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高校师德建设中两个典型问题的伦理思考

张亚月 师德研究与评价 2022-05-17


    近几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高校师德问题集中于两个显著方面:其一是校园性侵,其二是学术造假。2018年里,自媒体爆出了某长江学者在多年前的疑似性侵,官媒也揭露了某青年长江学者的学术造假,这两起典型案例更是加剧了社会对于师德问题的高度关注。今天,师德问题的凸现,从一定程度表明了我们加强教师道德治理的要性和要性。


      师德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校园问题,而与社会大环境紧密相关,背后机理深刻而复杂,此处无法详细剖析,只能将高校师德问题尽可能从社会大环境中孤立简化出来,做些单纯战术层面的分析。下面就围绕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两个突出问题即“校园性侵”和“学术剽窃”,谈点具体建议。




1

       2018年里某位长江学者多年前的性侵嫌疑被自媒体曝光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舆论风暴。这起事件以及近年来多起高校教师性侵丑闻,成为了大学校园的耻辱,也为社会大众所侧目。校园性侵案频发,虽说也只是社会道德问题的症状之一,但却因为严重违背教师这一职业本身的职业道德,而令人无法容忍。2018年里影响很大的米兔运动,矛头也明确指向高校教师。但要想根治校园性侵这一问题,却不是光去要求教师洁身自好就能够奏效的,更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认真做文章才行。具体说来有两点:

       其一,校园要实行民主管理,让一切教学管理过程都公开透明、照章办事,这样校园里权力才不集中于个别人之手,在各种健全机制约束下,对学生而言的各个重大事项如评优、推免研究生、学业完成等,就不可能暗箱操作,学生的命运也就不会被个别别有用心的教师或管理者所牢牢掌控,由此学生才不必忌惮于某个特定个人,这样就确保不会发生控制与被控制的悲惨现象:学生因为不敢拒绝和违抗主宰其前途命运的侵犯者而牺牲自身。

       其二,要加强校园里的师生伦理关系相关制度的建设和管理,要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引入欧美大学对校园性侵零容忍的制度。据我了解,发达国家的高校在防犯校园性侵方面拥有大量经验、做得很是到位。笔者曾在美国某大学访学,这期间注意到美国大学通常都有非常详细的相关规章制度,新入学的学生、新入职的教职员工,都会得到大学的一份相关手册(连访问学者都不例外),手册中对“性侵”(Sexual Harassment)有明确定义,不仅杜绝肢体不合理接触和直接性侵,甚至也禁止言语上的挑逗和冒犯。手册中更会告知学生:一旦遭到性侵或受到潜在威胁,应该如何投诉、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同时明确告知校方有专门机构处理此类事情。在这样严密的制度体系保障下,不淑之徒即便是有贼心,也不敢有贼胆,因为犯错的代价实在太大,很可能会被赶出校园、终身不得从事教师职业。相比之下,我国的大学在这些方面的制度建设才刚刚开始,亟需建立和完善类似的校园反性侵制度体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校园性侵事件的发生。


2

      当前中国高校教师中的另一个典型师德问题,就是大学教师学术剽窃案例不断出现。抛开涉事教师自身学术道德极其低劣不谈,本文想深入探讨一下与学术剽窃高发现象紧密相关的一些外部因素。

       在我国高校体制中,文科教师尤其是人文学科的高校教师,通常属于薪酬水平偏低的高校教师群体;如果想要获得相对体面的收入、以及获得各种升迁机会,那么就必须通过论文、专著的数量取胜。但众所周知,自然科学几百年来突飞猛进、有着广阔的创新空间;但对于人文学科来讲,今天的学者仍然需要言必称希腊、言必称孔孟,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最重大的根本问题早在轴心时代就已经清晰提出,甚至连致思的基本路径也大体给定,后来者并没有太大的创新空间,过度鼓励创新反倒会助长各种奇谈怪论,可能会促使偏激、极端思想的诞生。其次,人文学科高度涉及价值、立场、政治和意识形态,本身就面临着现实天花板的严格限制,在研究中其实是有着很多禁区,对于某些重大问题必须自觉绕行,这也限制了人文学科学者的研究空间和创新可能。

       事实上,了解大学通识教育的专家们都会知道,人文学科的主要学习途径就是反复阅读经典。高校人文教师的最主要职责和功能,其实并非在科研上不断创新,而应该是熟读并深刻领悟经过千淘万漉的人文经典,并将经典中饱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社会智识,完整、系统地传承给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以此塑造国民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敏锐的思维能力。如果大学教育背离人文学科的核心任务,而极力通过评价体系、待遇杠杆等驱使人文学科的教师们不断出科研成果,那么其结果很可能是同义反复的(实质就是不同程度的剽窃)劣质论文、书籍成堆,不仅浪费了大量纸张、树木,而且这些所谓“科研成果”对于社会进步、对于培养年轻一代的心灵并无作用,反倒将许多高校教师的主要精力都消耗在了这些无用功方面,迫使他们一下课堂马上消失到书房中去“做学问”,无暇与学生做更多的交流,也不能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与备课上。从这个角度看,对高校教师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师的评价、奖惩机制,可能与学术剽窃的高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度。青椒老师们的生存困境,或许会加大背离学术操守的风险。当然话说回来,学术剽窃和学术造假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教师本人放弃了作为教师所应当坚守的职业操守,毕竟大多数教师都甘于贫寒而坚守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的师范馆,在1902年时成立,目的就是培养“师者,人之模范也”。这个师范馆几经演变,到1923年时改成了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其校训定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样的校训,也充分表明了教师职业对从业者提出了比其他职业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不仅要教育人,还应当做世人的模范。这也恰好正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因为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的过程。北京师范大学1920年代曾邀请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博士来华讲学,征求过杜威的意见后将自身的英文校名确定为:Peking Normal University——英文中表达师范之义的“Normal”一词,本身就有标准、规范之意。中国古代先贤韩愈,在《师说》一文中界定了教师的基本职业功能: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第一条就是传道。道和德紧密相关、不可分离,是谓道德。无德即无道,因此教师群体本身就应该是社会道德的堡垒与中坚。教师群体一旦大面积离德离道,则距离社会灾祸横行不远矣!因此,我们今天对于师德建设的强调、对于师德的强调,具有极为重要、深远的社会意义。



作者: 张亚月,上海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博士

往期回顾:

为何要把立人作为教育伦理根本原则?

立德树人:中外教育伦理思想的精髓

论师德人格的价值建构

当今师生关系的伦理忧思与引导

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有新要求

教师的惩罚权亟需理性治理

第二批“全国师德实践与创新基地”名单正式公布

全国专家研讨“新时代教育伦理、立德树人与教师发展”

美国教育工作者协会教育伦理准则

师德建设因教师政治地位提高而更具特殊意义

全国第六届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将在西安召开

专为教师发声的公众号向您约稿啦!!

怎样使“尊重教师”不成为一句空话?

尊重教师才能实现教育利益的最优化

尊重教师:师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将教师“污名化”会是全社会之殇

新师德宣言——我们的师德信条

文字编辑:李文静

美工编辑:夏   祺

微信编辑:宋文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