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时代教书育人的价值诉求

王正平 师德研究与评价 2022-05-17


教书育人原则,又称立德树人原则,在不同社会、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意义和内在规定性。它既有教育专业活动的道德共同性和继承性,又具有教育职业劳动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书育人原则具有独特的价值诉求和利益追求。

那么,什么是教书育人原则呢?在走进新时代的当代中国,教书育人原则作为教育伦理的根本原则,它的基本含义与要求是:每个教师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要自觉认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承担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社会职责;


要明道、信道、立德、立言、立行,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要在教育和教学劳动过程中全心全意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新人,使他们德性高尚,人格健全,知识丰富,技能全面,身心健康,善于创新,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自觉成为真理、正义与美德的追求者,经济社会进步的建设者,和谐文明社会的促进者,美好生活的享受者。

教书育人原则要求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做到:


第一, 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努力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善的德行。

在生活方式多样、价值观念多维的现代社会中,人类不能失去对真、善、美的信仰。现代生活对伦理道德的诉求,不是下降了,而是提高了。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我们不要忘记,仅有知识和技术不可能使人类过上一种快乐而有尊严的生活。”“人类最重要的努力,莫过于在我们的行动中力求维护道德准则。我们的内心平衡甚至我们的生存本身全都有赖于此。只有按道德行事,才能赋予生活以美和尊严。”


道德是一种善的信仰,它要求人们在追求自我利益的时候,考虑和照顾到社会与他人的利益;道德是一种价值尺度,它要求人们在行为活动中倾听理性的呼声;道德是一种时代精神,它要求人们以与时代发展契合的精神气质,奋发有为地开拓新生活。


教师应率身示范,有道德,有理想,弘扬高尚的师德,自觉承担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立德树人,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探索立德树人的规律与艺术,实现教育善的最高目标。


第二,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努力培养学生掌握人文科学和现代科学知识及创新技能。

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才能传授给学生,“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的“德”不是空的,要在立德树人过程中落实到“育才”上;学生的“德”也不是空的,要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落实到“成才”上。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德”和“才”的要求都大大提高了。培养学生有德,是让学生具备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奉献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有才,是让学生具备今后投入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建设事业的高超本领。


对于教育工作培养出来的“产品”而言,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之中,正面临一场新技术、新工业革命,当代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的竞争。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自身需要以高度的立德树人责任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不断进取,终生学习,勇于创新,这样才能当好学生学习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引路人,使学生有德有才,德才兼备,有创新潜能。



第三,教师要有正确的思想价值理念,努力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以微电子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已为世界各国和全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创设了前所未有的历史环境,需要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有合理的质疑和批判精神、自觉的选择能力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学校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当下,广大教师应围绕国家富强、中华民族复兴、人民生活幸福的伟大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践行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及社会美德。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着人类全部道德文明的最高成果。把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师教书的全过程,转化为教师和学生坚定的内在道德信念和一切活动的行为准则,是立德树人的关键。


第四,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胸怀,成为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奋斗。教师是为祖国和人类的未来而工作的人,站在继往开来,培养更有希望的年轻一代的历史前沿。学校里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面貌,将决定着祖国和人类的未来。


青少年一代在道德理想方面,应能自觉做一个坚定而理性的爱国主义者,但不能是一个心胸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新时代学校培养的人才,应有德性、有知识、有才能、有格局,能努力做一个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尚的国际主义者。


作者:王正平,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往期回顾:

新时代师德提升的四个要义

为何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伦理根本原则?

论师德人格的价值建构

当今师生关系的伦理忧思与引导

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有新要求

教师的惩罚权亟需理性治理

第二批“全国师德实践与创新基地”名单正式公布

全国专家研讨“新时代教育伦理、立德树人与教师发展”

美国教育工作者协会教育伦理准则

师德建设因教师政治地位提高而更具特殊意义

全国第六届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将在西安召开

专为教师发声的公众号向您约稿啦!!

怎样使“尊重教师”不成为一句空话?

尊重教师才能实现教育利益的最优化

尊重教师:师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将教师“污名化”会是全社会之殇

新师德宣言——我们的师德信条

文字编辑:范春霞

美工编辑:夏   祺

微信编辑:缪美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