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亚洲人权论坛议程

法研在线 2023-03-25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亚洲人权论坛

环境、气候变化与人权


2022年11月26日-27日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协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亚太法学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01



背景


现代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与三次重要的全球性环境会议有着紧密的关联。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的启动。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融入到环境保护议题之中,为新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奠定了基础。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则将视野聚焦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体制框架问题之上,进一步深化环境与发展议题。今年是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召开10周年之际,在这一“中间时刻”召开此次论坛,回顾与展望亚洲文明下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成就和未来、深入探讨亚洲各国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次论坛以“环境、气候与人权”为主题,尝试为来自于亚洲各国各个领域的政治家、学者、公益人士提供一个高效与充满活力的对话平台,交流各国在这一主题下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宝贵经验,探讨目前亚洲范围内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并寻找可能的应对方案,为增进全亚洲人民的共同福祉贡献思想和智慧。


02



总览


11月26日


开幕式  (09:00-09:40)

 

主旨发言  (10:00-11:45)

 

第一单元  (13:30-15:00)

亚洲视野下的人权观

 

第二单元  (13:30-15:15)

环境权的基本理论

 

第三单元  (13:30-15:15)

亚洲各国的环境权保障成就与经验

 

第四单元  (16:00-17:45)

气候变化下的法律调适

 

第五单元  (16:00-17:45)

气候变化下的国家与社会行动

 

第六单元  (16:00-17:45)

气候变化下的权利保障

 

第七单元  (19:00-20:30)

环境权的国家与国际保障机制

 

第八单元  (19:00-20:45)

环境权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九单元  (19:00-21:00)

青年论坛(亚洲青年人视野中的气候环境议题)

 


11月27日


第十单元  (09:30-11:15)

程序性环境权

 

第十一单元  (09:30-11:00)

性别、平等与气候变化

 

第十二单元  (09:30-11:15)

食品、健康与环境

 

闭幕式  (11:30-12:00)


03


会议议程



11月26日 


开幕式

(09:00-09:40)

 

主持人:王轶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致辞:林尚立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发言时间:09:00-09:10

 

致辞:蒋建国  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发言时间:09:10-09:20

 

致辞:王其江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

发言时间:09:20-09:30

 

致辞:安思齐(Smriti Aryal)  联合国妇女署驻中国代表(英语发言) 

发言时间:09:30-09:40

 

 

 

主旨发言

(10:00-11:45)

 

主持人:韩大元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

 

发言人一:鲁广锦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气候变化与人权保障:中国的努力与贡献

发言时间:10:00-10:15

 

发言人二:徐显明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发言主题:生态文明新理念

发言时间:10:15-10:30

 

发言人三:吕忠梅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

发言主题:环境权与法典

发言时间:10:30-10:45

 

发言人四:夏泽翰(Shahbaz Kha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北亚区代表(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环境保护权的国际与区域合作机制

发言时间:10:45-11:00

 

发言人五:青木人志(Hitoshi Aoki)  日本一桥大学副校长,教授(日语发言)

发言主题:人的权利与动物的权利——从环境和社会的变化思考

发言时间:11:00-11:15

 

发言人六:尤巴拉伊·桑格拉(Yubaraj Sangroula)  尼泊尔普万查尔大学加德满都法学院教授兼执行主任(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对中国古代和中世纪以及南亚一些哲学家作品中的人性和人权概念和原则的思考

发言时间:11:15-11:30

 

发言人七:常健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发言主题:亚洲国家人权共识建构的现实机遇

发言时间:11:30-11:45




第一单元  亚洲视野下的人权观

(13:30-15:00)

 

主持人:石静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人一:林来梵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严复的人权观及其当代意义

发言时间:13:30-13:45

 

发言人二:赫鲁·苏塞托(Heru Susetyo)  印度尼西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亚洲视角下的人权观

发言时间:13:45-14:00

 

发言人三:孙平华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张彭春对国际人权理念的贡献

发言时间:14:00-14:15

 

发言人四:伊斯马托夫·阿齐兹(Ismatov Aziz)  日本名古屋大学CALE特聘讲师(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亚洲后社会主义宪法是否反映了21世纪的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挑战?

发言时间:14:15-14:30

 

自由讨论(14:30-15:00)

 

 


第二单元  环境权的基本理论

(13:30-15:15)

 

主持人:李艳芳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人一:雪莉·斯科特(Shirley Scott)  澳大利亚堪培拉新南威尔士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学教授(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人权、气候变化和联合国安理会

发言时间:13:30-13:45

 

发言人二:王明远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环境权的法律保护

发言时间:13:45-14:00

 

发言人三:艾苏鲁·贝谢诺娃(Aisuluu Beishenova)  吉尔吉斯国立大学外事副校长(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新知识是未来进步及为人类提供生态福利的保障

发言时间:14:00-14:15

 

发言人四:秦天宝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授

发言主题:国际视野和本土驱动下中国的环境权

发言时间:14:15-14:30

 

发言人五:张震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体系论下的环境权

发言时间:14:30-14:45

 

自由讨论(14:45-15:15)

 



第三单元  亚洲各国的环境权保障成就与经验

(13:30-15:15)

 

主持人:周珂  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人一:瑰丽(Gulzat Isamatova)  吉尔吉斯比什凯克国立人文大学外事副校长(中文发言)

发言主题: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2022年:山区生态系统保护年和气候恢复年

发言时间:13:30-13:45

 

发言人二:于文轩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主题:能源正义视角下的中国能源法制

发言时间:13:45-14:00

 

发言人三:古尔扎特·朱马利耶娃(Gulzat Djumalieva)  吉尔吉斯—俄罗斯斯拉夫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俄语发言)

发言主题:亚洲国家维护环境权的成就和经验

发言时间:14:00-14:15

 

发言人四:吴卫星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环境权的中国保障模式

发言时间:14:15-14:30

 

发言人五:乌扬加·迈阿马尔(Uyanga Myagmar)  蒙古国立大学法学院公法系副教授(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蒙古国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环境责任规定

发言时间:14:30-14:45

 

自由讨论(14:45-15:15)

 



第四单元  气候变化下的法律调适

(16:00-17:45)

 

主持人:汪劲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人一:胡静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环境权与气候诉讼

发言时间:16:00-16:15

 

发言人二:巩固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发言主题:中国法上的环境参与权:概况与方向

发言时间:16:15-16:30

 

发言人三:张璐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气候变化背景下环境法律机制的协同发展

发言时间:16:30-16:45

 

发言人四:宋华琳  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主题:药品监管与人权保障

发言时间:16:45-17:00

 

发言人五:乌英格(Uyangaa Sukhbaatar), 蒙古法律发展和改革研究中心(中文发言)

发言题目:矿物开采对环境以及人权的影响

发言时间:17:00-17:15

 

自由讨论(17:15-17:45)


 

 

第五单元  气候变化下的国家与社会行动

(16:00-17:45)

 

主持人:王旭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人一:伊萨卡·罗森-兹维(Issachar Rosen-Zvi)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布赫曼法学院国际环境法教授(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私人环境治理措施的不同方面(CSR或ESG)及其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在贡献

发言时间:16:00-16:15

 

发言人二:张翔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任务——以中国宪法的国家目标条款为基础

发言时间:16:15-16:30

 

发言人三:郑瑞溶(Suh-yong Chung)  韩国高丽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确保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平和包容性权利:以巴黎协定为例

发言时间:16:30-16:45

 

发言人四:赛肯·阿达衣(Seken Aday)  欧亚国立大学旅游与地理研究院院长,教授(中文发言)

发言主题:国家决策对气候变化与公民生态权利的影响——以咸海为例(气候与移民)

发言时间:16:45-17:00


发言人五:王建学  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环境权保障与环境法典编纂:基于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

发言时间:17:00-17:15

 

自由讨论(17:15-17:45)




第六单元  气候变化下的权利保障

(16:00-17:45)

 

主持人:张永和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发言人一:米尔兰·迪尔达耶夫(Mirlan Dyldaev)  吉尔吉斯比什凯克国立人文大学环境保护学院院长(俄语发言)

发言主题:农村居民在气候参数变化条件下的适应过程

发言时间:16:00-16:15

 

发言人二:刘艺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

发言主题:中国检察环境公益诉讼的成效经验与问题挑战

发言时间:16:15-16:30

 

发言人三:穆斯塔法·纳赛尔(Mostafa Naser)  澳大利亚伊迪丝·考恩大学商业与法律学院讲师(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气候变化、人口流动和人权:孟加拉国的法律和政策视角

发言时间:16:30-16:45

 

发言人四:陈征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与公民的基本权利

发言时间:16:45-17:00

 

发言人五:黄礼英(Hoang Ly Anh)  越南河内法律大学助理教授(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越南法律规定的清洁环境权

发言时间:17:00-17:15

 

自由讨论(17:15-17:45)

 



第七单元  环境权的国家与国际保障机制

(19:00-20:30)

 

主持人:张爱宁  外交学院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发言人一:何志鹏  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主题:环境权的法律实现:从国际投资到国家责任

发言时间:19:00-19:15

 

发言人二:纳特蒙·孔查伦(Nuthamon Kongcharoen)  泰国清迈大学法学院院长,副教授(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区域和国际环境保护机制

发言时间:19:15-19:30

 

发言人三:刘洪岩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生态法研究室室主任,研究员

发言主题:俄罗斯生态权的保障:自然保护检察监督的专门化

发言时间:19:30-19:45

 

发言人四:琳达·扬蒂·苏里斯蒂瓦蒂(Linda Yanti Sulistiawati)  新加坡国立大学APCEL高级研究员,印尼加札马达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视频,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印度尼西亚气候变化诉讼案件(2010-2020年)

发言时间:19:45-20:00

 

自由讨论(20:00-20:30)

 



第八单元  环境权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19:00-20:45)

 

主持人:柳华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发言人一:黄阳华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碳预算分配与发展权

发言时间:19:00-19:15

 

发言人二:古尔努拉·萨迪科娃(Gulnura Sadykova)  吉尔吉斯斯坦国立人文大学副教授(俄语发言)

发言主题:中亚居民适应气候变化的可能性

发言时间:19:15-19:30

 

发言人三:杨朝霞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发言题目:环境权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标志性权利

发言时间:19:30-19:45

 

发言人四:乌彭德拉·阿查里亚(Upendra D Acharya)美国冈萨加大学法学院教授,杰出国际法学者兼全球法律教育项目主任(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 基于义务的法理学与非人的权利——一种非西方的法律与文明模式

发言时间:19:45-20:00

 

发言人五:阙占文  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发言主题: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农业基因编辑技术规制

发言时间:20:00-20:15

 

自由讨论(20:15-20:45)

 



第九单元  青年论坛(亚洲青年人视野中的气候环境议题)

(19:00-21:00)

 

主持人:刘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发言人一:李双崔(Lee Suancui)  马来西亚Lim Chee Wee律所合伙人(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作为人权概念的亚洲

发言时间:19:00-19:15

 

发言人二:魏晓旭  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讲师

发言主题:生存权在中国:实践逻辑和理论阐释

发言时间:19:15-19:30

 

发言人三:塞德姆·塞拉·乌津皮纳尔(Çiğdem Serra Uzunpinar)  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文化遗产保护与气候变化——人权路径的缺失

发言时间:19:30-19:45

 

发言人四:杜中华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生

发言主题:气候变化诉讼与法官造法:一种关于法律变革的理论?

发言时间:19:45-20:00

 

发言人五:王婷婷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主题:新时代中国特色人权理念的国际传播——基于人权视角下的环境权分析

发言时间:20:00-20:15

 

发言人六:郜天辉  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2022级博士生

发言主题:亚洲的人权理论和实践为人权普世价值做出的贡献

发言时间:20:15-20:30

 

自由讨论(20:30-21:00)



 11月27日

第十单元  程序性环境权

(09:30-11:15)

 

主持人:王蔚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发言人一:本·波尔(Ben Boer)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法学院名誉教授(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对亚太地区环境人权捍卫者的保护

发言时间:09:30-19:45

 

发言人二:村上正子(Murakami Masako)  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学院教授,CALE主任(英文发言)

发言主题:日本的程序性环境权利和新兴的气候诉讼

发言时间:09:45-10:00

 

发言人三:朱马利耶娃·古尔扎特(Dzhumalieva Gulzat)  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法律大学教授(俄语发言)

发言主题:在吉尔吉斯斯坦环境问题上获得信息、公众参与决策和诉诸法律的问题

发言时间:10:00-10:15

 

发言人四:竺效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主题:程序性环境权在中国的法律实践

发言时间:10:15-10:30

 

发言人五:中西由美子(Nakanishi Yumiko)  日本一桥大学法学院,国际人权法学会教授(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欧盟和日本的气候变化法

发言时间:10:30-10:45

 

自由讨论(10:45-11:15)

 



第十一单元  性别、平等与气候变化

(09:30-11:00)

 

主持人:陆海娜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教授

 

发言人一:唐颖侠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院副教授

发言主题:性别视角下的气候变化诉讼

发言时间:09:30-09:45

 

发言人二:雷蒙德·马尔维克·巴吉拉特(Raymond Marvic Baguilat)  菲律宾大学法学院人权中心教授(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妇女、少数民族和难民环境权利的保护

发言时间:09:45-10:00

 

发言人三:张万洪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院长,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残障权利保护

发言时间:10:00-10:15

 

发言人四:李忠夏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平等观

发言时间:10:15-10:30

 

自由讨论(10:30-11:00)




第十二单元  食品、健康与环境

(9:30-11:15)

 

主持人:孙娟娟  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发言人一:曾祥华  江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食物权的新发展——整体性食物权

发言时间:09:30-09:45

发言人二:沈升(Seun Sam)  柬埔寨皇家学院公共关系主任,柬埔寨合作与和平研究所研究员(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柬埔寨的食物权与环境问题

发言时间:09:45-10:00

发言人三:宁立标  贵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食物权保障的中国道路

发言时间:10:00-10:15

发言人四:藤原凛  日本函馆大学副教授(中文发言)

发言主题:食品保障与培养肉

发言时间:10:15-10:30

发言人五:王承熙(Wang Seunghye) 韩国立法研究会研究员(英语发言)

发言主题:食物权的新发展与韩国观察

发言时间:10:30-10:45

自由讨论(10:45-11:15)



闭幕式

(11:30-12:00)

主持人:时延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院长,国际交流处处长,法学院教授

会议总结:威迪·蒙丹蓬(Vitit Muntarbhorn)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荣休教授,联合国前特别报告员,教科文组织人权教育奖获得者(英语发言)

发言时间:11:30-11:45

会议总结:陆海娜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教授

发言时间:11:45-12:00

又有多所高校出现疫情!多所高校提前放寒假!法考生暂时留校备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3年拟招收博士生的导师名单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23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案
这所大学召开专业学位博士点申报研判分析会,含法学院!
华政百名学子海外法律实践项目第一期学生出征仪式隆重举行
关于湖北省法学法律人才库拟入库人选的公示
法考后续考试工作如何安排?

成都马拉松组委会:3.3万人参加的赛事实现安全有序举办,截至目前没有发现阳性病例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3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公告
疫情之下,地摊上的法庭!(心酸、泪崩、难过……)
关于取消北京考区2022年度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等9项资格考试的通知
首都师范大学2023年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东政法大学宪法学学科2023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案
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2023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案
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500人
首都师范大学2023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80人
首都师范大学2023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43人
浙江理工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同济大学2023年非全日制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福建医科大学招收2023年全日制博士准考名单
西安交通大学2023年招收海外高校优秀中国籍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招生简章
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招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招生简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2021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结项验收评审结果的通报(附评审结果)

郑州启动5天攻坚战:中心城区小区封闭管理,市民原则居家

网传北京站闭站?官方:谣言!

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司法部关于《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任贤齐曾发文帮寻人!最新消息:失踪的孩子已去世……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科2023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案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学科2023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实施方案

《河北法学》2022年第12期要目

《民间法》主题征稿启事
江苏海商法学研究会年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2022“纪检监察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关于召开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2022年年会及征稿通知
中国人民大学跨学科博士生沙龙邀请函——新征程中的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跨学科对话
四川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人工智能、纠纷解决与法律风险研讨会”会议通知
天津市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天津国际法治营商环境建设”高端论坛邀请函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法治话语、法治思维与中国式现代化”暨第十三届全国法律修辞学学术会议邀请函
《北方法学》2022年第6期要目
第三届社会进步与医事法发展国际论坛邀请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法学论文要目
《人权》2022年第6期要目
《中外法学》2022年第5、6期目录
《南开法律评论》改版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高校教师自曝被同事投放百草枯后中毒!
《法学》2022年第11期要目
《法学家》2022年第6期要目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法学论文要目
《环境法评论》(第九辑)征稿启事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2年第9、10卷目录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法学论文要目
第四届京师法学“新时代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博士生论坛
清华大学程啸教授:法律硕士生的苦恼以及如何发挥优势
《地方立法研究》2022年第6期要目
浙江省法学会破产法学研究会第二届主题征文获奖公告
《政法论丛》2022年第6期要目
《刑事司法科学与治理》约稿函
《法商研究》2022年分学科总目录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治理体系与金融稳定”平行论坛法治版块即将召开
2022京津冀金融司法协同论坛、金融专业化审判合作论坛,含直播
第三届遗嘱与遗产继承论坛联合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第二届和平杯中国法律外交翻译大赛获奖名单
2021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和特别奖、提名奖获得者公布!
《东南学术》2023年重要选题方向
关于表扬第八届“治蜀兴川”法治论坛优秀组织单位和获奖论文作者的通报
“商标法研究百家争鸣”——2022三会联合商标论坛邀请函
《数据法学》征稿启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