词“都 去”“都来”的“都”时也讲“阝”的形义就不切合实际, 反而复杂化了。现代的简化字大部分还是依照“六书” 规律简化的,如“塵”字由鹿奔跑扬起尘土会意简化成小土为“尘”,变成了一个新的会意字,教学中只引导学生理解简化了的“尘”即可,繁体的“塵”无须引出析解。而一些简化字的字形变化较大,有时又可以引出其繁体写法,让学生明白其本来的形义。如简化字“见”,已经与用眼睛“看”似乎毫无关联了,教学中就可以先引出繁体的“見”字,让学生了解它原来 的字形下面是“人”,上面是“目”,像人张目观看的样子,而后再由“見”过度到简化字“见”,这样就降低了识字的坡度,有助于知道“见”也还是看的意思。如此“引繁”的目的是为了“识简”,可见,同是简化 字,有时无须“引繁识简”,有时又可以“引繁识简”, 这要因字而异,灵活处置。此外,还有一些简化字的字理一时难讲的可不讲,或引导学生采用“奇特联想” 的方法, 用“俗解”办法帮助记忆形义。
2.字理析解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字理教学首先要把握好字理析解的深度,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有选择的讲析字理。例如 “祖”《说文解字》认为是从示,且声的形声字,“示” 是案桌上摆放供品祭祖跪拜之形,一些学者依据甲骨文字形认为“且”是“祖”的古字,像男性生殖器形, 为生殖崇拜之象征,至今仍可看到遗留下来的木且、石且、陶且等。如果依照此说讲解,那么对这些还不懂“性事”的孩童来说就显得复杂了,由此,就可灵活 地引导孩子们把“且”想象成墓碑或灵位牌,让学生想象清明节在墓碑前祭拜祖先的情景,这就能较好地帮助他们理解“祖辈、祖宗、祖先”等字词的意思。除把握字理析解的深度外,其次还要把握好字理析解的广度,也就是理解字的本义后结合语境理解它的文中义即可,不要一味地扩展把该字所有的引申义都要谈及。另外,就一节课来说还要掌控好字理析解的数量, 如果一节课教学10个生字的话,重点进行字理析解的两三个,适当提示三四个,还有三四个不谈及字理, 会读会认就可以,或者采用其他的方法识记,这样的教学才是切合实际的。
(三)兼容性原则 字理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它其实是一种教学思想, 而不是一种很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要采 用多种方法施教。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教材中心2000年11月在北京昌平召开了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会议重点交流并推介了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字族识字、字理识字、注音识字、韵语识字、 双脑识字等七种识字教学法。细加分析,这些方法或流派大多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的,因而相互间常含交叉关系。
1. 字理教学与集中识字的兼容。集中识字主要是按构字规律进行归类学习的,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一 年级上册归类识字《日月明》的识字方式: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 这是采用拆字法编成的韵文,像“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这类采用分解组合的识字方式,其蕴含的字理一分便清,一读便知。 2. 字理识字与分散识字的兼容。现今语文教材大部分的生字是随文学习的“分散识字”,如《乌鸦喝水》 一课中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的句子, “渴”和“喝”都是形声字,老师们在教学中一般都会先依据其形旁的含义理解到“渴”了就会想喝水, 所以“渴”用“氵”旁表义;“喝”要用嘴巴,自然离不开“口”,而后再结合语境理解其文中的意思,这样就能把生字的音形义理解到位,而且对课文的内容也理解得更深刻了。
3. 字理识字与其他识字方式的兼容。一些识字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又会兼属于不同的识字方法。如下面“冤”字的歌谣:小兔子,真可爱, 秃宝盖,把它盖;不能跑来不能动, 无缘无故遭迫害。《说文解字》对“冤”字的析解为:“冤,屈也。从兔,从冖。兔在冖下不得走,益屈折也。”这一“冤” 字歌谣就较好地揭示了该字的字理,但从其韵文的角度看是属于韵语识字,从猜想的角度看属于谜语识字,若在归类识字中出现,又当属于“集中识字”,若在课文中出现,又属于“随文识字”。“冤”字虽说可以分属于几种不同的识字方法,但是,学生只有懂得 “冖”“兔”两个部件的各自含义以及由它们会意而 成的“冤枉”“冤屈”的本义,才算是真正地学会了这个字,从这一本质意义上来说,它首先应是字理识字, 说它是韵语识字或说谜语识字,那是从其外在的形式上所给予的称谓。在具体的字理教学中,有时还可以采用其他更多的辅助方式,如教“灭”字采用拿一小木板压盖燃烧的小纸片的演示法,教“从”和“众”采用学生表演的方法,“旦”字采用画图的方法等,而这些方法的采用其实都是为了更形象地理解其构字的理据。概言之,科学的识字教学应该是在遵循母语规律和汉字特点的前提下,兼容百家,博采众长,因字施法,这样才能“有容乃大”。
本文转自2018年5月《语文教学通讯·小学》,作者黄亢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